3-教育与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评析--兼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构建

第一 。 人 力 资 本 是 人 类 自身 在 经 济 活 动 中获 得 收 益 并 不
资 本 理 论 视 人力 是 资 本 增 值 工 具 的观 点 ,是 对 “ 劳 动 创 造价 值” 的 基 本 事 实 的否 定 , 是 对 资 产 阶 级 剥 削 性 的掩 饰 , 显示出
F e b . 2 0 1 4
第 1 1 卷 第 2期
V o Ll 1 No . 2
人力资本理论评析
— —
兼论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 的构建
锫康 後
( 贺州学院 , 广 西 贺卅 I 5 4 2 8 9 9 )
摘
要: 人 力 资 本 理 论 以其 对 教 育 经 济 学 的 开创 性 贡 献 , 从 而 奠 定 了 它在 教 育 经 济 学 研 究 中 的 理论 基 础 地 位 ,
消 费者 , 人不仅具 有生产能力 , 同 时也 应 具 有 消 费 能力 , 更 进
一
步说 . 人 只有 更 好 地 消费 。 才 能促 进人 的生 产 能 力 的更 大 提
升 。 因此 , 单 一 地 把人 的价 值 绑 定 在 生 产 方 面 , 其 理论 的片 面
性 可见 一 斑 。
物 质 方 面 的需 求 外 , 也有 对 归 属 与安 全 、 爱与 尊 重 以及 自我实 现 的追 求 。 而且 , 当 基 本 的 物 质 需求 得 到满 足 后 , 人还有着向 非 经 济形 式 的 自我 实 现 的更 高 层 次 的追 求 。 因此 , 简 单 地 把人
、
人 力资 本 理 论 的 基 本 观 点
人力资源(中级辅导):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上)

⼈⼒资本投资理论第⼗五讲⼈⼒资本投资理论考试要求:通过本讲的学习,考⽣能够了解掌握⼈⼒资本投资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事和理解⼈⼒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和掌握⼈⼒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成本收益分析⽅式,能够运⽤⼈⼒资本投资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释⼀些现实问题以及⼀些⼈⼒资源⽅⾯的内容。
考试要点:⼀、⼈⼒资本投资理论概述1.⼈⼒资本投资理论的产⽣及其发展2.折现、现值、净现值等基本概念的含义3.⼈⼒资本投资的成本构成4.何谓⼈⼒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5.⼈⼒资本投资分析的现值法6.内部收益率的基本概念7.⼈⼒资本投资分析的内部收益率法⼆、⼈⼒资本投资与⾼等教育1.分析⾼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的基本⽅法及其图形表述2.年龄、收益时间长短、成本等因素对于⾼等教育投资的影响3.⾼等教育投资与⼯资收⼊之间的联系4.能够运⽤⼈⼒资本投资理论中与⾼等教育有关的内容分析我国的⼀些实际问题5.何谓信号模型三、⼈⼒资本投资与在职培训1.在职培训的基本类型2.特殊培训与⼀般培训的主要区别3.在职培训的成本所包括的内容4.在职培训的收益形式5.⼀般培训成本和收益在雇主和雇员之间进⾏分摊和分配的基本原则6.⼀般培训和特殊培训对于雇员的就业和流动⾏为的影响四、⼈⼒资本投资与劳动⼒流动1.劳动⼒流动的定义以及劳动⼒流动的基本类型2.劳动⼒流动的基本分析模型3.影响劳动⼒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流动的因素4.劳动⼒流动的成本和收益5.⼯资率和失业率对产业内部劳动⼒流动的影响6.流动成本对辞职决定的影响内容讲解:第⼀节⼈⼒资本投资理论概述⼀、⼈⼒资本投资理论的产⽣及其发展(⼀)⼈⼒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资本投资分析的现代奠基⼈西奥多舒尔茨,获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加利贝克尔《⼈⼒资本》:这⼀学科研究的是通过增加⼈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的各种活动。
这些活动就叫做⼈⼒资本投资。
(⼆)⼈⼒资本投资的概念及其含义任何就其本⾝来说是⽤来提⾼⼈的⽣产能⼒从⽽提⾼⼈在劳动⼒市场上的收益能⼒的初始性投资。
教育发展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拉动作用

教育发展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拉动作用近年来,教育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而这样的教育发展对人力资本投资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人力资本是指人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的积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总和。
它的投资形式多样,包括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等。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对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发展可以提高人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品德、身体、美育等多方面的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拥有更多的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的发展。
其次,教育发展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只有具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教育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教育发展,人们可以掌握和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同时,教育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总之,教育发展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因此,教育发展应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选择

