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止天花疫苗导致艾滋病扩散

合集下载

人类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传染病 史上的大规模疫情有哪些?

人类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传染病 史上的大规模疫情有哪些?

每一次的全球性疫情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一次苦痛的灾难,面对着自然界带来的各种疾病,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很多无法攻克的病毒难题。

更不用说在科学尚未发达的过去。

今天科普君来盘点一下,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全球性的疫情:一、流行性感冒不要以为流行性感冒的名字里有“感冒”两字,就以为与寻常感冒差不多,然后忽略了这个疾病的危害和严重性,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病原)的区别。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流感相比于普通感冒有着更高的危害性与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

例如造成至少25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和我们可能亲身经历过的“2009年甲型H1N1流感”。

流感在何时最早出现已无从考证,但最早在公元前412年,人称“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便已记录下了被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疾病的大肆流行。

20世纪到21世纪为止,人类总共经历了4次流感大爆发,分别是西班牙流行感冒、亚洲流感、香港流感和09年甲型H1N1流感(也称猪流感).被认为是禽流感的一种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于1918年开始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士兵之间流行开来,成为了人类所遭遇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随着美军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横渡大西洋,自5月到6月间开始在欧洲流行开来。

第2波开始于1918年秋季,几乎是在全世界同时爆发,病原性进一步增强,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者剧增。

第3波的时间在1919年春季到秋季,依然形成了世界性流行。

这场流感最终感染者达到5亿人,要知道1918年全球人口总数才接近18亿,也就是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西班牙流感”,而这场流感据保守预计至少造成2500万人死亡。

另外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毕竟各国已经没有可作战的额外兵力了。

另外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西班牙流感发端于美国却被称为“西班牙流感”,这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各大交战国都有意限制“流感”的舆论,意图渲染为无足轻重的“小感冒”,只有西班牙媒体实诚的将流感称为灾难,甚至于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流感,故这场源于美国的流感便戏剧性的称为“西班牙流感”20世纪另外两次流感,亚洲流感和香港流感分别在世界范围分别造成了200万和100万人死亡。

天花疫苗接种方法

天花疫苗接种方法

⑦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以下情况者慎用:
体弱多病、腹泻、血液疾患、过敏体质及医务人员认为暂不宜接种疫苗者。
黄热病潜伏期为3~6天最长可达13天。感染后大部分病人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者。仅 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至死亡(约占5%~15%) 感染期(病毒血症期),急起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 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压痛明显,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 安,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出现蛋白尿,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中毒期 (器官损伤期), 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 体温降低症状改善,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 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各种出血征象 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如出现频繁呃 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 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恢复期,从病程第7-8天开始体温下降,尿蛋白逐渐消失,黄疸渐退,食欲渐渐恢复, 乏力可持续1~2周,一般无后遗症。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天花病毒属痘病毒家族中 正痘属,长260纳米、宽150纳米,含双链DNA,编码200多种不同蛋白,是 已知的最大病毒基因组。 天花患者皮损上的病毒散布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易感者。病 毒由局部淋巴结繁殖后,进入血流,引起初次病毒血症,但时间很短。血流 中的病毒扩散到粘膜、组织、毛细血管内壁和内脏器官。此时临床表现为前 驱期的症状。病毒在上述部位继续繁殖到一定程度,重新释放入血流,引起
黄热病主要流行在非洲和南美洲,是近年来在非洲和南美洲影响要重的 一种传染病,引起多次流行,死亡人数数以万计。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发生20万黄热病病例,大约3万人死亡。 90% 病例发生在非洲。每年对300万游客产生威胁。 黄热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其病死率高达20%。

