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发装置综述
电击发装置综述

电击发装置综述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击发装置在靶场测试中的重要性,以及该类装置的目前研究现状、基本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表明了该类装置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靶场测试电击发装置The review of electric shock device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ic shock device in range test, the Research of such devices ,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nd gives an analysis of illustrative example. Indic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ch devices.Keywords:Shooting range test electric shock device1前言靶场测试领域中的枪械击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枪械击发采用人工方式,即射击人员听到射击指令后手动扣动枪械扳机进行击发[1]。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无法保证安全。
若人员时有可能由于疲劳或听错指令进行误操作,则有可能造成靶道内人员安全事故;二是工作环境恶劣。
每次击发必然产生有毒气体和噪音,会极大的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影响周边环境;三是劳动强度大。
每次实验可能会达到几百几千发,长期操作会对人体造成超负荷。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寻求研制一种能够用遥控的方式对自动武器进行电击发,代替人扣动扳机的动作,使人和枪械试验的工作环境进行一定的隔离,从而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的电击发装置成为了必然趋势。
2 击发系统的分类目前,击发系统存在两种击发方式:一是采用机械方式,即用杠杆推动扳机实现击发。
杠杆的一端系绳子或铁丝,拉动绳子或铁丝,则完成击发动作。
这种方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工厂交验产品时使用,现在已很少应用。
一种高射机枪的电发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高射机枪的电发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4163d1604a1b0717ed5dde6.png)
专利名称:一种高射机枪的电发射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杨勇,付聪敏,王自勇,景春温申请号:CN200720123526.4
申请日:20070206
公开号:CN201050962Y
公开日:
200804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射机枪的电发射装置,电磁铁的框体与固定板连接,电磁铁的铁心轴向端面设有沉孔,电磁铁的衔铁一端位于铁心上的沉孔中,另一端与击发杆铰接,所述击发杆用于拉动启动发射的扳机,所述扳机与枪尾活动连接,枪尾端面中心设有一个缓冲管,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连接一个非导磁的限位块,电磁铁的衔铁轴向端面依靠该限位块限位,所述缓冲管的一端设有台阶,电磁铁的框体一开口端限位支撑在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在高射机枪发射时通电引起电磁铁磁短路现象,可提高发射的可靠性,同时其内部的电磁铁受力均衡,避免出现振荡现象。
申请人: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4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胡荣珲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某型装备电击发机构及常见故障分析研究

772023年7月下 第14期 总第410期工艺设计改造及检测检修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随着装备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装备的发射效率方面,其发射控制机构普遍由以往的机械击发机构发展成为电击发机构[1]。
在实际射击过程中,瞄准手只需操纵按钮或踏板,通过电击发电路控制机械部件的动作,就能实现快速射击。
1电击发机构某型装备击发机构采用电击发形式,由扣机和电击发电路组成。
通过电击发电路控制扣机动作,进而控制炮闩向前输弹进膛的时机,发射弹丸[2]。
1.1扣机构造与原理1.1.1构造扣机安装在拨弹机后面的机箱上方,用来控制装备,实施脚踏电击发,由外壳、线圈、固定铁芯、活动铁芯、顶杆、击发杠杆、发射卡锁、自动发射卡锁、扳机、保险杆等配件组成。
