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到2098 沪指五年跌三分之二65

合集下载

2500点:A股历史大底

2500点:A股历史大底

2500点:A股历史大底A股触底反弹了。

在连续的下跌后,端午节前后的三个交易日,A 股出现难得一见的三连阳。

2676点(上证综指,下同)似乎已成为本轮下跌的最低点,但理性的投资者却难以乐观。

机会终于跌出来了。

对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并不反对,只不过,这并非市场所期待的历史大底,它仅可以称为阶段性底部。

从估值角度分析,在跌至2700点附近后,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已降至16倍上下,市净率也跌至2.56倍,这两大估值指标已经和去年2319点及今年1月的2667点的阶段性底部相当。

但与2008年1664点和2005年998点时的估值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从权重股估值水平、两市成交量、股票破发破净程度和产业资本入市的角度衡量,我们发现,这些底部特征也对上述结论构成支持。

A股估值水平逼近阶段底部我们将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和过去的底部进行了对比,选取了两个历史大底和两个阶段性底部作为比照标准。

其中,我们选择的两个历史大底分别为2005年6月6日的998点,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

此外,两个阶段性底部分别为,2010年7月2日的2319点和2011年1月25日的2661点。

在跌至上述两个历史大底后,沪指都曾展开过较大幅度的反弹。

尤其是2005年探底998点后,股指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而在跌至两个阶段性底部后,沪指也分别展开了33%和13%的反弹。

我们首先根据Wind数据,采用了滚动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对当前股指的估值和四个历史底部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今年6月2日创出本轮调整低点时,全部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6.2倍,这已经和此前两大阶段性底部的估值水平相近,2011年2661点时的市盈率为16.99倍,2010年2319点时的市盈率为16.34倍。

而2005年创下998点时,A股的市盈率为14.88倍,2008年1664点时为12.76倍。

目前,A股的市盈率较两次历史大底分别还存在8.15%和21.23%的距离。

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

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

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由有效市场假说浅析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引言:2015年中国股市掀起了一场持续多月的股灾,上证指数一度暴跌30%,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股灾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股市的关注和质疑,同时也对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本文将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对2015年股灾及我国市场现状进行浅析。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原理有效市场假说是由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法玛尔于1960年提出的,它主张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出所有公开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产生的核心观点和假设有以下三个: 1.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会充分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并根据信息作出理性判断。

2.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他们会在进行投资时将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并合理分散投资风险。

3.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均衡的,他们会根据投资品种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作出合理的选择,以达到最大化的效用。

二、2015年股灾的原因分析2015年中国股市的暴跌引发了人们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

实际上,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市场炒作、监管不力、资金杠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市场炒作是导致股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015年前几个月,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波疯狂的牛市,吸引了大量的散户入市。

然而,这些散户往往缺乏投资经验和知识,他们盲目追逐热门股票,形成了投机投机泡沫。

当市场出现调整时,这些散户纷纷抛售股票,导致市场恶性循环。

其次,监管不力也是股灾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监管部门没有及时监控市场的异常波动,缺乏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市场风险。

同时,一些证券公司和券商通过非法手段操纵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股灾的发生。

此外,资金杠杆也是导致股灾的因素之一。

在2015年股市大涨的过程中,许多散户通过借款或者杠杆操作进入股市,这种盲目的投机行为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周期研究之一: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周期研究之一: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一、康波周期概述 ................................................................................................................................................... 6 1.1 有关康波时期的各种划分方法 ................................................................................................................ 6 1.2 当前对康波的基本认识 ............................................................................................................................ 7 1.3 康波中的增长与通胀 ................................................................................................................................ 7
三、康波中的能源和有色金属 ............................................................................................................................. 16 3.1 康波中的能源问题 .................................................................................................................................. 16 3.2 康波中的工业金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管重拳下的小股东炮灰

监管重拳下的小股东炮灰

监管重拳下的小股东炮灰如果你没有在这一周看到老鼠仓的新闻,是否会不适应呢?老鼠太多,抓几只能让“零容忍”的传说更传神吗?不可能!二十多年来,管理层为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可谓煞费苦心,不能不谓之有所作为,并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几道重重的印记。

