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学习资料20-短萼蜂斗草+短柄菝葜+短柄枹栎虫瘿
昆虫类中药材

昆虫类中药材中草药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养生保健、医疗美容等方面。
其中,昆虫类中药材作为一类特殊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
一、昆虫类中药材的历史渊源昆虫类中药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柞蚕、蜜蜂等昆虫的记载。
在古代医学经典中,昆虫类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昆虫类中药材常常被用于疗法组方,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二、昆虫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1. 桑螟蛾:桑螟蛾是桑叶的害虫,在中药材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桑螟蛾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可以调理肝脏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2. 蜂蜡:蜂蜡是蜜蜂分泌的一种物质,具有止咳平喘、消肿止痛、润肺祛痰的功效。
蜂蜡中富含蜂胶、蜂王浆等成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 蟑螂:虽然蟑螂在生活中被认为是卫生问题的源头,但在中药材中,蟑螂却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
蟑螂体内富含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等作用。
在传统医学中,蟑螂常被用来治疗喉炎、湿疹等疾病。
4. 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蕊和树汁后分泌的一种物质。
蜂胶具有抗菌、防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
在中药材中,蜂胶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口腔保健、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三、昆虫类中药材的现代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昆虫类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医疗应用价值。
例如,蟑螂体内的抗菌肽被发现具有抗感染、抗肿瘤、抗炎症等多种生理活性。
蜂胶中的活性成分被用于改善人体免疫系统、预防和治疗感染病等方面。
昆虫类中药材的现代研究还包括对其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例如,科学家通过对蟑螂体内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有益成分,为其药理活性的解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语昆虫类中药材是中国独特的中药资源,在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中药斗谱

丁香肉豆蔻柿花草炮蒂椒蔻姜沉香佛手檀降香乌香香橼药海藻天竺黄昆橘白胆附南布络子星玫瑰花浮小麦月野麻大季菊黄腹花花根皮贯众锁阳重木大紫蝴青河楼蝶叶车火麻仁徐长卿郁草海白李桐仁果皮芨五味子白果乌诃青胖大梅子果海紫苏前胡苏苏白旋覆梗叶前花蚕砂威灵仙木防络忍石冬瓜己藤藤大黄地龙制芒全蜈大黄硝蝎蚣乌稍蛇僵蚕土水龟鳖鳖虫蛭甲甲藿香橘红佩石青莱菖菔兰蒲皮子覆盆子补骨脂莲芡菟沙丝苑子实子子蜜百部射干川浙北山贝贝豆豆母母根根桑叶玄参菊薄蜜蜜紫款冬花荷苑花肉苁蓉续断巴仙焦生戟杜杜天茅仲仲桑寄生砂仁黄狗白木豆精脊蔻香厚朴陈皮香延枳枳胡附索壳实决明子苏子车桑芥葶前苈子椹子子清半夏金银花姜法连板半半兰夏夏翘根柴胡杏仁葛升桔蜜桑白根麻梗皮黄芪当归党甘白川参草芍芎生地山药熟山泽丹茱地萸泻皮茯苓焦麦芽猪茯焦焦山神苓神楂曲枸杞子瓜蒌女黑薤龙贞芝眼子麻白肉牛蒡子辛夷淡蔓苍细豆荆耳豉子子辛麻黄防风桂炙荆白甘枝草芥芷黄芩红参黄黄太西子洋连柏参参炒白术麦冬生炒天北白苍沙术术冬参生苡仁鸡内金炒赤生炒苡小麦麦仁豆芽芽地肤子海螵蛸蛇益桑金床智螵樱子仁蛸子川楝子乳香荔橘没姜枝核核药黄牛膝王不留行川郁木红牛膝金通藤虎杖秦艽秦白银胡头柴黄皮翁胡连茜草炒山药蒲五炒炙灵白黄黄脂芍芪制何首乌槟榔合首焦白欢乌槟扁皮藤榔豆栀子百合焦韭石玉栀菜子子斛竹知母丹参天芦三莪花粉根棱术桃仁羌活红赤独藁花芍活本天麻龙胆草钩蒺苦白藓藤藜参皮附子吴茱萸干肉小高茴良姜桂香姜酸枣仁炒麦芽远柏炒炒子山神志仁楂曲生龙骨煅龙骨生生煅煅牡龙牡龙蛎齿蛎齿珍珠母瓦楞子石赭浮紫决海石明石石英磁石自然铜琥朱赤灶石心珀砂脂土石膏地骨皮滑海青白石金粉沙蒿薇血余炭地榆棕蒲侧槐榈黄柏炭炭叶花阿胶萹蓄鹿龟瞿石角甲胶胶麦韦通草灯心草蝉蜕蜂房土茯苓路路通败酱草马齿苋灵芝骨碎补桑枝萆薢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半枝莲蛇舌草枇杷叶鱼腥草夏枯草紫草茵陈金钱草冬瓜皮荷叶豨莶草刘寄奴仙鹤草竹叶益母草鸡血藤淫羊藿墨旱莲泽兰艾叶伸筋草透骨草丝瓜络绞股兰竹茹老鹳草白茅根浮萍鸡冠花水牛角丝。
中草药名称中英对照

中草药名称中英对照中草药名称中英对照160个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学习中医,怎么能不认识中草药。