艾滋病疫苗迷途还是绝境

艾滋病疫苗迷途还是绝境

然而 , 事实正是 如此 。艾滋病发现 这项 实验 。这些 来 自全 国各地 的志愿 无 足 轻 重 。没 有 哪 个 国 家 会 批 准 生 产 3 0年 以来 ,在疫 苗开发 与病 毒的斗争 者 尚未感染艾 滋病病 毒 ,但都是 艾滋 有 效 性 如 此差 的疫 苗 。 为 时 6年 、 一 唯
… …
甚 至 人 类 可 能 永 远 也 找 不 到 这 种 开始 了被 称为 “ 伐 ” 的研 究 计 划 。 2 %, 至 8 步 6 甚 %。事实上 , 连研究 报告 的
艾滋病疫苗 了。”
10 5 0名 1 8岁到 4 5岁 的志愿 者参加 了 作 者都承认 , 即使是 3 %。 1 在统计 上也
不过 , 也有部 分科 学家充 满信心 。

明人体本 身有可 能抵抗 该病 毒 ,只是 不 当 , 能破 坏 鼻腔 功 能 、 可 鼻黏 膜 , 破 类 洗 鼻 器 。 科 学家 尚未找 到破解 的命 门。美 国格 坏 鼻腔 内的生理环境 , 有损健康 。 兰 斯通病毒 学 和免疫学 研究 所教授 劳 此 外 ,洗鼻次数 一天一 两次就 够

次 给 科 学 家 信 心 较 大 打 击 的 事 者 更 易 感 染艾 滋 病病 毒 。
阶段 , 数万 名志愿 者参与 , 然而奇迹 依
20 0 9年 . 然 没 有 降 临 。
艾 滋 病 疫 苗
似 乎 又 燃 起
新的希望。 来
自美 国 军 方
目前 来看 ,老奸 巨猾 的艾 滋病 病
不过 , 是这 3 %的有 效率 , 存 就 1 也
滋病疫苗 。”
仍 旧在 临 床实验 中被判 定 为无 效 , 就 在种种争议 。 实验 表明 ,2 0名接种疫 80

我国估计有78万艾滋感染者和病人

我国估计有78万艾滋感染者和病人

我国估计有78万艾滋感染者和病人其中大约56%感染者尚不知情2011年11月30日06:10 来源:《广州日报》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吕诺、胡浩)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

也就是说,目前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记者29日从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其中死亡8.8万。

根据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15.4万;当年新感染4.8万,死亡2.8万。

我国正在扩大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面,加强对感染者配偶、一级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的检测,加强医疗机构检测。

2011年1至10月,已检测大约67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超出16.5%,检测发现感染者和病人6.1万人。

与此同时,对艾滋病的治疗和干预也取得明显进展。

据了解,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约占全球的五十分之一,仍属于低流行国家。

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的目标。

我国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艾滋病发病率较高,经性途径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晚期病人死亡增加,艾滋病流行对中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工作中的艾滋病区护士许多人谈“艾”色变不管是对患者还是医护人员专家:知识是防控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记者李晓敏实习生党豪杰文记者平伟图阅读提示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30年来,提到艾滋病,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心灵上的恐惧,还是艾滋病人期待包容的眼神?是志愿者的爱心拥抱?还是拒而远之的冷漠?在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通过与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交流,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

【人教版】初二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初二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初二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血液中吞噬细胞吞噬各种病菌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C.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D.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患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患天花”。

故选B。

【点睛】理解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

下列生活方式中,容易引起冠心病的是A.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B.高脂肪饮食C.冬季注意保暖D.适当体育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饮食习惯方面,如果食用过多的高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另外冬季注意保暖、适当体育运动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3.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的多道防线。

如免疫物质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②唾液中的溶菌酶、③血液中的溶菌酶、④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

锁进“魔瓶”里的天花

锁进“魔瓶”里的天花

战痘记(七):锁进“魔瓶”里的天花片头: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经横行着一个可怕的恶魔“天花”,它的出现使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痛苦。

