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秸秆调制技术
秸秆氨化

1、氨源的选择
氨化注意事项
2、氨的用量 3、氨化时间(与温度有关)
4、操作过程
氨化饲料品质感官鉴定
等级 优良 良好 一般 劣质
色泽
气味(放氨后)
棕色、深黄或 浅褐色
糊香
黄褐Biblioteka 糊香质地 松散柔软较柔软
黄白或褐黑 无糊香或微臭 轻度粘性
灰白或褐黑
刺鼻臭味
粘结成块
氨化饲料饲用注意事项
1、训饲 2、放掉余氨 3、霉烂部分不能饲喂 4、注意补充其他养分
堆垛法氨化示意图
左:地面砌一高10~15厘米,宽2~4米,长则按制作量而定 中:把整捆麦秸用水喷洒,码垛高2~3米 右:用厚无毒塑料薄膜密封,四周用石块和砂土把塑料薄膜边压紧地面密封, 用带孔不锈钢锥管按每隔2米插入,接上高压气管,通入氨气。为避免风把塑 料薄膜刮掉,每隔1~1.5米,用绳子两端各拴5~10千克石块,搭在草垛上, 把垛压紧。
氨化饲料
优点
氨化 (ammoniate)
氨源 方法
提高粗蛋白含量 提高有机物消化率和饲料利用效率 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可防止饲料霉坏 使秸秆中夹带的野草籽不能发芽繁衍 液氨、氨水、尿素和碳铵等 窖池法
堆垛法
用尿素和碳铵窖池法氨化秸秆示意图
1、清扫 2、拌料 3、入窖 4、稍踩实 5、密封 6、晒干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

龙源期刊网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作者:来源:《吉林科技报》2015年第10期秸秆氨化饲料在我国推广应用已20多年,广泛采用的氨化方法主要有堆垛法、窖池法、氨化炉法和氨化袋法。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春季节小规模饲养户也有采用氨化炕法。
无论哪种氨化方法,尿素、氨水、液氨和碳酸氢铵都可以选用,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氨化方法。
窖池法氨化秸秆饲料窖池氨化设施为壕、池、窖。
壕为长方形土壕、池为水泥结构、窖为土窖,即可用于冬季青贮,又可用于夏秋季氨化。
适用于该法氨化的氨源为尿素和碳铵。
用尿素氨化秸秆,每吨秸秆需尿素40~50公斤,溶于400~500公斤清水中,用喷雾器或水瓢泼洒,与秸秆搅拌均匀后,一批批装入窖内,摊平、踩实。
原料要高出窖口30~40厘米,长方形窖要呈鱼脊背式,圆形窖呈馒头状,再覆盖塑料薄膜。
盖膜要大于窖口,封闭严实,先在四周填压泥土,在逐渐向上均匀填压湿润的碎土,轻轻盖上,切勿将塑料薄膜打破,造成氨气泻出。
氨化袋法氨化秸秆饲料氨化袋要求是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在0.12毫米以上,韧性好、抗老化、黑颜色。
袋口直径1~1.2米,长1.3~1.5米。
用烙铁粘缝,装满秸秆后,袋口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背风、距地面1米以上的棚架或房顶上。
可用相当于秸秆风干重量4%~5%的尿素或8%~12%的碳铵,溶解在相当于秸秆重量40%~50%的清水中,充分溶解后与秸秆搅拌均匀装入袋内。
昼夜温度平均在20℃以上时,经15~20天即可饲喂。
氨化炕在北方冬春寒冷季节,饲养1~2头牛的农户,可采用火炕氨化秸秆。
火炕四周用土坯或砖砌墙1.3~1.5米高,将切碎的秸秆在地面上按比例搅拌好尿素溶液后,装入炕中摊平踩实,顶层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四周密封在炕墙上。
炕下燃烧碎柴,缓慢加热,使秸秆堆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经15~20天即可饲喂。
氨化秸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应尽量避开闷热时期和雨季。
2.严格按规定操作进行。
氨化操作要快,最好当天完成充氨和密封。
喂羊的小麦秸秆氨化技术,掌握了方法,就可制作出高质量的饲料

喂羊的小麦秸秆氨化技术,掌握了方法,就可制作出高质量的饲料前言:在我们大西北河西走廊农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修建氨化池制作氨化小麦秸秆的习惯。
记得那时候村里牛羊成群,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的房前或者屋后开挖一个氨化池,然后用砖砌好,再用水泥抹光,按照一定程序来制作氨化小麦秸秆。
小麦秸秆通过氨化处理可以破坏其中的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的结合,提高粗纤维和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率、增加适口性、改善秸秆品质,而且还能使秸秆含氮量增加1~1.5倍。