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中草药名称中英对照,欢迎阅读!1、Earthworm 地龙2、East Asian Tree Fern Rhizome 狗脊3、Elecampane Inula Root 土木香4、Emblic Leafflower Fruit 余甘子5、English Walnut Seed 胡桃仁6、Entada Sten 瞌藤子7、Entadae Stem 过江龙8、Ephedra Herb 麻黄9、Epigeal Srephaia Root 地不容10、Epimedium Herb 淫羊藿11、Erect St.Johnswort Herb 小连翘12、Ergot 麦角13、Eriocarpous Glochidion Leaf 漆大姑14、Eucommia Bark 杜仲15、European Grape Fruit 索索葡萄16、European Hop Flower 啤酒花17、European Verbena 马鞭草18、European Waterhemlock Root 毒芹19、False Chinese Swertia Herb 当药20、Falsehellebore Root and Rhizome 藜芦21、Falsesour Cherry 樱桃核22、Fangchi Root 广防已23、Feather Cockscomb Seed 青葙子24、Fennel Fruit 小茴香25、Fermented Soybean 淡豆豉26、Fewflower Lysionotus Herb 石吊兰27、Field Sowthistle Herb 苣荬菜28、Fig 无花果29、Figwort Root 玄参30、FigwortflowerPicrorhizaRhizome 胡黄连31、Filiform Cassytha Herb 无根藤32、Fimbriae Orostachys 瓦松33、Fineleaf Schizonepeta Herb 荆芥34、Finger Citron 佛手35、Fistular Onion Stalk 葱白36、Fiveleaf Gynostemma Herb 绞股蓝37、Flabelate Maiden-hair Herb 过坛龙38、Flastem Milkvetch Seed 沙苑子39、Flos Caryophyllata 丁香40、Fluorite 紫石英41、Forbes Wildginger Herb 杜衡42、Forest Frogs Oviduct 蛤蟆油43、Forrest Silkvine Stem or Root 黑骨头44、Fortune Eupatorium Herb 佩兰45、Fortune Firethorn Fruit 救兵粮46、Fortune Loosestrife Herb 星宿菜47、Fortune Meadowrue Herb 白蓬草48、Fortune Paulownia Fruit /Royal Paulownia Fruit 泡桐果49、Fortune Plumyew Twig and Leaf 三尖杉50、Fortune Windmillpalm Petiole 棕榈51、Fortunes Drynaria Rhizome 骨碎补52、Fourstamen Stephania Root 粉防己/汉防己53、Fragrant Eupatorium Herb 飞机草54、Fragrant Plantainlily Herb 玉簪55、Fragrant Sarcococca Herb 清香桂56、Fragrant Solomonseal Rhizome 玉竹57、Franchet Groundcherry CalyX and Fruit 锦灯笼58、Frangrant Ainsliaea Herb 杏香兔耳风59、Frankincense 乳香60、Freshwater Sponge 紫梢花61、Fringed Iris Herb 铁扁担62、Fruticose Breyniae Leaf and Twig 黑面神63、Ginseng-人参64、Astragalus-黄芪65、Licorice-甘草66、Chinese Angelica-当归67、White Peony-白芍68、Donkey-Hide Gelatin-阿胶69、Aloes 芦荟70、American Ginseng 西洋参71、Amur Ampelopsis Stem 山葡萄72、Arabian Jasmine Flower 茉莉花73、Areca Seed 槟榔74、Argy Wormwood Leaf 艾叶75、Barbary Wolfberry Fruit 枸杞子76、Bear Gall 熊胆77、Bezoar 牛黄78、Black Sesame 黑芝麻79、Boat-fruited Scaphium Seed 胖大海80、Bunge Auriculate Root 白首乌81、Camphor 樟脑82、Camphorwood 香樟木83、Cape Jasmine Fruit 栀子84、Cassia Bark 肉桂85、Centipede 蜈蚣86、Chalcanthite 胆矾87、Chinagreen Herb 广东万年青88、Chinese Angelica 当归89、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 冬虫夏草90、Chinese Cricket 蟋蟀91、Chinese Date 大枣92、Chinese Eaglewood 沉香93、Chinese Fir Wood or twig 杉木94、Chinese Hibisci Rosae-Sinensis Flower 扶桑花95、Chinese Honeylocust Fruit 皂角96、Chinese Magnoliavine Fruit 五味子97、Chinese Pulsatilla Root 白头翁98、Chinese Rose Flower 月季花99、Chinese