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 语文(word版)
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A卷

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二下·吉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
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
变动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
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的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
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还是要流动的。
乡土社会中人口繁殖的血缘社群,若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
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
如果分出去的社群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看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
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
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
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
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3号线地铁的通车,打通了武汉“地铁第一环”(图1).该地铁环线对于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均会产生极大影响。
据此完成1一3题。
1。
武汉市轨道交通带来的变化不包括A.减轻交通拥堵B。
减轻热岛效应C。
减轻大气污染D.减弱出行意愿2.2号线与4号线设计两个相邻换乘点的主要原因是A.两条线路在此处客流量大B.增强该区域居民自豪感C.周围商业发达且写字楼多D.省级政府机关单位众多3.图1中最能显示图2所示从武汉火车站开往黄金口列车车头前方景现的位置是A。
a处 B.b处C。
c处 D.d处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图3显示武汉市2016年3月3至4日部分时段气温、相对湿度和风向风力的变化.据此完成4一5题。
4.有关3月3日22时至4日01时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逆辐射减弱B.大气保温作有减弱C.大气辐射增强D.风力明显减弱5。
3月3 日23时后相对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A.饱和水汽压增大B。
实际水汽压减小C。
饱和水汽压减小D。
实际水汽压增大图4示意某地区年降水童等值线分布(单位:mm) ,据此完成6一8题6。
图中M地区年降水量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距海遥远B.位于背风坡C.植被良好D。
纬度较高7.M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天然原始林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
提供木材 D.美化环境8。
M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夏季暴雨集中 B.风力侵蚀严重C。
地势起伏大 D.断层发育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据此完成9—11题。
2016年武汉市五月调考_语文答案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A(“标志着儒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误。
按文意,这只是“一些学者”的看法)2.C(“受到各方人士的称赞”有误,“无君论者”认为“尊君”是孔子的“莫大罪过”)3.B(“完全不同”有误,原文“孟轲之道‘无害于尊君’”)4.C5.D(《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6.D(“感觉知识不够用”“被迫”缺乏依据,原文“始折节读书”指开始改变志向而读书)7.(1)史天泽在执掌政务后,凡是以前所说的治理国家、安定百姓的方法,没有不依次施行的。
(“既”、“秉政”、“次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2)史天泽在平时,从不自夸他(有)才能,等到面临关键时刻时(总是)坚决地将天下的重担自己担当(起来)。
(“平居”、“自矜”、“临”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8.①“拍”字形象描绘出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景,远远望去,碧水与蓝天、春水的“动”与天幕的“静”相互映衬,既表现了春水活泼的生命力,也烘托出热闹的春游氛围。
(2分,意思答对即可)②“出”字表现了绿杨掩映的楼台外,荡着秋千的少女的倩影时隐时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为幽美的景致增添了蓬勃的生机。
(3分,意思答对即可)9.寄情山水,狂放不羁,乐而忘形。
(2分,意思答对即可)表现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也表达了人生短暂、官场失意的苦闷。
(2分,意思答对即可)春天来了,词人暂时从案牍中脱身,陶醉在明媚的春光之中,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也不怕别人笑话,在满头白发间插上鲜花,在急促的乐曲声中频频推杯换盏,举杯痛饮;而“人生何处似尊前”一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借醉人的春光和春酒来排解内心的郁闷和不平。
