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模型--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图解PPT课件

(4)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___h_-_i或__c_-d。
(5)从图中可以发现,母细胞与子细胞的细
胞核中DNA分子的数量是稳定的,其意义在 于 保持亲代和子代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稳定 。
第四十四页,课件共44页
(3)若图中D细胞继续分裂,则它最终分裂成的细胞应是(从方
框中选择正确的图,并用字母表示)________E___,该细胞的名称
为____精___细___胞_____。
(4)用字母和箭头将上图5个细胞(含方框中所选的正确图),按细 胞分裂的方式和顺序连接起来
______A___→___B__→___A___→___C__→___D___→___E____________。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第十二页,课件共44页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4
减数分裂
n3
n2
1n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4
n3
有丝分裂
n2
n1 n
间期
前期 中 后 末
第十三页,课件共44页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的比较规律
区别一 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起点 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为减数 分裂。(如图3与图4或图1与图2) 区别二 染色体还是DNA的曲线,看染色体或DNA暂时翻倍的 时间,翻倍的时间在间期,且线条是倾斜(DNA的复制需一定 时间)的为DNA;翻倍的时间在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且是突然翻倍(着丝点的分裂是瞬间的)的为 染色体。(如图2与图4或图1与图3)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
(5)从图中可以发现,母细胞与子细胞的细
胞核中DNA分子的数量是稳定的,其意义在 于 保持亲代和子代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稳定 。
第四十四页,课件共44页
(3)若图中D细胞继续分裂,则它最终分裂成的细胞应是(从方
框中选择正确的图,并用字母表示)________E___,该细胞的名称
为____精___细___胞_____。
(4)用字母和箭头将上图5个细胞(含方框中所选的正确图),按细 胞分裂的方式和顺序连接起来
______A___→___B__→___A___→___C__→___D___→___E____________。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第十二页,课件共44页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4
减数分裂
n3
n2
1n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4
n3
有丝分裂
n2
n1 n
间期
前期 中 后 末
第十三页,课件共44页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的比较规律
区别一 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起点 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为减数 分裂。(如图3与图4或图1与图2) 区别二 染色体还是DNA的曲线,看染色体或DNA暂时翻倍的 时间,翻倍的时间在间期,且线条是倾斜(DNA的复制需一定 时间)的为DNA;翻倍的时间在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且是突然翻倍(着丝点的分裂是瞬间的)的为 染色体。(如图2与图4或图1与图3)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上课课件)