WaXgourd Peel 冬瓜皮100、Chinese WaXgourd Semen 冬瓜子101、Chinese WaXmyrtle Bark 杨梅102、Chinese White Olive 青果103、Cholla Stem 仙人掌104、Chrysanthemum 菊花105、Cicada Slough 蝉蜕106、Clam Shell 蛤壳107、CoiX Seed 薏苡仁108、Common Alocasia Rhizome 海芋109、Common Andrographis Herb 穿心莲110、Common BombaX Flower 木棉花111、Common Coltsfoot Flower 款冬花112、Common Floweringquince Fruit 木瓜113、Common Jointfir Stem 买麻藤114、Common Macrocarpium Fruit 山茱萸115、Common Melastoma Herb 野牡丹116、Common Monkshood Mother Root 川乌117、Common Nandina 天竺子118、Common Yam Rhizome / Wingde Yan Rhizome 山药119、Copperleaf Herb 铁苋菜120、Costustoot 木香121、Croton Seed 巴豆122、Cushaw Seed 南瓜子123、Dahurian Angelica Root/Taiwan Angelica Root 白芷124、Devils Rush Herb 龙须草125、Donkey-hide Glue 阿胶126、Downy Groundcherry Fruit or Herb 灯笼草127、Dried Longan Pulp 龙眼肉128、Dwarf Lilyturf Tuber 麦冬129、Entadae Stem 过江龙130、Ephedra Herb 麻黄131、Fennel Fruit 小茴香132、Flos Caryophyllata 丁香133、Fragrant Sarcococca Herb 清香桂134、Fragrant Solomonseal Rhizome 玉竹135、Franchet Groundcherry CalyX and Fruit 锦灯笼136、Garlic 大蒜137、Ginseng 人参138、Golden Thread 黄连139、Green Bristlegrass Herb 狗尾草140、Grosvener Siraitia 罗汉果141、Gypsum 石膏142、Hairy Antler 鹿茸143、Hawthorn Fruit 山楂144、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 鱼腥草145、Honey 蜂蜜146、Honeycomb 蜂房147、Honeysuckle Flower 金银花148、Hot Pepper 辣椒149、Indian Buead 茯苓150、Indian Trum etflower Seed 木蝴蝶151、Indigowoad Root 板蓝根152、Lancelesf Lily Bulb / Greenish Lily Bulb / Low Lily Bulb 百合153、Liquoric Root 甘草154、Lotus Leaf 荷叶155、Lucid Ganoderma 灵芝156、Lychee Seed 荔枝核157、Malt 麦芽158、Earthworm 地龙159、East Asian Tree Fern Rhizome 狗脊160、Elecampane Inula Root 土木香。
生药学学习资料:生药

川茸ChuanxiongRhizoma伞形科植物萼藁本1igUc∕z"4"XiMgHort.的干燥根茎。
活血化瘀。
小茴香Foenicu1iFructus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1urnV1dgare MiH.的干燥成熟果实。
温里祛寒。
防风SaposhnikoviaeRadix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
解表药。
防己StephaniaeTetrandraeRadix防己科植物石蟾除Stephania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
祛风湿。
何首乌Po1ygoniMu1tif1oriRadix蓼科植物多花蓼Po1ygonumnιu1tif1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补血。
牛膝AchyranthisBidentataeRadix范科植物重齿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 B1.的干燥根。
活血化瘀。
白芍PaeoniaeRadixA1ba毛科植物芍药PaeoniaIactif1ora PaI1的干燥根。
补血。
赤芍PaeoniaeRadixRubra毛慕科植物芍药PaeoniaIactif1ora Pa1I.或川赤芍P.ue"M"1ynch.的干燥根。
活血化瘀。
牡丹皮MoutanCortex毛葭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清热药。
番泻叶SennaeFo1ium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Cingiistifo1ia Vah1及尖叶番泻C.acutifo1ia De1iIe的干燥叶。
泻下。
益母草1eOn1IriHerba唇形科植物益母草1eonurusjaponicus HoUtt.的干燥地上部分。
活血化瘀。
枸杞子1yciiFructus茄科植物宁夏枸杞1yciutnbarbaruni1.的干燥成熟果实。
滋阴。
⅛⅛P1ahcodiRadix桔梗科植物大花桔梗P1atycodon^randif1onun(Jacq.)A.DC.的T■燥根。