力 资本投 资的扩大 , 如增加 教育年 限和 工 作经验 , 人力 资本 的专用性 会趋 于增
强。
人 力 资本 主要 依 靠 教育 与 培训 取 得 。在古代社 会 , 技能 型人 才的培 养多 是 以 家传 或学 徒 制等 非 正规 方 式进 行
的, 子辈 或学徒 为 了达 到较 高的专 业水
些特殊 的专业 知识 与技 能 , 它们 只有 在 特定 的企业 与特定 的物质 资本 ( 设备 ) 结合 才能发挥 作用 , 离开 了专 门的工 作 环境 , 人力 资本就 会贬值 。专 用性也 可 看作 一种 特殊 的交易成 本 , 由新员 工的 适应期产生 ,假使新员工不需较 长时间
| t ‘ - '2 0 . ^ . .- 0 6 6 0
极其 依赖特定 的工 作环境 , 由此形 成高 度 的人 力资 本专 用 性 。近代 工业 化之 后, 完整 的生产过程 日益 分解 为各个 片
4 2
维普资讯
TH EoRY
整 齐划 一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也 会 遇 到 问 题。 尤其 是发展 中 国家大都 不 曾经 历充 分 的 自由市场竞争 , 业 内部 的技 术水 行
出来 , 这对 于解决 人力 短缺 以及节 约教 育成本 无疑是非 常有效 的。 然而 , 以正 规 学校 教 育为 主 、 格 规
均 衡③ ,员工 的人 力资本 通用性 就将 大
为提升 。 时在西方便 有职业 学校 的兴 此 起, 首先 是 缩 短教 学 时 间 , 次引 入 了 其 易于迁 移的技术 理论 知识 , 最后 采用 能
一
在不 同企业 的相 同部 门 中使 用 , 一旦 经
过优胜 劣汰 , 行业 内部 的技 术水 平趋 向
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培养

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被视作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人力资源的总和。
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塑造人的品格、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育可以为个体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知识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产物,它丰富了个体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拓宽了个体的思维边界。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科学、文化和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发展和变化。
同时,教育也培养了人们的各种技能,例如沟通技巧、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其次,教育在培养个体的品格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塑造人的品格和价值观。
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得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拒绝不良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教育也能够培养个体的个人价值观,引导人们关注自己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追寻更高的人生价值。
第三,教育对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所在,而教育可以为个体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分析力和判断力等,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
当然,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培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育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课程内容的单一和教学方法的单调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到个体的教育质量和能力培养。
其次,人力资本的培养需要社会的全面参与和支持。
政府、企业、家庭等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为个体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发展环境。
总之,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培养密切相关。
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

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教育投入是指社会在教育领域所进行的资源投入,主要体现为财政资金、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而人力资本则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和培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相辅相成。
教育投入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人力资本。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只有通过教育投入才能够实现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本供给。
同时,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教育投入存在正反馈关系,更多的教育投入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学习和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同时,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也受到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教育投入的决策者通常会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资源配置。
例如,在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如果发现人才短缺,则会增加针对该行业的教育投入,以满足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而人力资本的积累也会影响市场的需求,优质的人力资本能够提供更多专业化服务,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还涉及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分布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从而造成人力资本的差异。
如果某些地区或社会群体缺乏教育资源,他们的人力资本积累也会受到影响,进而限制了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发展机会。
因此,提高教育投入的公平性,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平衡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至关重要。
此外,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
教育投入的结果不会立竿见影地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培养一位具备丰富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是需要经过多年学习和实践积累的。
因此,教育投入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增加,才能够推动人力资本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育投入的增加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则能够推动教育投入与资源的再分配。
人力资本投资(3)

在有特殊训练的工作中,在训练期间,人们的所得大于其 VMP,此后则少于VMP。在有一般训练中,工人的所得总 是等于VMP,但其VMP随着训练时间增加而上升。
有风险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各种因 素可能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26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与类别 2.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人力资本
投资的基本模型表示的是怎样的经济含义? 3.在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率分析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应怎样安排它们
的成本和收益? 5、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哪些问题,应采取怎样措施
25
第四节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现状形成的原因
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与人力资本有关的 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资金的限制 体制上的障碍 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智力外流”造成大量人力资
本的损失
解决对策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 的意义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调整投资结构 从根本上讲,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建设
非经济收益包括由于上大学而得到的社会地位的 提高、知识的增加所带来的生活情趣的提高和生 活愉快等。
8
第二节 教育投资的收益分析
成本与收益的模型分析 收入流A反映了未上大学的终生收入了18岁上大学的人到65岁退休的终生收入流。
教育程度不同人的收入流
教育信息的收益和成本
13
第二节 教育投资的收益分析
关于教育与培训需求的几点推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目光短浅者比目光远大者上 大学的可能性小。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年轻人。 如果上大学的成本上升,则大学入学人数会下降。 如果利率上升,其他条件不变,上大学人数会下降。 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报酬与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报酬之 间的差距扩大,则大学入学人数会增加。
社会文化与人力资本积累

