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进展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措施及指导

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措施(一)康复病区的条件及设施1.康复病区应宽敞,病床之间不应小于 1.5m,使轮椅有足够的空间,方便病人移动及日常活动。
病床应选择带有床档的多功能床,并应备有大小不同的软垫,满足病人康复需求。
病房床头、走廊、卫生间、淋浴间均应安装呼叫器。
2.病区地面是保证脊髓损伤病人活动安全的重要内容,应平整、防滑、有弹性不易松动的表面材料,保证病人行走、训练、轮椅使用安全可靠。
3.卫生间应无台阶、门宽大、应安装防滑道并侧拉,坐便两侧有扶手;水龙头应安装长柄,建造截瘫病人使用方便的洗澡设施,淋浴应有软管喷头,方便病人使用。
4.病区走廊应安装扶手,利于行走训练。
(二)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急性期是指脊髓损伤后约6~8周内,主要问题是脊柱骨折尚不稳定,咳嗽无力呼吸困难,脊髓休克。
此期主要防止并发症,其次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的正常长度,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为过渡到恢复期治疗做准备。
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早期急救处理极为重要,急救措施的正确及时与否,决定病人的预后。
不完全脊髓损伤可因急救处理不当而造成完全性损伤,完全性损伤可因急救处理不当造成损伤水平上升。
对颈脊髓损伤病人,上升一个节段就意味着康复目标的降低及残疾程度的增加。
1.正确体位的摆放急性期卧床阶段正确的体位摆放,不仅有利于损伤部位的愈合,而且有利于预防压疮、关节挛缩及痉挛的发生。
(1)仰卧位:四肢瘫病人上肢体位摆放时应将双肩向上,防止后缩,肩下的枕头高度适宜,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肘伸展,腕关节背屈30° ~ 45°以保持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手掌可握毛巾卷。
截瘫病人上肢功能正常,采取自然体位即可。
四肢瘫及截瘫病人下肢体位摆放相同。
髋关节伸展,在两腿之间放1-2个枕头,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
膝关节伸展,膝关节下可放小枕头,以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
双足底可垫软枕,以保持踝关节背屈,预防足下垂的形成,足跟下放小软垫,防止出现压疮。
脊髓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脊髓是连接人体中枢神经以及外周神经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人体全身的通路,关系到人体活动以及对身体的支配。
如果在生活中没有注意对脊髓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脊髓受到创伤,亦或者出现脊髓感染、肿瘤等情况的时候,都会让我们的脊髓受到损伤。
国际脊髓学会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世界脊髓损伤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对脊髓损伤的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脊髓损伤,对造成脊髓损伤的原因进行总结,重点介绍在脊髓出现损伤之后应该如何做好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是什么?脊髓损伤指的是在外界的直接作用下或者其他因素的间接作用下,使得脊髓出现了损伤,在损伤的部位出现了功能障碍,主要的障碍包括了运动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等。
脊髓损伤能够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原发性的脊髓损伤指的是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导致出现损伤的情况,而继发性脊髓损伤则是在外力的作用之下,脊髓出现了水肿、压缩性骨折以及椎间盘破碎等情况,形成了脊髓压迫,进而对脊髓造成了损伤。
在脊髓损伤之后,身体的很多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出现功能障碍或者功能减退的情况,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大小便功能障碍、感知感觉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瘫痪、麻木、肌肉痉挛等等。
常见的脊髓损伤原因有哪些?第一,创伤性脊髓损伤。
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这是由于危险性活动往往和男性有关。
创伤性脊髓损伤出现的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工作意外、运动和娱乐受伤、坠落伤以及暴力伤等等,在发达国家中,工作伤的比例较低,而运动娱乐伤的比例较高。
第二,非创伤新脊髓损伤。
主要包括了获得性病因,例如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脊髓炎、脊柱肿瘤、脊柱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医源性骨髓损伤等等。
