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相关知识培训教材
GAP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概念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的缩写)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生产各环节及至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的真实、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
本规范所指的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传统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草药(herbal medicines)、民族药(ethnic medicines)及引进的植物药(phy—to medicines)等。
矿物药(mineral medicines)本属于中药材的范畴,但因其来源于非生物,其自然属性和生产过程与生物药类殊异,故其生产质量管理暂不包括在本规范内。
中药材GAP的制定虽然是针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的,但由于药材来源于药用动、植物的,因此GAP的一大部分内容是针对生活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制订的,其中包括人类的干预如引种、驯化、栽培、饲养、野生药用植动物的抚育等。
中药材GAP既适用于栽培、饲养的物种,也包括野生种和外来种。
所谓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以植物药来说,就是从播种,经过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收获,及至形成商品药材(经初加工)为止。
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
但根据中药材生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就地加工饮片的有利因素,国家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按相关法规要求,在产地发展加工中药饮片。
第二节中药材GAP内容简介规范是阐明要求的文件。
中药材GAP是对中药材生产中各主要环节提出的要求,在GAP 中对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是:“宜”,反义词“不宜”,“应”与“不应”,“不得”或“必须”等字样。
GAP是管理体系,更确切地说就是中药材质量管理体系,它既注重过程控制,也注重产品终端检验。
GAP内容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程序与管理。
农产品质量检测教材(培训5)目录 (2)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民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一、农产品的类别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四、不安全农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五、不安全农产品的危害特点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八、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一、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二、农产品的检测方式三、农产品的检测方法四、农产品的检测项目和内容五、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六、瘦肉精快速检测法第二章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第一节种植业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一、产地环境质量二、农业投入品使用三、生产管理四、采后加工运输五、产品追溯体系第二节养殖业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一、场地选择二、投入品的使用三、动物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第三节常用农资质量鉴别一、种子二、农药三、化肥四、农用膜五、兽药六、饲料原料第三章农产品的商品性状鉴别第一节农产品的等级评定一、农产品的商品性状二、农产品的规格与质量标准三、农产品的鉴别及等级评定方法四、选择储运方法应考虑的因素第二节常见农产品的质量鉴别一、蔬菜类二、果品类三、中药材类四、粮油类五、畜禽肉类六、水产七、蛋八、乳第三节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感官鉴别一、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感官鉴别方法二、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感官鉴别案例附录:(编写提纲修改稿)第一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一、农产品的类别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四、不安全农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五、不安全农产品的危害特点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1.农业标准化生产2.市场准入制度3.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4.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八、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及主体环节制度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一、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二、农产品的检测方式三、农产品的检测方法四、农产品的检测项目和内容蔬菜类:食用菌(鲜)类:水果类:粮食类:畜禽类:禽蛋类:乳及乳制品:蜂产品:水产类:五、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常用的快速检验农药残留的方法⒈农药速测卡法⒉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法六、瘦肉精快速检测法第二章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第一节种植业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一、产地环境质量二、农业投入品使用㈠种子病害㈡农药⒈农药种类及颜色标志 (9)种⒉农药对消费者的危害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渔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33种)、采取限用措施的(17种)、禁止使用的渔药(31种)限制使用的农药(19种)⒋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性安全用药⒌农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⒍农药残留超标的预防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农药三证蔬菜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㈢肥料⒈化肥①生产上常用的化肥②化肥的总养分③化肥的贮藏方法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肥料种类⒉农家肥化㈣农用膜㈤促生长剂㈥保鲜剂㈦防腐剂三、生产管理四、采后加工运输㈠采收与加工㈡包装与运输五、产品追溯体系第二节养殖业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一、场地选择二、投入品的使用㈠饲料及饲料添加剂1.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的动物性饲料2.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3.允许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药物添加剂预防及促生长用(药添字)鸡:家禽:猪:牛:鱼:兔:⒋允许短期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疾病治疗用(兽药字)⒌不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⒍饲料添加剂使用应注意的问题㈡兽药、渔药⒈兽药类型⒉兽药使用不当对消费者的危害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名单(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7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12种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在食品类动物上国家限制使用的兽药名单(国家批准使用的兽药但要控制最高残留限量)、对肉类实施监测的兽药名单(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药物)⒋兽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禁用兽药、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套用和伪造文号生产的兽药、假劣兽药、过期兽药、变质兽药、擅自改变组方、规格、用法用量的兽药等。