一个是历经变化但上市之路仍然艰难的IPO发行审核,这枚签发路条的大印,不知给多少人、多少企业、多少投资人盖上了仰望或失望的印记。

另一个便是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把中国股市一路推向了6000多点的高位,让无数股民深刻地体会了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

至于时而发力、时而难觅的整治与处罚大棒,整治了许多人,也放生了无数人。

证券市场的上述举措不能不说是重大而且重要,这些重大的或者严厉的举措,在证券市场上不时可以掀起波澜。

只不过每一场大戏的主角好像都与小股民没有太多的关系,小股东永远都是配角。

配角也是角色啊,可是中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就没有小股东发言的机会。

尽管历年的市场治理无不将保护股民利益作为重头话题,但小股东似乎只剩下了被保护的权利,而作为市场重要主体的小股东应该拥有的话语权或者决断权,似乎被人淡忘。

也许人们都冀望于监管机构的治理以及政策层面的举动能够给股民不断带来福音,然而,不论是尚福林时代的股权分置改革,还是郭树清时代的“零容忍”内幕交易,以及现在肖钢的“捕鼠”行动,监管机构的这些“马后炮”,往往都是在过河卒子成为炮灰之后的靓丽行动,即使牺牲了过河卒子,中国股市也没有如同凤凰涅??得以重生。

当然,谁也没有理由来埋怨监管及治理,如果说要总结点什么的话,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一个个重炮发力的监管措施吸引眼球的时候,真正的投资主体小股民是不是应该真正的有所作为呢?上市发行的变革IPO改革犹如一只蜗牛,缓慢且遇到任何的风吹草动就会停下来。

海南凯立状告中国证监会一案早已归为沉寂,2014年再度走进人们视线却并不是因为那一场官司挑动了IPO改革的神经,而是因为光大证券“乌龙指”的主角状告了证监会。

A股暴跌 股灾!A股暴跌创7年最大跌幅

A股暴跌 股灾!A股暴跌创7年最大跌幅

券商将会经历较长时间磨底
东北证策略分析师沈正阳认为, 大盘前面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 受这次利空消息的影响,大盘调整目 标大概在 3000 点附近, 调整的时间有 可能是两周, 如果快的话, 有可能一周 就完成。大盘调整到位后, 可能会经历 较长时间的盘整,才会重新走强创新 高。 同时, 他表示, 券商股阶段高点已 经确定, 暂时会延续调整, 是否能够调 整到位取决于监管层的口风。即使监 管层放松了,券商也会经历较长时间 的磨底, 2015 年券商股更多的是跌出 来的机会。 本报综合新华社
20021-28
19997-1
19988-17
19979-22
19976-6
-1.57 -6.31 -6.32 -6.74 -6.54 -7.73 -7.19 -7.22 -8.26 -6.5 -8.84 -6.33 -7.61 -8.36
-5.62
-0.03
-6.8
-6.24
鲁璐 制图
盘中一度跌破 3100 点整数位
升,尾盘收报 3116.35 点,跌 260.14 点 , 跌幅高达 7.70%, 创下 2008 年 6 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深证成指跌幅也达到了 6.61% , 收 盘 报 10770.93 点 , 跌 761.87 点。 股指暴跌拖累沪深 两 市 个 股普跌 , 上涨品种总数不足 400 只。不计算 ST 个股和未股改股,
机构观点
沪指暴跌后第二天怎么走
6.05
数据显示, 近年来上证指数当天跌幅超过 6%后, 次日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 其中 2008 年 11 月 18 日, 沪指 暴跌 6.31%后, 次日大涨 6.05%。
牛市基调仍未改变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 沪综指 不仅开盘出现巨大的向 下跳空缺口 而且盘终跌至 日均线附近 市场 空头再次占据上风 指标蓝柱 再度拉长 指标也形成死叉 短 期杀跌意愿强烈 因此投资者需谨慎 参与 而创业板低开高走 盘中创出 历史新高 成交量也巨幅放量 但盘 终小幅收跌 虽 指标形成高位死 叉 但 指标红柱仍处于拉长 态势 因此短期仍有望上行 总之 两大监管部门拉紧 牛缰 绳 是为市场的稳定健康发 展提供 保障 调节当下 股市场 快 速 上 涨 的 节奏 昨日虽然大幅杀跌 但投资者 不必过于悲观 相信牛市基调仍未改 变 待止跌企稳之时可重点 关注业绩 良好 估值较为合理的白马 股 还有 就是紧密关注国家出台的政策等利 好消息 寻找投资标的 源达投顾

