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中考物理第三单元 《热学》专项训练(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40m/s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C.通常人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800WD.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瓶酒精用去一半,酒精的热值减小一半B.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热值大,所以燃烧时煤放出的热量更多C.内燃机的效率越高,它消耗的燃料就越少D.热机效率越高,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3.下列事例中,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升高5℃,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C.质量相等的水,温度分别升高10℃和5℃,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D.质量不相等的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4.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D.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可能不变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冬天,冰雪消融——熔化现象C.冬天,北方的玻璃窗户上常常会有一层“水汽”,应当从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水汽”D.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升华现象7.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B.太阳能分布广阔,处处可以利用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说明电子是可以再分的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隙大C.托勒密通过观察创立了日心说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二、填空题11.科学家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即向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气化为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继续做功,从而提高了热机的.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时,水蒸气的温度,其内能.这种内燃机的第六冲程是冲程.12.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内能、热量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C.0℃的水含有的热量比0℃的冰含有的热量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比热容变化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由汽化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冰雪消融B.草叶上的露珠C.河床干枯D.滴水成冰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青草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现象B.初冬早春野外菜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升华现象4.在测量体温时,粗心的小明忘了甩一甩体温计就直接进行了测量,测出的示数为38.2℃,则小明的体温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哪一个()A.39℃B.38℃C.37.5℃D.37℃5.同学们踏入物理学习的大门已有大半年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类比思想,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请结合已学知识分析,竖直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化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放入热水中B.用力捏厚装满水的厚玻璃瓶C.将自制气压计从楼上拿到楼下D.用力对简易喷雾器中水平方向的吸管吹气6.有两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A.2︰1B.2︰9C.1︰2D.1︰97.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图中能说明其特点的是()A.B.C.D.8.冬天在户外说话时会不断从口中冒出“白气”,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与“白气”的成因相同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技头D.千里冰封9.一位年轻的护士将一支体温计用力甩了几下测了甲的体温,在忙碌中她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只有一人体温是39.5℃10.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填空题11.2020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早起锻炼的小丽和小军冻得伸不出手,于是分别采取了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取暖方式。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一个正确)
1.(3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mm
B.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10℃
C.2个鸡蛋受到的重力大小约为1 N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 m/s
2.(3分)《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3.(3分)2020年2月,某品牌混动版全球首款”太阳能动力”量产汽车首发上市,这是首次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车顶搭载到混动车型上。

关于太阳能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B.图中车顶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车内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D.太阳能汽车外形呈流线型,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大
4.(3分)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单元练】甘肃张掖市高中物理选修3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测试题(课后培优)

【单元练】甘肃张掖市高中物理选修3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测试题(课后培优)

一、选择题1.某校开展探究性课外活动,一名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该同学选用导热良好的汽缸将其开口向下,内装理想气体,并将汽缸固定不动,但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他把一温度计通过缸底小孔插入缸内,插口处密封良好,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

他把沙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沙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由此可确定()A.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不变C.气体体积减小,温度计示数减小D.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计示数增大B解析:B因细沙慢慢漏出,沙桶重力减少,活塞上移,外界对气体做功,因汽缸导热性能良好,细沙是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又不变,故此过程汽缸内气体及时向外界放热而保持缸内气体温度不变,因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C变到状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则在此过程中()A.由A到B,气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由B到C,气体对外做功,放出热量C.由C到D,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少D.由A到D,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D解析:DA.由A到B,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气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B.由B到C,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即∆=U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则W<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0U Q W ∆=+=即0Q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 错误;C .由C 到D 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 C D C DP P T T = 又C D T T >则C D p p >即由C 到D ,气体压强减小;由C 到D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C 错误;D .O 、A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说明状态A 和状态D 压强相等,状态D 温度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所以D 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比A 状态少,故D 正确。

甘肃省张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张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张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B【解析】【分析】【详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B.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数值不变的有①电流表A的示数;②电压表V1的示数;③电压表V2的示数;④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以上四项判断正确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B【解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总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和R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的变化.【详解】①由图可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R1、R2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整个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整个电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不符合题意;②V1测R1两端的电压,R1是定值电阻,通过的电流变小,所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V1的示数变小,不符合题意;③电源电压不变,V2测电源电压,所以V2的示数不变,符合题意;④ V1测R1两端的电压,A测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 的示数的比值就是定值电阻,所以这个比值不变,符合题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下列对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的D.“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解析】【详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大小相同,与物距的大小无关,所以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B错误;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遥控电视机的,故C正确。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1—6章测试卷(无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1—6章测试卷(无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1—6章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2cmB.中学生骑自行车1min可行驶600m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45kg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8℃2.小明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的座位上,身边的小红说他是静止的,小红所选参照物是()A.铁轨B.小明乘坐的车厢C.行走的列车员D.铁道两旁的树3.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B.它发出的悦耳声不能通过固体传播C.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相同(第3题)(第4题)(第6题)4.观察如图所示的体温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体温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不能离开人体读数C.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1℃D.该体温计此时的示数为37.9℃5.下列关于一年四季生活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清晨的雾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去,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罐“出汗”,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C.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D.冬天,玻璃窗内表面形成“冰花”,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6.如图所示是加热某种固体物质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象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B.该物质属于晶体C.该物质在BC段不吸收热量D.该物质在CD段是液态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B.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8.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处应是红光,B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温度计示数不变(第8题)(第9题)(第11题)(第17题)9.一束光线经过一个光学元件前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应是()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三棱镜10.一位摄影师为学校同学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11.小明同学在研究“视力矫正”时,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眼球模型。

