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与生命伦理——沈铭贤文集》出版
医学与伦理能否同行——从生命伦理学的特点探讨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医学与伦理能否同行——从生命伦理学的特点探讨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沈铭贤【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2(033)021【摘要】内在自生,问题导向、案例推进和体制化、规范化是生命伦理学兴起和发展的三个特点,表明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科学家在科技伦理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生命科学和医学走到了前台,科技与伦理的矛盾冲突也有所不同.为此,要努力探求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lnternal creation, problem-oriented, case promoting,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re the features of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ioethics. It indicates the new change of relation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thics. Scienti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ta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thics. Bioscience and medicine go on the stage. The conflicts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thics are different. Therefore, we should seek the optimum interaction betwe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thics and cultivate highly qualified talents.【总页数】4页(P13-16)【作者】沈铭贤【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 2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2【相关文献】1.论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一 [J], 李恩昌;常运立2.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 [J], 伍天章3.医学与伦理能否同行——从生命伦理学的特点探讨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J], 沈铭贤;4.开拓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新境界--读《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一书有感 [J], 胡庆澧5.一本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的力作——李恩昌等著的《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一书出版 [J], 曹欢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孕妇补充铁减少新生儿死亡”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颜虹教授课题组的相关论文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

副院长 贺浪冲 、 副院长臧 伟进 , 县卫生局局长席坤谋 , 彬 西安
交 通大 学 医学 院 项 目组 全体 成 员 参 加 了会 议 。 中央 人 民广 播 电 台 、 华 社 、 国教 育 报 等新 闻机 构 的记 新 中
者 出席 会 议 。
死亡风险 , 发展 中国家早产 、 低出生体重 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
¥
我国病患知情同意权利的立法审视 …一………………… 殷冀锋 5 ( 3 19) 电子病历中患者隐私权保 护 …………… 马
医伦 教 学 研 究
《 中国医学伦理学》 杂志影响因子等指标创新高 …………………… 5 ( ) . 4 《 科学哲学与生命伦理——沈铭贤文集》 出版 ……………………… 5 ( 8 .2 ) 中信所 评出我刊被引频次最高的 5篇文章 …… …… ……………… 5 ( 7 .8 ) 《 医学伦… …・ ( 2 ) 5 12 以构建 中国生命伦理学 为崇高使命 ……………………………… 5 (5 ) . 18
、 、
共卫生政策 , 进而降低新儿死亡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
该 项 目由陕 西 省 卫生 厅 协 调 、 武 县 与 彬 县 政 府 参 与 实 长
施。课题组 主要成员有 医学院曾令霞 、 生程悦 、 党少农 、 澳大
利 亚悉 尼 大学 Dbe 、 国疾 控 中心 常 素 英 等 。 il 中 y
谈医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师生心理契约关 系的研究 ……・ …………
儿, 然而我 国 目前仍没有孕 期补充 多微营养 素或铁/叶酸 的
具 体 的 政 策 干 预措 施 。 该 研 究 的 成功 为建 立 有 效 的 干 预模 式 提 供 范 例 。 即在 公 共 卫 生 事 业 中 , 府 主 导 , 术 支 撑 , 托 县 一乡 一村 三 级 保 政 技 依 健网 , 以乡 为 枢 纽 , 以县 为 指 导 , 实 到 村 , 行 微 营养 素 的投 落 进
生命伦理学与知情同意第一讲全部内容46页PPT

11月7日,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计划实 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引人注目地将“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 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违反 实验动物保护规范”列入科研不端行为, 即“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 的行为”。这在我国是第一次,值得认真 关注。
爱因斯坦谆谆教诲科学青年:“在你们埋 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用科学 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3)基因重组和“伯格会议”
20世纪70年代初,基因重组技术刚获成功之时, 其开创者之一伯格(P.Berg)提出,鉴于有可能 重组出危害人类的“超级生命”,建议暂停试验, 先着手制定共同遵循的规范。1975年“伯格会议” 终于召开。
当科学的利益与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赫尔辛 基宣言》庄严规定:人的利益居先。
(3)以人为本:行善、自主、不伤害 和公正四原则
行善:生命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增进人类的健 康,延长人类的寿命,有利于人。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黄禹锡事件”和医疗卫生改革的 警示
(1)“采卵风波”因何引发危 机
《赫尔辛基宣言》:“在获取对研究项目 的知情同意时,如果受试者是处于对医生 的依赖关系中,或有可能在胁迫下同意, 则医生必须特别小心。此时,应该由一位 对研究非常知情,不从事该项研究和完全 没有这种依赖关系的医生来获取知情同 意。”
这是生命科学家首次主动暂停极有前景的科学试 验,首次通过国际协作主动约பைடு நூலகம்自己的前沿研究。
1975 伯格会议
P.Berg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4)撤销生命维持系统和伦理委员会
一些重病人,依靠人工呼吸机、心脏起搏器 等,可以维持呼吸、心跳等功能,一旦撤除将很 快死亡。有的病人或监护人向法院申请撤除生命 维持系统。这不仅给法院、医院出了个大难题, 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和争论。这两 难的困境首先在美国催生出医院伦理委员会,现 已普及全球。
“武警部队第三届医学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召开