(2分,意思答对即可)10.(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11.(1)选E给3分,选C给2分,选D给1分,选B、A不给分。
湖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语文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清史稿•儒林传》凡四卷,前三卷入传学者共284人,第四卷依《明史》旧规,为袭封衍圣公之孔子后裔11人。
前三卷为全传主体,以学术好尚而区分类聚,大致第一卷为理学,第二、三卷为经学、小学。
入传学者上起清初孙奇逢、黄宗羲,下迄晚清王先谦、孙诒让,一代学人,已见大体。
各传行文皆有所依据,或史馆旧文,或碑志传状,大致可信。
因此,数十年来,几辈学人研究清代学术史,凡论及学者学行,《清史稿•儒林传》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②然而,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加以书成众手,完稿有期,故而其间的疏失、漏略、讹误又在所难免,从而严重影响了该传的信史价值。
仅举数例,以见大概。
③卷一《陆世仪传》,称传主“少从刘宗周讲学”。
据考,陆氏虽于所著《论学酬答》中表示,刘宗周为“今海内之可仰以为宗师者”,却并无追随其讲学的实际经历。
正因如此,乾隆年间全祖望为陆世仪立传,说陆氏因未得师从刘氏而“终身以为恨”。
又传末记陆世仪从祀文庙,时间也不准确。
传称:“同治十一年,从祀文庙。
”其实,陆氏从祀,事在同治十三年四月,五月十六日饬下礼部议复,从祀获准已是光绪元年二月十五日。
④又如同卷《颜元传》,称“明末,父戍辽东,殁于关外”。
“戍”字不实。
据考,颜元父至辽东,系明崇祯十一年为入关清军所挟,非为明廷戍边。
一字之讹,足疑撰传者之立足点所在。
⑤再如同卷《唐鉴传》,记传主“咸丰二年,还乡”亦不确。
此传源出曾国藩为传主所撰《墓志铭》,曾文记唐氏由江苏还乡,作咸丰三年。
而传主嗣子尔藻撰《行述》,于唐氏还乡事记之甚详。
云三年正月,“由苏至浙,意欲回楚”,因南昌道阻,遂“侨居武陵,暂为息足”。
四年正月启程,又应友人邀,逗留江西白鹿洞书院,“冬月始抵长沙”。
可见,唐鉴晚年返乡,当依《行述》作咸丰四年十一月。
武汉2016年五月供题语文试题

2016年秋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张皇.煞.白(shà)流.连驻足前瞻.后顾(zhān)B.谦.卑晕.圈(yùn)钟.灵毓秀吹毛求疵.(cī)C.慰籍.磕绊.(pàn) 望眼欲穿.奄.奄一息(yǎn)D.羸.弱猝.然(cù)鸦雀.无声屏.气凝神(bǐng)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是患难中的;是迷途上的;是跌倒时一把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缕春风。
真正的友情,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而是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加重其份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A.逆耳忠言倾囊相助诚意积累B.倾囊相助逆耳忠言真诚积攒C.逆耳忠言倾囊相助诚意积攒D.倾囊相助逆耳忠言真诚积累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得益于“黄陂区农产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居民在社区门口就能买到当天早晨摘下的蔬菜。
B.该项目的一名研究员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测试该材料能否降解红酒渍等顽固污渍。
C.春节给红包是一种过年习俗,这里面还寄托了亲人和朋友间的祝福。
D.瓦尔德内尔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冠军于一身的乒乓球大满贯。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武汉“城市合伙人”座谈会上,首次正式亮相的武汉“城市合伙人”计划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吸引了不少关注目光。
C.艺术作品中的灵感和智慧正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D.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转基因作物会种下“恶果”英国科学家发现转基因作物会种下“恶果”,导致田间蝴蝶和蜜蜂数量急剧下降,威胁生态平衡,而且这种破坏效应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处于食物链更高层次的动物,如麻雀、灰雀等,甚至还可能沿食物链而上,危及到更多动物甚至人类。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大一附中】2016届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大一附中2016届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宋人赁房而居有多普遍?看看宋代官员的住房情况就能大致了解。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说,“祖宗朝,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自神宗置东西府,宰相方有第”(《朱子语类》卷一二七)。
“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是不是太夸张了?房产连片的权贵们什么时代都不少,但北宋中期之前宰相、执政一级的政府大员买不起房确实算不上稀罕事。
天禧元年,参知政事陈彭年去世,真宗临奠,目睹其租住的陋室,叹息不已;寇准一生曾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每次回京觐见只得寄居僧舍或赁宅。
(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宋代京城人口百万,地价高昂,“尺地寸土,与金同价”(王禹偁《小畜集·李氏园亭记》);而宋代又冗官畸多,朝廷自然不可能负担所有官员住房问题。
除少数能获得“赐宅”的勋戚权贵及幸运地暂住官宅的臣僚之外,其余的则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克服了。
职位油水丰厚且“头脑灵活”的,自然不愁买房,而其他的大多数则只能望房兴叹,赁房而居了。
