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试卷

合集下载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21分)1、c (2分)2、D (2分)3、A可歌可泣B略胜一筹C义愤填膺D 进退维谷(2分)4、D (2分)5、D (2分)6、①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②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7、万里赴戎机竹中窥落日弹琴复长啸。

苍苍竹林寺谁家玉笛暗飞声双袖龙钟泪始干有约不来过半夜(7分)8、言有理即可(2分)二、阅读(39分)(一)口技(9分)9、(1)擅长(2)通“座”,座位(3)喂奶(4)极(2分)10、 D (2分)11、不一会儿,丈夫的齁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慢慢地停止了。

(3分)12.(1)描写了表演口技的人的表演情景;(2)描写了听众的表情;(3)描写了表演工具的简单。

( 3分)(二)社戏(节选)(10分)13、月还没有落……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各自回去了。

(1分) (大意是)孩子们偷罗汉豆(1分)14、视觉听觉(一空0.5分,共1分)留恋(1分)15、运用比喻手法及侧面(间接)描写,表明船行驶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术之高。

(2分)16、“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1分)17、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1分)18、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

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1分)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1分)(三)默读父亲(12分)19、生活学习做人有典型性和代表性(0.5分一个空,共2分)20、冰棍放在怀里受体温影响会融化,卖冰棍的用棉被裹着,冰棍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帮不融化。

(2分)21、喜悦难过绝望颓然(1分)22、父亲要和我分享成功的喜悦,但又怕别人看见(1分)23、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即使生活贫困也照样可以成才(2分)24、父亲是用自己500血给自己换来的收录机,更重要的是父亲“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的话我找到了做人的自尊,活出了一个男子的伟岸(2分)25、作者把父亲当作一本寻味的书去读,父亲去世了,只有在回忆中感受父爱。

【精品】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精品】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yìyì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jiǎnliè呢。

2、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丰腴忍俊不禁空空如野慷慨大方B、休憩引经据典大雨滂沱性情孤僻C、崎丽怒不可遏相题并论隽妙无比D、把柄流连忘反空泛冗长明眸皓齿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补缺。

(前9题各1分,第10题2分,共11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江春如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4),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1 / 11(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7),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9)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讯《无题》)(10)《我爱这土地》诗中有两句诗经常被引用,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是:4、准确填写下面表格中的文学常识( 2分)5、依照例句形式仿写下列句子(4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森林;,;,。

6、与下列对联、古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别是什么?将它们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⑷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说明:本卷共4页,10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共29分)1、课文内容默写。

(每小题2分,共14分)(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2)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3)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明月别枝惊鹊, 。

(辛弃疾《西江月》)2、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作者 国籍 作品 出处 体裁A . 丰子恺 中国 《白鹅》 《中国现代散文精华》 散文B . 莫德·林赛 美国 《地毯下的尘土》 《美德书》 童话C . 埃德加·斯诺 加拿大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西行漫记》 传记D . 泰戈尔 印度 《纸船》 《泰戈尔散文诗全集》 诗歌E . 王尔德 英国 《巨人和孩子》 《世界著名童话作品选》童话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 、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的本领也在不断提高。

B 、 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C 、 “我们不知道啊,”孩子们回答说:“他已经走了。

”D 、 他独自关在屋子里,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乡):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装……………………………………订…………………………线……………………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她将浓浓的思乡之情寄托在海燕身上,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故乡地眷恋。

2010—2011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

2010—2011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

2010—2011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语文科期末考试试卷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罗敷喜蚕桑,。

(汉乐府《陌上桑》)2、,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3、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5、《观沧海》中,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给人惊心动魄之感的句子是: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作者以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7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2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本文的作者是,代得文学家。

(1分)12、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2)一食或尽粟一石()(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食之不能尽其材()13、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抨击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2分)14、伯乐和千里马分别比喻什么?二者的关系怎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4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6、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方法:。

2011年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2011年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妒忌..(dù jì) 嗔.视(chēng) 遒.劲(qiú)水门汀.(tīng)B蓦.然(mò) 剽悍..(piāo hàn) 絮叨.(dāo) 泱.泱(yāng)C庇荫..(bì yìn)旺相.(xiàng)告罄.(qìn) 叱哆..风云(chìchà)D眼睑.(jiǎn) 亢.奋(kāng) 掇撺..(cāun duō) 呷.呷嘴(xiā)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眼花缭乱石破天惊妥帖B、慷慨以赴本色当行相得益彰C、戛然而止叹为观指斑斓D、斑斑驳驳低回婉转静穆庄严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该书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B、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记述了挪威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

C、《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文章都出自鲁迅先生笔下,都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

不同的是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散文。

D、《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但讲述的却是孔子东游途中的故事。

4、下面一段话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或不得体,请加以改正。

(8分)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

①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②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

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③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小胖墩啊!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④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②③④5、背诵默写(1),野渡无人舟自横。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而那过去了的,。

(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的诗句是:。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1—8)(21分)二(9—29)(39分) 三(40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一、基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归省.shěng 粗犷.kuǎng 行.辈háng 不羁.jīB、冗.杂rǒng 晦.暗huì蓦.然mî戛.然xiáC、告罄.qìng 悲怆.chuàng 阔绰.chuî祈祷.dǎoD、叱咤.chà赢.弱yíng 崔巍.wēi 颦.蹙pí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错误的一项是()(2分)A、疮痍窥伺沾污肌腱B、人声鼎沸苦心狐诣忧心忡忡来势凶凶C、慷概漂缈绸怅疆域D、锋茫毕露毫不犹预大切大悟珊珊来迟3、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A、值得歌颂,值得为之哭泣。