中草药别名汇总

中草药别名汇总1、藤木类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心材。
处方别名:赤木、苏木、苏方、苏枋、苏坊木、红柴樟木:为樟科植物樟树的心材。
处方别名:樟木、香樟、油樟、乌樟、香通千年健: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根茎。
处方别名:年见、千年见、千年健、千颗针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处方别名:寄生、槲寄生混淆品: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带叶茎枝。
寄生、桑寄生、广寄生、北寄生、寄屑、苑童、宛童、寓木、茑木、寄生草、寄生树、桑上寄生松节:为松科植物多种松的枝节。
处方别名:松节、松树节、油松节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枝条或翅状附属物。
处方别名:鬼箭羽、卫矛、鬼箭、衞矛、六月凌、四面戟、四面锋、神箭、篦风、鬼见愁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处方别名:桂枝、川桂枝、桂枝木、桂枝尖、广眉尖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
处方别名:桑枝、双枝、桑树枝接骨木:为接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茎枝。
处方别名:接骨木、公道老、公公老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处方别名:皂丁、天丁、角针、皂针、皂刺、皂角刺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心材和根。
处方别名:降香、降真香、紫降香、紫檀、紫藤香、鸡骨香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
处方别名:檀香、白檀、黄檀、紫檀、浴檀、紫真檀、檀香屑、枟香、真枟、枟娜、旃枟、枟香木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多种植物含树脂的心材。
处方别名:沉香、沉水香、伽南香、药沉、伽罗、蜜香、角沉、奇楠、崖香、栈香、煎香、落水沉、海南沉、海南香、奇南香、蓬莱香、生结香、异水香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等的茎藤。
处方别名:小木通、川木通、木通混淆品: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
关木通、细木通、木通、炒木通、附支金荞麦:为蓼科植物金荞麦的根及根茎。
处方别名:金荞麦、野荞麦、天荞麦、开金锁、野荞麦根。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多种钩藤的带钩茎枝。
处方别名:钩藤、勾藤、勾丁、钩丁、钩耳、钩钩、勾仝、吊仝勾、勾勾、纯勾、单勾、双勾、双丁、双钩、吊藤、钓仝、嫩钩钩、倒挂金钩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茎藤。
农村中草药图谱26

农村中草药图谱2617 扁蓄关键词:扁蓄中草药图谱扁蓄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英)common Knotgrass Herb别名扁竹、竹节草、乌蓼、蚂蚁草。
来源为蓼科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4cm,宽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显脉纹。
花1~5朵簇生叶腋,露出托叶鞘外,花梗短,基部有关节;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暗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花柱3裂。
瘦果卵形,长2mm以上,表面有棱,褐色或黑色,有不明显的小点。
花果期5~10月。
生于田野、路旁。
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夏季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含扁蓄甙(avicularin)、槲皮甙、咖啡酸、绿原酸、对-香豆酸、草酸、d-儿茶酚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18 徐长卿关键词:徐长卿中草药图谱徐长卿Radix Cynanchi paniculati(英)Paniculate Swallowworf Root别名寥刁竹、竹叶细辛。
来源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 )Kitag.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lm。
茎不分枝,无毛或被微毛。
叶对生,纸质,披针形至线形,两端急尖,两面无毛或上面具疏柔毛,叶缘反卷有睫毛。
圆锥花序近顶腋生,长达7cm,有花10余朵;花萼内面有或无腺体;花冠黄绿色,近辐射状;副花冠裂片5,顶端钝;子房椭圆形,柱头五角形,顶端略突起。
骨突果单生,披针状,长约6cm。
种子长圆形,长约3mm,顶端具白绢质毛,长lcm。
[转]中草药大全、中草药图谱(6)
![[转]中草药大全、中草药图谱(6)](https://img.taocdn.com/s3/m/30ddf2d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76.png)