成的友情常在常新 。 [ 作者简介] 沈铭贤( 9 8 , 13 一) 福建永安人 ,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所研究员 , 旦大学 哲学 系教授 , 士生 导师 , 复 博
成人。正像 早晨 八 九 点钟 的太 阳, 朝气 蓬勃 , 满 活 充 力。完全有理 由相信 , 中 国医学 伦理学》 《 必定会 更加
脑海 中看来一辈 子都无法 抹去 。它典 型的告诉 我 们 , 当时是 多么无知 , 还受到极 “ ” 左 思潮 的严 重影 响。但
心、 信任 、 帮助 比什 么都宝 贵。我现在 在旅途 中, 夜 在 深人静的时候 , 还常 常想起 十年前 的情景 , 想起 这十年
我们毕竟 从 无知 中, 从极 “ 思潮 的禁锢 中走 出来 左”
面地反 映了近年来武警部 队在医学伦理学方 面取得 的最 新研究成果 , 对于指导武 警部 队各级 医疗机 构加强伦理
管理具有 指导意义 。会议选 出优秀论文 1 , 中有 4篇进行了大会交流 。 0篇 其 本次伦理会议 主要有三个特点 : 一是 医学伦理专题报告紧扣 当前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面临 的实际 问题 , 特别是 医学伦理学在医 院管理 中的重要性 , 给与会代表抛砖引玉 , 医院管理者理清 了关 于军 队医院如何保持可持续发 使 展 的管理思路 ; 二是通过召开器官移植伦理审查现场会 , 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原则 、 对 工作 程序 、 审查要点进行 了示范性演示 , 使与会代表清楚了伦 理委员会 的具体组建方法 、 运行模式及注意问题 ; 三是 通过学术交流 , 进一步 规 范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务人员的医疗行 为 , 对于 确保 军 队医院做到依法行 医 、 以德行 医 、 保证质 量 、 保证安全 、
构建 和谐社会具有很好 的促进作用。
著名学者沈铭贤教授简历

著名学者沈铭贤教授简历沈铭贤,男,1938年6月生,福建省永定县人。
1960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国家人类基因主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主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伦理学委员会主席、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1985-199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羡慕《科学哲学导论》,今年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两种文化与科技论理》、上海市科委项目“人类基因主和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2001-2003年参加中法关于克隆人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研讨,2000、2002、2004年参加国际生命论理研讨会,2005年组织东方科技论坛:“研究性科隆与胚胎管理的论理法律问题”。
1986年因《爱因斯坦与当代科学哲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1999年因主编《科学哲学导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
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和论文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优秀论文奖。
专著:1、《新科学观》,江苏科技出版社,19872、《科学哲学导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生命伦理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创新是一种文化》,上海出版社,20015、《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观》论文:1,<爱因斯坦与当代科学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 1985.52,<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及其当代趋势> <哲学研究> 1992.103,《不能只呼吸一种文化空气》《世界科学》1995.124,中国古代的生?观及其现代意义》《学术季刊》1997.25,《爱因斯坦和李约瑟:两种不同的回答》《学术月刊》1994.66,《从克隆人之争看生命伦理学》《文汇报》2004.1.4(新华社转载)7,《促进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文汇报2005.10.108,《胚胎干细胞研究能否得到论理辩护》《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上课时间:一11-13 地点J101。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

1.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爆炸
科学家的建议
本意结束世界大战 没预料到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 引起的基因突变会世世代代遗传
使许多建议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改变 态度,投入到反战和平运动之中。
2.纽伦堡法庭的审判
一部分是科学家和医生进行残无人道的人 体实验
23名医学战犯:7人死刑;9人无期或10年以上 的徒刑
当代生命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学
一、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二、生命伦理学诞生的背景 三、生命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四、生命伦理学的进展
当代生命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学
一、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二、生命伦理学诞生的背景 三、生命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四、生命伦理学的进展
一、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一)几种观点
Rannan Gillon
Encyclopedia of Bioethics
筑波大学生物学院
(二)我们的观点
一、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一)几种观点
Rannan Gillon
Encyclopedia of Bioethics
筑波大学生物学院
(二)我们的观点
1. “Bioethics”的最早提出
当代生命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学
一、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二、生命伦理学诞生的背景 三、生命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四、生命伦理学的进展
三、生命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理论层面
后果论和义务论在解决生命伦理学问题中的优缺点; 德性论、判例法和关怀论的地位,伦理原则和伦理 经验的作用。
(二)临床层面
宗教界人士在生命伦理学的创立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一些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都是虔诚的 宗教徒。
(三)社会人文背景
4.丑闻的揭露,使政府成立Belmont工作 组调查,
生命科学的哲学和伦理学研究