2015年5月份股市大跌分析

2015年5月份股市大跌分析

2015年5月份股市大跌分析中新网5月29日电 (证券频道张明燕)周四沪指暴跌6.5%,创年内第二大跌幅。

本想冲击5000点,却一日之间连失4900、4800、4700点三大关口,现370点巨震惊心动魄。

股民悲声载道,“牛市”走得愁肠百结。

业内表示“此次深蹲是为了更好地冲高”,股民高兴不起来:“就怕蹲得太深,腿麻了站不起来。

”两市蒸发4万亿户均浮亏2万元股民:一个月赚的一天没了单日暴跌6.5%,两市总市值由71.57万亿元,缩水至67.51万亿元,蒸发4.06万亿元。

据中国结算数据显示,当前A股账户数2.01亿户,即平均每个账户浮亏超2万元。

有股民心如刀绞:“一个月赚的,一天跌没了。

”市场尽墨,哀鸿遍野,逾2000只个股下跌。

股民亏得跳楼都“找不到北”,交易时段不禁心如悬旌:“这得跌到啥时候?”到收盘时,长舒一口大气:“终于三点了……”昨天数钱喜上眉梢,今天抹泪悲痛欲绝,网友直叹:“哎!啥也不说了,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蓦然回首,已逃不出这片绿莹莹的股海!”前7个交易日大盘一路狂奔,市场对冲击5000点信心满满,原以为周四能冲上5000点,不曾想却是“一场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恐高情绪和深度调整已让部分股民渐趋谨慎,据新京报报道,在教育机构就职的张先生年近三十,今年3月份带本金10万元入市,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50万,净赚40万已心满意足,“怕忍不住加仓,25日那天就把账户注销了。

”张先生说。

这轮牛市促使不少骚动的股民“辞职炒股”,经过这次大跌,有人默默表示:“今天三点过后,很多人悄悄把辞职信撕了。

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了已略显生疏的工作中。

”多数股民对后市依旧满怀期待,网友“@琢磨先生”弱弱问道:“明天我打算开始炒股,各位,有何高见?”元气大伤的股民说:“我哭着对你说,童话里的股市都是骗人的……”不过,乐观者表示:“假如股市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杀跌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上涨的日子将会来临!”A股“5.30”调休到“5.28 ”史上34次大跌次日八成上涨老股民对2007年“5.30暴跌”心有余悸,不过今年5月30日赶上周六,不少股民暗自庆幸,万万没想到今年“530”调休到“5.28”,暴跌6.5%,跌幅和当年当日一模一样,无疑给老股民伤口上再撒一把盐,新股民则表示:“530,未曾亲历;然而今天,我以血肉之躯感受到了革命前辈当年的战斗”,躁动情绪在市场蔓延。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
01 历史沿革
03 全球大跌 05 计算修正
目录
02 暴跌事件 04 计算方法 06 成份股
目录
07 影响因素
09 上证系列指数
08 历史走势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 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沪股通北向抄底成交明显放大,截止14点左右,沪股通余额80.29亿元,占每日额度61%,即资金净流入近50 亿元。
一场屠杀式的暴跌不幸在本周五意外上演。沪指全天遭遇了逾300点的断崖式暴跌,指数连破4700、4600和 4500点三大整数关口,个股表现惨不忍睹,千只股票封上跌停。就全周来看,沪指一周暴跌近700点,跌幅逾13%, 创七年来最大周跌幅 。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 股价指数。这一指数定为100点。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 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
2017年11月23日,A股低开低走,全线深幅调整。上证综指失守3400点整数位,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上 一交易日率先回调的深市三大股指同步出现3%以上的跌幅。
历史沿革
从1990年至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从最初的8只股票、22只债券,发展为拥有894家 上市公司、938只股票、18万亿股票市值的股票市场,拥有199只政府债、284只公司债、25只基金以及回购、权 证等交易品种,初步形成以大型蓝筹企业为主,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多层次蓝筹股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新兴证券市场。