外壳用来结合电力传动机构的零部件,用T 形槽与机座固定,外壳内侧有一电缆孔。
线圈绕在骨架上,骨架用3个螺钉固定在外壳内。
铁芯铆固定在外壳下方,其上方有一锥形凸起,中央有一通孔供顶杆通过。
活动铁芯下端有圆锥形凹槽,可沿骨架下滑,与固定铁芯圆锥形凸起接触。
活动铁芯中央有一通孔,顶杆上端有凹槽,槽上横穿1个销子,击发杠杆上端叉部插在销子上。
击发杠杆用支座和轴结合,安装在外壳后上方,下端凸轴与扳机前上方相抵。
发射卡锁安装在自动发射卡锁外侧,在扳机的控制下可实施首次发射和停射。
平时,发射卡锁在弹簧的作用下,后端向下;首次开闩时,发射卡锁卡住闩座,呈待发状态;当转动扳机时,保险杠杆使发射卡锁抬起,放开闩座,实施首次发射。
自动发射卡锁上面有2个圆槽,内装2个弹簧。
后端面与闩座上方里斜面相互作用,当闩座后坐到位再复进时被其卡住,呈待发状态,在自动发射卡锁内侧有一凸起,当炮尾复进离到位8mm 时,炮尾内侧后端的斜面与凸起相互作用,使自动发射卡锁抬起,实施连续发射。
扳机用轴结合在机座上,轴上扭簧的作用使扳机前倾。
扳机下端有一长槽,保险杠杆上端就插在长槽内,当保险杠杆转动时,可以带动扳机转动。
一种火炮电控机械击发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火炮电控机械击发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ee3d869d4d8d15abf234ecf.png)
专利名称:一种火炮电控机械击发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杨宏,刘鹏
申请号:CN201320629634.4
申请日:20131012
公开号:CN203550770U
公开日:
201404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炮电控机械击发装置,其主要特点是,它包括机械动力输出装置、电源电缆盘、击发按钮控制盒。
机械动力输出装置设置为箱体结构,内部设置有电机、齿轮盘、链条、传动轴、绞轮、钢丝、拉力传感器系统及信号处理模块,拉力传感器系统包括拉力传感器和适调器,箱体侧面设置有插针式电联接口、磁力转换开关、手动摇把、钢丝挂钩,箱体底部安装有机械磁力吸盘,击发按钮控制盒采用钥匙开关和按钮开关。
通过电机驱动,链条传动,带动钢丝绳拉动炮闩击发杠杆,实现电控火炮机械击发功能,适用机械击发的各种口径弹道火炮。
申请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二研究所
地址:712099 陕西省咸阳市毕塬东路5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击发机构总结归纳

击发机构总结归纳击发机构是指用于发射、引爆或控制火器装置的一种装置或系统。
它在军事、炸药、民用烟花爆竹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击发机构的分类、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归纳。
一、分类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特点,我们可以将击发机构分为以下几类:1. 电击发机构:使用电流激活触发器来引爆火药或其他爆炸物,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民用烟花爆竹中。
2. 拉击发机构:通过拉力传递到触发器,使其引爆火药或其他爆炸物。
常见于枪械和爆破工程中。
3. 撞击发机构:通过物体与触发器的直接碰撞来引爆火药或其他爆炸物。
主要用于炮弹和炸弹等军事装备。
4. 压击发机构:利用外部压力或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来触发引爆,常见于地雷和炸药相关装置中。
二、原理击发机构的原理通常涉及能量传导、触发器和继电器等组成部分,下面以电击发机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1. 能量传导:电击发机构包含能量储存装置,通常为电池、电容器或超级电容器等。
它们通过电路中的导线将储存的电能传导给触发器。
2. 触发器:触发器是电击发机构中的核心部件,它能将接收到的电能转化为能够引爆火药或爆炸物的能量。
常用的触发器包括电火花、热专家和电火花塞等。
3. 继电器: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继电器来放大或传递电流信号,以确保能够达到足够的能量来击发。
继电器通常由线圈和磁铁构成,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磁铁会吸引或推动触点,从而打开或关闭电路。
以上仅为电击发机构的工作原理简述,其他类型的击发机构也存在类似的原理,只是具体的技术实现和元件有所不同。
三、应用击发机构在军事、炸药和民用烟花爆竹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军事装备:击发机构在军用枪械、炮弹、地雷和导弹等军事装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准确地引爆火药,实现武器的发射和爆炸效果。
2. 炸药工程:在矿山爆破、城市建筑拆除和岩石工程等领域,击发机构被广泛应用于引爆炸药,实现准确控制的爆破效果。
3. 火工品制造:在烟花爆竹、礼花和焰火等制造过程中,击发机构被用来控制和引爆装置,使其按照预定的时间和顺序发生爆炸或变化。
电击发枪的原理

电击发枪的原理电击发枪是一种辅助性武器,主要用于暂时性地使目标瘫痪或控制。
