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消防技术实务资料整理
2016消防《实务》点睛资料

《消防安全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P4 2.预混燃烧的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容易形成动力燃烧,危险性更高。 P5 3.从沸溢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 较大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③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P6 4.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规定,火灾分为 A(固)、B(液)、C(气)、D(金)、E(电)、F (厨)六类。 P6 5.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 级。 P17 6.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 400 - 600℃时,室 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即为轰燃。轰 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P22 7.粉尘爆炸的特点:①压力高,持续时间长②多次爆炸,破坏严重③过程复杂 P41 8.安全疏散是建筑防火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 P44-45 9.表 2-2-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注:1.2.甲:乙炔站、氢气站、硝化棉厂房、赛璐珞 厂房、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乙:氧气站、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面 粉厂的碾磨部位。丙类:油浸变压器室、木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包装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 丁类:锅炉房。 P48 10.表 2-2-2 不按物质火灾危险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 甲类 1、2 乙类 1、2 P50 11.表 2-2-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注:2.2 丁类、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 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 1/4 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 1 /2 时,应按丙类确定。 P52 12.表 2-3-1 民用建筑的分类 P59 13.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表 2-3-7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 P60 14.一些性质重要、火灾扑救难度大、火灾危险性大的民用建筑,还应达到最低耐火等级要求,如地 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P62 15.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 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 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 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P64 16.厂房的防火间距应注意的问题 1)2)3) P65 17.表 2-4-1 厂房之间及其乙、丙、丁 、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 P66 18.表 2-4-2 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 在执行表 2-4-3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2)3) P67 19.表 2-4-4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1)2)3) 4) 5) P69 20.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 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6m 时,可设置在屋顶上。燃油锅炉 应采用丙类液体作燃料,采用相对密度不小于 0.75 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锅炉房、变压器室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 1.5h 的不燃性楼板隔开。 P70 21.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布置在首层或二、三层;设置在三层耐 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个厅、 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 400 ㎡。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两个。
2016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华版

(依据 2016 版教材制作)
真题标注 口诀记忆 高频考点 课本浓缩
标记符号说明:★历年考点;■案例考点;●必记知识点;
第 I 页 共 223 页
பைடு நூலகம்
目录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1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1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5 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8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10 第二篇 建筑防火………………………………………………………………………………………………………14 第一章 概述……………………………………………………………………………………………………………14 第二章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5 第三章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18 第四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22 第五章 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30 第六章 安全疏散………………………………………………………………………………………………………38 第七章 建筑电气防火…………………………………………………………………………………………………49 第八章 建筑防爆………………………………………………………………………………………………………53 第九章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60 第十章 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68 第十一章 灭火救援设施………………………………………………………………………………………………74 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77 第一章 概述……………………………………………………………………………………………………………77 第二章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77 第三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89 第四章 水喷雾灭火系统………………………………………………………………………………………………96 第五章 细水雾灭火系统…………………………………………………………………………………………… 102 第六章 气体灭火系统……………………………………………………………………………………………… 107 第七章 泡沫灭火系统……………………………………………………………………………………………… 115 第八章 干粉灭火系统……………………………………………………………………………………………… 124 第九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8 第十章 防烟排烟系统……………………………………………………………………………………………… 145 第十一章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55 第十二章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157 第十三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 159 第十四章 消防供配电……………………………………………………………………………………………… 164 第四篇 其他建筑、场所防火……………………………………………………………………………………… 167 第一章 概述………………………………………………………………………………………………………… 167 第二章 石油化工防火……………………………………………………………………………………………… 167 第三章 地铁防火…………………………………………………………………………………………………… 174 第四章 城市交通隧道防火………………………………………………………………………………………… 177 第五章 加油加气站防火…………………………………………………………………………………………… 180 第六章 发电厂防火………………………………………………………………………………………………… 188 第七章 飞机库防火………………………………………………………………………………………………… 191 第八章 汽车库、修车库防火……………………………………………………………………………………… 195 第九章 洁净厂房防火……………………………………………………………………………………………… 200 第十章 信息机房防火……………………………………………………………………………………………… 203 第十一章 古建筑防火……………………………………………………………………………………………… 205 第十二章 人民防空工程防火……………………………………………………………………………………… 207 第五篇 消防安全评估……………………………………………………………………………………………… 211 第一章 概 述……………………………………………………………………………………………………… 211 第二章 火灾风险识别……………………………………………………………………………………………… 212 第三章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213 第四章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216
