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仿真考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种,其中13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km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体长7-12cm不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

据考证,这14种达尔文雀是在过去的100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1835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

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 o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

达尔文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境。

”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

(摘编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材料二: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

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捉个体尝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

正如达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雀”非常温顺,不怕人而易于接近。

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想观察对象。

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

从4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号“达尔文雀”标本!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

杭州二中高三仿真考语文参考答案

杭州二中高三仿真考语文参考答案

杭州二中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高考仿真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B A项,扎zhā根;C项,寥寥(liáo)数语;D项,“驭敌”应为“御敌”。

2.C “也”应改为“还”。

3.B “传递信息”与“讲述故事”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4.A B项,语序不当,“关系……”与“也关系……”两关联词后面内容为之对换;C项,成分残缺,“践行……”缺少宾语;D项,中途易辙。

5.【示例】预设隐藏:随着时间的流逝,高中三年的往事会被淡忘。

(2分)声言意义:这张光盘里的内容,将来要反复欣赏,以唤醒回忆。

(1分)(预设隐藏2分,声言意义1分)6.示例:(1)①在此次抗疫“逆行者”职业中,“医务人员”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防疫专家”和“物流司机”;思考:医务人员和防疫专家是抗疫的中坚力量,物流运输在抗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此次抗疫“逆行者”有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人参加。

思考:只要全社会各种力量齐心协力,是可以最大程度上应对重大灾情的。

(2)选择“医务人员”。

你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实际行动和崇高精神值得所有人铭记。

7.B A项“更强调”说法不妥。

C项,“作为社会实践产物的审美体验又反过来表现着社会实践”说法不对。

D项,“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艺术关照”不是“审美体验”,而是“艺术体验”在“人生体验”基础上的延伸和升华。

8.B “胸中之竹”也属于“审美体验”,不属于“艺术体验”。

9.①使人们获得瞬间性审美直觉。

(1分)②有助于将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转化为艺术。

(2分)③引导人们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

(1分)10.从语言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理,每空1分。

(示例):①笃定②疑惑③轻轻④小声或:①急切②疑惑③笃定④惭愧11.从对人物、对情节的作用两个方面考虑。

(每点2分)①从情节上看,妻子是线索人物,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②从塑造人物角度看,以妻子的精明、多变,烘托老人的淳朴、诚恳、勤劳。

③妻子是普通市民的缩影,以她的世俗行为来反映卖煤老人这样的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人性的美好,揭示文章主旨。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郭衍,字彦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

衍少骁武,善骑射。

周陈王纯引为左右,累迁大都督。

时齐氏未平,衍奉诏于天水募人,以镇东境,得乐徙千余家。

每有寇至,辄率所领御之,一岁数告捷,颇为齐人所惮,王益亲任之。

②征为开漕渠大监,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馀里。

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

五年,授瀛州刺史。

遇秋霖大水,其属县多漂没,民皆上高树,依大冢。

衍亲备船栰,并赍粮拯救之,民多获济。

衍先开仓赈恤,后始闻奏。

上大善之。

③十年,从晋王广出镇扬州。

遇江表构逆,命衍为总管,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

于贵洲南与贼战败之大获舟楫粮储以充军实。

④晋王有夺宗之谋,托衍心腹,遣宇文述以情告之,因召衍,阴共计议。

又恐人疑无故来往,托以衍妻患瘿,王妃萧氏有术能疗之。

以状奏高祖,高祖听衍共妻向江都,往来无度。

衍又诈称桂州俚反,王乃奏衍行兵讨之。

由是大修甲仗,阴养士卒。

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

帝每谓人曰“唯有郭衍,心与朕同。

”又尝劝帝取乐,五日一视事,无得效高祖空自劬劳。

帝从之,益称其孝顺。

⑤史臣曰:“郭衍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默默苟容,偷安高位,甘素餐之责,受彼己之讥。

此固君子所不为,亦丘明之深耻也。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六》)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得乐.徙千余家(______)(2)以状.奏高祖(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周陈王纯引.为左右()A.荐举 B.引导 C.征辟 D.吸引(2)高祖听.衍共妻向江都()A.听信 B.听闻 C.任凭 D.觉察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他精心呵护下,这块处.(chù)女地上长出油绿绿的高粱苗,不久它们便蹿.(cuān)得老高,这时花粉也开始飘洒,即将成熟的穗上缀满了晶莹炫目的浅绿珍珠。

