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课件 (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教学课件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他自幼好学,博通经史,善于写文章。先后担任过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宣 城太守等官职。因参加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的政变活动,事泄被杀。范晔广泛 搜集几十种关于后汉(亦称东汉)史事的著作,删繁补略,撰写《后汉书》。因突遭 杀害,只写就帝纪10卷,列传80卷。后来梁代刘昭将晋朝人司马彪所著《续汉书》 的志8篇,分为30卷,以补范著所缺,合计120卷。到北宋时,始将两书合刻,成为今本 《后汉书》。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如“上书乞骸骨”。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5.分古今
例句
古义
今义
从容 常从.容.淡静
不行 举孝廉不.行. 特征 公车特.征.拜
郎中 周密 覆盖周.密.无
际
言谈举止适度 得体 不去应荐
特地征召
四周严密
首页
X Z D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13《张衡传》课件

南都赋
• 生动地描画了当 时南阳郡的社会 面。 貌、人民生活 和民间风俗。并 衷心的深沉的寄 托了对故乡的真 情挚爱。
其他名赋
• •
《《 同思 声玄 赋赋
》》 、、 《《
归定 田情 赋赋
》》
其他著作
• 诗:《四愁诗》、 《怨篇》、《残句》 • 文:《应间》;铬:《绶笥铭》 • 诰:《东巡诰》 • 诔:《司徒吕公诔》 • 赞:《南阳文学儒林书赞》 • 书:《与崔瑗书》(残) • 上疏:《上顺帝封事》、《上陈事疏》
张衡的文 学成绩
政治方面
• “常问天下所疾恶者……” • 看出他聪明机智
• 《思玄赋》的由来 • 看出他心思细密
政治方面
• 出任河间相 • (1)“治威严,整法度” • 看出他执法严明 • (2)“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 说明他在任期间政事清明
数学方面
(1)著有《算罔论》 (2)计算出圆周率在3.1466-3.1622之间
这一成风仪 • 可以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 • 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艺术方面
•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 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 • 赵歧、刘褒、张衡、蔡鱼、刘旦、杨鲁
二京赋
• 名著《东京赋》 和《西京赋》, 合称《二京赋》, 描写了东汉时期 长安和洛阳的繁 华景象,讽刺了 官僚贵族荒淫无 耻的寄生生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张衡传课件PPT

小结
• 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 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 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 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 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 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
研读课文第5、6段:为官方面
• 对照课文注释处理文言字词 • 评价张衡为官方面的特点
聪明机智
果敢决绝 政绩卓越
人物传记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后人评价
文学方面 科学方面 为官方面
课文研讨
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他在 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政治上的作为 怎么样?
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累召不应” (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 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的科学成就:
浑天仪 地动仪 《灵宪》《算罔论》
本文在语言运上的特点
•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 例如,“不行”、“不就”、 “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 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 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
文化常识之一 1.举孝廉不行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2.连辟公府不就 ——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 名位。 4.累召不应 ——召见,召聘。
1
目标
•人们总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呆着,因为大家 按自己的习惯行事时会觉得自在。如果一个人 仅仅是喜欢在出席会议时选择房间里的特定位 置,这当然没错。但如果作为教师,却总是习惯 站在教室里某个特定的地点,这就有问题了。这 种情况下,距离教师较远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 现课堂纪律问题。多数教师只能照顾到离自己 不远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喜欢后排的 座位呢?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距离教师越远, 就越可以肆无忌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第13课《张衡传》课件(28张)(共28张PPT)

接续
,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
没有谁
摹仿,
仿照
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过渡奢侈
才
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
用它来讽喻规劝。 因:用。以:来。
才,累召不应。
以为……罕见(形 容词意动用法)
指器械方面制
造的巧妙
用心思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
6 、低调是永恒的美德,缺心眼的话就要学会沉默。 2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你真正喜欢的事业。 8 、路再长也是会有终点,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 顺了,人生也就圆融自在了。在意多了,乐趣就少了;看得淡了,一切皆释然。人要知足常乐,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负荷重了,就会 怨天忧人。
豪族大户。右 族:豪族
治:治理 官吏初到任
暗中
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
通“擒”。 捕捉、捉住
政治清明
指官员到 职工作
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
请求赐还自己的 身体,回家乡去
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
死
年卒。
征召授 予官职
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征召,召来授官。 召请来授官
拜为上卿
任命,授给官职。
再迁为太史令
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
调动官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调动官职。
出为河间相
离京去外地为官。
衡下车视事三年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上书乞骸骨
指官吏初到任。指官员到职工作。 授官。除去旧职任新职 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3课张衡传精选教学PPT课件