社会文化与人力资本积累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培养成为了每个国家和个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力资本指的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的能力。
而社会文化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社会文化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社会文化在许多方面塑造了个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一个注重知识和教育的社会文化,往往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追求知识的动力。
这种社会文化会激发人们主动学习的意愿和习惯,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
其次,教育是社会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影响因素。
教育系统是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它通过提供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个人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在有发达教育系统的国家,个人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
而没有发达教育系统的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则相对较为困难。
第三,社会文化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之间存在着循环关系。
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持和推动,而同时,人力资本的积累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当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较高时,人们普遍拥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这将有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相反,当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较低时,社会文化很难得到有效的推动和改善。
此外,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会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重要影响。
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水平。
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会促使人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有更为广泛的选择和思考,从而推动人力资本的深度积累。
总而言之,社会文化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是社会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渠道,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社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从而推动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社会进步。
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创新和有活力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概念
人力资本是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获得性技能。这 种技能或能力能够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因此也会 带来相应的报酬。 人人都喜欢进入报酬较高的劳动力市场领域, 但该领域也存在相应的技能要求,通常需要一 个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因此,劳动力供给供 给决策有时包含着投资的决策,包含对未来的 评估。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892 1839 1912 2310 2001 2031 2043 2319
5.29 5.87 8.37 9.57 13.39 15.76 18.70 19.28 19.94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西南大学 汪亚军
23
2-1 学校正规教育决策模型
一般推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3)与看重未来者相比,看重当前者上大学的可能 性较小 (4)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年轻人
西南大学 汪亚军
24
谁更看重未来——一个案例
在美国,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 着很强的统计相关性。受正规教育时间较长的人 死亡率更低,患病的症状更少,报告本人的身体 健康状况的可能性也更大。 与美国烟民有关的一些数据却对上述可能性提 事实能证明并非受较多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利 供了某种直接支持。 1966-1987年,男性大学 用医疗资源,很可能是由于受过更多教育的 毕业生中吸烟者的比例下降了 50%,而同期的 人更有远见的缘故。 男性高中辍学者中,吸烟者的比例确基本上没 有变化。这些人很可能是不愿意为了长远的利 益而放弃眼前的快乐。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4
教育与收入
按受教育年限划分的年龄收入曲线(美国)
2-1 学校正规教育决策模型
教育与成本 实际费用或直接费用:学费成本及在书籍等学习 用品上的花费 放弃的工资报酬 (心理损失:学习常常是比较困难而且比较沉闷)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6
2-1 学校正规教育决策模型
教育的成本-收益比较及决策
西南大学 汪亚军 7
战争与人力资本
一位经济学家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
(1)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实际财富中,与在 其人口中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技能所占的比重相 比,有形的物质资本所占的比重很小; (2)人口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 正常的时候并没有被激发出来,但是一旦遇到 像灾难刚刚过后这样一种特殊环境,这种能量 就可以被利用起来。
西南大学 汪亚军 8
“一块铀石,对于普通人就是一块石头;对 于一位科学家,就是一颗原子弹。”
(美国经济学家罗默)
西南大学 汪亚军
9