它的每一次爆发人们重则丧命,轻则留下难看的瘢痕。

这个肆虐了数千年被称为死神帮凶的烈性传染病是怎样被人类治服。

请看探索发现播出的七集纪录片战痘记。

解说:天花,中医称“痘疮”。

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天花夺走了五亿人宝贵的生命,给无数人留下了永久的瘢痕。

面对肆虐的天花,人类奋起抗争,经过不懈的努力,天花终于成为第一个被消灭的瘟疫。

第七集锁进“魔瓶”里的天花解说:当新中国消灭天花运动捷报频传的时候,一场世界性的消灭天花瘟疫的大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自从琴纳找到了预防天花的有力武器牛痘接种技术以后,人类就燃起了消灭天花的希望。

解说:1948年英文缩写为WHO的世界卫生组织成立,还在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天花就被列为应该控制的第一个传染性疾病,根据天花病毒的特点,科学家们相信天花是可以消灭的,但是人们也意识到单凭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努力和力量,还不足以消灭这个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共同参与才有可能战胜这一宿敌。

然而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控制与消灭天花的提议却没有在国际上达成共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王建伟:早在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任总干事奇泽姆就提出了在全球消灭天花的宏伟目标。

但当时,世界卫生大会,对他这个提议反应很平淡,包括美国在内这些发达国家,都认为这个目标太庞大,太复杂,难以实现。

所以奇泽姆的提议当时没有被通过。

解说:到了1958年,当时的苏联代表团再一次向第十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建议开展全球性的消灭天花运动,其实当时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已经没有天花流行,而苏联早在1936年就已经消灭了天花,那么苏联提出这个建议的动机何在呢?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副教授甄橙:当时苏联卫生部副部长日丹诺夫,根据苏联利用十年的时间消灭天花的经验,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既然苏联能够在加盟共和国范围内消灭天花,那么为什么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消灭天花的目标呢?解说:在苏联代表日丹诺夫等人的积极敦促下,1958年第十一次世界卫生组织大会通过了在全球消灭天花运动的决议。

人类史上最恐怖的四大瘟疫,第一个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类史上最恐怖的四大瘟疫,第一个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类史上最恐怖的四大瘟疫,第一个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文导读:西班牙流感、黑死病、天花和艾滋病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四大瘟疫。

1.西班牙流感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感染率也达到了5%。

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至於在西班牙则称此为法国型流行性感冒。

事件经过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第一波有记录的流感发生于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Camp Funston, Kansas),但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

然而在当时的说法则指出,这波流感是源于中国南部,由1917年中国支援欧战的劳工所传播,但并无相关证据。

4月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也传出流感,3月中国、5月西班牙、6月英国,也相继发生病情,但都不严重。

同年8月刚离开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英国船上发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该船抵达英国之前,75%的船员被感染,7%的船员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另一说第二波的源头是当时苏联的阿什哈巴德(今属土库曼斯坦)。

8月27日,流感传回美国,并在波士顿的码头工人间传播,而法国的布莱斯特(Brest)也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了流感;9月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普遍传播,并在数星期内传到世界各地。

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疾病中,主要由病毒引起的是()①流行性感冒②乙型肝炎③疟疾④艾滋病⑤肺结核⑥痢疾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④2.外科大夫在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这是为了()A.让病人不害怕B.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C.是医院规章制度的要求D.防止大夫被病人体内的细菌感染3.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

“超级细菌”的出现,正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一种报复。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超级细菌”是指耐药性很强的细菌B.“超级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C.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D.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4.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B.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骨髓移植后应设法增强病人免疫系统的功能,以防止病原体的感染5.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A.菌痢B.艾滋病C.癌症D.足癣6.下列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口蹄疫B.天花C.猩红热D.禽流感7.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艾滋病的病原体属于()A.寄生虫B.细菌C.真菌D.病毒8.据报道,仅2018年3月份,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66716例,死亡1720人,其中,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两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9.为了自身的健康成长,除了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还要掌握一些有关免疫和传染病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