本文将重点为大家介绍小麦秸秆氨化原理、影响氨化麦秆质量因素、小麦秸秆氨化具体方法、小麦秸秆氨化注意事项、氨化小麦秸秆喂羊方法、饲喂优势及喂羊注意事项。
小麦秸秆氨化原理用尿素、氨水、无水氨以及其他含氮化合物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喷洒在小麦秸秆上,在常温密闭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闷制,让小麦秸秆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
等闷制完成后提高了小麦秸秆的含氮量,改善了秸秆适口性,同时还提高了肉羊对秸秆的采食利用率。
影响氨化麦秆质量因素小麦秸秆氨化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氨的用量、小麦秸秆含水率、环境温度和时间以及小麦秸秆原来的品质。
①氨的用量: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氨的经济用量以麦秆干物质重量的2.5%~3.5%最为合适。
②氨化麦秆含水率:用尿素和碳酸铵氨化秸秆时,含水率以45%为宜。
含水率过高麦秆容易发霉,还不方便操作;含水率过低氨化效果又不理想。
③氨化麦秆的环境温度和时间:一般来讲,当环境温度小于5℃时,氨化时间应大于8周;当环境温度为5~15℃时,氨化时间为4~8周;当环境温度为15~30℃时,氨化时间为1~4周。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环境温度越高,氨化时间越短。
④麦秆原来的品质:麦秆氨化之后,它的营养价值提高的幅度和麦秆原有营养价值的高低相关。
但要注意的是,品质差的麦秆,营养价值提高幅度较大,相反品质好的麦秆营养价值提升幅度却较小。
小麦秸秆氨化具体方法麦秆氨化处理方法有很多,比如尿素氨化法、氨水氨化法、无水氨氨化法和碳铵氨化法。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一、堆朵氨化法:堆朵氨化法又叫堆贮法、垛贮法。
它是将经切碎的秸秆堆成垛、用聚乙烯薄膜密封、注入氨化剂,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1、秸秆打垛:秸秆打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捆草垛,另一种是散草垛。
捆草垛整齐,垛可以打得高,节省塑料薄膜,容易机械化管理,不易漏气,并可按草捆数计算垛的重量,但水不易喷均匀,散草垛打不高,必须将塑料薄膜包好,以防漏气。
捆草垛使用较为普遍,一般按长×宽×高为4.6米×4.6米×2.1米的规格制作,垛顶作成屋脊形以利于排掉雨水。
顶上压以旧轮胎,再用绳子纵横捆住,防止风刮。
有时为了便于插入注氨钢管,打垛时先放一木杠,通氨时取出木杠,插入钢管就容易了。
2、堆垛氨化操作步骤:在干燥的平整地上把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铺开,再把切碎的小麦秸(玉米秸或稻草)加水,调节水分含量在20%左右,再混均匀,在铺好的塑料膜上打垛,垛高可以到2米,垛宽2—3米,其长度可以长可短,根据加工草的多少而定。
一般说,垛大点节省塑料膜,但易于漏气,不便补贴。
氨化玉米秸秆时,垛不宜过大,因为这样难以加水搅拌,经过一两天还来不及氨化,秸秆就会霉坏发热。
为了通氨,在垛的中间埋一根多孔的硬塑料管或胶管。
垛下面铺的和垛上盖的塑料薄膜在每边留出50—100公分,以便把两面的塑料膜折叠好,用泥土压紧,封住,不使漏气。
最后,将硬塑料管与液氨罐接通,按秸秆重量的30%通氨。
通氨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办事,保证安全,氨用量可以通过称量液氨罐求得,或用流量计计算,还有的根据氨在垛内鼓起塑料膜的程度估计。
最后取出垛中的塑料管,将孔洞用胶布粘贴。
3、塑料薄膜的选用;要求用无毒无害,抗老化和气密封性好的薄膜来作草垛的垫底和覆盖,通常用聚乙烯薄膜,膜的厚度、宽度和颜色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氨化粗硬的玉米秸秆,应选用较为厚的塑料薄膜(0.12毫米左右),如氨化麦秸秆则可选用薄一些的膜。
秸秆氨化

提高粗蛋白含量 优点
提高有机物消化率和饲料利用效率
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可防止饲料霉坏
氨 化 (ammoniate)
使秸秆中夹带的野草籽不能发芽繁衍
氨源 方法 堆垛法 液氨、氨水、尿素和碳铵等 窖池法
用尿素和碳铵窖池法氨化秸秆示意图
1、清扫 2、拌料 3、入窖 4、稍踩实 5、密封 6、晒干
堆垛法氨化示意图
左:地面砌一高10~15厘米,宽2~4米,长则按制作量而定 中:把整捆麦秸用水喷洒,码垛高2~3米 右:用厚无毒塑料薄膜密封,四周用石块和砂土把塑料薄膜边压紧地面密封, 用带孔不锈钢锥管按每隔2米插入,接上高压气管,通入氨气。为避免风把塑 料薄膜刮掉,每隔1~1.5米,用绳子两端各拴5~10千克石块,搭在草垛上, 把垛压紧。