初中物理中考热学专项练习(选择题)3301-34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热学专项练习(选择题)3301-34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热学专项练习(选择题)3301-34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距离的关系B.物体吸热时,吸收热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C.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与热值的关系D.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甘肃省白银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3.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A.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D.不能断定在哪一面4.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A.砂石的温度高B.水的温度高C.砂石的温度升高得多D.水的温度升高得多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6.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述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核反应产生的B.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太阳能的产物D.自然界的风能、水能、潮汐能也都来自于太阳能7.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A.盛夏,太阳把稻田的水晒热B.夜晚,看见流星在大气层中坠落C.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D.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8.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砂石、干泥土还要小,则可能出现()A.同体积的水,质量会变小B.夏季,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凉爽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变大D.北方装有水的暖气里取暖效果更好了9.关于下列生活中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温度比沸水高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C.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这是汽化现象D.加油站都设置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因为汽油在常温下容易蒸发,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燃10.四季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湖面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1.永久性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根本方法是A.充分利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资源B.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C.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新能源D.尽可能地少用能源12.如图所示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图物的主要成份是A.乙烷乙烯B.丁烷丁烯C.戊烷戊烯D.丙烷丙烯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都是新能源B.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是通过做功来改变内能的D.“永动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14.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B.C.D.15.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下列关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液化需要时间,靠近壶嘴处的水蒸气来不及液化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难以液化C.靠近壶嘴处的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难以液化D.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比靠近壶嘴处空气中原有的水蒸气多16.以下关于热量、温度、比热容、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吸放热等因素均无关17.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B.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D.热机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18.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B超”﹣﹣利用次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B.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C.体温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D.照相机﹣﹣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19.在下图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B.C.D.20.粗心的明明在用高压锅蒸米饭时,忘记盖上安全阀,若当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那么当高压锅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A.等于100 ℃B.高于100 ℃C.低于100 ℃D.不能确定2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2℃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正常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北京市夏季最热时的室外温度2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根据实验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该图象可知()A.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B.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C.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D.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2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B.炒菜时放盐使菜变咸C.酒香不怕巷子深D.教室喷清新剂,香气四溢24.下列关于比热容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比热容的单位是J/kg•℃25.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水正在慢慢地结冰B.寒冬,窗户玻璃上有“冰花”C.用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26.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7.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长,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C.固体分子间距离小,被拉伸以后,分子间作用力一般表现为斥力D.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故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28.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物理量估计合理的是:()A.中学生一只鞋的长度约为24dmB.人洗澡的水温以60℃为宜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0gD.一节自习课的时间为40min29.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珠及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再凝固成固体冰粒,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30.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31.下列对于物质性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分子间没有空隙B.液体分子间有空隙,液体分子可以到处自由运动C.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分子除碰撞外可以自由运动D.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都有作用力,但固体分子间只有引力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体温计可以放在开水中高温消毒33.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下是小亮饮茶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打开茶杯盖,闻到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B.飘在水面的茶叶受到浮力,沉在杯底的茶叶不受浮力C.倒水冲茶时,茶叶随水旋转,停止倒水,茶叶仍然运动,是由于茶叶受到惯性的作用D.冲茶所用的热水有内能凉水不具有内能34.一铜块与铝块质量之比是2:3,铜、铝的比热容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2:1 B.1:2 C.4:9 D.9:4 35.(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检测试题)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罐“出汗”C.秋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D.冬天,湖面结了一层冰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电源一定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汽车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电流一定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37.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会变成水38.下列现象中,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的室外,滴水成冰B.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C.夏天吃冰棍比较凉快D.樟脑丸逐渐变小39.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是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则A.为了有力证明气体发生扩散,应在A瓶中装二氧化氮气体B.若温度低于0∘C,扩散现象就不会发生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0.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D.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41.A.春天,白雾弥漫;B.夏天,大雨滂沱;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4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含有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C、热传递过程中,比热容大的物质把热量传给比热容小的物质D、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热或放热等因素无关43.泸州市从今年5月1日起九类公共场所禁烟,在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因为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很快就充满刺鼻的烟味,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有斥力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44.假如水的比热容减小,且比沙子小,下列想象合理的是()A.烈日下沙子比海水热B.沿海地区,冬冷夏热,一年四季温差变大C.烧开同样一壶水,将用更多时间D.发动机仍用水做冷却剂4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汽化而成的C.家庭用瓶装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而来的D.舞台上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而形成的4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7.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时,氢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4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B.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C.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D.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地走了几十年49.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 . B . C . D .50.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 .一个鸡蛋质量约1 kg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物理教科书长约25 cm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 m5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37℃左右B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C .家用台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D .家用彩电工作时的电流约10A52.加热物质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非晶体B .2t 和3t 时刻,温度相同, 3t 时内能更大C .B 点和C 点对比, C 点时分子运动更剧烈D .B 点和D 点对比, D 点时分子间作用力更强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内能又叫热能,所以热的物体才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B .0℃标志着物体内分子不再运动,则0℃的物体没有内能C .举重运动员举起了杠铃,停在空中时,杠铃既有内能也有势能D .行驶的汽车只有动能,没有内能54.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A.﹣4℃B.﹣6℃C.6℃D.16℃56.2 011年12月,漂阳首创“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栽种技术,收割完稻子、栽下油菜苗之后,农民把脱粒后的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如图所示.对该栽种技术优点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白天,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B.白天,防止地表风直接刮向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C.白天,发挥稻草的遮光功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D.夜晚,发挥稻草的导热功能为土壤保温,避免油菜受冻害57.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于这种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B.可适当延长固体熔化时间,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C.它适用于一切固体的熔化实验D.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59.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机械能是物体动能、势能和内能的总和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60.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B.C.D.61.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B.铅笔很难被拉断C.将橡皮吸盘紧压在玻璃上,很难被拉开D.磁能吸铁62.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装金属散热片.下表是四种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A.铝B.铁C.锌D.铅63.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感觉较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B.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不同C.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D.冰的温度一定是0℃6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也相等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66.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B.将玻璃熔化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6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同时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20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B.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C.在5~15min内,乙的内能增大D.在10~20min内,甲是固液共存状态68.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质量50kg B.身高160m C.体温37℃D.步行速度1m/s 69.如图,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C.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70.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厨房蒸笼旁的“白气”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7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山顶的大雾B.夏季的大雨C.冬季的霜D.冬天河面千里冰封的场景7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B.C.D.73.如图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A.乙杯内水的比热容较大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D.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7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恰好等于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吸收的热量,则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之比为A.1:2 B.2:1 C.1:4 D.4:175.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B.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C.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7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7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的都是酒精,都较长时间地存放在室内。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热学计算》问题专题(含解析)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热学计算》问题专题(含解析)