此外还有发育性病因,例如先天性脊柱侧凸急性、脊椎裂、脊椎滑脱、脊椎栓系综合征以及其他的先天发育因素等等。
脊髓损伤之后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护护理工作是患者康复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始终围绕着全面康复的目标,积极和医生开展合作,最大限度的让脊髓损伤患者的残存功能得以保留。
脊髓损伤的阶段康复护理

1 定 时变 换 体 位 . 2 翻身 可 以促 进 血 液 循 环 ,预 防 压 疮 的 发 生 ,防 止关 节 挛
效果 良好 ,无直立性低血压等不 良反应即可考虑进行起立训 练。 训练时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 配戴 围腰训练起立活动。 应
保证要求。
重要因素, 这些均为 【定凶素 , 古 l 要建立相应 的参考范围加 以解
决 。但 是 患 者 的生 活状 况 、 饮食 起 居 、 理 状 态 、 理 变 化 、 生 病 治
步开始 , 然后逐渐 向接近损伤 部位发展 , 活动量也从小 到大 。 伤后早期开始每 日 1 次作被动运动 ,能防止下肢浮肿 的发 生 或使其迅速消散。
1 预 防 呼 吸 道 感 染 . 4
化、 关节 活动度 受限等 。脊髓 损伤 的康复 护理是护理 流程 中
极 为重要 的一个环 节 ,整个康 复护理 始终 围绕全 面康复 目 标: 最大 限度地 保留和发挥 患者 残存功能 以代 偿 已经致 残的 部分, 尽全力 帮助患者恢 复 身体 的功能 , 防止 并发 症和继 发
为 主要 目标 , 时 预 防并 发 症 的 出现 。 同
员应 给予患者帮助 和关 怀 , 使其能够 面对现实 、 树立信心 、 减 轻 心理压力 、 稳定情绪 , 积极地配合治疗 和护理 。
2 第 二 阶 段 功 能 恢 复 阶 段
11 体位护理 .
通过康复训练和矫形器等 的应用 ,已能使具有残存能力
湖 北职 业技 术 学 I (3 0 0 Y  ̄ 420 ) , 盛 幼珍
脊 髓损伤是 由各种原 因引起 的脊髓结构和 功能损害 , 造 成损伤水平及 以下运 动、 感觉 、 自主功能 的改变 。脊髓损伤发 生 以后常导致感觉 、 运动 、 呼吸 、 排尿 、 排便 以及性 功能障碍 , 而且容 易引起一些 继发症 , : 位性低 血压 、 疮 、 位骨 如 体 压 异
脊髓损伤个案护理的讨论与总结

脊髓损伤个案护理的讨论与总结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因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缓解病情,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效果。
本文将从脊髓损伤的护理需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脊髓损伤的护理需求1.呼吸道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肌受损,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因此,呼吸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处理呼吸道疾病和并发症。
2.营养支持脊髓损伤患者的代谢水平较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包括合理的膳食、口服营养补充剂和静脉营养等。
3.皮肤护理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皮肤溃烂等皮肤损伤。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翻身、按摩、清洁患者的皮肤,避免压力和摩擦等损伤。
4.尿路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控制,容易出现尿失禁和大小便障碍。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进行定时排尿、导尿和灌肠等护理措施。
二、脊髓损伤的护理措施1.保持环境整洁脊髓损伤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护士需要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消毒、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2.定期翻身和按摩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翻身、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3.控制感染和并发症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因此,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4.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残疾和长期康复的困难,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并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各种康复活动,提高其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脊髓损伤的护理效果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护理的全面、有效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减轻病情护理可以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医院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和感觉的减退或丧失、大小便障碍。
