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R

合集下载

2010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0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根据扫描版手工录入,严格校订。

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咎.(jiù)阔绰.(chuò)人迹罕.至(hǎn)B、蹒.跚(pán)阴晦.(huì)忍俊不禁.(jìn)C、拮据.(jū)倜傥.(dǎng)义愤填膺.(yīng)D、悲怆.(cāng)猝.然(cù)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毕竟物竞天择致敬闲情逸志B、慰籍杯盘狼藉逍遥销声匿迹C、遐迩冥思暇想儒雅妇孺皆知D、贻误心旷神怡丘陵盛气凌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彷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②④B、④③①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

浙江省杭州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zhǐ)搭讪(shàn)混浊(hún)恪尽职守(kè)B.发轫(rèn)悲怆(chuàng)甄别(zhēn)绿林豪杰(lù)C.黏合(nián)蛰居(zhé)驯服(xùn)锲而不舍(qì)D.贫瘠(jí)游弋(yè)戕害(qiāng)熠熠闪光(yì)【答案解析】B(A桑梓zǐ混浊hùnC锲而不舍qièD游弋y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汗流浃背灰烬莫名其妙B.厮守纹丝不动焦燥含辛茹苦C.恢弘无动于忠文身惊世骇俗D.犄角入不敷出丰腴正经危坐【答案解析】A(B焦躁C无动于衷D正襟危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这一轮欧债危机的折腾,目前市场气氛低落,有的公司股价大幅下挫,直接影响其融资能力,未来欧美公司的裁员潮将不绝如缕。

B.昂贵的美容护肤品是有钱人的专利,对于经济状况一般或囊中羞涩的年轻人来说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C.在天灾面前,采取两权相害取其轻的原则恐怕是最正确而有效的措施,只要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该采取的手段都应当毫不犹豫地采取。

D.最近四个赛季,奥兰多魔术队的战绩总是保持在52胜以上,总体来看非常优秀,不过在冲击总冠军的道路上却总是铩羽而归。

【答案解析】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绍兴市兰渚山下的一座普通小亭,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但“兰亭”名闻天下,“曲水流觞”也被开发成一个深受游客喜爱的参与性旅游项目。

B.主办方围绕以“自强不息”为设计主题,让残运会的圣火化身为100只美丽的火凤凰,这一“浴火重生”的圣火熄灭过程很有创意。

C.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使母语中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而且造成了语言的不规范和用词的平庸乏味。

杭州二中高一语文第一学期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

杭州二中高一语文第一学期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
10.对卞之琳的《断章》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第一行中的“你”是欣赏风景的主体,风景是客体。作者在第二行中作了一个快速的转换——“你”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被楼上的一个“看风景人”在看着。
B.第三、四行诗给第一、二行诗以情境的补充。“明月”“窗子”“梦”这些非常情调化的意象,用“装饰”一词连接起来,使全诗在意和境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26.对作者反复写“风暴”和“灯”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4分)
A.这是一处环境描写,起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B.说明“风暴”和“灯”具有联系和分开我们的作用,变幻莫测。
C.说明追求一种生命理想也是一个痛苦与艰难的过程。
35.如果我们把老马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农民的象征,那么这首诗能激发读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C
D
B
C
C
C
D
二、11、学者(民主战士)《红烛》《死水》
C.这首诗的主旨重在相对上,“你”看风景,“你”也是风景,这种相对是广泛的,连绵不绝的。短短的四句诗,包涵了一个深奥的哲学原理。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杭州二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堤岸/缇骑 殉职/徇私舞弊 混沌/ 插科打诨 B.机械/押解 脂肪/咫尺天涯 狡诈/ 令人咋舌 C.悭吝/铿锵 诡谲/性格倔强 剽悍/ 彪炳千秋 D.箴言/斟酌 刹那/ 歃血为盟 遒劲/ 噤若寒蝉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台风莫拉克侵袭台湾,造成人员生命及财产重大损失。

海协会企业界理事单位在第一时间迅速踊跃捐款支援台湾红十字组织的灾救援活动。

C.人教版的新高中语文课本削减了鲁迅的作品,这一做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必竟大师的这些经典曾滋养了多少人的心灵啊! D.这座典型的江南不仅山水秀,风光旖旎,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B.母校培养的学子们,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一马当先。

(首当其冲) C.组织上与他谈话以后,他不但不接受批评,认真改过,反而变本加厉,在歧路上越走远。

(得寸进尺)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一茬接一茬,母亲按下葫芦又起瓢,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应接不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B.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协同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合作”即互相配合做某件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向全国和全世界集中展示我国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军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它唯一的缺点是每小时跑100公里时,你仍听得见在后座的丈母娘唠叨的每一个字眼。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夹jiá被蜿wān蜒笔杆gǎn中zhòng规中矩B.召zhāo唤旌jīng旗贫瘠jí虎踞jù龙盘C.瞥piē见古刹shà跫qióng音转弯抹mò角D.远阜fù衽rèn席夙shù愿通衢qú大道【答案解析】A(B召zhào唤;C古刹chà;夙sù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炫耀蜇居斑斓无动于衷B.麻痹喧哗坚忍概莫能外C.厮守焦燥狂妄毛骨悚然D.符箓饿殍惦念按耐不住【答案解析】B(A蛰居;C焦躁;D按捺不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近学校活动特别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一赛接一赛;朗诵会、音乐会、运动会,一会连一会。