()B、比较起来,略为好一些。

()C、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

()D、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于困境之中。

()4、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张老师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B、全校的各个班都积极地开展了扶贫捐款。

C、这种思想严重地障碍了他的进步。

D、这项发明填补了我国航天科技的一项空白。

5、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6、按要求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2分)①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强调王芳很着急)②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试卷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试卷

2011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质检题一、基础整合(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眷.顾(juàn) 教诲.(huì) 叩.击(kîu ) 污垢.(gîu)B.赎.回(shú) 镍.币(niâ) 涟漪.(yī) 聆.听(líng)C.咆.哮(páo) 携.手(xiã) 淙淙.(zōng) 狼嗥.(háo)D.惊愕.(â ) 对峙.(zhì) 花坞.(wù) 萦.回(yí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束手无策络绎不绝无可言喻引经据典B.怒不可遏爱不释手偏偏起舞滂沱大雨C.家喻户晓姹紫嫣红不解之缘青黄不接D.轻举妄动肃然起敬相提并论如饥似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乐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

B.他对物理学表现出不可遏止......的热情。

大学生带来的书,把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界展现在他的面前。

C.老师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只有文学教师对阿尔伯特稍有好感,因为他讲的德国古典作品,有时竟让阿尔伯特留连忘反....。

D.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了。

..,后来用湘潭的真籍贯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3分)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

201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A、祈祷(qí)亢奋(kàng)鲜为人知(xiān)B、花圃(fǔ)脑髓(suǐ)回环曲折(qū)C、哺育(bǔ)遒劲(qiú)潜心贯注(qián)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2分)A、逞能仰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D、冗杂惬意语无轮次义愤填膺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 (2分)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

虞:料想;猜度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 (2分)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踌躇:彷徨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

娴熟:熟练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妒忌:嫉妒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D、《社戏》―鲁迅―中国6、默写。

(10分)⑸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2分)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分)⑵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技》)(2分)⑶未至,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基础训练(28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分)A.吮.吸(yǔn)犀.利(xī)丰腴.(yú)忍俊不禁.(jīn)B.隽.妙(juàn)隽.逸(jùn)憩.息(qì)融融泄泄.(yì)C.引吭.(háng)窥伺.(sì)分娩.(wǎn)蹑.手蹑脚(niâ)D.绮.丽(qī)剽.悍(piāo)凝眸.(móu)络绎.不绝(yì)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4分)A.融融泄泄络泽不绝刁奸猥鄙引吭高歌B.争妍斗燕奋袖出臂鲜为人知忍俊不禁C.庞然大物三眼一板黔驴技穷命运蹇劣D.左顾右盼蹑手蹑脚空空如也游哉游哉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初一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C.英美法等多国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去年2月16日始联合军事干预利比亚,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通过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我们梅城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D.“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今年“两会”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5.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4分)A.《口技》选自《虞初新志》,它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 我国古代对年龄的称呼,其中三十岁称为“而立”,五十岁称为“花甲”。

C.“老师慈爱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这是个病句。

D.“山寨”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演变至今日,变成了有仿冒嫌疑或伪造嫌疑的意思,更衍生出“某某现有事物的粗糙模仿版”的引申含义。

6.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1分,共8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江春如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4),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7),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无题》)二、阅读理解(42分)(一)赏析古诗 (4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14分)①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②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⑴闻者皆惮.之()⑵笑比黄河清...()⑶使得至前陈曲直..()⑷不伪辞色..悦人()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2分)⑴关节..不到古义:今义:⑵如布衣..时古义:今义:3.理解选文内容,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

(4分)⑴包拯的性格是:。

包拯憎恨的是:。

(2分)⑵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1分)⑶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1分)4.选文第①段重点写了包拯的、的特点,穿插运用了描写;第②段重点写了包拯的、的特点,主要运用了描写。

(3分)5.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

(1分)6.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三)我长大了(10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描写,作用是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答: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答:5.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答: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四)绿色技术(8分)①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

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

②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

③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

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

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

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

④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答:2.结合选文内容,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

“绿色食品”就是3.文段②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 4.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其主要原因是5.“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答: 6.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又是指什么?答:三、写作实践(50分)试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字数500字以上。

说明对象既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器物,还可以是建筑物等等。

参考题目有:⑴我的卧室;⑵我美丽的家;⑶记忆中的梧桐树等,任选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

参考答案一、1.B2.C3.B4.C5.B6. ⑴悠然见南山⑵海日生残夜⑶草色遥看近却无⑷黑云压城城欲摧⑸断肠人在天涯⑹山随平野尽⑺忽如一夜春风来⑻我以我血荐轩辕二、(一)9.A 10.D(二)11.⑴畏惧⑵黄河水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⑶是非⑷言语和神态12.⑴古义:暗中行贿疏通关系。

今义: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⑵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用布(质地)做的衣服。

13.⑴峭直、敦厚吏苛刻⑵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⑶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14.为官刚正、执法严峻侧面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正面15.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诵。

16.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

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