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场竞争,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能力和条件以及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

自2000年以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比较已经达到了60%以上,但许多行业信息化的成功率不到10%,作为企业信息化最核心的ERP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2.9%,强烈的反差说明中小企业信息人形势严峻。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即使在一些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企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从中小企业本身来看,数量比较多,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资金实力相对有限,而信息化改造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需要相对较高的投资资金,所以资金不足就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制约因素。

2.政府支持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的信息化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资助重点都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被提及;二是政府部门本身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带好头”,如中小企业每个月还要带着报表到税务局排很长时间的队交报表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效;三是政府在给大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还贴息,而中小企业则是依靠自己的积累投资。

3.信息化人才不足。这种不足表现为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首先,大量中小企业本身由于生产过程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所雇佣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适应和承担企业信息化所赋予的重任。其次,大量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每个产品上所分摊的人才工资成本相对比较高,这样产品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格竞争力。

4.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首先,在改革开放中快速致富的许多暴发户实际上并不懂得管理,当然也不可能看到信息化管理的潜在效益,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兴趣去学习信息化管理工具。另外,大量存在于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信息的传递几乎没有障碍,所以信息化的需求也相对较低。

5.由于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厂商的很多通用方案并不能很好地适合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了需求与供给错位。

6.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不同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截然不同。许多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带有很大盲目性,未能准确把握自身需求,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究其原因,关键是定位不准,未能将适度信息化作为追求的目标。

7.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是有限的,它们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但又不能偏离信息化,因此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方案上常常遇到困难。面对如此丰富多变的信息化技术、面对各类经销商、面对诸多可选择的方案,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走了不少弯路。因此,它们对运营商提供的硬件、软件“一揽子”解决方案很感兴趣。

8.环境问题。企业信息化需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基础作为支撑保障。虽然国家近几年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还是很薄弱。同时,国家在电子交易的法律保障、支付信用、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如对计算机网络犯罪还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术防范。部分企业担心商业机密泄露,系统遭到攻击与病毒侵袭,导致数据丢失和破坏甚至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投入少,期望值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经不起信息化失败的打击:企业的IT基础设施差,有的企业甚至需要从铺设局域网开始做起;企业管理基础薄弱,许多规章制度尚未健全;人员素质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信息化的实施比较困难.针对中

小企业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信息化的全过程,对业务部门的效率,如库存量、资金周转天数等,进行详细评估,用数字来说明信息化对提高生产效率的贡献和对管理变革的促进作用。

(2)低成本原则。从操作角度说,低成本信息化,首先要坚持渐进原则,比如分期投资,要根据实际情况,随需随买;其次是实用为本。

(3)渐进性原则。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任何的信息化,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投资完成。

(4)可持续原则。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长远发展。当前开发、建设的信息系统必须是可扩充、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可以不断增加或改进,网络建设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应成名就必须是可升级、可集成的,不能因为技术升级而废弃原来的软件。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为业务带来好处,又不能为新的增长创造条件,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费。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努力创建一种集中分布式的管理模式,既要把一部分权力集中起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又要让各个点能够灵活地分散经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企业和供应商、客户、投资者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

(4)企业的应用基础。即员工业务素质、经理的管理素质、变革能力、整个外部应用环境等等。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政府主动搭建银企合作桥梁,继续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建立信贷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贴息和奖励等形式,鼓励金融单位推出更多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充分调动金融单位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考虑中小企业现实情况,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程序,降低货款门槛,缩短审批时限,改善业务流程,在信贷规模和金融产品向中小企业倾斜,各级财政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各区县,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建平台。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城乡民众的支持和监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利配合,市场的行规制度的完善和遵守。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创新打假,杜绝模仿和扰乱市场恶性竞争。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形成企业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企业文化。加强整体员工的素质教育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和工作技术水平,增强责任感和自我修养。搞好企业环境建设,创造企业品牌形象。与大企业或先进企业合作,寻求投资商或合作伙伴,扩大企业行业或市场领域。

(8) 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主导权弱等劣势已经影响到其生存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适时组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增强其管理和决策能力,鼓励其增加研发投入,帮助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推广新的科研成果,支持其参与国家重大的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

五、结语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可以预见,在国家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大力扶植和帮助下,中小企业将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必将蓬勃展开。我们相信,加入WTO后的竞争的加剧,以及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这将进一步促进和保证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六参考文献

1 白金麟;辽化仪表厂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隋红建,王刚;项目管理在R&D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3赵永瑞;常莹莹;朱腓利;;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6年04期

4马菊红;;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06年22期

5钱莎莎;中小企业集群的信息化模式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6安占丰;企业管理信息化外部环境及对信息化策略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7李继云;中国信息化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A];中国物资流通协会通讯[C];2000年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信息化建设.