B.步入月色融融的西安,即被那无所不在的浓郁文化氛.(fēn)围包围,大街上闪烁的霓虹,使这座古城焕发绚丽光彩,让这一抹大唐遗风,更加旖旎.(nǐ)多姿。

C.在中国与非洲国家数十载悉心灌溉之下,双方友谊的大树根深叶茂,合作的硕果累.(léi)累,我们相信这份世代友好的情感能经受住淬练,愈加醇.(chún)厚。

D.特殊的气候和水质造就独特的荣昌坯.(pī)布织造技艺,被称为“中国草”的苎.(zhù)麻与世代积累的经验,糅合并彰显着中国古老丰富的民间艺术知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随着夜色降临,一束光照进空洞无物....的石窟,被炸毁的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以“3D 投影”形式重现。

这是不久前,阿富汗当地民众发起的巴米扬大佛被毁20周年纪念活动上动人的一幕。

回荡在巴米扬山谷的哀歌,折射了战乱造成的破坏。

由于缺乏保护条件,数百件侥幸躲过战火的阿富汗国宝级文物,不得不辗转于国外20余家博物馆,直到去年才回到故乡。

贴满通关认证标识的文物箱本身也是展品,成为战乱中阿富汗文物颠沛流离的真实注脚..。

同样的悲剧在过去数十年间仍.在多国不断上演。

【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濒危遗产名录》所覆盖的地区,与全球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地区高度重合。

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汇集资源和专业知识,为开展文物修复工作、传承人类文明群策群力....。

【丙】全球53处濒危遗产中超过60%与战乱有关。

“重要的历史建筑碎片如垃圾一般散落在街头”。

居住在伊拉克历史文化名城摩苏尔的一位老人发出哀叹。

杭州第二中学2024年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杭州第二中学2024年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理想市镇[美]辛克莱•刘易斯初夏的五月,四处充满生机,小麦长出了新苗,像绿草一样可爱,地里还种下了玉米和大豆,嗡嗡的响声从原野里发出来,似乎低声哼着的农忙小调。

一连下了两天雨,镇上大街小巷,遍地泥泞,难看倒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走路不方便。

大街上到处都是一片连一片的黑黝黝的水洼,家家户户门前人行道旁、停车坪上,也都渗出黑乎乎的臭水来。

天气闷热得叫人受不了,在阴惨惨的天色衬托下,整个戈镇显得光秃禿的。

既没有白雪覆盖,也没有摇曳的枝柯掩映,地上愁眉苦脸地匍匐着大大小小的房子,在天空下毫不遮掩地展现出无比丑陋的真实面目。

卡萝尔一路拖着脚向家走,雨鞋上布满了污泥,裙摆上满是脏点,她为此感到非常恶心。

她跑过莱曼•卡斯家门口,那座尖顶的深红色大房子显得特别难看。

她螳过一个个坑坑洼洼的黄水潭!她怎么都无法相信自己的家门口居然成了一片烂泥地。

她的家,她的美丽的市镇,已在她心里产生,可谓大功告成。

只要找一个人来跟她共享其成就行了。

可是找维达是不可能的了,至于肯尼科特,就更不用说了。

她心目中的这一世外桃源,怎么也得有人来跟她分享一下才好!她猛地想起了盖伊•波洛克。

然而一个念头打消了她的这种想法,他是个太过于小心谨慎的人物。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文综仿真考试题(答案不全)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文综仿真考试题(答案不全)

2015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仿真考文科综合试题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页,选择题部分1至6页,非选择题部分6至10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A .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 .乙山为断块山C .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 .地形主要为山地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图是东亚某日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数值单位为百帕(hPa )。

读图回答3-4题。

3.该天气图最可能表示下列哪个月份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4.该日台湾省气象预报,最可能的是 ①台湾受西南气流影响,各地午后会有雷阵雨 ②冷锋正往台湾接近,未来数日天气逐渐转冷 ③台湾各地早晚气温偏低,沿海平原预防低温 ④台湾海峡东北季风较强,海面船只多加注意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图示意2014年8月24日南京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

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数据可推断A .该日午后暑热程度有所减轻B .地表短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同步C .南京正值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D .甲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比乙测点附近高 6.图中监测数据可用于A .分析大气湿度,评估环境质量B .估算雨水可回收量,增加城市供水来源C .监测流量变化,做好防洪准备D .提供实时气象预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第1-2题图第5-6题图有一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在我国某山区从①地向⑧地骑行。

车上配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BDS ),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

假设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

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

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

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博士打假,让学术回归纯粹田卜拉在央视春晚上,演员翟天临在小品《“儿子”来了》中塑造了一名“打假”警察。

