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供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

合集下载

三十一、灵敏度如何校验

三十一、灵敏度如何校验

灵敏度如何校验?关于灵敏度的相关内容,GB 50054—2011的正文及条文说明如下:1)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电器,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处产生的热作用和机械作用造成危害之前切断电源。

2)当短路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

说明: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T 14048.2—2008)的规定,断路器的制造误差为±20%,再加上计算误差、电网电压偏差等因素,故规定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

3)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不宜大于5s。

②供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不应大于表38的规定。

▼表38 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灵敏度是配电设计原则中的灵敏性要求,当出现预期的故障时,能够在约定时间(GB 50054—2011的5.2.9条和产品规范的双重规定)内切除故障。

校验灵敏度是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如果灵敏度不满足,当出现故障时,无法保证在约定时间内切除故障,可能导致导线寿命受损甚至引起火灾。

灵敏度在设计中的应用和计算:精确计算灵敏度可按《配三》表4-25查导线阻抗(表4-22~表4-24是变压器和母线的阻抗,一般末端才考虑灵敏度,末端截面较小,单位阻抗较大,因此可以忽略变压器和母线阻抗,如确实有需要再考虑),注意表下注,关键点是1.5倍,故障回路一来一回两条线,这样单位长度的故障回路的阻抗大约是单位长度单根导线正常环境下阻抗的3倍。

如计算全塑电缆4×10mm2的导线200m的单相接地故障回路阻抗,单位电阻为5.262Ω/km,单位电抗为0.188Ω/km,计算得出的阻抗与5.262Ω/km非常接近,工程应用中一般低压小截面的电抗可以忽略,直接用电阻。

《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 总则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预期接触电压 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2.0.2约定接触电压限值 conventional prospective touchvoltage limit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3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2.0.4间接接触 in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2.0.5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6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7附加防护 additional protection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措施。

2.0.8伸臂范围 arm’s reach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表面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达到的最大范围。

2.0.9外护物 enclosure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

2.0.10保护遮栏 protective barrier为防止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1保护阻挡物 protective obstacle为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2电气分隔 electrical sepation将危险带电部分与所有其他电气回路和电气部件绝缘以及与地绝缘,并防止一切接触的保护措施。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触电防护技术包括直接接触触电防护、间接接触触电防护和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技术。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接地、接零、等电位联结、双重绝缘、电气隔离、不导电环境。

兼防直接和间接电击措施:安全电压、漏电保护。

一、绝缘、屏护和间距(防直接接触电击)(一)绝缘1 .绝缘材料(1)绝缘材料分类1)固体绝缘材料,包括陶瓷、玻璃、云母、石棉等无机绝缘材料,橡胶、塑料、纤维制品等有机绝缘材料和玻璃漆布等复合绝缘材料。

2 )液体绝缘材料,包括矿物油、硅油等液体。

3 )气体绝缘材料,包括六氟化硫、氮等气体。

(2)绝缘材料性能绝缘材料有电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吸潮性能、抗生物性能等多项性能指标。

1)电性能: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

电阻率:相应于在稳定直流状态下材料所表现的电阻率。

介电常数:表明绝缘极化特征的性能参数。

介电常数越大,极化过程越慢。

绝缘电阻:相当于漏导电流遇到的电阻,是直流电阻。

绝缘物受潮后绝缘电阻明显降低。

2 )力学性能:指强度、弹性等性能。

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力学性能将逐渐降低。

3 )热性能:包括耐热性能、耐弧性能、阻燃性能、软化温度和黏度。

耐热性能:用允许工作温度来衡量。

耐弧性能:指接触电弧时表面抗炭化的能力。

无机绝缘材料的耐弧性优于有机绝缘材料。

阻燃性能:用氧指数表示,氧指数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恰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彳氐氧浓度。

软化温度:是指固体绝缘在较高温度下维持不变形的能力。

黏度:指绝缘液体的流动性。

4)吸潮性能:包括吸水性能和亲水性能。

木材属于吸水性材料,玻璃属于非吸水性材料、属于亲水性材料,蜡和聚四氟乙烯属于非亲水性材料。

5)抗生物性能:材料抵御霉菌等生物性破坏的能力。

2.绝缘破坏(1)绝缘击穿(都是由碰撞电离导致的电击穿)1)气体绝缘击穿:气体击穿后绝缘性能会很快恢复。

电气安全技术部分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电气安全技术部分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1.电⼒系统⼀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系统的中性点联结.这种系统称为( )。

A.TT系统 B.TN系统 C.IT系统 D.保护接地系统2.下列的电⼒系统接地形式以及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形式中,符合IT系统的要求的是( )。