3、霉烂部分不能饲喂 4、注意补充其他养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氨源的选择
2、氨的用量
氨化注意事项 3、氨化时间(与温度有关) 4、操作过程
氨化饲料品质感官鉴定
等级 优良 良好
色泽
气味(放氨后) 糊香 糊香
质地 松散柔软 较柔软
棕色、深黄或 浅褐色
黄褐
一般
劣质
黄白或褐黑
灰白或褐黑
无糊香或微臭
刺鼻臭味
轻度粘性
粘结成块
氨化饲料饲用注意事项
1、训饲
2、放掉余氨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一)

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一)氨化秸秆的制作1. 引言在目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秸秆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其中,氨化秸秆是一种常用的制作方式,可以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提供给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本文将从浅入深,介绍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
2. 氨化秸秆的原理氨化秸秆的制作原理主要涉及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以及氮源的供应。
以下是制作氨化秸秆的关键步骤:•第一步:秸秆的预处理首先,将秸秆进行细碎,以增加表面积。
然后,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常见的方法包括浸泡、蒸煮或酶解等,旨在破坏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
•第二步:氮源的添加接下来,在秸秆中添加合适的氮源,如尿素、禽畜粪便等。
氮源的添加是为了提供氨化过程中所需的氮元素,促进细菌的活性和产氨效率。
•第三步:微生物降解将预处理后的秸秆与氮源充分混合,然后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
微生物如厌氧菌、发酵菌等,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和氨。
这一过程中,细菌会利用秸秆中的碳源进行代谢,产生氨和其它有机酸等代谢产物。
•第四步:堆肥和发酵降解后的秸秆和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堆肥和发酵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湿度、通气等环境条件需要适当调控,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
•第五步:干燥和粉碎经过一定时间的堆肥发酵,产出的氨化秸秆需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以便于存储和使用。
3. 制作氨化秸秆的优势制作氨化秸秆具有以下优势:•资源化利用:通过氨化秸秆的方式,废弃的秸秆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提供养分:氨化秸秆作为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可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养分。
•改善土壤:氨化秸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肥性。
•长效供应:氨化秸秆中的养分以有机形态存在,可以缓慢释放,为作物提供长效养分供应。
结论通过氨化秸秆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
第六讲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2.氨源的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液氨, 用液氨氨化速度快,价格便宜。没有液氨 的可采用尿素,碳酸氢氨、氨水。尿素用 量占秸秆重的比例分别是4.0-6.0• %• 。 3.塑料膜准备 选择无毒塑料膜,厚度不 小于0.2毫米,• 塑料膜大小取决于垛、池、 窖、袋大小,并在四边留出压头,供封闭 时压边。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以尿素作为氨源为例:以尿素为氨源时, 要避开盛夏35℃以上的天气,因为气温高于 35℃,塑料膜下秸秆温度可达50-70℃,在 这个温度条件下,• 不利于细菌分泌尿酶使 尿酶活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尿素分解产生 氨,从而引起喜高温性的酸败菌活动,引 起醋酸发酵,致使秸秆变质。