有劳动能力的人才是一个社会的关键所在。 他们才是社会的真正财富。如果一个人能进 行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劳动,就更是如此。 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也即在于此。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1
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与培训
人力资本理论(贝克尔,Bccker,1964) 认为:接受教育是一种旨在掌握知识 和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带来更高收入 的投资。
健康与营养投资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2
2 人力资本投资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3
2-1 学校正规教育决策模型
与其他投资一样,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包含着下 述含义:在当前时期付出一定的成本并希望在将 来能够带来收益。 现行工资以及工作条件就不是工作决策时所要 考虑的唯一因素了,劳动者必须考虑未来的工 资及成本变化。
教育
收入
西南大学 汪亚军
32
教育作为社会投资是否可行的关键
教育
取决于教育领域
生产率
收入
取决于劳动力市场
西南大学 汪亚军
33
不同观点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贝克尔):接受教育是一种 旨在掌握知识和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带来更高收 入的投资。
西南大学 汪亚军
34
不同观点
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的 教育观。小学、中学和中学后教育机构所教授 的许多知识并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立即带来收 入。比如说,学习数学函数只对少数职业具有 实际意义。
歧视的影响
歧视会让某些人人力 资本投资的收益相对 减少,可能导致他们 进行较少的人力资本 投资。歧视可能进一 步强化。
边际成本(MC) 边际收益(MR)
A
B
MC
MR MR’
HC’
HC*
人力资本的单位数量(HC)
西南大学 汪亚军
30
3 教育是有益的投资吗
西南大学 汪亚军
31
教育作为个人投资是否可行的关键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36 34 56 59 59 63 62 61
100 108 160 221 268 320 382 447
278 320 288 375 454 510 613 729
14.7 17.4 15.1 16.2 22.7 25.1 30.0 31.4 34.7
边际成本(MC) 边际收益(MR)
MR:每追加一个单位人力 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MR 很可能是递减的) A MC:每追加一个单位人 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 (每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 学费、学习用品费用、放 弃的工资报酬、心理成本 等,这里假定为不变)
MC MR
HC*
人力资本的单位数量(HC)
西南大学 汪亚军
2002
男 71.6 32.2 女/男 0.76 0.44
变化(2002-1997)
女 -10.5 -9.4 男 -7 -7.2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53.4
74.9 77.5 84.1
67.4
84.9 80.6 85
0.79
0.88 0.96 0.99
36.8
59.3 64.1 76.4
54.9
西南大学 汪亚军 25
2-1 学校正规教育决策模型
思考题
许多针对财产而发生的犯罪(比如盗窃)可以被看作 能够带来一定收益但同时却要承担长期成本(犯罪分 子早晚要被抓住并被投入监狱)的活动。如果被投入 监狱,则犯罪分子不仅会失去可能从非犯罪活动中获 得的收入,而且失去了可能从犯罪活动中获得的收入。 请运用长期中职业选择模式分析那些人最有可能从事 犯罪活动。社会可以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这种犯罪?
76.4 72 80.6
0.67
0.78 0.89 0.95
-16.6
-15.6 -13.4 -7.7
-12.5
-8.5 -8.6 -4.4
5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 人力资本:概念与事实
西南大学 汪亚军
6
战争与人力资本
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广岛所遭受的原子弹袭击使得 该城市70%的建筑物被摧毁,30%的人口在爆炸中死亡。 幸存者在爆炸的余波中纷纷逃离城市,然而,仅仅在24 小时内,一些人就开始返回该城市;《美国战略轰炸调 查》的估计,生产量占广岛工业生产四分之三的工厂可 能在30天以内就已经恢复正常运行了。同样地,德国汉 堡在经过为期10天的狂轰滥炸之后,城市大约有一半的 建筑物被摧毁,3%的人口被炸死。尽管该城市的供水 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在最后一次的空袭过后,电力 和煤气供应就全面恢复了,电报系统在4天内恢复了运 营,邮政服务在空袭后12天也恢复了工作。《美国战略 轰炸调查》报告说,仅仅在5个月内,汉堡的生产力就 已经恢复到轰炸前的80%。
西南大学 汪亚军
18
“现值”问题
今天的100元相当于明年的多少元?如果今天收到 100元,在5%的利率假设下,明年将会得到100× (1+0.05)=105元。也可以说,明年的100元相 当于今年的95.24元(=100/1.05),即明年收到 的100元的现值(即现在的货币价值)仅仅只有95.24元。 y元的现值可以表示为: PV=y/(1+r)
西南大学 汪亚军
26
2-2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及差异
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导致生产率增加,收入增长, 但这种增加很可能是边际递减的。
(1)生产率的增加可能是递减的。 (2)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时间,当投资的时间延长, 获得收益的期数也就相应缩短,投资收益也可能递减。
西南大学 汪亚军
27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均衡
23.3
22.6 24.5 24.7 25.3 25.8 25.7 26.9 *
1983
1984-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32.5
* 31.6 33.0 33.4 33.7 33.7 33.4 33.7
西南大学33.6 汪亚军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44.5
45.7 47.1 48.1 49.1 50.0 50.5 51.0
1973
30.8
1993
4 (郑《病理》第83-84页,表5.1)
按受教育程度、性别分的城镇劳动力参与率
1997
女 全部 不识字或识 字很少 64.6 23.6 男 78.6 39.5 女/男 0.82 0.60 女 54.1 14.2
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57 57 56 57 62
69 72
504 546 566 599 629
657 675
877 950 1010 1050 1020
957 933
2528 2458 2514 2621 2008
1875 1791
38.6 40.2 40.1 51.0
E0为成本,取负值
收益
NPV=
E0
将未来的 收益转换 为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