8.填空。 (1)“ 遂 通 五 经 , 贯 六 艺 ” 中 “ 五 经 ” 是 指 _____诗____书____礼____易____春__秋_________________ ; “ 六 艺 ” 是 指 _______礼____乐____射____御____书____数_______。 (2《) 两都赋》的作者是__班__固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张__衡____。 二都与两京都指__长__安____和__洛__阳____。 (3) 指 调 动 官 职 的 文 言 词 语 有 : ______迁____转____徙____调____出____改__等________(至少写出三个) 。 (4)前四史指的是《__后__汉__书____》与《___史__记_____》《___汉__书_____》 《___三__国__志___》。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 “员”通“圆”,圆周 )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皿
)
(3)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傍”通“旁”,外面 )
(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捉拿 )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常从.容.淡静。
【译文】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会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 行为不轨的人鬼混,就会天天产生邪恶的思想。
【感悟】这几句说明了择友交友的重要性。古人说:“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环境的熏陶, 交往的感染会对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中道理,值得深思。
9.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 【译文】失意时志向应更加坚定,年老了志气应更加豪壮。 【感悟】此二句点出人所应有的心理状态。失意时,常有壮志 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如若不是懦夫,一定会坚定志向, 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锲而不舍。同样,年老体弱时,也应该是“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第13课张衡传课件(共39张PPT)

死因
后因密谋推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 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
代表作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 《三国志》合称“四 书”。
东汉 张衡 (78---139)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张衡,一九五五年全 国发行过纪念邮票。一九五六年南阳重修他 的坟墓和读书台,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 在他的纪念碑上题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 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 敬佩。”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题词赞 道:“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地理学
❖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 研制出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等。
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 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在1800 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 们感到惊叹。
气象学
❖ 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侯风仪",是 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 鸡早1000多年。
张衡《应问》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 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全才张衡
❖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 家、政治家,被人们称为”科圣“。
❖ 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 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文学
❖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 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 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 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 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画了当时南阳 郡的社会风貌、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此外 还著有《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 等30余篇。
乃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 词
❖ 纵观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阅读短文,不少都是从唐宋以后所修的官方 史书(人物传记)中摘取,其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动词尤多,同学们一定 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3课《张衡传》课件.ppt

归纳主旨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 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 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 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 在科学上的贡献,并贯穿了作者对 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写作特色
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 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 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 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 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 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为政理”。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 何体现?
明确: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 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 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 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 类的贡献。
传记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 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 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 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2012年6月来自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 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 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 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 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 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 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 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问题探究
1.张衡的高尚念币
张衡纪念封
地动仪纪念邮票
张衡博物馆
张衡墓
张衡墓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 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 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 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 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 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 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3.《张衡传》课件