当然,宋代官员赁房而居也并非全是因为贫困,比如上文所言寇准,奢华一生。
究其原因,大概只能从宋代官员任职流动性或者消费投资观念方面去找了。
政府对臣僚们住房问题也不是全然不问,宋廷曾对无房官员发放过“宅钱”“僦钱”,也就是今天的“房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大批流动人口,包括工商业者、兵士、游学学子以及大量丧失土地的游民,造就了宋代巨大的房屋租赁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现存史料来看,宋代房屋租赁市场产业规模确实很大,在城镇中开设旅店、出租房屋者不计其数。
可以说从政府、权贵宗室到普通百姓乃至僧尼道观,只要有可能,都会投身其中。
宋代政府在房屋租赁市场上扮演着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角色。
相较于西欧社会,中国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控制程度要强得多,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一般都会直接介入,房地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考试时间:5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什(shí)锦参与(yǔ)侥(jiǎo)幸垂涎(xián)三尺B.解(xiâ)数坊(fāng)间逶(wěi)迤囤(tún)积居奇C.搁(gē)浅责难(nàn)露(lîu)脸性格倔(juã)强D.关说(shuō)颤(zhàn)栗纰(pì)漏众擎(qíng)易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歌谣宵禁奖掖后进天有不测风云B.修葺解潮刚愎自用惶惶不可终日C.编篡履历拾人牙慧风马牛不相及D.九州镂空含辛茹苦必其功于一役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在思想和审美的碰撞中,相互,彼此成就,共同促进文艺的进步。
有了这样的认知,种种批评之外的因素如人情、市场等等,就不会成为批评的。
在需要批批评家表明立场的时刻,他决不会;在应该的地方,他一定拒绝隔靴搔痒。
A.较量牵制虚张声势表里如一B.砥砺羁绊虚与委蛇入木三分C.较量羁绊虚与委蛇表里如一D.砥砺牵制虚张声势入木三分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仓廪实而知礼节”并非虚言。
来自各方的调查充分说明,虽然过去几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但中国游客的素质确实在逐步完善。
B.网络语言有其简洁生动的一面,但是对于滥用网络语言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的,有些专家公开呼吁抵制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还网民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
C.近年来,遴选院士以及院士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院士由最高荣誉变异为最高学术特权的问题。
D.规划中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是一个政府间合作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3号线地铁的通车,打通了武汉“地铁第一环”(图1)。
该地铁环线对于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均会产生极大影响。
据此完成1一3题。
1.武汉市轨道交通带来的变化不包括A.减轻交通拥堵B.减轻热岛效应C.减轻大气污染D.减弱出行意愿2.2号线与4号线设计两个相邻换乘点的主要原因是A.两条线路在此处客流量大B.增强该区域居民自豪感C.周围商业发达且写字楼多D.省级政府机关单位众多3.图1中最能显示图2所示从武汉火车站开往黄金口列车车头前方景现的位置是A.a处B.b处C.c 处D.d处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图3显示武汉市2016年3月3至4日部分时段气温、相对湿度和风向风力的变化。
据此完成4一5题。
4.有关3月3日22时至4日01时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逆辐射减弱B.大气保温作有减弱C.大气辐射增强D.风力明显减弱5.3月3 日23时后相对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A.饱和水汽压增大B.实际水汽压减小C.饱和水汽压减小D.实际水汽压增大图4示意某地区年降水童等值线分布(单位:mm),据此完成6一8题6.图中M地区年降水量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距海遥远B.位于背风坡C.植被良好D.纬度较高7.M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天然原始林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提供木材D.美化环境8.M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夏季暴雨集中B.风力侵蚀严重C.地势起伏大D.断层发育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
据此完成9-11题。
9.图5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正确的是10.经过一个回归年,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将A.几乎不变B.东移约90°C.西移约90°D.移动约180°11.若2015年冬至时间是北京时间12月22日12时47分55秒,则2016年冬至时间可能是A. 12月21日19点前后B. 12月22日1点左右C. 12月22日19点前后D. 12月21日1点左右36.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6.5. 12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政治思潮。
这股思潮的一般特征是:掩盖儒家学说的本质属性,摘取儒家经典的某些话语,将其判定为“民主主义”、“宪政主义”等,进而宣扬“回到孔孟去”、“推行儒家宪政”之类的政治主张。