繁忙过后,我想过几天清静日子了。

B.国产大片《捉妖记》上映时,销售异常火爆,虽然过后观众评价不一,但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却是凤毛麟角。

C.你暑假作业的那几篇文章都不怎么样,只有这篇《二中往事》还算差强人意,有些真情实感。

D.阴冷、淅沥的小雨,并未阻挡住杭州马拉松参赛选手的热情。

3万多人奔跑在美丽的赛道上,摩肩接踵,不绝如缕。

【答案解析】C(A应为“清净”;B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D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没有体制内的职务,没有工资,没有广告赞助,全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柴静拍摄的这部《穹顶之下》,让国人看到了柔性的、坚韧的力量。

B.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游客入团,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向游客索取财物,都是违反旅游法的。

C.5月1日起,杭州市11家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区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预约挂号服务。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答案 1.A (B召zhào唤; C古刹chà; 夙sù愿) 2.B (A蛰居; C焦躁; D按捺不住) 3.C (A应为“清净”; B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D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4.C (A“拍摄了”; B加“的行为”; D主客体倒置) 5.D (D“敝校”错) 6.④②⑤③① 7.(示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诗句选择应表示相思或离别之愁) 有的“愁”生发于国破、家亡 有的“愁”婉转低回,“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8.“勾魂”强调事物吸引人,使人心神不定;“消魂”指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欢乐。

(2分) 9.儿童时期,我从插画图书的故事情节中获得极致的享受;少年时代,我站在语言的表层,阅读是宣泄情感的手段;多年之后,40岁左右,我才发现语言文字底下的层次,阅读变成了生存本身。

(3分) 10.作者用诗意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进入文字的原始森林时的所见所感,运用拟人手法(“阳光慈爱地抚摸我的全身”)体现出作者温暖的阅读感受,而比喻(蓝色森林中的树“像巨大的蝴蝶翅膀那样一张一合”)、反问(“那些数不清的斑点啊,叫我如何去辨认呢?”)等手法的运用则描绘出一片幽深瑰丽、神秘莫测的文字森林奇境,形象地传递出作者内心无穷的喜悦之情。

(三种手法写到两种且有合理分析得4分,情感1分。

) 11.该标题将“文字”比为“森林”,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具象化;标题中“森林”的意象贯穿全篇,起到组织全文的作用;突出文章主旨,人在阅读中能触摸到人类幽远的记忆,能获得难以言传的快乐,因此要持续阅读。

(,) 13.本诗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绿过叶、开过花、结过果”,把人当作植物来写,体现老人们也曾有过贡献和荣景;又用稻草比喻老人,写出乡中老人的萎缩疲乏,象征了吾乡老人被遗弃的结局;表达出对乡村老人悲剧性命运的叹息,呼唤社会对老人给予更多的关怀。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旗杆(gān) 脊骨(jǐ) 召唤(zhào) 低徊(huái) B.夹心(jiā) 晕船(yùn) 顷刻(qǐng) 宁愿(nìng) C.树杈(chà) 丘阜(bù) 悄寂(qiǎo) 菜圃(pǔ) D.劈叉(pī) 熠熠(yì) 间或(jiàn) 黢黑(qū)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象征使我们只有在梦中或出神的瞬间瞥见的遥远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正如一个蓓蕾预报着绚烂芬芳的春信,一片落叶预奏那弥天满地的秋声一样。

B.看惯了那种板着面孔、一幅八股腔调后,再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仿佛感觉灵魂在游走中舒展。

C.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D.在本次运动会的团体项目比赛中,512班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终于赢了志在卫冕桂冠的强大对手。

5.填空(文学常识与默写。

每空一分,共6分) ①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苏轼誉为“_________________,而道济天下之溺”。

②食指,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 “____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⑤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二、古文阅读(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4分)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2010年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0年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含答案【精品】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 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束后, 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咎(jiu)阔绰(chuo)人迹罕至(han)B、蹒跚(pan)阴晦(hui)忍俊不禁(jin)C、拮据(ju)倜傥(dang)义愤填膺(ying)D 悲怆(cang)猝然(cu)颔首低眉(ha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毕竟物竞天择致敬闲情逸致B、慰籍杯盘狼藉逍遥销声匿迹C、遐迩冥思暇想儒雅妇孺皆知D、贻误心旷神怡丘陵盛气凌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求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为提倡。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他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6)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他并不是为钓鱼而钓鱼,他钓鱼不过是为了修养身心,真可谓“”。

(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回答)
(8)《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美好品质的名句是__________,。

2.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8分)
(1)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出师表》中表现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__________,”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的牵挂中。

3.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0分)
(1)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2)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5)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吴均《与朱元思书》)
(6)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7)惟有绿荷红菡萏,。

(李商隐《赠荷花》)
(8)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9)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阅读理解(24分) 
阅读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12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小题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分)
【小题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3分)
写视觉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小题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

(3分)
【小题4】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5】请你写出你所知道的鲁迅作品中的任意两个人物。

(2分)
1.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 完成后面小题。

((8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跌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
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修:讥: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小题3】邹忌两次“窥镜”的原因是什么?
1.作文。

(共40分)
题目:冬天里的一缕阳光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