尝一龙机发而 地不觉动,京 师学者咸怪其 无征。后数日 驿至,果地震 陇西,于是皆 服其妙。自此 以后,乃令史 官记地动所从 方起。
曾经有一次一条龙的机 关发动了,可是(洛阳) 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 里的学者都对它没有应 验引用感陇到西地奇震怪一事。有几什么天后, 驿作用站? 传送文书的人来了, 证运出用了明典候果型风事地然例动(,仪进的在一灵)步敏突度陇西发 生和准了确地性,震而,且“于皆是服其全都叹 服妙应”,地与与动““合咸仪契怪的若其神无巧”征妙相”呼相。从此 以映成后趣,,增强(了朝文章廷的)可信就责成 史度情,致官使。根文章据于地平实动中仪透出记载每 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张衡传
范 晔
作者介绍
范晔( 398 - 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淅川东)人, 历史学家。他少年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精通音 律,善弹琵琶,写得一手漂亮的隶书。曾任右军参军、新蔡太 守、尚书吏部郎等职。元嘉初,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 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著《后汉书》, “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累迁左卫将军、太子 詹事,意志不满。与孔熙先谋逆,参与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 谋杀宋文帝,事败遭逮捕被杀。 《后汉书》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 字流畅,既具史学见识,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⑤有钻研精神、创新精神——精思傅会, 十年乃成;研核 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复造候风地动.....未之 有也。
⑥关心国事,有政治才干——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治威严,整法度,阴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 另外写七地个动龙仪头的丝工毫作不原动理,。寻找它指 示的“方振向”,“就吐能”知“道衔地”震几的地方。 用实个际动发词生,的说地明震各来个检部验件仪器,完 全以来相的发符,功机,还能,灵从灵而验来敏七如不。首曾神“ 不。有虽 动从过一 ”有这龙 说样典籍的记情形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词句的特殊用法及文化知识
第二段:
文言实词特殊用法: 机巧:古今异义,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 特征:古今异义,特地征召
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研究透;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文言特殊句式: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状语后臵 文化常识:
术学、阴阳、公车、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 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 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dū)柱,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 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 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 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 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 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 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 (lǒng)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 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张衡传
范晔《后汉书》
范晔《后汉书》是纪传体史书, 与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陈寿《三国志》合称“四史”,对我 国文学、史学均有很大影响。
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 讨人物的思想品行、人物所处的时代 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 属(zhǔ)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 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 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bì )公府不就。时 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yú )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 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 才,累召不应。
文言词句的特殊用法及文化知识
第五、六段:
文言实词特殊用法: 共目之:名词活用为动词,递眼色 下车:古今异义,初到任
收禽:通假字,擒
肃然:古今异义,老实收敛的样子 文化常识: 帷幄、《思玄赋》、河间相、豪右、乞骸骨
精读领会
为叙述张衡一生杰出成就,传记 以什么为纲统率题材?
以“善”为纲
1、善属文(文学才能) 2、善机巧、善术学(科学技术) 3、善政事(政治才干)
文言词句的特殊用法及文化知识
第一段:
文言实词特殊用法: 从容:古今异义,言语举止适当得体 不行:古今异义,没有去(应荐)
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活用为动词,当时
精思傅会:古今异义,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 奇其才:意动用法,以……为奇 文化常识: 三辅、太学、五经、六艺、举孝廉、《二京赋》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 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 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 璇(xuá n)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 《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 当世,所居之官辄(zhé )积年不徙(xǐ) 。)自 去史职,五载复还。
一个伟大而真实的人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 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 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 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 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 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 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 直言进谏,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 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向太宗祝贺)。 太宗震惊 地说:“ 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 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 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 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2、“不好交接”、“不行”、“不 就”、“不应”、“不徙” ——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3、“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直言 进谏弹劾奸臣,不畏强权剪除奸徒 ——正直威严,忧国为民
质疑探究
怎样理解张衡“诡对而出”、“常思图身 之事”,这是否影响你对这个高尚正直的 人物的评价?
1、无力除恶,只能避其锋芒,巧为应对 ——清醒的政治头脑 2、无法避祸,只有独善其身,急流勇退 ——儒家的处世方式
文言词句的特殊用法及文化知识
第四段:
文言实词特殊用法: 员径:通假字,圆 篆文:通假字,纹
周密:古今异义,四周严密
激扬:古今异义,清脆响亮 方面语前臵 地震陇西:省略句
文化常识:候风地动仪
(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 疾恶(wù)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 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 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 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xià ng) 。时国王骄奢, 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 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 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haí )骨,征 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精读领会
以“善”为纲 以“妙”为目
1、善属文
融会贯通、“精思傅会” 敏锐的政治眼光、 高明的政治手腕
2、善机巧、善术学 “妙尽璇机之正”、“皆服其妙” 3、善政事
精读领会
传记通过什么贯穿张衡三方面的杰出 成就,以传其精神?
妙在为人(品行与性格)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谦虚严谨,无骄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