一些学者将其视为“儒家”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从其本质属性看,“新儒家”不是真儒家。
概括儒家的一般特有属性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而揭示儒家的本质属性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历代儒者的最大共同点是:论证君主制度、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一般规定性并维护“尊者专制”的观念。
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孟轲、苟况、董仲舒、朱熹运用各自的人性论,论证了实行君主制度及尊者专制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绝对性。
孔丘是儒者宗师,而“孔子尊君”乃古人之定评。
从《左传》《论语》《史记》的记载看,孔丘赞美西周王制,主张“以道事君”,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那个时代一位博学、睿智、求实、选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行道以尊君是孔丘的政治抱负和治学宗旨.他无愧于“孔子尊君”之赞。
战国诸子多有非儒之论,却没有人否认“孔子尊君”。
汉唐以来,“孔子尊君”乃是朝廷之定见、儒者之定论和世人之定评。
就连非议儒家的无君论者也将尊君视为“圣人”的莫大罪过。
孟轲被尊为“亚圣”,而《孟子》是帝制法则的经典。
《孟子》有一批制度性命题,诸如论证立君治民的“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论证君主独一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论证天下王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孟轲以“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论说帝位的传承,认为帝王权位的终极合法性取决于“天命”,无论禅让、革命、世袭,凡是“非天与”的都属于“篡”。
这些命题所设定的政体形式和权力结构完全符合现代政治学的“君主专制”定义。
《孟子》之所以成为帝制官方学说的主要栽体之一,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古人云“孔子尊君,孟子尊道”,而孟轲之道“无害于尊君”。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儒者尊奉儒典,而“尊者专制”是四书五经的核心观念。
诸如《诗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论语》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中庸》的“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等等。
只要客观、全面地考察各种儒典,便不难发现“尊者专制”贯通儒家的所有命题和范畴。
先秦儒家的核心要素,上承商、周,下启汉、唐,始终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例如,只妥仔细比较一下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的理论结构和命题组合,就会发现:《孟子》的各种理论要素,包括“民贵君轻”与“民无二王”,不仅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而且占据了官方学说和主流学术的地位。
显而易见,“孔孟民主”是帝制及礼教覆灭之后冒出来的一种新说法。
这一类说法的要害是变换儒家本质。
一些人甚至声称《孟子》的“民贵君轻”为“最高民主精神”乃至“世界民主论之先驱”。
于是原本众口一词的“孔孟尊君”,演化为“孔孟专制”与“孔孟民主”之争。
(摘自张分田《现代新儒家不是真儒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近年来出现了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政治思潮,这股思潮将儒家学说和现实社会相融合,标志着儒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B.“现代新儒家”摘取儒家经典的某些话语,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宣扬“回到孔孟去”、“推行儒家宪政”之类的政治主张。
C.虽然“现代新儒家”将儒家思想贴上了“民主主义”、“宪政主义”等标签,但因为它背离了儒家学说的本质属性,所以“新儒家”并不是真儒家。
D.孟轲、荀况、董仲舒、朱熹等不同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运用各自的人性论,论证了实行君主制度及尊者专制的必然性、合理性和绝对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儒家学说的演变看,论证君主制度、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的一般规定性,维护“尊者专制”的观念是历代儒者的最大共同点。
B.作为儒者宗师,行道以尊君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和治学宗旨,他赞美西周王制,主张“以道事君”,维护应有的等级、名分和秩序。
C.孔子的“尊君”思想历来受到各方人士的称赞,就连对儒家多有非议之论的战国诸子,也没有人否认“孔子尊君”的事实。
D.“尊者专制”贯通儒家的所有命题和范畴,这一点可以通过考察包括《诗经》《论语》《中庸》等在内的儒家经典而得到印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概括儒家的一般特有属性并非易事,但揭示儒家的本质属性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新儒家”的观点并不能体现儒家的本质属性。
B.同为儒家宗师,孔子和孟子对待君王的态度和看法完全不同:前者“尊君”;后者“尊道”,认为王权取决于“天命”,主张“民贵君轻”。
C.《孟子》成为帝制官方学说的主要载体之一,占据主流学术地位,其中一些命题所设定的政体形式和权力结构完全符合现代政治学的“君主专制”定义。