[转]中草药大全、中草药图谱(6)大叶蛇总管(中药材植物名:虎杖)(植物科目:蓼科)大叶蛇总管(蓼科)古籍名:虎杖《本草集注》。
植物名:虎杖。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灌木状,直立草本。
生于山坡、路旁溪边、林荫地方。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广东连平、英德、高要等县均产之。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山岗湿地。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热毒疮:干用为末,蜜糖调敷患处;2、蛇伤: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3、皮肤生蛇: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并将渣煎水外洗。
验方(治蛇伤方):大叶蛇总管5钱、七星剑3钱、鲗鱼胆草5钱、金锁匙3钱、半边莲3钱、一炷香3钱、蛇王草3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方中蛇总管、鲗鱼胆草清凉解毒;金锁匙、七星剑、半边莲、一炷香、蛇王草均为祛风消肿,解毒止痛之药。
合为治蛇咬伤内服之方。
(方歌)毒蛇咬伤蛇总管,鲗鱼胆草蛇王草,金锁七星半边莲,一炷香烧煎服好。
参考资料:《临床实用中药》功效:1、治毒蛇咬伤,清凉解毒,内外兼用;2、治蛇疮、脓泡疮,内外用;3、止损上痛;4、种此药可辟蛇。
又:民间用其根以制烟管,可防牙痛。
大叶芙蓉(中药材植物名:大芙蓉)(植物科目:锦葵科)古籍名:大叶芙蓉《本草纲目》。
别名:木芙蓉、醉酒芙蓉。
植物名:大芙蓉。
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分枝、大灌木。
栽植于园地或小数野生。
分布:原产我国,现广布于热带各地。
入药部分:花、叶。
采集期:秋采花、郊外。
性味:性寒、止咳血。
主治、用量和用法:肺燥咳血:干花十朵,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附录:(叶)治热疮、蛇头缠指: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方歌)肺燥咳血芙蓉花,蛇头缠指叶堪誇,内服最宜猪瘦肉,外敷还用片糖加。
验方(治热毒阳疮方):木鳖子、火炭母、大叶芙蓉叶、了哥王、蒲公英、如意草、羊蹄草、上药各等分,共为细末,水煮,外敷患处。
(方解)本方蒲公英、了哥王、火炭母、芙蓉叶、羊蹄草等清凉解毒;木鳖子温通止痛;如意草化气散毒。
中草药学习资料21-短小蛇根草+短叶蹄盖蕨+短体鳗

短小蛇根草【药 名】短小蛇根草【别 名】荷包草、金锁匙、鸡冠草、白丁香、向日癀、金铃仔草、乌枪头、山苋菜、小蛇根草【汉语拼音】duanxiao she gen cao【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hiorrhiza pumila Champ.ex Benth.【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查包甙(chaboside),即是11-甲氧基10-葡萄糖氧基喜树碱(11-methoxy-10-glucopyranosyloxy camp-tothecin),伊那莫甙(inamoside),即是2-葡萄糖氧基-4-(2-羟甲基-6,6-二甲基-2-环己烯基)-3-丁烯(2-glucopyranOsyloxy4(2-hy-dmxymeihyl-6,6-dimethyl-2-cyclohexene-1-yl)-3-butene],以及短小蛇根草甙(pumiloside)和去氧短小蛇根草甙(deoxy-pumiloside)。
【功 效】清热解毒【科属分类】茜草科【主 治】感冒发热;咳嗽;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潮湿的土壤或水边岩石上。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动植物形态】短小蛇根草,矮小草本,高10-30cm。
茎被短柔毛,直立或下部匍匐,匍匐部分节上生根。
叶对生,薄纸质;叶柄长5-15mm,被短柔毛;托叶钻形,长4-5mm,脱落;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1-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略下延,全缘,上面被疏短粗毛,下面较密,侧脉7-9对,于近叶缘处弯拱连结。
聚伞花序顶生,多歧分枝;总花梗长1-2cm;无小苞片;花萼密被毛,萼筒短,长近2mm,5齿裂,裂片卵形,长约1mm;花冠白色,干后变淡黄色,长4-6mm,外被疏短柔毛,5裂,裂片卵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近基部,内藏;花柱长约1mm,柱头长1.3mm,2裂。
蒴果倒心形,宽5-6mm,约为长的3倍,被微柔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萼蜂斗草
【药 名】短萼蜂斗草
【别 名】田螺掩
【汉语拼音】dua ne feng dou c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ex C.Chen var.triangula C.Chen
【功 效】活血消肿;退翳
【科属分类】野牡丹科