2016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复习资料2

第二篇建筑防火1.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p43评价气体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和自燃点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闪点评价固体火灾危险性:熔点和燃点2.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按物质性质和数量分为五级注意:(1).一般就高原则(2)..以下就低原则:a、危险性较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小于5%b、丁戊类厂房内油漆工段小于10%且火灾不蔓延或对较大危险处采取防火措施。
c、丁戊类厂房内、封闭喷漆,负压车间,有可燃气报警系统,油漆段占防火分区小于20%3.储存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p49注意:1.就高不就低2.丁戊类仓库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本身1/2时,应按丙类确定。
4.建筑分类p52按建筑使用性质分a民用建筑b工业建筑c农业建筑按建筑高度分 a 单层、多层建筑27m (含)以下的住宅24m (含)以下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超过24m 的单层。
b 高层建筑 大于27m 住宅大于24m 的非单层建筑C 超高层 大于100m5.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A 级--不燃 B1级--难燃 B2级--可燃 B3级--易燃 (不 难 可 易) 6.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三类:不燃:钢筋 石 砖 硂难燃:沥青混凝土、阻燃处理的木材、水泥刨花板可燃:木材、竹子、刨花板、塑料,保丽板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支持能力、耐火完整性(穿透了吗)、耐火隔热性(背面热吗)。
影响因素:a材料本身属性(影响轰然速度,连续蔓延,助长火灾温度,产生毒气) b构配件的结构性能c材料与结构件间的构造方式d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e材料老化性能f火灾种类与使用环境7.建筑耐火等级 p58(1)主要指标:燃烧性能,耐火极限。
(2)房和仓库耐火等级一级(钢混)、二级(砖混)、三级(砖木)、四级(木)防火墙耐火极限都是3h甲乙类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3)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吊顶:一级不燃 0.25h二级难燃 0.25h三级难燃 0.15h四级可燃注意:地下和半地下,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不低于一级。
2016消防技术实务详解整理详解

2016 消防技术实务资料整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P2答: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2、燃烧分为哪些类型?P3答: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着火(包括点燃、自然)和爆炸。
3、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P5答:一、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燃烧特点比较稳定)和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
二、液体燃烧液体燃烧的类型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种1)闪燃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闪点即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2)沸溢从沸溢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③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3)喷溅三、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上述各种燃烧形式的划分并非绝对,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
例如,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熏烟燃烧、表面燃烧等形式。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按燃烧对象是如何分类的?P11答: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 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2016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重点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大部分燃烧产生和发展需要4 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
(口诀:可助火势)4.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为着火和爆炸。
5.气体燃烧方式有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6.液体燃烧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7. 固体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和动力燃烧(爆炸)。
(口诀:发表意见时发烟才有动力)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和雷击。
2.灭火的方法有冷却、隔离、窒息和化学抑制。
3.火灾分A、B、C、D、E、F 六类。
A 类固体、B 类液体、C 类气体。
4.火灾按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记忆方法:313,151)特别重大火灾:死30 人,伤100 人,损1 亿。
重大火灾:死10 人至30 人,伤50 人至100 人,损5000 万至1 亿。
较大火灾:死3 人至10 人,伤10 人至50 人,损1000 万至5000 万。
一般火灾:死3 人,伤10 人,损1000 万。
5.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
(口诀:防(放)备吸烟的不玩雷电)6.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递、热对流和热辐射(太阳向地球表面热传递的过程)。
(口诀:传对幅)7.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闷顶内、外墙面。
(口诀:管缝内外开)8.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轰燃)和衰减阶段。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01.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2016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知识点题汇总

2016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知识点题汇
总
为使大家全面复习消防安全评估其他建筑、场所防火建筑消防设施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网校老师:一个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学习计划是必须的,但每个考生的基础、精力、科目数量等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一千个考生就应该有一千个计划,懒一点的办法就是跟上网校的课程更新进度,逼着自己听。
如果需要一个具体的计划,我有一个“五阶段复习法”提供给大家,这个复习法是根据考试的规律制定的,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
第一个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围绕教材,全面剖析知识点,巩固基础,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第二个阶段:教材总结阶段,提炼知识点,使教材由厚便薄,全面提升对教材的掌控能力
第三个阶段:习题强化阶段,全面提升解题能力
第四个阶段:考前冲刺阶段,突出重点、难点、考点,通过对历年考题的研究,提升应试能力
第五个阶段:全真模拟阶段,模拟全真考场环境,提高临场发挥能力
考生提问:针对网校课程,靠什么应该如何备考?