药品生产岗前培训教材

2.使用方法:患者只能根据外包装进行辨认,而无法看到其内部质量 3.药品的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误 用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致病”, 甚至危机生命。
我们的使命 我们作为药品的制造者,可以说是人类健康的保卫者,我们承担 着怎样的使命呢? ●在质量系统中我们承担着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 ●在生产系统中,我们的任务是产品的实现。因此在生产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严防污染、混淆、差错的发生。 由此可见,我们的使命就是确保生产的产品安全、有效、均一、 稳定。
第二部分:微生物知识
微生物(Microorganism) 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助显 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 生物,包括病毒、细菌、 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 藻类。
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小、多、快、强、广) (1)体积小,面积大 (细胞以微米、纳 米来计算)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如大肠杆菌 (4)适应强,易变异 如感冒病毒 (5)分布广,种类多
原因:1、未经过严格的临床前药理实验;
2、药厂隐瞒了不良反应报告;
第二章 认识GMP GMP的发展史 “反应停”事件促使了GMP的诞生。1963年,美国FDA颁布了世界 上第一部GMP。 我国GMP的发展史: 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制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在医 药行业推行。 1988年3月17日卫生部颁布了GMP,并于1992年发布了修订版。 1999年国家药品管理局又颁布了1998年修订版GMP。 2011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2、水 水不只是用于生产中,还用于设施、设备清洗中。当带有大量尘 埃粒子和微生物的水用于生产或清洗设施、设备时,就转移到药 品上面,污染了药品。因此,用于药品生产的水必须经过处理, 以防止敌人通过水来污染产品。 切记:生产过程中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必须保持循环的目的就是为 了避免细菌的滋养、生长。 3、表面 载体。 4、人(我们自己) 1、我们对自己净化 2、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气味等来 诊断病情。例如,声音嘶哑可 能表示肺燥,口臭可能表示胃 热。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来获取病情信息。例 如,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 等。
切诊
通过切脉来诊断病情。脉象的 变化可以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 、脏腑的虚实等。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脏腑理论
脏腑定义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包括心 、肝、脾、肺、肾等五脏和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
脏腑功能
各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心主 血脉、肺主气等。中医学认为,脏腑 功能的正常运转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 键。
02
中医诊断方法
四诊:望、闻、问、切
01
02
03
04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气色、 舌象、皮肤等来判断病情。例 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 足,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内 蕴。
谢。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适 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 免在极端天气或不适宜的时间 进行运动。
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运动,不要半途而废 ,以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 运动过度或受伤。
06
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
表里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表里、寒热、虚实都 是阴阳的具体表现。阳证表示实证、热证 ,阴证表示虚证、寒证。
表证表示病位在表,可能由外感风寒所致 ;里证表示病位在里,可能由内伤杂病所 致。
寒热
虚实
寒证表示怕冷喜暖,热证表示发热喜凉。
GMP知识培训教材1

GMP知识培训教材1第一部分我们的使命一、健康、疾病与药品健康(health)的定义: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健全的身心和社会习惯能力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心理和生理指标来衡量。
疾病(disease)的定义: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
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习惯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
认识药品药品的特性:1.种类复杂性药品种类有十多种,具体品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我们目前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患者只有通过大夫的检查诊断,并在大夫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爱护健康的目的。
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截了当关系到人们的躯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
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固。
(1)安全性指按规定的习惯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2)有效性指在规定的习惯症、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
(3)均一性指药品质量的一致性,要紧表现为物理分布方面的特性,是体现药品质量标准的质量特性。
(4)稳固性指药品质量的稳固程度,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稳固性是药品的重要质量特点。
稳固性好,有效期就长,服用也方便。
药品生产的一样过程以及阻碍因素,见图1—1。
图1—1 药品生产的一样过程第三章我们的使命药品生产企业要紧由三部分组成:生产系统、质量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
我们的使命确实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均一、稳固。
药用植物学

广东药学院
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书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
□专业主要课程□其它
申报类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
课程负责人严寒静
所属二级学院(盖章)
所属教研室
申报日期2008 年5 月20 日
广东药学院教务处制
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
说明:1、本申报书各项内容阐述时请注意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各表格不够可加页。
2、申报精品课程必须有课程网站,未被评选为精品课程者自动参与优质课程评选。
2. 师资队伍
3. 课程教学
6. 教学效果
7. 课程特色
8. 课程建设计划。
《中药商品学》课程标准

《中药商品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05278B建议课时数:72学时适用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先修课程:中医药学概论、药物化学技术等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中药商品学》是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安全用药观念~具备从事中药商品的生产、商贸、检验、临床应用和规格等级标准的制定等能力。