D.“新儒家”所阐发的“孔孟民主”是帝制及礼教覆灭之后冒出来的一种新说法,这类说法的要害是改变儒家学说的本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史天泽,字润甫,秉直季子也。
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
中统元年,世祖[注]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对,大略谓:“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沛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
”帝嘉纳之。
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
三年春,李璮以益都叛,遂据济南,诏亲王哈必赤总兵讨之,凶势甚盛。
继命天泽往,至则进说于哈必赤日:“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
”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初,天泽将行,帝临轩授诏,责以专征,俾诸将皆听节度。
天泽未尝以诏示人,及还,帝慰劳之,悉归功于诸将,其慎密谦退如此。
天泽在宪宗时尝奏:“臣始摄先兄天倪军民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叨寄遇,一门之内,处三要职,分所当辞,臣可退休矣。
”帝日:“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竞不许。
十一年,诏天泽与丞相伯颜总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
天泽至郢州遇疾,还至真定,帝遣其子杠与尚医驰视,赐以药饵。
天泽因附奏日:“臣大限有终,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
”语不及它。
以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年七十四。
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年四十,始折节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立论多出人意表。
拜相之日,门庭悄然。
或劝以权自张,天泽日:“愿相公无权。
爵禄刑赏,天子之柄,何以权为!”因以谢之,言者惭服。
(节选自《元史·史天泽传》)【注】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
下文“宪宗”指元宪宗蒙哥,忽必烈之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B.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C.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D.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号多为中国古代帝王即位后用来纪年的名称,中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B.先兄,指已去世的兄长,“先”是对故去的人的尊称,多用于长辈。
C.在我国古代,诸侯之死称为“薨”,后来,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也称作“薨”。
D.《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天泽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他是忽必烈继承帝位后第一个召见的大臣;史天泽向皇上提出了很好的治国安民之策,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些建议。
B.史天泽为人谨慎谦逊,受命平定李璮叛乱时,皇上要所有将领都听史天泽指挥,但史天泽一直没有将这道诏令公开,事后,他将功劳都归于各位将领。
C.史天泽主持军事和民政事务,他的两个侄儿也位高权重,他觉得不妥,向元宪宗提出辞职退休的请求,但皇上没有批准。
D.史天泽在青年时期忙于军务,无暇读书,由于感觉知识不够用,他被迫在四十岁以后发奋读书,从此所发的议论常常出人意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
(5分)(2)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注】。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四垂天:天幕从四面下垂。
8.前人认为上片妙在“拍~出”二字,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5分)9.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分。
(6分)(1)屈原《离骚》中“____,”两句,借用方枘和圆凿不能相合来形象说理,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壮年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在南冈的麦田里艰苦劳作的情景。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两句,写作者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太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医心明晓东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
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喑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
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倭寇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
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
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
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