专题 热学计算问题特色专题概述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①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为:Q 吸=cm (t -t 0)=cm ⊿t 。

②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 放=cm (t 0-t )=cm ⊿t 。

其中,Q 吸表示吸收热量,单位是J ;c 表示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 表示质量,单位是kg ;t 0表示物体初始温度,单位是℃;t 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单位是℃。

⊿t =t -t 0表示物体升高了的温度。

⊿t =t 0-t ,表示物理降低了的温度。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①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为:Q 放=mq 。

②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也可为:Q 放=qV 。

推导过程如下:说明:①中的公式对固体、液体、气体、均适用。

②只对气体适用。

两个公式的得出都是根据热值的定义式得到的。

其中,Q 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q 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 表示质量,单位是kg 。

V 表示体积,单位是m3。

3.热效率公式(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飞机发动机的效率、轮船发动机的效率均属于热机的效率,其公式为:η=放吸Q Q 。

(2)炉具的热效率: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炉具提供的总热量,Q 总=Q 放,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热量Q 有=Q 吸,则η=总有Q Q 。

(3)电热水器的效率:电热丝所产生热量为Q 总,总=Q 放,水需要吸收热量为Q 有,有=Q 吸,则η=总有Q Q 。

【例题1】(2019•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J.[c牛奶=4.2×103J/(kg•℃)]【答案】热传递;2.1×1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物理第三单元 《热学》专项训练常见三态: 、 、 。

物态变化的定义: 。

定义: 。

单位:1℃规定: 。

原理: 。

测量工具 体温计定义: 。

熔点和凝固点: 。

区别: 。

常见材料: 。

图象(四个) :定义: 。

特点: 。

决定因素: 。

特点: 。

图像:液化方法: 、 。

典型现象有: 、 、 、 。

定义: 。

典型的升华现象有: 、 、 。

知 识 归 纳物态种类温度 熔化和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汽化和液化 汽化 蒸发 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典型的凝华现象有:、、。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例1:有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4cm,将它放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水银柱长24cm,若把它放在水中时示数为40℃,水银柱的长度应为多少?【分析】根据摄氏温标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可见该温度计每cm长度所代表的温度值为(100℃一0℃)/(24cm一4cm)=5℃/cm,所以在40℃水中的水银柱长度为4cm+40℃/5℃/cm=12cm 。