根据损伤水平的高低,通常把涉及双下肢和部分或全部躯干的损伤称为截瘫,把四肢和躯干部分或全部均受累称为四肢瘫;根据损伤程度的轻重,可分为不完全性损伤和完全性损伤。
一、护理诊断1.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功能障碍有关。
2.排便模式的改变:与神经源性膀胱、直肠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深静脉血栓、呼吸暂停、坠积性肺炎、直立性低血压、自主性反射障碍。
5.焦虑/抑郁:与疾病预后差、治疗费用高有关。
二、护理评估1.脊髓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1)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对应关系、(2)脊髓损伤水平得确立:运动损伤平面、感觉损伤平面的确定。
2.脊髓损伤程度的区分及功能分级:分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
以骶段感觉运动是否消失未准:即会阴部感觉与肛指检查外括约肌主动收缩是否存在未准。
3.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损伤水平及功能预后。
三、护理措施1.体位护理,患者卧床时注意保持肢体处于良好的功能位。
2.运动系统护理:通过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作业治疗等增强肌力,维持关节活动度。
3.神经源性膀胱护理。
4.神经源性直肠护理。
5.皮肤完整性损伤的预防护理。
6.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护理。
7.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指导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应慢。
8.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注意监测四肢周径,如怀疑血栓形成,患肢应制动、保暖、抬高患肢、严禁按摩,并嘱医嘱用药。
9.疼痛护理10.心理护理四、健康宣教1.对患者及其照顾者教授脊髓损伤的基本知识、自理生活所需的技巧,以提高其独立水平。
2.对感觉障碍患者,加强皮肤保护及护理,以预防压疮、皮肤感染及损伤。
五、康复治疗1.截瘫肢体综合训练2.转移、起立、站立、平衡功能、手功能、轮椅训练、自理能力训练、作业治疗等。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的时机
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检查不再 进展后,即可开始早期康复。
3
早期康复的内容
包括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预防肌肉萎 缩、心理支持等。
全面康复
全面康复的重要性
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涉及多个方面,如运动、感觉、排 便、性功能等,因此需要进行全面康复,以尽可能恢复患者 的整体功能。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 教育,提高他们对康复重 要性的认识。
提供专业康复指导
为患者提供专业、系统的 康复技能培训,提高康复 效果。
注重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
康复护理管理建议
建立康复护理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康复护理管理体系,规范康复护理流程和标准。
加强康复团队建设
02
研究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修复机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技术
03
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的生物材料,以及组织工程技术
,为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康复护理管理优化
01
康复团队管理
02
康复流程优化
建立高效、有序的康复团队工作模式 ,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系统的康复护 理。
探索和创新康复护理教育的模式和途径,如远程教育、虚拟现实教育等,方便患者获取康 复护理知识。
康复护理教育效果评价
建立和完善康复护理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了解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和效果,为进 一步优化康复护理教育提供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进展