没想到,这位高学历明星竟被网友质疑论文抄袭、博士学位注水,“打假者”反被打假,令人始料未及。

戏骨+博士的组合,加上知名高校的光环,无疑提高了观众的期待。

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演员应当以扎实的演技、高尚的艺德回馈观众。

尤其当学历成为人设的要素时,它就不仅仅是自我包装、形象公关的一部分,而势必要受到学术道德规范的严格约束。

“自古华山一条路”,学术是获得学位的唯一门径。

有人认为:演员以演技为务,何必在于学术的小节?问题在于,无论是美术、设计,还是音乐、影视,艺术类专业虽具有实践性,但技艺不能替代理论,好演员不等于好博士。

尤其自2011年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以来,艺术学自当夯实理论根基,在造国民精神、提高审美品位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身处娱乐圈,博士学位或许可以充当为演员增色的手段;但立足学术界,博士理应致力于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不能因为演员等其他身份而获得丝毫优待、降低学术“品位”。

博士的水准照见着一所学校的学术成就,学校的严格审核是把住学术尊严的最后一把锁。

在这次事件中,网友爆料的不少“实锤”的确有据可查。

这反映出相关高校在学术成果审核、学位授予流程上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论文抄袭、文章代写、招生放水、学位注水等失德、违法事件挑战着教育公平的底线;而少数商界、政界、演艺界的人凭借财富、权力、影响力轻而易举地获得学位,将博士看作附丽于学位身上的社会地位、人际资源,更是把学术矮化为“生意”。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

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

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

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1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

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

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

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

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材料二:“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

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仿真考语文试题卷一、基础知识(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风靡.(mǐ)露.(lòu)穷口供.(gòng) 铩.羽而归(shā)B.僭.越(jiàn)绥.靖(suí) 肄.业(yí) 宁.缺毋滥(nìng)C.噱.头(xué) 贫瘠.(jí) 鞭挞.(tà) 独辟蹊.径(qī)D.市侩.(kuài) 启碇.(diàn) 鳜.鱼(guì) 为虎作伥.(ch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碰到碧空万里、艳阳高照的日子,宫殿屋顶的黄色釉瓦就闪耀生辉;在暮蔼四合或曙色初露之时,紫禁城的大门上的谯楼立在苍茫的天色中,像半空中的碉堡。

B.汪国真为人谦和,温文而雅;他的诗或天才爆发,或激情弥漫,或柔情万丈,如同清澈的溪流,无关深奥,也无关晦涩。

C.秋天的月亮印在皎洁的水潭,清澄而静谧;抬起头,月轮高悬,将人心从凡俗生活的喧闹、焦躁引向宏阔、幽深的宇宙。

D.漫游山中的妙处,在于你不用踌躇你的服色和体态。

你不妨摇曳你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在绿草上打滚,在蓝天下歌唱,在古木旁冥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到高山上,会看得远些;看得远,就会损失一些细节,即分辨率会降低。

但忽略..细节,感受整体,有时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登高望远”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B.苏州世乒赛圆满收官,中国队再度实现了包揽,不过,主教练刘国梁并没有欣然自喜,反而..有一些着急和担忧,因为他希望有更多的新人和黑马来打乱现在的局势,把整个队伍盘活。

C.专家认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釜底抽薪....的办法,是要保持经济比较快速的增长,让我国能够比较快地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

D.“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10个字的辞职信,被人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也让一名普通的中学女教师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人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没有体制内的职务,没有工资,没有广告赞助,全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柴静拍摄的这部《穹顶之下》,让国人看到了柔性的、坚韧的力量。

B.5月1日起,杭州市11家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区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预约挂号服务。

C.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游客入团,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向游客索取财物,都是违反旅游法的。

D.美国地震学会《地震研究通讯》主编彭志刚副教授认为,尼泊尔地震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逆冲挤压的结果造成的,由于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因而破坏性强。

5.为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排序。

(4分)魏晋六朝时期,人们开始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这对后来的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①一种是否定的,如墨子认为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所以他“非乐”②诸子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态度③这种美学思想的解放在先秦哲学家那里有了萌芽④孔孟一派尊重礼乐,但他们也强调要寻求礼乐的本质和根源,并对之进行分析批判⑤从三代铜器那整齐严肃、雕工细密的图案中,我们可以推知先秦诸子所处的艺术环境是一个“缕金错采”的世界⑥不论肯定艺术还是否定艺术,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思想解放的倾向6.阅读下面新闻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4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加大,群众举报总量大幅攀升。

中央纪委信访室一位负责办理群众来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某省的群众来信在2013年之前,每月不过几百封,目前达到了每月近3000封。