用液氨、氨 水、碳酸氢氨氨化时不存在这一问题。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4.将切碎的秸秆均匀的放入氨化池中,每层 厚度20厚米左右,每放入一层秸秆则喷洒一 层尿素溶液,做到秸秆全部放入池中尿素 液也用完。并形成馒头状高出氨化池。 5.上面盖好塑料膜,用挤压法排出空气, 塑料膜四周压盖于氨化池四周洞外并埋小 沟中,呈封闭状态。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的方法:秸秆氨化方法较常用的 有氨化炉、池、窖、缸、塑料袋、堆垛等 氨化方法。各种方法制作技术大体相同。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一、氨化温度 氨化秸秆的制度与气温关系很大。一般 适宜的温度为0-35℃之间,最佳温度是1035℃。我国北方地区室外氨化秸秆可在4-10 月份进行,在室内可全年进行。• 要选择晴 朗无风天气进行氨化。在春秋季节应选择 一天中气温最高时进行,以加快氨化反应 速度。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二、场地选择 选择宽敞、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平坦、 不受畜禽损害,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地 方为氨化场地。 三、物料准备 1、选择新鲜秸秆 其营养值较高,养分 损失少,灰尘少,附着的菌类及尿酶活性 强,有利于氨化。将秸秆用铡草机切成1-2 厘米长的草段。
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 氨化秸秆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 奶牛养殖

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氨化秸秆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奶牛养殖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粗饲料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大力发展优良牧草以外,秸秆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饲料资源。
但其含氮量较低,纤维类成分较难被消化。
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企图通过适当加工以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目前看来氨化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加工方法。
为开辟新的饲料资源,近年来我们对氨化粗饲料进行了一些研究。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氨化秸秆饲料的制作方法氨化秸秆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
1、氨化秸秆的优点氨化秸秆是目前一项较为成熟的饲用秸秆的处理技术,不但制作简单,而且效果明显。
氨化是利用碱和氨与秸秆发生碱解和氨解反应,破坏木质素间的化学键。
秸秆经氨化处理后,质地变得柔软蓬松,适口性提高,饲喂家畜后可明显的提高采食量和采食的速度。
经研究表明,经过氨化的秸秆的饲喂效果可与中等质量的干草相同;秸秆经氨化后粗蛋白的含量增加,可提高1-2倍,饲料的消化率提高,有机质的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其中大量的纤维素变得易于消化,可在瘤胃中发酵转化为能量,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奶牛在采食经氨化的秸秆后,还可使肠道通畅,改善消化功能。
2、氨化秸秆的制作方法秸秆氨化的位置应该地势高燥、面积较大、背风向阳的地块,可在离圈舍或者饲料加工较远的地方建造氨化池,或者进行堆垛氨化,方便投取料。
建造氨化池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氨化池的形状楞为长方形或圆形,容量要根据家畜的养殖数量来确定,挖好池后用砖铺底和砌垒四壁,用水泥抹面。
堆垛法是使用塑料薄膜将氨化后的秸秆密封、贮存。
原料选择。
用于氨化的秸秆原料可为玉米秸秆、麦秸或者稻草,原料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质、无霉变,含水量应保持在20%-40%。
氨化饲料的制作。
氨化秸秆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氨化池氨化法、窖贮氨化法和塑料袋氨化法。