脊 髓损 伤 后 康 复 护 理 分 为 心 理 康 复 护理 、 疮 的 预 防 、 压 功 能 康 复 护理 。脊 髓 损 伤 造 成 损 伤平 面 以 下 的肢 体 和 内脏 器 官 功 能 障 碍 , 括 上 肢 、 肢 、 尿 排 便 、 吸 功 能 等 , no 包 下 排 呼 Ha sn ( 96 对 美 国 四肢 瘫 痪 男 性 患 者 的调 查 发 现 , 上 肢 功 能 丧 17) 为 失 对其 生 活影 响 率 占 7 , 尿 排 便 对 其 生 活 影 响 率 占 1 . 6 排 3 5 , 肢 对 其 生 活 影 响 率 占 8 1 ] % 下 . 。
活不 能 自理 , 加 上 对 疾 病 缺 乏 认 识 往 往 易 产 生 急 躁 、 虑 , 再 焦 悲 观 和 失 望 的 心 理 。作 为 护 士 首 先 调 动 患 者 积 极 的 心 理 因
素 , 高情 绪 , 极 配 合 机 能 的 康 复 , 为 心 理 康 复 是 机 能 康 提 积 因
2 康 复 护 理
平 卧 休 息 时 定 时 翻 身 , 换体 位 , 用 气 垫 床或 海 绵 垫 床 来 减 变 可 少 受 压 , 骨 性 突 出 的 部 位 尽 量 减 少压 迫 。保 持 床 铺 清 洁 、 对 平 整、 干燥 、 渣 屑 , 拭 皮 肤 2次 / , 阴 部 随 时 温 水 清 洗 , 无 清 d会 保 持干燥 , 易发生压疮 的部位勤按摩 , 善血运 , 取 高蛋 白 对 改 摄
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从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创新模式和成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对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指出,加强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延续性护理模式,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问题、解决策略、创新模式、成效评估、启示、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万人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瘫痪或残疾。
脊髓损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康复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功能。
当前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服务覆盖率不高、护理质量参差不齐、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
对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持续推动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创新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探讨创新护理模式的应用和成效评估,最终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现状,我们可以为未来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注入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3 研究意义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表明该控制器对重建膀胱功能有良好的疗效。若将来 用于临床, 可望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 呼吸系统的康复护理 颈髓损伤后, 可因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或受刺激而致呼吸 抑制, 亦可因膈神经、 肋间神经功能受损而使呼吸运动受限 或发生肺不张。同时, 由于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呼吸肌运动 障碍, 呼吸量减少, 咳嗽动作减弱或消失, 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不畅, 亦可引起肺部感染。 &" ! ! 保证脊椎的稳定性: 颈椎骨折的患者用颈托或围领固 定与制动, 呈中立位或 #8 F #2K , 防止颈部过仰。也可在颈两 侧放置砂袋或小圆枕, 以防止颈部左右转动加重损伤脊髓神 经。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翻身时应保持躯干上下一致。 &" $ !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缩唇呼吸 ! 用吹气球法、 法、 深呼吸法锻炼肺功能; 康复人员用手掌轻压 "吸气训练: 患者紧靠胸骨下面的部位, 帮助患者全神贯注于膈肌吸气动 作; 康复人员用单手或双手在上腹部施加压力, #呼气训练: 在呼气接近结束时突然松手, 以代替腹肌的功能, 帮助患者 完成有效呼气; 康复人员置双手于患者胁 $ 辅助患者咳痰: 下部, 在咳嗽时用手掌快速施压, 帮助患者将痰液咳出。注 意力量不宜过大, 以免加重脊神经损伤或造成脊柱骨折。 &" & !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雾化吸 入, 实施正确的叩背方法。同时注意保暖, 预防上呼吸道感 染。病情稳定者, 床头抬高 #2 F J8LD。 #% 胃肠功能的康复护理 当因外伤、 压迫等因素造成 (-., 累及到交感或副交感神
[ #8 ]
认为, 符合下列条件者才能进行膀胱的再训练: ! 膀胱
容量和顺应性能持续 %9 不导尿; " 尿液镜检 :;- ##8 个 <
[ ## ] =>&; 膀胱输尿 #无发热; $无持续性菌尿。>5?@AB9 认为,