网校老师:复习的目的就是怎么在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解题能力。
很多考生在看了几遍书以后依然感觉不太会做题,建议大家在知识点记忆环节就做到记忆思路和考试思路衔接,同时要适当做题,并建立自己的错题库,。
同时提醒考生网络教学依然离不开传统的学历方法,课前的预习,课中的笔记,课后的做题复习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
免费获取:。
(完整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第一章)

2016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2.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4.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第二节燃烧类型1.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点燃:或称强迫着火。
2.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3.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4.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5.固体燃烧:1)蒸发燃烧:先熔融蒸发,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
2)表面燃烧:在基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3)分解燃烧:受到火源,先发生热分解,分解出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4)熏烟燃烧: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叫熏烟燃烧,又叫阴燃。
5)动力燃烧:发生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考点+口诀消防安全技术实务(依据 2016 版教材制作)真题标注口诀记忆高频考点课本浓缩标记符号说明:★历年考点;■案例考点;●必记知识点;目录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1)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1)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 (5)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 (8)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10)第二篇........................................................... 建筑防火14第一章........................................................... 概述14第二章...........................................................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5)第三章...........................................................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18)第四章...........................................................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22)第五章........................................................... 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30)第六章........................................................... 安全疏散38第七章........................................................... 建筑电气防火.. (49)筑防爆53第九章...........................................................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60)第十章........................................................... 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 (68)第十一章......................................................... 灭火救援设施.. (74)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 (77)第一章........................................................... 概述77第二章...........................................................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77)第三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89)第四章........................................................... 水喷雾灭火系统 (96)第五章........................................................... 细水雾灭火系统 (102)第六章........................................................... 气体灭火系统.. (107)第七章........................................................... 泡沫灭火系统.. (115)第八章........................................................... 干粉灭火系统.. (124)第九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8)烟排烟系统 (145)第十一章.........................................................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55)第十二章 (xx)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157)第十三章......................................................... 建筑灭火器配置 (159)第十四章......................................................... 消防供配电. (164)第四篇........................................................... 其他建筑、场所防火.. (167)第一章........................................................... 概述167第二章........................................................... 石油化工防火.. (167)第三章........................................................... 地铁防火174第四章........................................................... 城市交通隧道防火. (177)第五章........................................................... 加油加气站防火 (180)第六章........................................................... 发电厂防火. (188)第七章........................................................... 飞机库防火. (191)第八章........................................................... 汽车库、修车库防火.. (195)净厂房防火 (200)第十章........................................................... 信息机房防火.. (203)第十一章 (xx)防火205第十二章......................................................... 人民防空工程防火. (207)第五篇........................................................... 消防安全评估.. (211)第一章........................................................... 概述 211第二章........................................................... 火灾风险识别.. (212)第三章...........................................................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213)第四章...........................................................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216)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第二节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分类第四节燃烧产物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爆炸极限第三节爆炸危险源第二节 xx气体三、xx气雾剂(三)xx固体的火灾危险性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性物质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一章概述一、建筑火灾的原因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二、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表 2-2-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表 2-2-2 不按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56★一、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表 2-2-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表 2-2-4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第一节建筑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分类第二节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三)平板状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二)附加信息标识第四节建筑耐火等级要求表 2-3-7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耐火等级二级三级注: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采用不燃烧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消防技术实务资料整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P2答: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2、燃烧分为哪些类型?P3答: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着火(包括点燃、自然)和爆炸。
3、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P5答:一、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燃烧特点比较稳定)和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
二、液体燃烧液体燃烧的类型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种1)闪燃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闪点即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2)沸溢从沸溢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③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3)喷溅三、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上述各种燃烧形式的划分并非绝对,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