其中氨化池氨化法是将秸秆切短至1. 5-3 cm,再用温水将秸秆重量3%-5%的尿素制成溶液,要求氨化秸秆的含水量为40%左右,即要求温水的使用量为每100 kg秸秆用水量为30 kg,尿素量为3-5 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化秸秆调制技术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氨化稻草、氨化玉米秸、氨化麦秸的调制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制作上述各类氨化饲料的地区。
2. 季节和天气的选择
秸秆氨化与气温关系较大,一般氨化的适宜温度范围在
0-5℃,最适宜温度在10-35℃。
在冬季最好选在中午,这样可以加快氨化速度,提高氨化效果。
如在夏季,最好避开气温超过35~C的时期。
3. 场地安捧
根据条件可采用窖氨化法或堆垛法,也可以用塑料袋或水缸等进行氨化。
窖氨化法:可以利用现成的青贮窖进行。
如没有现存的窖需新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岗地作为窖址,最好是向阳背风的地方,也要注意便于交通和管理,同时不受人畜祸害。
窖的大小可按每立方米装切短的干秸秆700千克左右设计。
堆垛法:不需要水泥窖或土窖,可在平地上进行。
4. 原料和材料的准备
4.1 秸秆
稻草、麦秸、玉米秆均可氨化。
新鲜秸秆养分含量高,且
含有一定水分,氨化时一般不必再加水,同时新鲜秸秆上脲酶活性强,能加速尿素分解。
陈秸秆要求用保存良好的,即干净、干燥、色鲜的,不应用霉变的秸秆。
若能切短,则氨化效果会更好,各地奶牛场可利用青贮用的切草机。
4.2 氨源
尿素、碳铵、氨水、液氨都可以。
用液氨还没有条件,碳铵是最方便、最经济、效果又好的氨源。
各种氨源的用量按干秸秆计算,碳铵10%、尿素5%、氨水10%-12%、液氨3%。
4.3 塑料薄膜
氨化时需要用塑料薄膜密闭。
应用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厚度不小于0.1毫米,最好用防老化的农用薄膜,不应用有毒的聚氯乙烯薄膜,以防对家畜发生毒害;也不应用过薄的塑料膜,以防扎破漏气和雨水漏入。
4.4 其他材料
运输工具、水(氨化新鲜秸秆时不需)、秤、叉子等。
5. 调制过程
5.1 窖氨化法
5.1.1 装窖的过程
对晴天收割的新鲜秸秆,如鲜稻草、鲜麦秸,可一边用切草机将其切短,放入青贮窖中,一边加入适量的碳铵或尿素,拌匀后踩实即可;水分过高的原料,应摊晒一下或掺入干秸秆,将含水量控制在秸秆量的30%-50%。
对于干稻草等,要一边
切短,一边喷水,一边撒碳铵或尿素,拌匀后踩实;也可将碳铵或尿素制成水溶液进行浇洒,每100千克干秸秆用水20-30千克。
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尽可能将碳铵或尿素喷洒均匀。
碳铵或尿素量一定要用足,否则秸秆不会软化,氨量不足时会产生霉菌,影响氨化质量。
秸秆顶面要堆成馒头形,高出窖面至少1米,以防止下沉塌陷成坑,造成汪水。
如果用氨水,可先将秸秆堆好,最后将氨水用水桶或胶管直接向秸秆堆的中部浇洒就行,而不必分层浇洒。
5.1.2 密闭氨化将上盖用的塑料薄膜,沿秸秆的馒头形顶面顺坡向窖的两边铺压,窖边用泥土压实、封严。
没有大的塑料薄膜,要多盖几层。
在薄膜上面再压一层稻草或其他物料,能用泥土压实则更好。
5.1.3 氨化时间
氨化反应的速度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温度越高则反应速度越快;反之,温度低时反应速度就变慢。
不同气温时的氨化时间推荐如下表:
5.1.4 氨化期间的管理
在秸秆密闭氨化期间,要严加保护管理,防止人、畜祸害。
在风雨天,要防止风刮坏塑料薄膜和雨水冲掉窖边的泥土。
一旦发现损坏,出现破口或漏气,应及时修补好。
5.1.5 开窖放氨
氨化好的秸秆,开窖后有强烈氨味,不能直接饲喂牛羊,必须放净氨味(即余氨)。
放氨的方法是选择晴朗天气,把氨化好的秸秆摊开,并用叉子经常翻动,一般l至3天即可。
此时,秸秆呈糊香或微酸香味。
对湿度大的秸秆,晒一下适口性会更好。
切不可让雨水淋浇,导致养分损失;也不可将开窖后的潮湿秸秆长时放臵在外,以免引起霉变。
5.2 堆垛氨化法
5.2.1 场地清理
场地必须平整,清除石块、砖瓦块等坚硬物,以免扎坏塑料薄膜。
为了防止氨水从地面跑掉,最好在水泥地上进行;如泥地,必须用塑料薄膜铺底。
5.2.2 堆垛
一边堆垛,一边浇洒碳铵或尿素;用氨水处理,可一次垛到顶后再浇泼。
氨源用量和加水量与窖氨化法相同,垛的形状若为方形,顶部要呈馒头形;长方形的垛,顶部要呈屋脊形。
有条件的,可预先将秸秆打成捆,利于堆垛。
5.2.3 封垛
垛好秸秆后,封垛。
封垛方法:把上盖和铺底两块塑料薄膜的边重叠,平压在地平面,从头往里卷至垛根,再用泥土紧紧压住,踏实封严。
5.2.4 注氨
若使用液氨氨化,在垛好秸秆注入氨气。
注氨后将注氨孔洞用胶布粘贴、封口。
5.2.5 氨化时间与管理
地面温度一般高于地下,所以氨化时间可比窖氨化法(5.1.3项)适当减少。
氨化期间的管理同5.1.4项。
5.2.6 开垛放氨
氨化处理结束后的放氨方法同5.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