胡立阳二分之一法则

胡立阳二分之一法则

胡立阳二分之一法则
(2010-03-26 18:26:48)
二分之一法则:“股市的最高点的二分之一是合理中枢,再二分之一则是底部区域。

”胡立阳用沪指的走势来验证二分之一法则,根据这个法则,“6124的一半3100点上下是A股的合理区间,再一半1600点是最低点位,超跌之后将会反弹到合理的价值区间。

”胡立阳表示,在合理价位以下是可以随便买股票都赚到钱。

反弹之后指数仍然将会回落,此后在经过43个交易日的盘整期后才会继续向上。

6个月理论:任何种类的商品,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当所有人认为要上涨,6个月内必将崩盘;任何种类的产品,当所有的人都认为将要完蛋,在6个月内将会转好。

6天理论:一只股票,当大多数人都看好,在6天之内必将下跌。

下一目标3800点:胡立阳告诉投资者,合理价位的1.2倍是下一个目标位置所在,A股在年前年后有机会看见这一点。

当指数到达3800点后,牛市的下半场将开始。

而牛市下半场不可有侥幸心理,胡立阳告诫投资者,一定要选择质优的股票。

短线买入法则:虽然一再强调坚持长线投资,对于现场投资者提出的如何做短线的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买入会涨的股票”这句话一说便博得了全场的笑声,“短线买股,如果三天内没有赚钱就立即卖掉,很多人把短线做成长线,就是因为没有原则。

”另外他还强调,要跟着资金走,买热门的板块股票。

买股票要看板块的龙头,如果龙头股连跌三天,则趋势可能已经改变,也就是卖出手中股票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4到2098 沪指五年跌三分之二65.7% 2012年10月17日07:43李晶昨天是见顶6124点5周年的纪念日,尽管外围市场反弹一度提振市场走强,但由于国内经济面及资金面堪忧,加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担忧,使得A 股走势十分乏力,好在个股出现局面活跃,市场才以平盘报收,全日沪指报收2098.81点。

昨日市况沪指徘徊2100关口昨日早盘沪指一度下探至5日线附近,随后酿酒、农林牧渔、券商等板块拉升,带动沪指回升至2100点附近徘徊,上午11点后,有色、地产、煤炭、银行、石油等权重板块纷纷崛起,沪指震荡走高相继站上60日线和5日线。

午后,股指呈现横盘整理后震荡下行,大盘在保险、煤炭、券商等权重板块纷纷走低下回落。

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11点报2098.81点,涨幅为0.01%;深成指上涨23.57点报8645.54点,涨幅为0.27%。

两市共成交980.66亿元,较周一小幅放大。

各行业指数涨跌各半,市场热点出现分化,林业、渔业、酿酒、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领涨,地热能、保险、汽车等行业则走低。

A股回眸沪指五年跌去65.7%回顾2007年10月16日,沪指以一根小阳线完成了6124点的历史传奇,一晃五载已去,中国股市和股民经历了无数的大喜大悲。

站在2012年10月16日,无数市场人士5年前喊出的“牛市一万点”的豪迈言犹在耳,然而让人唏嘘的是,现在投资者却在为保卫2000点苦苦挣扎。

6124点之后的5年里,沪指从6124.04点跌至昨天收盘2098.81点,5年间跌了4025.23点,跌幅高达65.7%。

而在今年9月26日,沪指甚至一度跌破2000点,报于1999.48点。

从个股看,5年前的今天,两市A股算术平均价高达20.48元。

但截至昨日收盘,两市平均股价只有10.98元,缩水达46%,大多数股票价格被腰斩。

后市把脉60日均线仍存争夺就后市走向,宏源证券投资顾问徐昉指出,目前大盘继续在围绕2100点窄幅波动,但大盘重心仍在下移,尽管盘中有部分权重板块护盘,但上攻后劲不足。

从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看,一方面来自于9月经济数据的疲弱,尤其是PPI创下了35个月新低,预示经济下滑势头仍没有得到逆转;另一方面来自三季报的业绩压力。