【主 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目翳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的山谷疏、密林下,阴湿处石上积土或肥土上。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碎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动植物形态】亚灌木或草本,高约20cm。
茎四棱形,棱上具狭翅。
叶对生;叶柄长约15mm,密被微柔毛;叶片膜质或近纸质,卵形或宽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一侧偏斜,长2.5-4cm,宽1-2.5cm,边缘具细疏锯齿,齿尖有1刺毛,掌出脉6,叶面疏被糠秕,背面密布小腺点,蝎尾状聚伞花序,生于分枝顶端,有花3-7朵,长约2cm,总梗长约1cm,具狭翅;小苞片钻形;花梗三棱形;花萼管状漏斗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长约1mm;花瓣粉红色,长卵形;雄蕊3,药隔不膨大;子房瓶形,先端具膜质冠。
蒴果倒圆锥形,具3棱,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长约9mm,无毛,通常不脱落。
花期约7月,果期10月。
【功效分类】活血消肿药;退翳药
【性 味】味辛;性平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萼蜂斗草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汁点眼。
【出 处】《中华本草》
短柄菝葜
【药 名】短柄菝葜
【别 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土萆薢
【汉语拼音】duan bing ba qia
【英 文 名】rhizome of Broadsheath Greenbri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descotis Warb.
【功 效】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考 证】出自《贵州草药》
【科属分类】百合科
【拉丁文名】Smilax descotis Warb.
【主 治】风湿热痹;足膝肿痛;血淋;崩漏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2100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等地。
【选 方】①治痨弱干瘦: 土茯苓、饿蚂蟥根各一两,阎王刺根五分。
炖鸡或炖鳖一个吃。
②治风湿: 土茯苓、海金沙根各五钱,龙须草五分,铁筷子三分,松树根三钱,泡酒服。
③治血崩: 土茯苓、大夜关门、算盘子根、朱砂莲根各五钱,煨水服。
【动植物形态】托柄菝葜 灌木,多少攀援。
茎疏生刺或近无刺。
叶互生;叶柄长3-5mm,脱落点位于近顶端,有时有卷须;鞘与叶柄等长或稍长,宽3-5mm,近半圆形或卵形,多少呈贝壳状;叶片纸质,近椭圆形长4-10cm,宽2-5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下面苍白色。
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通常具几朵花;总花梗长1-4cm,花序托稍膨大;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绿黄色;雄花外花被片长约4mm,宽约1.8mm,内花被片宽约1mm,雄蕊6;雌花比雄花略小,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
浆果球形,直径6-8mm,熟时黑色,具粉霜。
花期4-5月,果期10月。
【功效分类】清热药;祛湿药
【性 味】辛;苦;凉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托柄菝葜的根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出处】《中华本草》
短柄枹栎虫瘿
【药 名】短柄枹栎虫瘿
【别 名】青杠转
【汉语拼音】duan bing bao li chong yi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us glandulifera Bl.var.bre-vipetiolata Nakai.
【功 效】健脾胃;利尿;解毒
【科属分类】壳斗科
【主 治】胃痛;小便淋涩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2000m的山地杂木林中。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动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m,或呈灌木状。
幼枝被疏柔毛,后渐脱落。
叶互生;叶柄长2-4mm,无毛;叶片革质,生于枝顶端,长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窄圆形,具内弯浅腺齿,幼时有丝质毛,老叶无毛,侧脉7-12对,直达齿端,齿端具腺体。
花雌雄同株;雄花序长5-6cm,轴及花被均被疏毛;雌花序不及lcm。
壳斗杯形,包坚果约1/3,小苞片卵状三角形,在口部伸出,边缘有柔毛,直径1-1.2cm,高约8mm;坚果卵状椭圆形,直径0.8-1.2cm,高1.2-1.8cm,先端被柔毛,柱座短,果脐略隆起。
花期4月,果期10月。
【功效分类】健脾胃药;利尿药;解毒药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短柄枹栎带虫瘿的果实。
【用法用量】内服:3-5个,研粉冲。
【出 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