其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目标身体,干扰神经传导,导致短暂的肌肉麻痹,而不是致命性的伤害。
电击发枪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源、电路、电极和扳机系统。
电源可采用内置电池或外部电源,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足够的电流来产生电击效果。
电路是控制电流流动的关键部分,包括开关、稳压器等。
电极是通过电流传输到目标的部分,一般位于电击发枪的前端。
扳机系统则用于控制电击的开关。
当扳机被拉动时,电路会将电流从电源送到电极。
电极通常由一对金属针或电极片组成,通过电击发枪的两个连接点与电源和电路相连。
当电流通过电极传导到目标身体时,电极与身体之间形成一个闭回路。
通过高电压和低电流的方式,电击发枪能够产生强烈的电击效果,而不致造成严重的生理损伤。
电流进入目标身体后,会通过组织和神经传导到达肌肉。
神经细胞是负责传递信号的组织,它们通过电脉冲传递信息。
电流的作用是干扰传递这些信号的过程,从而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在目标身体中,电流首先会遇到电荷密度较高的组织,如皮肤和肌肉。
电流的路径与电阻成反比,因此电流更容易通过电荷密度低的神经组织,例如神经纤维。
电流会通过神经纤维靠近肌肉,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引发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是由神经传递的信号引起的,也是身体活动的基本机制。
当电击发枪干扰了神经的正常传导,这些信号被扰乱或中断,肌肉活动受到影响。
这导致了短暂的肌肉麻痹,使目标无法自由移动或行动。
电击发枪的效果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电击发枪的电压、电流强度、持续时间、电极的类型和位置以及目标的生理特征。
通常情况下,电击发枪会引起目标身体的剧痛、肌肉僵硬和瞬时的失能感。
但一旦电流停止,目标通常能够很快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电击发枪并非完全无害。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只会造成暂时性的短暂肌肉麻痹,但某些因素,如目标的身体状况和使用电击发枪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或甚至危及生命。
电动击发原理

“加斯特〞法那么的根本原理是在机炮的两个炮管中,一个炮管发射炮弹时,其后座力通过一个杠杆装置来带动另一个炮管装填及发射炮弹,如此循环往复的发射炮弹。
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构造简单紧凑,高可靠性,并有非常高的射速〔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构造复杂的重型转管航炮〕。
GSH-301航炮: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当炮身后坐带动锁膛臂运动时,由于接触器的限制,锁膛臂逆时针旋转,其尾部向上,带动锁膛机向上开膛。
炮身复进时,锁膛臂顺时针旋转,带动机心向下锁膛。
图2 电发射系统GSH-301航炮的电发射系统如图7所示。
机上电源通过炮上的接触器5,辅助点火器壳体4,接触柱3,电击针2向炮弹电底火供电。
由于采用电底火,去掉了传统的电磁发射装置和机械打火系统,简化了构造,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可靠度。
炮管快到前位时,电系统即进展发射(提前点火),缩短了强制时间,提高了射速。
在连射过程中,当遇到瞎火弹,经0.155不能继续射击时,那么电源通过接触器,辅助点火器壳体向辅助点火弹(火药弹)1供电.建立一种高射机枪电击发装置参见图1、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高射机枪电击发装置仍旧保存扳机2、握把4,握把4通过螺钉固定在枪尾1的末端,位于扳机2后部两侧。
其新增的核心局部主要为击发杆3、由电磁铁6和电磁铁铁芯9组成的电磁铁开关。
电磁铁开关位于扳机2后部并固定在电磁铁固定板5上,再通过电磁铁固定板5固定在枪尾1上。
击发杆3位于电磁铁开关和扳机2之间;击发杆3为T字型,扳机2为双扣扳机平行设置,击发杆3竖直段位于双扣扳机中间并通过螺钉8与电磁铁铁芯9铰链连接,击发杆3水平段位于扳机2前方用于扣动扳机2。
在电磁铁6和击发杆3之间设有击发杆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套在铁芯9上,其两端分别与电磁铁6和击发杆3连接。
在枪尾1上安装有高射机枪缓冲管10。
当停顿射击后,击发杆3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
为使击发杆3能够可靠拉动高射机枪扳机2,在电磁铁固定板5上设置有对击发杆限位的击发杆限位块11,保证了本电击发装置的可靠击发。
枪械击发原理

枪械击发原理枪械是一种利用火药气体压力驱动子弹射出的武器,其击发原理是枪械工作的核心。
枪械的击发原理可以分为火药击发和电子击发两种方式。
火药击发是指利用火药的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来推动子弹射出的方式。
当扳机被扣动时,撞针会撞击火药底火,引起火药的爆炸。