徐昉认为,从技术指标来看,沪指在短暂站上60日均线后再次失守,后市多空双方仍可能围绕这一强弱分水岭进行争夺。

从后市来看,需进一步关注权重板块和成交量的动向,而投资者当前的操作应以控制仓位为主。

市场纵深数字解读A股这五年■4025点从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6124点算起,截至昨日收盘2098.81点,上证指数在五年间跌了4025点,跌幅高达65.74%。

■12.23倍2007年10月,以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为准,两市A股静态市盈率为71.5倍。

截至昨日收盘时,以今年半年报×2为准,A股所有个股的静态市盈率为12.23倍。

■1010家2007年10月16日,当时市场上正常交易的股票数目为1441只。

截至昨日,扣除暂停上市公司,目前沪深上市公司共有2451家,五年的时间增加了1010家。

■8.78万亿6124点时,两市A股总市值约为27.5万亿元,2007年11月中国石油以7万亿左右总市值高调上市,使两市总市值达到33.62万亿。

到昨日收盘,虽然五年的时间上市了千余家公司,但目前的总市值仅为24.84万亿元,蒸发近8.78万亿元。

■9.22元据统计,2007年10月16日,大盘摸高6124点的历史时刻,两市A股算术平均价格为20.10元。

但截至昨日收盘,两市A股的算术平均价格约为10.88元,缩水9.22元。

■11%中登公司数据显示,2007年10月(2007.10.15-2007.10.19),沪深两市单周新增A股账户达105.49万户。

随着股市这几年的持续走熊,新增开户数日益减少,最新一周新增开户数为11.82万户(2012.09.24-2012.09.28),只有高峰期的11%左右。

回望6124点:牛熊轮回当有时何日再启牛市路5年前2007年的10月16日,上证指数盘中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而时隔5年后的昨日——2012年10月16日,市场却在2100点徘徊。

5年时间过去了,除了A股市场个股家数增加了1010家外,其余几乎都是减少:指数少了4000点;市值蒸发了12万多亿元;大量个股股价远低于彼时。

5年,在A股市场往往意味着一个轮回,遥望高不可攀的6124点,股民不禁会问:“何时才能见到下一轮牛市的曙光?”A股标杆牛市在疯狂中结束源自2005年中旬的牛市,在2007年开始进入到最后的疯狂时段。

2007年1月4日,沪指还在2728.19点,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虽然也曾遇到“5•30”的暴跌,但疯狂仍在继续,随后市场不断突破3000点、4000点、5000点整数关口,当年10月16日,沪指盘中疯狂飙升至6124.04点。

此时,就在诸多股民和股评家均认为“万点不是梦”的时候,2007年10月17日,A股掉头向下,开始了长达5年的熊市。

5年间,市场一路节节败退,除2009年爆发了一波超强的报复性行情外,其余4年均全年下跌,2008年的罕见暴跌,沪指大跌超过65%;2010年,沪指下跌14%;2011年,沪指下跌21.68%;今年,市场仍旧未能改变下跌趋势,截至昨日收盘,沪指全年下跌近5%。

而较5年前的6124点,上证指数已下跌逾4000点,跌幅高达65%。

现在来看,6124点无疑是一个大泡沫。

6124点的上证指数,48元的中石油,300元的中国船舶,已经注定成为中国股市发展史上一个个标志性的黑色符号。

数据说话指数——跌去4000点从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6124点算起,截至昨日收盘2098点,上证指数在五年间跌了4026点,跌幅高达65.74%。

深市同样跌幅超过50%。

数据显示,在2007年10月16日之前上市的1441只股票中,目前还有约500只股票被牢牢地套在6124点的高岗之上。

他们的股价早已被拦腰截断,跌得最多的中国远洋和中国铝业,五年来的最大跌幅超过90%。

市值——12万亿元灰飞烟灭2007年10月16日,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目为1441家(含暂停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8.24万亿元。

而自2009年IPO重启发行之后,市场迎来了大扩容时期,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上市公司共有2451家,五年的时间增加了1010家,扩容了67.30%。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虽然五年的时间上市了千家公司,但目前两市总市值仅为21.44万亿元,蒸发6.8万亿元。