例如,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熏烟燃烧、表面燃烧等形式。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按燃烧对象是如何分类的?P11答: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 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P13答:1)电气 2)吸烟 3)生活用火不慎 4)生产作业不慎 5)设备故障6)玩火 7)放火 8)雷击3、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有哪些?P16答: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般,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火灾时建筑内烟气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蔓延的途径主要有:内墙门、洞口,外墙门、窗口,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各种竖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等。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18答: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1)冷却灭火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隔离灭火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3)窒息灭火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以维持燃烧。
向火场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
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
4)化学抑制灭火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
常见的灭火剂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可有效扑灭初期火灾。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1、爆炸有几种类型?P20答:爆炸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见。
2、爆炸浓度极限的概念是什么?其在消防中的意义主要有哪些?P22、24答: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
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
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爆炸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爆炸范围。
爆炸极限在消防中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
③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
④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例如,采用可燃气体或蒸气氧化法生产时,应使可燃气体或蒸气与氧化剂的配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若处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
3、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P21答: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3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4、什么是最小点火能量?P25答:所谓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目前都采用毫焦(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
5、常见爆炸引火源有哪些?P25答:引火源是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常见引起爆炸的引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撞击、摩擦产生火花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等6、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P24答:通常,引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物料原因、作业行为原因、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等。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1、什么是危险品?P27答: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2020余种。
2、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包括哪几类?P27答: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具体指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中的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3、易燃气体按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级的?P28答: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
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碳五以下的烷烃、烯烃,无水的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环丙烷、环丁烷、环氧乙烷,四氢化硅、液化石油气等。
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易燃易爆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GA/T 536.1-2013),易燃气体分为两级。
I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II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为险物质。
4、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有哪些?P31答:(一)易燃性易燃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即火灾危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二)爆炸性易燃液体的挥发性越强,这种爆炸危险就越大。
影响其蒸发速度的因素有温度、沸点、比重、压力、流速等。
(三)受热膨胀性(四)流动性流动性是液体的通性,易燃液体的流动性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五)带电性多数易燃液体在灌注、输送、喷流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当静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则放电发火,有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危险。
(六)毒害性易燃液体大都本身或其蒸气具有毒害性,有的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易燃液体蒸发气体,通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造成人身中毒。
5、易燃固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概念分别是什么?P32、33答: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系指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并且该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
这类物质都具有遇水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热量,能引起火灾的危险性或爆炸性。
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一章概述1、建筑火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1.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放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
2、建筑火灾的危害体现在哪几方面?答:1.危害人员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等。
3、建筑防火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哪些?答:一)总平面布置方面包括:1.选择合理的建筑位置;2.合理划分生产区、存储区(包括露天存储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3.合理确定各类建(构)筑物、堆场、储罐、电力设施及电力线路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4.设置必须的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作业面。
二)建筑结构防火方面1.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积;2.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3.在构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护层;4.对钢梁、钢屋架及木结构做耐火吊顶和防火保护层包敷设等。
三)建筑材料防火1.控制建筑材料中可燃物数量,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2.与电气线路或发热物体接触的材料采用不燃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3.楼梯间、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和供人员疏散的通道内采用不燃材料。
四)防火分区分隔1.建筑内部利用防火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及防火水幕等分隔物;2.建筑物外采用防火挑檐、设置窗槛(间)墙等。
3.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中庭以及管道井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五)安全疏散1.防火分区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2.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限值;3.疏散方向采用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设置;4.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入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5.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6.疏散宽度保证不拥堵,为疏散人员提供引导。
六)防排烟1.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和选择合理的防烟、排烟方式。
七)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1.合理设计防爆结构和泄爆面积、准确选用防爆设备;2.对建筑用电负荷、供配电源、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及其安装敷设等,采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火技术措施。
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1.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爆炸极限和自燃点;2.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闪点3.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熔点和燃点。
2、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答:生产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甲类: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28℃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