火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使枪膛内的子弹获得高速运动,从而射出枪膛,完成击发过程。
电子击发是指利用电子装置来控制枪械的击发过程。
当扳机被扣动时,电子装置会发送信号,通过电火花或者电磁脉冲的方式来引爆火药,从而推动子弹射出。
电子击发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控制击发时间和频率,提高射击精度和稳定性。
无论是火药击发还是电子击发,枪械的击发原理都是基于火药爆炸产生的气体压力来推动子弹射出。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的枪械会采用不同的击发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除了基本的火药击发和电子击发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击发原理被应用于特定类型的枪械中。
比如气体压缩击发,利用压缩气体推动子弹射出;弹簧击发,利用弹簧的压缩释放来推动子弹射出;甚至还有激光击发,利用激光能量来点燃火药从而推动子弹射出。
总的来说,枪械的击发原理是枪械工作的核心,不同的击发方式决定了枪械的性能和特点。
在设计和选择枪械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击发原理,以达到最佳的射击效果和使用体验。
通过对枪械击发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枪械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枪械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为枪械的研发和改进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升枪械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枪械的击发原理是枪械工作的核心,对于枪械的设计、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击发装置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击发装置在靶场测试中的重要性,以及该类装置的目前研究现状、基本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表明了该类装置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靶场测试电击发装置
The review of electric shock device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ic shock device in range test, the Research of such devices ,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nd gives an analysis of illustrative example. Indic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ch devices.
Keywords:Shooting range test electric shock device
1前言
靶场测试领域中的枪械击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枪械击发采用人工方式,即射击人员听到射击指令后手动扣动枪械扳机进行击发[1]。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无法保证安全。
若人员时有可能由于疲劳或听错指令进行误操作,则有可能造成靶道内人员安全事故;二是工作环境恶劣。
每次击发必然产生有毒气体和噪音,会极大的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影响周边环境;三是劳动强度大。
每次实验可能会达到几百几千发,长期操作会对人体造成超负荷。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寻求研制一种能够用遥控的方式对自动武器进行电击发,代替人扣动扳机的动作,使人和枪械试验的工作环境进行一定的隔离,从而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的电击发装置成为了必然趋势。
2 击发系统的分类
目前,击发系统存在两种击发方式:一是采用机械方式,即用杠杆推动扳机实现击发。
杠杆的一端系绳子或铁丝,拉动绳子或铁丝,则完成击发动作。
这种方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工厂交验产品时使用,现在已很少应用。
另一种方法是电动击发,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安全、可靠,国家靶场及许多工厂靶场试验时,均采用这一方案[2]。
3 电击发的研究现状
通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击发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对于用于靶场的电击发系统的研究几乎为零。
所以目前研究设计电击发装置,在国内来说是属于新颖的、创新的,并具有广大应用前景的。
3.1 电击发的种类