A.电⼒系统⼀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B.电⽓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系统的中性点联结C.电⼒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点经阻抗接地;电⽓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关) D.电⼒系统⼀点直接接地;电⽓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关)3.下列的电⼒系统接地形式以及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形式中,符合TT系统的要求的是( )。

A.电⼒系统⼀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关)B.电⽓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系统的中性点联结C.电⼒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点经阻抗接地D.电⼒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点经阻抗接地;电⽓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关)。

4.保护接零系统按照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情况有三种形式,包括( )系统。

A.TN—C、TN—C—S和TN—S B.TN—S、TN—S—C和TN—C C.TN—C、TT和IT D.TN、TT和IT5.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

对于使⽤软电线或软电缆的设备,软电线或软电缆应具有⼀根保护(接地)芯线。

这样的设备属于( )设备。

A.0类设备 B.I类设备 C.II类设备 D.Ⅲ类设备6.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像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这样的附加安全措施。

这种设备不采⽤保护接地的措施,也不依赖于安装条件。

这样的设备属于( )设备。

2021年河北省低压电工复审判断试题

2021年河北省低压电工复审判断试题

1.胸外心脏挤压法对成人应压下5-10mm。

正确答案:错误2.《生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消防队报告。

正确答案:正确3.带绝缘柄的工具、绝缘手套、试电笔都属于低压根本平安用具。

正确答案:正确4.在工作地点应悬拉“在此工作!〞的标示牌。

正确答案:正确5.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那么更长。

正确答案:正确6.电气连接中接触电阻的危害是造成连接处发热。

正确答案:正确7.电气连接中接触电阻的危害是连接处产生火花。

正确答案:错误8.导电膏在电气连接中有擦膜保护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9.刀开关是靠拉长电弧而使之熄灭的。

正确答案:正确10.停电操作应领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负荷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电源侧隔离开关。

正确答案:正确11.感知电流虽然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但可能导致二次事故。

正确答案:正确12.操作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和施工装拆,维护检修过程中都会发生触电事故。

正确答案:正确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展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正确答案:正确14.生产经营单位与其从业人员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危害事故。

正确答案:正确15.在工作地点应悬拉“在此工作!〞的标示牌。

正确答案:正确16.保护接零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和三相五线配电网。

正确答案:正确17.保护接零是将设备金属外壳与配电网的工作零线严密连接起来。

正确答案:错误18.因为36V平安电压,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人体触与该电路都不致于遇到危险。

正确答案:错误19.剩余电流动作型保护装置就是通常说的漏电保护装置。

正确答案:正确20.漏电保护装置试验按钮允许频繁操作。

正确答案:错误21.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正确答案:正确22.施工现场采用TN-S配电系统的架空线路,面向负荷时的导线排列顺序为L1、N、L2、L3、PE。

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

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

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5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5.1直接接触防护措施(Ⅰ)将带电部分绝缘5.1.1带电部分应全部用绝缘层覆盖,其绝缘层应能长期承受在运行中遇到的机械、化学、电气及热的各种不利影响。

(Ⅱ)采用遮栏或外护物5.1.2标称电压超过交流方均根值25V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应设置遮栏或防护物。

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B级或IP2×级。

为更换灯头、插座或熔断器之类部件,或为实现设备的正常功能所需的开孔,在采取了下列两项措施后可除外:1设置防止人、畜意外触及带电部分的防护设施;2在可能触及带电部分的开孔处,设置“禁止触及”的标志。

5.1.3可触及的遮栏或外护物的顶面,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D级或IP4×级。

5.1.4遮栏或外护物应稳定、耐久、可靠地固定。

5.1.5需要移动的遮栏以及需要打开或拆下部件的外护物,应采用下列防护措施之一:1只有使用钥匙或其他工具才能移动、打开、拆下遮栏或外护物;2将遮栏或外护物所保护的带电部分的电源切断后,只有在重新放回或重新关闭遮栏或外护物后才能恢复供电;3设置防护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B级或IP2×级的中间遮栏,并应能防止触及带电部分且只有使用钥匙或工具才能移开。

5.1.6按本规范第5.1.2条设置的遮栏或外护物与裸带电体之间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网状遮栏或外护物时,不应小于100mm;2采用板状遮栏或外护物时,不应小于50mm。

(Ⅲ)采用阻挡物5.1.7当裸带电体采用遮栏或外护物防护有困难时,在电气专用房间或区域宜采用栏杆或网状屏障等阻挡物进行防护。

阻挡物应能防止人体无意识地接近裸带电体和在操作设备过程中人体无意识地触及裸带电体。

适用于防电击保护I类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保护

适用于防电击保护I类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保护

适用于防电击保护I类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保护摘要低压线路故障是产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本文简要介绍了在不同系统接地制式下,针对防电击保护Ⅰ类设备,几种常见的接地故障保护方式。