管反流、 结石病及肾衰前期是膀胱再训练的禁忌证。 $" $ ! 间歇性导尿 ( .- ): .- 在发达国家已被普遍采用, 现已 成为管理急慢性 (-. 患者膀胱最常用的方法。 .- 可使患者 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 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 刺激膀胱功 能恢复。.- 的管理常规为: ! 急性 (-. 患者要求在 0C 内开 始行间歇导尿术; 发热、 尿道畸形、 梗阻、 " 严重泌尿系感染、 尿道炎及挛缩膀胱贮尿量低于 /88DE, 以及明显输尿管反流、 肾积水、 肾功能不全者禁忌实施; # 导尿时间每隔 % F G9 # 次, 每日不宜超过 G 次; 自觉限 $ 患者自愿接受并能够合作, 制饮水量 ( 每日需限制饮水量在 /888DE 左右) ; % 在 .- 开始 阶段, 每周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 # 个月后视情况改为 / F
・ -*$・
$+" 俞文敏, 尹跃军# 手背浅静脉显示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中华护 $%%- , )* (-) : )&*# 理杂志, $$" 范志纯, 喻福英, 邹福生, 等# 稀释药物时轴吸无菌空气的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 , )* ( $+ ) : (&&# $*" 杨琴, 胡伸武, 陈军, 等# 减轻玻璃微粒对注射治疗影响的方法探 讨# 实用护理杂志, $%%’ , $* ( $$ ) : !&%# 李守敏# 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形态的临床观察# $)" 王爱丽, 实用护理杂志, $%%- , $) ()) : $!&# $!" 余玟, 陈焕芳, 高海吉, 等# 青霉素 1 钠与一些常用药物配伍使 用稳定性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 $%%’ , )$ ( $* ) : -*#
作者单位: )’$++)" 厦门市" 解放军南京军区 $-! 医院骨科 张青莲: 女, $%’! 年出生, 本科, 主管护师, 护士长 *++*2$$2*( 收稿 万方数据
[)]
功能锻炼的同时, 再配合适当的外周刺激, 如电刺激、 局部按 摩和针灸等, 都可进一步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 促进患者康 复。 !# ! " 初期锻炼: 用于卧床期患者。在 @0/ 早期, 因瘫痪肢体 无力, 故应使肢体保持良好的功能位, 按摩四肢以防肌肉萎 缩, 改善关节活动度, 防止关节挛缩畸形及骨质疏松, 增强肌 力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床上锻炼是整体训练的基础, 包括: 可用握力器、 拉力器等辅助锻 !翻身训练; "上肢主动训练, 炼; 以被动活动为主; # 床上体操; $ 下肢锻炼, % 腹部肌肉 锻炼, 如卧位$抬头$起坐; 或腹部平放砂袋, 反复收缩放松 腹肌; 如靠坐$扶坐$自坐$床边坐$垂足坐。 &起坐训练, !# $ " 恢复期锻炼: 在床上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离床锻炼。包 括: 练习上下轮椅; 下肢随意运 ! 起坐自由后, " 站立训练: 动未恢复以前主要依靠上肢及腰背肌、 辅助器具进行, 顺序 是扶床站立$依扶站立$自己站立, 练站的同时依靠上肢支 撑力进行下肢活动, 如膝关节屈伸、 髋关节屈伸、 踢腿、 摆腿 等, 加强下肢稳定性;# 行走锻炼, 站立稳定后由专人保护 进行行走锻炼。 !# % " 日常生活能力 ( FGH ) 训练: 在上肢运动基础上锻炼患
[*] 落伤和火器伤。 由于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障碍问题, 人们 [$]
现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 BC;65D 等 用 “ 踏步器” 系统地研究了踏步训练对 @0/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用每次 )+E56、 每天 $ 次、 每周 ( 天的方案, 经过一定时间的功能锻炼后, 几乎所有接受训练 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0/ 康复训练前, 先根据脊髓损伤的水平、 类型及残存的 运动感觉功能, 以及患者的年龄、 体质、 有无复合伤、 各期的
[(] 特征等进行康复评估, 以确定康复目标, 制订康复程序。 在
对脊髓损伤一直抱悲观态度。近年来, 随着脊髓损伤的基础 研究、 药物研究、 外科治疗与康复研究的进展, 使人们看到了 康复的希望。对于截瘫患者而言, 康复治疗是最根本的治 疗。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功能锻炼和功能重建 适当的功能锻炼是促进 @0/ 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最 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有人提出, 对于下肢而言, 腰椎脊 髓内可能存在着调节踏步运动的神经网络。 正常情况下这 一网络受到高位中枢的调控, 当突然失去这一调控之后, 这 些网络可能丧失其功能; 但若予以适当的功能锻炼, 这些网 络又可以恢复部分功能, 从而表现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与此同时, 各类外周的传入信号也可影响这些网络的功能。 正像用 “ 功能重组” 这一新概念来解释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功 能恢复一样, 近年来人们也用功能重组来解释 @0/ 后肢体运 动功能恢复问题, 即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脊髓内已经存在的神 经网络, 在 @0/ 后通过一定的功能锻炼可以发生功能重组。 但应强调的是, 这种功能重组具有 “ 功能依赖性” , 也就是依 赖于功能锻炼, 否则就不会出现有效的功能重组, 也不会出