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 2011年5月

“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而信息化技术是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支撑和动力引擎。 2011年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确定了方向。《意见》指出:“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平台,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建立并完善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 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及指导,根据“十二五规划”以及《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特计划实施“2011年中小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调查”。本调查力求做到全面、完整,为“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各地各级中小企业相关负责单位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各参与主体提供方向指引。

企业信息化发展地现状

企业信息化系列现状篇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 意识上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中小企业利用信息,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2. 需求上 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

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3. 应用深度上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 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企业

企业信息化状况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当低,只有极少的企业会用到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传真,进行联系沟通,也只有极少的会用到Email来进行沟通传递,只有少数的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递,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流于形式,往往只能在部分领域实现信息系统的部分职能,甚至成为形象工程,成功案例不多。近两年来,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将信息化提升到长远规划、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来。 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总的来说,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也确实从中受益,如一汽大众、长安、柳州五菱等,ERP、CRM系统得到普遍使用。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东风汽车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由“传统流程信息化”→“IT 为主的信息化”→ “业务流程再造和IT促进的信息化”思路上的变迁。 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同,尤其在SARS爆发的特殊时期,许多准购车者纷纷借助网络查询信息,企业之间也通过网络联系,使得电子商务空前火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特殊事件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开发了“网上公告申报系统”,这对促进企业、行业信息化进程大有益处。 而一些企业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些都是在企业高层介入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资源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此外信息资源规划涉及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的事情。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从决策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的信息化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中实现上网的只占所有企业的20-30%,全部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我国加入WTO,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五”期间科技部将拿出8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在去年对宝钢、一汽等19项大企业信息化项目安排国债贴息支持的基础上,继续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债贴息重点支持的专项,力争用5年时间在国家重点企业中基本实现信息化。 长期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将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企业,积极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指导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1年我们在江苏省计划发展委员会的支持和参与下,对省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今后打算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地实地考察。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措施和途径作简要介绍。 一、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当数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此类系统的主动性不强,系统实施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一定盲目性。 2.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落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3.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软件价格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相当数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软件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赖于软件商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务,但大多数软件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缺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缺少可依赖和可靠的指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此外,还缺乏软件开发人才和应用人才。调查中,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软件开发人才的缺乏,同样制约了管理系统软件的“本土化”进程。 5.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引导和支持不够系统、不够有力。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计委、经贸委、科技管理部门等都分别有自己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相互协调不够。 二、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应进一步明确推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政府的推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系统应用的行业和社会环境,这是设计政策措施的总体思路。

我们国家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大三的我来说,其实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和一些专业的书籍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信息化这方面的知识,下面就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这方面发表一下我的见解。 要谈论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包括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产品/服务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我们也都知道,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飞速普及,使企业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并且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企业来说都渴望自身快速发展。企业开展信息化,可以利用其得到行业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等,同时也可以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作出积极的市场反应,达到了企业迅速发展的目标。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和针对性、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不到位等诸多制约因素,所以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 其实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现在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据统计,欧美几乎100%的企业装备有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超过6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而协同商务模式的应用也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国虽有60%的企业已经装备有部门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只有不到3.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至于涉及协同商务模式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其应用率还不到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一些小企业信息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与企业管理变革要求相差甚远。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03-22 14:54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 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

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及策略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等。第二层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第三层是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MRPⅡ、CIMS、OA 等。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每当我们讲企业信息化,人们的眼光更多地是投向大企业、大机构,因为它们有很诱人的采购额度,很广阔的市场,使得IT厂商们愿意专门为某个行业某些企业而定制行业解决方案、成立专门的服务队伍。然而,在我国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中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目前,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和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的天下。所以我们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及策略,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通过企业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事务处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控制过程的信息化、人的行为规范管理等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工程,确保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繁殖内核,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