【答案】 12cm例2:冬天,我们在室外吐出阵阵“白气”;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后也会看到冰棍冒“白气”这些”白气”是什么?它们的形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白气”不是气态的水蒸气而是液态的小水珠,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答案】这些“白气”都是小水珠,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形成的。

不同的是嘴里哈出的“白气”是嘴里的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而变成的小水珠。

而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由于冰棍周围的较热水蒸气遇到冰棍,液化放热而变成的小水珠。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而的是()A.冰块吸热,不一定熔化B.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一定会熔化C.物质凝华要吸热D.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分析】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达到熔点(沸点);能继续吸热。

【答案】 A典例解析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使用体温计之前要。

图12.如图2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和。

3.天太热时,在地面上洒水我们会感到凉快一些,原因是水蒸发时要热,因此蒸发具有__ __ 的作用。

4.煤厂多采用热压方法生产煤球,即在煤沫里加上水,经热压夹攻成煤球.冬天运送刚制成的煤球时,常可看到车上的煤球冒“白气”,这是由于煤球中的水分成水蒸气后,遇冷又的结果。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的快,是因为锅内气压比标准大气压,使得水的升高的缘故。

6.在酒店的卫生间一般都装有热风干手机,顾客洗过手以后,将湿淋淋的手放到热风干手机的下面,一会儿手就干了,这是通过和来加快蒸发。

7.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现象,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瓶中的。

8.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沸点是78.5℃;水银的凝固点是-38.8℃,沸点是357℃),要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要测量南极的最低气温,应选择温度计。

9.指出下列物理现象所属物态变化的名称:①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 _;②马路上的沥青在太阳照射下变稀___ ___;③初春,田野里出现浓雾;④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 _ __;⑤戴眼镜的人从寒冷室外走进屋子,眼镜片“出汗”;⑥寒冬的早晨,树上有“冰挂”;⑦寒冬腊月地面霜如雪;⑧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⑨春天,河面解冻;⑩水开了,锅里冒出大量“白气”。

10.冬天,菜农在菜窖中保存蔬菜为了防止冻坏蔬菜,常在菜窖中加几桶水,这是因为水在凝固过程中会_____ ___而起保护作用。

二、选择题11.下列四种办法,用来防止热胀冷缩引起危害的是( )A .夏天架设电线时,要让电线松弛一些B .火车车轮的轮箍要烧热后再装上去C .需要隔热的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D .塑料盖太紧打不开,用开水烫一下12.0℃的冰与0℃的水比较 ( )A.冰冷B.水冷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D.以上判断都不对13.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 .4℃ B. 0℃ C. -40℃ D. 略高于-40℃14.如图3所示,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15.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取下述的那种方法( )A. 在沸水中煮 B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 用自来水冲 D. 用沾了酒精的棉花球擦16.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石英、玻璃、金属B.冰、食盐、金属C.松香、水晶、金属D.海波、金刚石、沥青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0℃的水不一定能结冰B .0℃的冰一定会熔化成水C .0℃时,冰、水、水蒸气可能同时存在D .0℃时,不可能有水蒸气存在18.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A.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B.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C.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A B C D 图319.冰常用冰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A.冰总是比水凉 B.冰善于传热C.冰透明干净 D.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20.将原来插在酒精瓶中的温度计拿出来,其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A .一直上升B .一直下降C .先上升后下降D .先下降后上升21.如图4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22.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D.用扫把将雨水扫开23.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 )A.水蒸气比开水的温度高B.水蒸气蒸发时吸热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D.水蒸气液化时吸热24.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寒冬早晨树枝上出现雾凇B.喷洒香水后房间里充满了香味C.海面上出现大雾D.灯丝用久会变细2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铸成工件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26.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A B C D 图4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C. 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27.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D.雪传播热的本领小28.冷天,在暖和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内一面的玻璃上29.关于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出现的黑斑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是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B.是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C.是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是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30.某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9℃,若用它直接测量实际温度为38.2℃的患者体温,则其示数为()A.37℃B.38.2℃C.38.6℃D.39℃三、实验探究题31.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5所示图线。

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_____℃;加热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图6图532.图6中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在第_____分钟开始熔化,凝固过程持续了分钟,第3—7分钟物质的状态是____ _ __,液态海波的凝固点是____ ___。

我要挑战1.有一种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

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__,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__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__________。

2.在浴室内洗过热水澡后,墙上的镜子会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后,镜子又重新变得光亮照人,其原因是在镜面上先后发生了和现象。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馅化4.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6℃,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

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温度时,则示数是 ( )A. 0℃ B.2℃ C.4℃ D.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