如果再剔除掉期间上市的这些新公司,两市有可比数据的市值则从28.24万亿元缩水至14.26万亿元。

市场——1010家公司挂牌截至昨天收盘,扣除那些暂停上市的公司,目前沪深上市公司共有2451家。

而五年前的2007年10月16日,当时市场上正常交易的股票数目为1441只。

A 股上市公司数量在五年里增加了1010家,几近翻倍。

股民——大量远离股市中登公司数据显示,2007年10月,周均新增开户数达到335万户。

但随着股市这几年的持续走熊,新增开户数日益减少,很长时间每周开户数都在10万户以下,最新一周新增开户数为11.82万户,依然不及高峰期时的4%。

同时,股市的下跌让股民选择远离股市。

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保证金在100万元以上的账户仅60万户,不到1%。

此外,22.22万户股民心灰意冷,销户离场。

当前,A股持仓账户数为5657.1万户,占比降至34.06%,是去年3月底以来的最低值。

何时再见6124点五年时间过去,股市犹如换了人间,当前的低迷与昔日的辉煌形成巨大反差。

遥望高不可攀的6124点,广大投资者十分关注的是,“何时才能见到下一轮牛市的曙光?”对于这一问题,当前市场充满了分歧。

乐观派6124点总会跨越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重回6124点是A股的长远目标,不是痴人说梦。

“目前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整体上经济过快下降的格局得到了一定的趋缓,再加上近期积极的股市政策和汇金的增持,均有利于市场稳定。

今年是小牛行情,钻石底基本确定,市场重心将逐渐往上走。

”私募星石投资也看好牛市将至,该机构认为,在股市进入长牛慢牛行情后,应重点关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转型,每一次的改革、每一步的转型都将带来一波大行情,2012年的金融改革行情只是未来大行情的一次小小的预演,未来的大行情将在改革与转型中产生。

悲观派A股从此无牛市不少投资者已经不再相信牛市。

分析人士认为,经历了2007年的疯狂后,近几年来,A股市场内资金交易金额每况愈下,沪市从日均成交千亿级别降至800亿,再降至500亿上下,可谓惨不忍睹。

而在交易低迷的背景下,市场扩容却不断加速,这就是为何A股崩溃的主因。

在市场无法形成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场的背景下,股票供应量一端高高翘起,无疑将对未来的A股市场形成巨大压力,只要这一情况没有改观,则A股难有牛市。

事实上,当前市场上看空情绪严重,更有“专家”提出千点论,而众多私募也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

平谷投资投资总监胡菊林是坚定的看空派,认为市场会最终跌破1664点。

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也比较悲观,仍然坚持底部在1800点附近的观点。

他认为从这波反弹的情况看,跟之前一日暴涨的行情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成都日报)叶檀:6124点五周年股市的变与不变6124点五周年,如同五年前的高歌猛进,目前的市场一片绝望。

市场总是在过度乐观与悲观之间摇摆。

五年来,A股市场的变化是什么?波动率。

市场永远有波动,没有波动的市场是死寂之场。

目前低位徘徊的A 股市场,只有偶尔的喷发,让人感受到一丝活力。

从股指期货推出之后,A股的波动率持续下降。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7月12日,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为18.84%,而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则达到41.96%。

数据统计显示,股指期货推出之前,2010年3月底,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仍然达到35.46%,在股指期货推出一周年之后,2011年4月底,上证综指近12个月的波动率已经下降至21.77%。

经营模式的变化。

波动率下降如果维持较长时间,或者说明市场活跃度下降,或者说明市场的主流投资模式发生了变化。

目前的情况是,短线客远离市场,套利客日益活跃,中国的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投资模式的轮回。

以往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与现货之间的套利只是小试牛刀,目前期指与现货之间的对冲,未来融资融券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套利,将大行其道。

估值的变化。

A股的估值中枢正在下降,哪里是底?正确的预测只属于已经仙去的章鱼保罗。

由于流通受限、货币增发预期、实体经济上升与虚假业绩所共同导致的股市高估值,只能仰望于梦中。

A股市盈率从71.5倍到12.26倍,跌幅达8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