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贸易全球化所带来的信息冲击和竞争压力,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发展举步维艰。本文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拓展了其生存的空间。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信息化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便开始发展,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正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三金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对100家信息化建设投入比较大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有70多家企业设置了CIO或类似的职务,对自身信息化的成果基本满意。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在原有的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基础上,开始关注ERP、CRM软件,并且,有20.7%的中小企业拥有ERP系统,还有9.5%的中小企业表示预计在1年内拥有ERP系统。在已经成功运用ERP系统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在系统的开发或实

施商品化软件的过程中聘请了管理咨询公司。由此可见,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这方面还是有所关注,但是认识程度还不够。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内涵理解不够,认识不足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与信息技术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粘合度越来越高,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甚至也有一些中小企业不惜高价引进人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单纯地认为信息化就是几台运行更快的电脑和专业的软件,将其看成纯技术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根本不了解是否自己所需要的,盲目地添置各类设备,并没有对企业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没有细致地分析自身的管理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乃至信息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 体的规划,最终导致信息化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造成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 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都很快,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缺乏,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很少,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配置的设备存在严重落伍的现象。相关研究指出,目前还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需求报告

畅享网 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和需求 调查报告 2009年6月

前言 (3) 第一部分样本构成 (4) 第二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8) 第三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 (14) 第四部分企业各单项信息化建设状况 (16) 第五部分结论 (25)

前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退潮,中国的中小企业经历了沙里淘金的过程。当一批高消耗、高污染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危机的催化相继倒下之后,依然在危机中寻求突围之道的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开源节流、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管理等等。在这个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更为迫切的选择,与此同时,政府、专家以及信息化产品提供商也相继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支持,与中小企业自身的需求形成合力,力图借助经济放缓的时机,以信息化的力量强筋健骨,在新一轮的经济格局中谋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为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2009年4月-6月,畅享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311054047.html,/)通过网络开展了一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活动。截至6月10日,共获得424个有效样本,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样本构成 本项调查引起了许多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的关注。根据参与调研者所在企业的性质,在样本中,私营企业占64.1%,合资企业占14.1%,与国有企业12.7%相当。由于本次调查“中小型”企业的特性,参加本次调查的集体企业相对较少,只占总体的1.2%。从样本这一构成情况来看,本次调查能够客观的反映了当前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相关现状。 图1-1 企业性质调查 作为信息化应用最广的行业,制造业在本次调查中无疑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行业,达到了31.2%,这说明在中小型企业,制造业仍然是信息化需求和应用最广的行业。其次是快消品、医药、高科技电子等行业,它们的信息化需求也相对较高,而物流等行业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和管理的局限,信息化应用相对普遍不高。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doc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1 调查报告提纲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杨巍巍) 在我国,“企业文化”提出已有多年,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了长久不衰、优秀的企业。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长远发展,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转型走向现代企业的需要 企业文化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需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基于企业倡导、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形成的企业