生命科学的哲学和伦理学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生命科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福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展生命科学,必须要加强对其哲学和伦理学研究,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命、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一、生命科学的哲学基础生命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对象为生命及其相关的各种现象。
在哲学上,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问题,例如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体的自组织特征、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等。
从哲学上来说,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发性等特征,这直接涉及到系统哲学和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
同时,生命科学涉及到生命的伦理、生态、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运用伦理学、生态学、文化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来加以解决。
二、生命科学的伦理问题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也给人类生命和社会利益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
例如,在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人类基因操作、生殖技术、动物实验、环境污染、生命保险、医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最受到关注的应该是人类基因操作和生殖技术。
人类基因操作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人体基因进行修复、改造、操纵等一系列操作,其目的是预防或治疗遗传病、提高智力、延长寿命等。
这种技术虽然可以治疗疾病,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伦理上的问题,例如人类基因改造是否违背人类尊严、是否会产生新的种族歧视、是否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等等。
生殖技术则是指在繁殖方面的技术手段,例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
这些技术虽然可以解决不孕不育等问题,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引发伦理问题,例如妊娠选择问题、胚胎实验等等。
针对以上的伦理问题,需要对生命科学的应用进行伦理审查和规范。
同时,应该加强生命科学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命科学的伦理问题。
三、结语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命和社会利益,因此必须加强对其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
生命伦理学