通过文献的查阅及综合归纳,电击发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内置式;另一种是外置式。
内置式,即电击发装置安装在枪械内部。
它可以提高枪械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水平[3]。
它可以让使用人员具有更多的选择,既可以手动扣动扳机,也可以进行远距离击发,在战场上的作用非常明显。
但是,它同样存在缺点。
由于内置式击发系统安装于枪械内部,就要求该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这无形中给设计与制造增加了难度,同时内部安装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枪械原本的内部设计,这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枪械结构来说是不必要的。
内置式电击发通用性差,一般只能一种击发系统对应一种枪械类型。
外置式,即可以和枪械互相组合的装在外面的装置。
外置式与枪械相互独立,对于双方的设计和构造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通用性。
同时他完全可以代替人手扣动扳机这个功能,使人与枪械有一定的隔离,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伤害。
对于靶场而言,外置式的电击发系统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3.2 电击发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击发装置主要由连接机构、扣击机构、线圈绕组、铁心机构、保险机构和控制机构组成。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控制机构控制线圈绕组接通电源产生磁场,从而对铁心产生吸力,铁心带动扣击机构击发,当需要释放扳机时,控制机构断开线圈绕组两端电压,电磁力消失,铁心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
该电磁效应的控制方法的特点是原理简单且易于实现。
该原理的不足之处:一是铁心位置的恢复依赖于弹簧,长时间的使用后弹簧会产生疲劳和刚度变化,导致位置恢复不到位。
二是线圈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感应电流,可能会给其他设备带来干扰,甚至产生误触发。
3.3 电击发装置实例分析
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了一种高射机枪电击发装置,包括枪尾、扳机和握把,在枪尾通过电磁铁固定板安装有电磁铁开关,电磁铁开关位于扳机后部,在电磁铁开关和扳机间设有击发杆,电磁铁铁芯与击发杆一端连接,击发杆另一端位于扳机前方用于扣动扳机,在电磁铁开关和击发杆之间设有击发杆复位弹簧。
当电磁铁导通时,铁芯带动击发杆往电磁铁方向运动,由击发杆扣动扳机,击发杆就相当于人手了。
因此该电击发装置能实现装甲车用高射机枪的车内遥控射击,战士不用伸出车外,从根本上解决了战士的防护问题,提高乘员战场生存能力[4]。
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电击发装置,可以进行远程遥控,成功解决了代替人手扣动扳机功能的问题,已成功成为了一种实用新型专利。
但是其为内置式,会增加枪械的重量,同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枪械的结构设计,对于已经成熟的枪械结构来说这是不必要的。
对于高射机枪采用复位弹簧,要着重注意弹簧的疲劳度。
它的作用单一,只对应于高射机枪的击发,无法满足其他枪械的击发要求。
对于靶场测试,为了提高效率,满足各种枪械击发要求是必需的。
所以需要设计
具有可连续调节扳机行程能力的结构,这将会是该装置以后的趋势。
4小结
虽然电击发装置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对于电磁的散热和退磁问题的研究,如何提高动态响应等。
但是不仅仅为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同时随着靶场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设备越来越多,精度也越来越高,不同设备保持同步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效率更高,操作更加简单,响应更加快的电击发装置必定会成为新的宠儿,获得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蔡荣立,姬博文,孙洹. 基于CPLD技术的枪械电磁扳机控制仪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2010,(17):33-38.
[2] 王军波,张军挪,黄景德. 直射武器弹药性能测试仪自动击发系统设计与实现[J]. 机械工程学院学报.2004,16(1):35-38.
[3] 王萍. PIC单片机在慢射手枪电击发中的应用[J]. 兵工自动化,
2005,24(2):26-34.
[4] 重庆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射机枪电击发装置[P]. 中国,200620110712. 200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