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具有无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因此,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既要确立充分体现本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的发展策略,又要瞄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既要构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又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坚持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管理者的变动,既要适时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微调,又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素质、建设“四有”员工队伍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和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教育,科学、严格的管理,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饱含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一支精通业务、严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作风正、积极向上、思想过硬的员工队伍。有了这样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就必然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保证企业长盛不衰。 4.企业文化是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小企业或各类学校或政府机构等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马永涛 龚香位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各行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由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广泛,使得信息化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市场成熟度是市场主体的成熟度和市场培育。建设、发展和管理成熟度的总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包括泰国、菲律宾。当信息化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的信息化却才刚刚起步。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现状发展 1.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几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随着IT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被动式接受短期零散IT应用,转变为主动式规划中长期IT应用。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目的的认识更加成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预测:未来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市场将显示巨大潜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组织变革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低廉的费用和最准确的结果去处理和传递大量复杂的信息。企业信息化管理因其能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等诸多优势,逐渐走入现在化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将邮件信息化,文件信息化,企业也将信息化融入其中,帮助企业完成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地位发生逆转,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信息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时,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将这些资源转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企业在生产运作中使用,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和其他一些管理问题一样出现同样的情况,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挽救一个企业;但如果有人认为它是天衣无缝,是企业的尚方宝剑,也可能使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环节上输得一败涂地。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管理既是对管理人员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一次考验。要求企业员工注意从上到下一致的配合。有些企业夸大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并将以往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套用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不熟悉、管理到程序摸不着头脑、与其他部门不能很好的配合、软件没有很好的利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企业模式整体运作失败,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2、员工对信息化管理人士程度不到位:信息化管理出现后,对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也对员工主管人士进行了冲击。部分中上层员工沉醉于长期管理实践经验,不愿意主动分析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使系统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影响了总体效益。部分底层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思想抵触行为对信息化管理接受程度不高,致使一些生产运作环节脱节,导致总任务进行迟缓,甚至无法完成。 3、员工培训程度不到位:一项新生事物出现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在这里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接受程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员工在态度上人士不足、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在这里就涉及到软件供应商和企业人力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有软件供应商销售完软件后培训服务部按时、不全面、员工未能完全掌握软件操作流程,导致系统一到正式运作就问题重重,使企业找不到方向。 4、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生成运作不能完全融合: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就目前来说较为混乱,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的话,可以发现有很多管理软件的名字和软件供应商,软件价格相对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大多数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软件供应商与企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可能出现企业因为要购买某个软件的某一环节而购买整套系统,这对于那些有规模的企业来说难度要小一些,可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只能望而却步了,而且一些软件供应商为适应大型企业要求或是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设计、致使一些软件与企业生产运作不能完全相融,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花钱买问题了。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 系统中。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

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层次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逐步转向信息应用的竞争。企业信息化实质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外部沟通信息化,其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4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因此说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认知和运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偏低,对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感到茫然或持谨慎态度,担心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未见成效反增负担。但是迫于全球经济形势,中小企业要想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在市场竞争中降低运营风险必须走信息化这条道路。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提高,不少企业开始投入到各自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层次、规模和总体水平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据统计,我国四千多万中小企业中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即使37%建独立网站的企业也仅仅有85%用于宣传或查询信息,用于电子交易的只有11%,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更是薄弱。 虽然我国推动企业信息化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展缓慢,有的企业可以说是踏步不前。“十一五”期间,国家起动并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包括“政府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员工素质、资金投入、经营模式、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说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门槛比大企业要高: 1、中小企业尚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中小企业高速、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增多,产品供不应求,有的中小企业因产品单一,设备陈旧,产品创新能力差,企业效益不佳,企业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重新定位,面临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改造。这些企业都还处在企业规模、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等还未定型的变动阶段,企业暂时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上)我国钢铁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已开发出30余个实验系统,不少系统在局部业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些系统拘泥于当时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多数IT系统与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业务有隔膜,所以作为整体系统留用的不多。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关于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都为钢铁工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在新世纪拉开了序幕。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总结国外先进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突破性的解决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等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批体现自主创新的信息化工程涌现。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开始纳入信息化容,信息化的目标、方针、容、任务、技术路线逐渐明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逐步确立,企业最高决策层逐渐领衔领先信息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意识增强;信息产业队伍逐渐强大,系统集成与维护、软件设计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提高;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经验管理各个层面;信息化为推进钢铁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手段和平台,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实现柔性制造、敏捷生产提供了条件。在钢铁企业信息

化过程中,伴随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造就了一批兼具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增强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业竞争能力成为当前钢铁行业亟须自行探索和实践的迫切任务。 钢企逐渐对信息化建设加深重视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企业近年来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 促进企业信息化投资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企业面临市场、价格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的动荡调整中,很多企业是靠信息化练好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国家政策导向对信息化投入影响较大;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对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近92%的企业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其中80%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根据规划完成任务。同时,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运维管理制度、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化考核机制,有87%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执行信息化制度。目前,多数钢铁企业都具有坚实的“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尤其是宝钢、武钢、鞍钢等特大型企业在制度建设的执行力度方面做出了表率。 钢铁企业对信息化发展与规划很重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人为因素。目前大部分企业都由决策层领导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信息化规划也成为企业常态化管理的一项容。中钢协统计显示,43.3%的企业在决策层(如董事会)建立了信息化常设机构,进90%等等企业建立了公司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信息化主管(CIO),其中76%的企业有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领导主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