”中央纪委信访室采取多种手段,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举报渠道。

近年,网络举报数量逐年攀升。

打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右侧醒目的位置,可以看到“举报指南”“我要举报”“举报查询”“其他举报网站”四个板块,举报者只需点击“我要举报”板块就可进入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轻松提交举报,既免去了到来访接待大厅的舟车劳顿之苦,也不用像写信、打电话举报那样耗费邮资话费。

如今,网络举报已占举报总量的近一半。

去年12月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线索举报平台,接受海内外人士对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逃往国(境)外,或者向国(境)外转移涉嫌违法违纪资产等行为的举报。

据了解,目前这一平台已经接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举报线索。

(30字)7.高中毕业在即,同学和老师将要分别,请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或对同学的祝福。

要求:总字数不少于14字,并需在以下四个意象中用到两个。

(4分)滴水暖阳鲲鹏风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可以看见黑洞吗?浩瀚宇宙,奇妙无穷。

我们观测宇宙,能够发现许许多多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极端状态。

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就是如此。

在宇宙中,有非常小的密度,也有近乎无限大的密度。

那普通的星际空间,几乎就是真空,每立方厘米空间内大约只有1个氢原子。

宇宙中还有星际云、分子云等等,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

像地球一类的行星,它们的平均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5克;而像太阳一类的恒星,它们的中心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150克。

至于白矮星,其物质密度则达到了每立方厘米1吨。

恒星质量再增大,当质量大到其中铁等重元素在恒星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最终也被挤压坍缩时,便会发生爆炸(恒星爆发),只留下一颗其密度超过每立方厘米1亿吨的中子星(完全由中子构成的星体)。

那么,中子受到它承受不住的更大的压力,又将如何?物质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产生一种反抗力,而中子则是普通物质形态的最后一道防线。

压力再增大,突破这最后的防线,物质就会像陷进一个无底的泥潭,迅速不断坍缩,最后变成无限小,而引力则不可思议地强大,连光也不可能从那里逃逸的一种奇异状态。

这就是黑洞。

据认为,有一部分超新星爆发,就会遗留下这样的黑洞。

对于连光也无法逃逸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一种虽然在物理学上并不正确,但是却可以帮助理解的一个比喻来加以解释。

在地面上向上抛掷一只球,在重力(地球引力)作用下,它肯定会回落到地面。

如果一次次地增加抛掷的速度,被抛掷的球就会上升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

如果是发射火箭,当火箭的速度达到11.2千米/秒时,它就能够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飞离地球逃逸而去。

假若地球质量增加一倍,这个逃逸速度则将是15千米/秒;地球质量增加到10倍,这个逃逸速度又将是35千米/秒。

地球质量越大,逃逸所需要的速度也越大。

如果有一个天体的质量非常大,从它那里逃逸的速度超过了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那么,它就是一个连光也无法从它那里逃逸的黑洞。

黑洞不发光,当然无法被我们直接看到。

不过,如果一个黑洞附近有一颗年龄比较老的恒星,两者形成一颗双星的话,那么,那个黑洞就可能从那颗恒星拉扯出气体,并将其吸入自身之中,此时,它将会发出强烈的X射线。

现已查明,在天鹅座和天蝎座里就有这样的与老龄恒星构成双星的黑洞。

利用日本的X 射线观测卫星以及其他空间探测器,已经发现了许多这样的黑洞。

(选自《科学世界》)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普通的星际空间,每立方厘米只有1个氢原子,几乎就是真空,星际云、分子云的密度则依次增大。

B.恒星爆炸后,都会留下一颗中子星,中子是普通物质形态的最后一道防线,受到压力后,会迅速不断坍缩,最后变成无限小。

C.有观点认为,一些超新星爆炸,会遗留下黑洞。

黑洞的引力是非常强大的,连光都无法从黑洞中逃逸。

D.如果黑洞附近有一颗年龄比较老的恒星,两者形成一颗双星的话,黑洞就会从那颗恒星拉扯出气体,并吸入自身之中。

9.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白矮星物质密度非常大,理论上讲,每立方米的质量,相当于10几个成年男人的体重。

B.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5克,而太阳的中心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150克,所以火箭逃逸太阳的速度应为逃逸地球的30倍左右。

C.黑洞本身不发光,所以我们无法直接看到,但如果黑洞和老龄恒星构成双星黑洞,就有可能被我们用特殊的观测器发现了。

D.黑洞神秘莫测,但随着日本科学家对天鹅座和天蝎座中双星黑洞的发现,相信用不了多久,黑洞的秘密就将被我们一一解开。

10.分点概括黑洞的特点。

(每点不超过12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

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

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

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

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

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土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

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

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

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

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⑤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