它要以中医药学概论、药物化学技术的学习为基础~掌握中药商品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相应模块考证的基本要求~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从事药物购销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包括中药商品的基础知识、经营管理、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包装与贮藏、贸易、鉴定、资源、采收与加工、炮制、市场流通的常用中药材鉴别、中成药鉴别等14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是以保证中药在流通领域中商品质量为线索来设计的。
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典型中药的质量管理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训~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顶岗实习200学时。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药品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包装与贮藏、贸易、鉴定,各类常用中药商品的来源、品质特征、质量要求,常用中成药鉴别等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药物购销工作打好基础。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中药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与地位:中药资源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完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后上的另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教学及教学实习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对中药资源的在制药、中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今后从事中药研究及中药工作有一个基础及帮助。
2、知识要求:掌握中药类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环境特征、环境特性、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结构特点、中药资源(中药新资源)的调查方法步骤及调查手段;熟悉常见中药材资源品种的种植、加工、分布、中药资源与化学的关系;中药资源的保护及更新内容;新的中药资源寻找及寻找方法及过程;了解中药资源学研究的意义及现代研究的进展。
3、能力要求: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完成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讲授外,还应现代中药资源研究新内容和研究新方法作介绍,要求学生认真作好笔记和完成相关的作业;实习调查时,学生应在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调查方法应用及调查实习报告撰写,分析调查成功经验和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认真完成实习报告。
通过具体的资源调查实习,学生具有初步资源的调查方法及手段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习生药学、制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和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奠定相关。
学生今后可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中药新药生产、中药学研究、中药药理等相关的工作。
也为学习中药GAP生产技术、中药农业工程、中药新产品开发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在今后的中药研究、开发及从事中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数分配1、要求:掌握中药类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环境特征、环境特性、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结构特点、中药资源(中药新资源)的调查方法步骤及调查手段;熟悉常见中药材资源品种的种植、加工、分布、中药资源与化学的关系;中药资源的保护及更新内容;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讲授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有时还辅以挂图和实物(药材品种、地图等),以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相关知识培训教材一、中药知识及我公司中药基本情况二、中药材、中药材饮片、净药材的界定三、中药材、中药饮片仓储常识1、验收管理2、贮存条件:分类管理3、防霉防虫第一部分中药简介及我公司中药基本情况一、简介: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到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
中药按功效分为:解表药(香薷、紫苏)、清热药(黄芩、黄连等)、泻下药(大黄)、祛风湿药(乌梢蛇、雷公藤)、化湿药(砂仁)、利水渗湿药(茯芩、泽泻)、温里药(吴茱萸)、理气药(木香)、消食药(山楂)、驱虫药(槟榔)、止血药(三七)、活血化瘀药(丹参)、化痰止咳平喘药(桔梗)、安神药(朱砂)、平肝息风药(牡蛎)、开窍药(冰片)、补虚药(人参、白术)、收涩药(五味子)、涌吐药(胆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白矾、大蒜)、拔毒化腐生肌药(硼砂)21类。
二、公司现有中药情况:1、7个品种39味中药,其中植物药36种,矿物药1种,其他2种;2、贮存分类:(1)阴凉、防蛀1种:三七;(2)阴凉干涸13种:广藿香、车前子、甘松、白芷、当归、吴茱萸、陈皮、茵陈、砂仁、香附、香薷、薄荷、紫苏叶;(3)通风干涸、防蛀、防霉防潮12种:大黄、山楂、甘草、麦芽、桔梗、柴胡、槟榔、葛根、稻芽、地黄、黄芩、川木通;(4)干涸12种:木香、丹参、龙胆、白扁豆、连翘、泽泻、茯苓、栀子、黄连、滑石、白芍;(5)密封、凉处1种:冰片;3、药用部位:(1)根及根茎6种:三七、大黄、丹参、甘松、甘草、龙胆;(2)根茎1种:黄连(3)根9种,其中块根1种(地黄):木香、白芍、白芷、当归、桔梗、柴胡、黄芩、葛根;(4)茎3种,其中块茎1种(泽泻):川木通、香附;(5)地上部分4种:广藿香、茵陈、香薷、薄荷;(6)果实8种:山楂、白扁豆、麦芽、连翘、吴茱萸、栀子、砂仁、稻芽;(7)果皮1种:陈皮;(8)种子2种:车前子、槟榔;(9)叶1种:紫苏叶;(10)矿物药1种:滑石(11)其他2种:冰片、茯芩(干涸菌核)第二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净药材的界定一、概述:(一)概念1、中药材:系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部分的采收、捕获或开采后,经产地加工(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可描述为“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
中药材可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但不能直接用于配方煎汤服用,也不能直接投料生产中成药。
如: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
2、净药材:去掉非药用部位与杂质等,即经净制后的药材,也可以说净药材是经拣选、清洗后的明净药材,属于中间产品。
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详尽情况,分别选取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如陈皮:晒干或低温干涸,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
3、中药饮片: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传统加工方法,将中药材经净制、切制、炮制,制成一定规格,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的制成品。
也可以说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要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
净药材不全是中药饮片,但中药饮片都是净药材。