第二,原子弹和“普格瓦什运动”。1939年,发现原子核裂变原理。同年,爱因斯坦接受西拉德等人的建议,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1945年,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造成数十万无辜平民伤亡,引起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不安,开始反对使用核武器的国际和平运动。1955年,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再次呼吁“学会用新的方式来思考”,用和平办法解决争端。此后,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定期在加拿大普格瓦什村集合,推动裁军和禁止使用核武器的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曾谆谆教诲科学青年:“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用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这个声音现在已被科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尊重病人或受试者的自主性,即尊重他们在有关他们自己的事情上的自我决定权。
尊重人的自主性的前提是:他们有做出决定的理性能力,即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做出最佳选择,并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
缺乏自主性的人,或者他们曾经有过自主性,后来因主观或客观原因一时(如儿童、精神病发作时、被囚禁的犯人)或永远丧失自主性(智力严重低下者、老年性痴呆)的人,则应有与他们无经济和情感冲突的监护人或代理人做出决定。他们也被称为脆弱人群,即自己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对他们需要加以特别的或额外的保护。
第四,撤除生命维持系统与生命伦理委员会。上一世纪60~70年代,美国发生多起能否撤除病人的生命维持系统的案件,如著名的昆兰案件等。一些重病人,依靠人工呼吸机、心脏起搏器等,可以维持其呼吸、心跳等功能,一旦撤除将很快死亡。有的病人或是监护人向法院申请撤除生命维持系统。这不仅给法院、医院出了个大难题,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和争论。这两难的困境催生出医院伦理委员会。由医务人员、律师、伦理学家和社区代表组成的伦理委员会,向法院提供咨询意见,供法院裁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 日期 [ 编
、
20 0 0 8— 5—1 ] 6 辑 李恩昌]
调 查 清 楚 。 因此 , 考 虑 家 庭 以外 、 亲 情 捐 献 人 为 宜 。这 不 非
[ ] 翟晓梅 , 5 邱仁 宗. 生命伦 理 学导论 [ 。北京 : M] 清华大
学 出版 社 .0 5 20 .
( 作者简介] 白晶 , , 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院人 文学院社科 系博 士生 。
不管是办法①还是办法② , 任何一家 的成员 以及这 些家
庭外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为 肾捐填补 “ 口” 缺 的义 务。如果 他们之中有一个愿意牺牲 自己填补“ 口”, 是一种极端高 缺 那 尚、 超越义务以外 的 (ueeoa r ) 动。那 么在伦理 学上 sprrgt y 行 o 允许这样做 吗?如果这是一个完全 知情 后 自愿作 出的行 动 ,
④家庭以外供 肾者 身体 、 心理 健康 , 摘除 一个 肾脏后对 其身体 、 工作 、 家庭 的负面影响不大或概率较小 ; ⑤所有受益家庭有义务对家庭以外供肾者因手术或孤肾所
致 的疾病 , 或者另 一 肾今后 发 生功 能衰竭提 供救 助和支 持 。
M d n e n [ .D uka sB rn—Mt , i m l ie t
2 071 / ̄0 0 2 071 2 4 0 0 . t . 0 8—1 2 7 3 8 1 h m1 2 0 0—0 . 1
_
①当开放式家庭交叉换肾存在 缺 口时 , 当时确 实没有配
型合适 、 可供移植的尸体 肾源 ;
②家庭以外供 肾者 的崇 高行 动拯 救这些 家庭 内病人 的
生命 的概率较大 ;
①在适 当时候修改条例 ;
②在尚未修改时 可制订条 例实 施细则 来弥补 条 例中的
空 白或缺 陷;
③ 在尚未制订细则时可经过法 院或行政 部门批准 , 暂作
个案处理 。 [ 参考文献] [ ] 卢文 洁 , 有贵 . 个 家庭 交叉换 肾 变一 家人 [ B 1 何 两 E/ O ] ht :/ w . ze. o / e sgaghu gnw / L . t / w w gnt cr nw /u nzo/ ze s p n
难有理 由禁止这样做。但这样做 , 这家庭 以外 的第 三者可能
有身体 、 心理和社会的风险或伤害 , 因此 , 不管是那 些受益 于 他崇高行动的家庭 , 还是社会都有义务来维护 这第 三者应有 的权利和利益。例如 , 如果这第三者 因摘 除一 个肾脏后发生 并发症或另一个 肾今后发生功 能衰竭 , 所有受益 的家庭应该 如何救助和支持f / , 电 她 应该有所承诺 。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制订一个包含下列条件的初步标准 :
2 7: 0o 4.
[ ] H n —M rnSs 著, 3 as at as 生命伦 理学与卫生政 策[ . i M] 翟 晓梅主译. 西安 : 第四军医大学 出版社 ,0 7 1—1. 20 : 3 [ ] C a o eIe :Eh a Ise nO gn Poue eti 4 hr t kl ti l susi ra rcrm n n lt s c C ieeSc t s J .T eC i ora,19 ( 8 : hn s oi i [ ] h hn Ju l 97,3 ) ee a n
而行动结果将拯救 5个病人 的生命 , 并且对 自己的伤害也不
算太大 , 有什么理 由不 允许这样 做 呢? 的确 , 伦理学 上很 在
起 许多实际 问题 和隐患 , 我们 目前 没有资 源来解决 它们 , 因 此暂时不做允许 。这是社会学考虑 , 不是伦理学论证 。
3 4 家庭交叉换肾与现行条例之 间的不一致应如何解决? . 如果说 , 家庭交叉换 肾在一定 条件下可 以得 到伦理 学辩 护, 那么就应考虑 :
・
中
国
医
学
伦
理
学 ・ “ 理母 亲” 代 引起的 问题 较多 , 包括 是否 “ 有偿 ” 的问题 。根 据 目前 的社会状况 , 难以有充分 资源去调查 、 解决 这些问题 , 因此 目前条 件下 禁止 为宜 。这 是 一种社 会学 的现实 考虑 。 但 在伦理学上很难为全面禁止“ 代理母亲” 辩护 。同理 , 我们 可以说 , 根据 目前 的社会情 况 , 开放家庭 以外捐献 器官会 引
9 — 1 9. 5 9
如果符合这个 5个 条件 , 由家庭 以外供 肾者来填补 “ 缺 口” 在伦理学上应该是允许 的。 , 但对国家来说 , 还有另 一层考 虑 : 这样做会 不会产 生危 害?那可能的“ 危害” 就是会 不会 给变相 器官买卖 提供可乘 之机 。 将活体器官捐献人限于“ 配偶 、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 以 内旁系血亲” 及其他亲情关 系者 , 其主要考 虑是 防止器官买 卖 。其预设是 , 在家庭纽 带紧密 、 亲情 比较深 厚的儒 家文化 中, 家庭成员之间义务 捐献器 官是能够 做得 到的 , 可以理解 的; 但家庭 以外难以找 到这种捐献人 , 如果有人捐献 , 则很可 能出于金钱动机 。而且 在这 种“ 交易 ” 究竟 是“ 中, 无偿 ” 还 是“ 有偿” 是很难调查清楚 的 , 或者说 目前还缺乏资源将它们
③家庭以外供 肾者 完全 知情 、 自愿 , 没有 任何不 当引诱
和强 迫 等 压 力 ;
[ ] G r a a oa Ehc o ni nraigteN m e 2 em nN tn l ti C u c :Ices u b r i s l n h
o r a Do ain : A P e sn Is e o T a s l n fOgn nt s o r s ig su F r r n p 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