关键词接地故障;TN;TT;IT笔者曾查阅沈阳电气消防电气研究所的关于近几年电气火灾的消防统计,其中低压线路故障造成火灾的比例占60%之多,足见接地故障保护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最新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也将此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规范,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这里主要论述防电击保护分类为I类的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保护。

1 何为接地故障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规定接地故障是指带电导体和大地之间意外出现导电通路。

发生接地故障时,若不能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与它有关联的电气设备和管道的外露导电部分对地和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之间存在故障电压,此电压可使人身遭受电击,也可因对地的故障或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

保护方式还因接地型式和故障回路阻抗不同而不同。

2 不同接地型式下的接地故障保护我国低压变配电系统接地制式,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即TN、TT、IT三种接地方式,因N线和PE线的组合方式不同,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种。

2.1 TN系统下的接地故障保护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ZS·Ia≤U0 (1)ZS—接地故障回路的电抗即相保回路的阻抗,包括故障电路流经的相线、保护线、变压器的阻抗(Ω);Ia—流经故障回路的电流,此电流的大小应能保证电器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故障回路(A);U0—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V);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对故障回路的规定时间做了如下规定:5.2.9 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简介接触防护电器的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段线路,不宜小于5s;2)供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TN 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不应小于表5.2.9的规定表5.2.9 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V)切断时间(s)220 0.4380 0.2>380 0.1当采用带瞬时或短延时脱扣器的断路器做接地故障保护时,如按断路器标准GB14048.2-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规定,应满足:Ia≥1.3Iset (2)Iset—瞬时或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对同一断路器,由于短延时脱扣器的整定电流通常只有瞬时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5~1/3左右,更容易满足上式;2)当采用带零序电流保护的断路器时,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Iset0必须大于正常运行时PEN线中流过的最大三相不平衡电流、谐波电流、正常泄露电流之和,而在发生故障时必须动作。

接地故障回路阻抗计算的若干问题

接地故障回路阻抗计算的若干问题
因此, 可以说 GB 50054 - 1995 《低压配电设计 规范》 中的这个规定等于落空了。 所以 《建筑电气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修订组测量接地故障回路阻抗 发现有 30 % 的回路不符合规范要求就不足为奇了。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拟增 加对接地故障回路阻抗的要求
在修订 GB 50303 《建筑 电 气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规范》 时, 笔者极力主张应该增加有关对接地故障回 路阻抗进行测量的内容。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主张得到 了有关领导和该规范修订组的重视, 将有关的内容列 入了新的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 工质量 验 收 规 范》 中。 这将包括 2 个方面的内容, 第 1 个是在施工 时应该对接地故障回路阻抗进行测量; 第 2 个是设计 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该对故障回路阻抗进行计 算, 保证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中有关的要求得到满 足。 如果在进行测量时发现对接地故障回路阻抗的要 求得不到满足, 则设计人员应该对接地故障回路阻抗 计算书进行复核。 请大家务必注意。
摘 要: 根据 GB 50054 - 2011 《低 压 配 电设计 规范》 的有关规定, 对接地故障回路阻抗计算中, 在 不 同 类 型 的 保 护 电 器 情 况 下 , 如 何 确 定 Ia 值 和 接 地故障回路的允许最大阻抗 (计算值) 进行探讨。
关键词: 接地故障; 回路阻抗; 允许最大阻抗; 整定电流; 动作电流; 瞬动脱扣范围; 家用交流断 路器; 熔断器
交流 220 / 380 V 的系统就是 220 V, 而 Ia 则取决于回 路的负荷, 回路的负荷决定了保护电器的整定电流和 动作电流。 所以这个式子要求的是回路的阻抗不能太
大, 应该小于或等于 U0 被 Ia 除所得 到的阻 抗 值 , 这 个阻抗就是该回路最大的允许阻抗计算值。 只有这样 当回路发生接地故障时, 电路中的电流才能足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供给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不应大于表5.2.9 的规定。

表5.2.9 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
5.2.10 在TN系统中,当配电箱或配电回路同时直接或间接给固定式、手持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供电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 应使配电箱至总等电位联结点之间的一段保护导体的阻抗符合下式的要求:
Z L≤(50/U0)Z s(5.2.10)
式中:Z L——配电箱至总等电位联结点之间的一段保护导体的阻抗(Ω)。

2 应将配电箱内保护导体母排与该局部范围内的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做局部等电位联结或按本规范第5.2.5条的有关要求做辅助等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