[ #% ] 经中枢时, 即可出现消化道运动紊乱。 表现为胃肠动力不
由轻而重, 待膀胱缩成球状时, 一手托住膀胱底, 向前下方挤 压膀胱。排尿后, 操作者将左手放在右手手背上加压排尿, 待尿液再外流时, 松手再加压 # 次, 力求排尽。对尿失禁患 者, 用力要稍大, 方向朝向会阴部。 #112 年, 詹绍丽等
中华护理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张燕, 刘羡代, 刘虹, 等#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其他置管法 $%%& , $! ($) : $’# 的比较# 实用护理杂志, (" 钱火红, 滕月芳, 徐琴, 等#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临床探 讨# 中华护理杂志, $%%% , )! ( $$ ) : ’’&# ’" 杨军, 姜宏, 余磊# 经锁骨下途径锁骨下静穿刺管术的临床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 $%%& , $! (!) : *+! , *+(# 邵永孚, 沈书英# 腹部肿瘤围手术期试用 ./00 导管胃肠 -" 傅建民, 外营养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 $%%% , *$ ($) : )(# &" 王玉柱, 朱军, 王静毅, 等# 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导管在血液 透析中的应用#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 *% ($) : ’( , ’’# %" 赵永胜, 吴彩兰# 冷光乳腺检查仪用于小儿静脉穿刺# 中华护理杂 $%%! , *% ()) : $-’# 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报道了应用理疗方法进行膀胱功
能康复训练的临床观察。认为 (-. 后神经性膀胱若能在伤 后 / 个月内尽早应用电兴奋治疗, 对膀胱功能的恢复和反射
[1] 性膀胱的建立是有益的。#111 年, 张世民等 认为用骶神
经前根电刺激法是目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 较理想方法, 此法可使患者获得电极控制下的主动排尿, 显 著降低残余尿量。 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也具有适应证和禁忌证。 45676 等
[0] 尿。 操作者用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 用力需均匀,
中华护理杂志 /88J 年 1 月第 J3 卷第 1 期 残余尿量持续在 #88DE 时处理; ’在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 以上且尿路没有发生感染的情况下, 教授家属或患者行自我
[ #/ ] 导尿术; 排尿量和残余尿量。 关于 .( 记录导尿的时间、
[’] 者日常生活能力, 如进食、 洗漱、 排泄等。有文献报道, 经
FGH 训练, 除四肢瘫痪患者外, %+I 的患者均能达到日常生 活自理或只需较少的帮助。随着训练的加强和患者体质的
・ 0//・
恢复, 可组织患者进行集体手工操作练习和轮椅上各种动作 的练习, 亦可进行轮椅上的体育、 文艺活动。 !" # ! 步行能力康复: 过去胸段和胸段以上的完全性截瘫患 者大都终生依靠轮椅活动, 只有 "# 以下的完全性截瘫经过 训练才有获得站立及实用性步行能力的可能。近年来, 由于 康复工程、 康复生物力学、 康复训练、 康复器械, 特别是步行 器的发展, 使 $% 以下的截瘫患者也能够站立起来。目前应 用的小型电子助行器, 采用功能性电刺激 ( &’( ) 方法为不完 全瘫痪肌肉的功能重建和训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它既可辅 助行走, 也可用于治疗。目前以 )*+, 为代表的助动功能步 行器已在临床取得较好效果。该步行器是通过患者身体重 心向两侧往复式移动, 引导患者身体前进, 从而使患者能真 正使用自己的下肢站立并行走。 $% 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 (-. 发生后, 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后产生功能障 碍, 以至发生 尿 潴 留、 尿 路 感 染, 严 重 者 可 导 致 患 者 死 亡。 (-. 患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建立自主性排尿 节律, 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 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 ! 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 目前多采用手法训练, 即 当膀胱充盈、 膀 胱 底 达 脐 上 / 指 时, 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