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原形药材饮片,很简易在外形上作出判定,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经对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进行统计,共52个品种,以下切片在管理上不应按中药饮片对待:(1)药材切片(共22个品种):干姜片、土茯苓、山楂、川木通、山柰、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桂枝、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2)药材切段(共13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3)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块、商陆;(4)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木瓜、四花青皮、枳壳、枳实;(5)药材切瓣或片、段(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共10个品种):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554种。
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3年版)181种;《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736种;《黑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1年版)682种;《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4年版)894种;《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710种;《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658种;《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99年版)精制饮片157种;《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3年版)181种;4、地道药材是优质纯正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合适、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及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也可以说是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
在我国,称得上道地药材的约有200种左右,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
经过历朝历代长期实践的比较和选择,先人掌握了在哪里采集或种植哪种药材最佳的实践经验,例如浙江磐安的白术、元胡、玄参,吉林集安、抚松的人参,云南文山的三七等都是久负盛名的道地药材。
现代科学技术也进一步证实了“道地性”是客观存在的,如产于南谯区的滁菊主要成分黄酮含量比其它菊花高32~61%;安康产的淫羊藿所含的淫羊藿苷为3%,而旬阳产的却只有0.14%。
如四川的黄连、内蒙的甘草、宁夏的枸杞、吉林的人参、甘肃的当归等。
二、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比较:(一)相同点1、来源相同: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都相同。
所以二者来源相同。
如山楂、陈皮、黄连等。
2、部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性状相同:性状包括药品的外观、质地、横断面、臭、味、溶解度及物理常数等,绝大多数细小种子、果实类药物的药材和生品饮片性状完全相同,其他如花类、树脂类等部位入药的一些药物也存在类似现象。
3、鉴别反应相同:鉴别反应大凡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除部分品种因加工过程中淀粉粒糊化而使显微鉴别略有例外外,其他鉴别项则完全相同。
(二)例外点1、处方使用例外:同一药物的药材和饮片名称虽然相同,但临床处方和中成药生产中使用例外,无分外说明的,均使用中药饮片。
如甘草和炙甘草(葛根芩连片中使用的是炙甘草、而桔香祛暑和胃茶中为甘草)。
2、加工方法例外:中药材只需经过简单的产地加工,而中药饮片则是将原药材进行净选、切制和炮制等工艺而制成一定规格的炮制品。
3、监管方法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方法》(暂行)的有关规定,生产中药饮片必须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证书》,批发中药饮片必须是持有经营范围包括饮片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
因此,各有关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采购中药饮片,可见中药饮片将被视同成药管理。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二者的界定只能视详尽品种及例外情况而定,大凡来说,药农采收的是药材,而饮片加工厂经过净选、切制等加工处理,即为中药饮片。
举例1:山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涸。
(中药材)净山楂: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
(净药材)炒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色变深。
(中药饮片)清炒法: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焦山楂:取净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中药饮片)清炒法:置热锅中,用中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举例2: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
(中药材)。
晒干或低温干涸,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阴干。
(净药材、中药饮片)举例3:黄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干涸,撞去残留须根。
(中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净药材)姜黄连:取净黄连,照姜汁炙法炒干。
(中药饮片)三、药材炮制:1、定义: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经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用。
2、炮制的作用:(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如马钱子砂烫(2)增加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如醋制香附,能增加止痛作用;姜川连可加强止吐作用。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如吴茱萸,味辛热燥烈,宜于里寒之证。
用甘草水浸泡,去其温烈之性,对于肝火犯胃之呕吐腹痛,常用之。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真药材,保证药物品质和用量确凿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炮制方法:(1)净制:即净选加工。
经净制后的药材称“净药材”。
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详尽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2)切制:经浸润(少泡多润)后切制。
软化处理方法: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
切制品有片、段、快、丝、(3)炮炙:炒、烫、煅、制炭、蒸、煮、炖、单、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共17种4、炮制品的包装: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纯洁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第三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仓储常识一、中药材的验收1、外包装的初检:应统统,没有污染、受损、淋湿、受潮、虫蛀、霉变、鼠咬等。
2、每件包装上应附有明明标识,标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来源、采收(加工)日期。
3、应按质量标准购入,产地应保持相对安定。
二、贮存:1、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特性,为了保证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按其各品种[贮藏]项下要求进行保管。
2、实行分库、分区、分类、分批堆放,每批物料应有状态标志及货位卡;3、堆放要求:牢靠、整齐,符合“六距”六距为:垛距不少于0.5米,梁距不少于0.3米,柱距不少于0.3米,墙距不少于0.5米,底距不少于0.15米,顶距不少于0.5米(照明灯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料间距);[另有一距:垛与水暖散热器、供热管道间距应大于0.3米]4、五防:防鼠、防盗、防火、防霉潮、防虫;5物料管理的几种状态标志:待验——黄色;合格——绿色;不合格——红色;退货——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