5、DNA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 B ) A、 四分体时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 第二次分裂 D、初级精母细胞中 6、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共有两个着丝点 B、共有四个DNA分子 C、共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 D、共有四个染色体 7、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B ) A、精原细胞 B、精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精子
(23 46条) 受精作用
受精卵 ?
46条) (92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新个体
(46 92条)
母亲
(46条)
卵细胞
(23 46条)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课本P10)
对象: 时期: 特点: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
2、人体受精卵中的线粒体 ( B ) A、主要来自父方 B、主要来自母方 C、父母双方各占一半 D、无法确定 3、某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6 条,则该生物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D ) A、32 B、16 C、8 D、4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不相同的是 ( C ) A、有纺锤体形成 B、有DNA复制 C、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D、有着丝点分裂为二
四、细胞分裂图像辨别 1.染色体数目的奇偶性 奇数: 减Ⅱ、 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偶数: 减Ⅰ、减Ⅱ、有丝分裂 2.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减Ⅱ、成熟的生殖细胞(配子)
减Ⅰ: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
有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 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有丝分裂各时期比较: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一个卵原细胞分 裂形成一个卵细 胞和三个极体 (退化消失)
返回
谢谢!
DNA数目 2a~4a 4a 4a 4a 4a~2a
复制后加倍, 分裂后恢复
(二)图像: 染色体变化规律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目变化规律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模型演示
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模型图
精子形成过程
1、各小组展示模型图,其他组点评。
2、各小组交流记录结果
总结规律
减一 减二 减一 减二 减一 减二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DNA数(2C 4-8 8
8
8
)
4
4
8
染色体数( 4
4
4
4
2N)
2
2
4
染色单体数 0-8 8
8
8
4
4
0
末期
4 2 2 2 4 0
染色体变化曲线
8卵细胞形成过程
模型制作
1 分组:5人一组,1~3组制作精子的减数第一次分 裂。4~6组制作精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7~9 组制作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0~12组制作 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2 材料: A3纸,两种颜色的橡皮泥,记号笔,胶水, 双面胶等
3 各小组成员做好学案上的过程记录
小组展示交流
精子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8
4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2-1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课件(新人教必修2)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10、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 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具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 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受精卵核2n
实质: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精子细胞核内的n 条染色体与卵细胞内的n条染色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 2n条染色体的受精卵细胞核。
进入卵细胞的只是精子的头部(细胞核);受精卵 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
减数分裂的意义
1、减数分裂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雄性 减裂 亲本
雌性 减裂 亲本
精子
后期Ⅱ
第二次分裂(MⅡ)
着丝粒一分为二 染色体暂时加倍
末期Ⅱ
第二次分裂(MⅡ)
变形
细胞向内凹陷,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间 期
1、减数分裂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那些?
2、真正意义上使染色体数量减半的应该是 减数第一次还是减数第二次?
3、形成的四个精子中的染色体分别是?(用字母 表示)
同源染色体联会
有
无
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
无
非同源染色体
有
无
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4
n3
减数分裂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4
n3
有丝分裂
n2
n1 n
间期
前期 中 后 末
1、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由2n变成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受精作用)(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自主预习·悟新知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的多样性
1.原因
时期
图像
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Ⅰ前期
.
四分体中的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互换
减数分裂Ⅰ后期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⑤____________
C
[解析] 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受精,C错误。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精子被释放出来以后,移向退化的助细胞的合点端,营养核被留在后面。一个精子从助细胞的合点端缺乏细胞壁的部位进入卵细胞。由于精子和卵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可以看作活体状况下的原生质体融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进入卵细胞后,精核与卵核融合,产生合子,继而形成胚。另一个精子也通过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中央细胞,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产生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在双受精过程中,核的融合始于雌雄配子核膜的融合,随后双方的核质融为一体。双受精是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最后阶段。
4.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提示 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例2 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对点练1.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 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zzd>不正确</zzd>的是( )。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自主预习·悟新知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的多样性
1.原因
时期
图像
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Ⅰ前期
.
四分体中的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互换
减数分裂Ⅰ后期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⑤____________
C
[解析] 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受精,C错误。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精子被释放出来以后,移向退化的助细胞的合点端,营养核被留在后面。一个精子从助细胞的合点端缺乏细胞壁的部位进入卵细胞。由于精子和卵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可以看作活体状况下的原生质体融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进入卵细胞后,精核与卵核融合,产生合子,继而形成胚。另一个精子也通过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中央细胞,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产生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在双受精过程中,核的融合始于雌雄配子核膜的融合,随后双方的核质融为一体。双受精是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最后阶段。
4.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提示 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例2 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对点练1.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 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zzd>不正确</zzd>的是( )。
高二生物减数分裂PPT课件

特点: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
体数目减半。
.
17
(6)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
18
(7)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中央。
.
19
(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
20
(9)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变形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
.
21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1.染色体发生复制。 2.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形成的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1.染色体不再复制。 2.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3.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 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对应 的部位常常会发生交叉与互换。
.
14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
15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特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初级精母细胞
.
16
(5)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
减
数
数
染
第
第
色
一
二
体 复 制
次
次
分
分
裂
裂
变 形
精原 细胞
初级精母 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
精细胞
精子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PPT课件

1
新课介绍
02
理解提高
03
拓展备考
知识点介绍
新课介绍
1 实验基本流程
实验课题: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减数分裂模型来演示减数分裂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实验材料与用具:红色和蓝色的橡皮泥,一大张白纸,4根2cm长的铁丝。 实验步骤:
用橡皮泥制作4个蓝色和4个红色的染色单体→用铁丝扎起来,构成四个复制过 的染色体→在大纸上画一个纺锤体,按放上染色体→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 体行为,进行模拟
选考学考热点 1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
拓展备考
2 时期和细胞名称的判断
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判断时期和细 胞名称。往往通过图形让学生分析。考查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居多,偶尔也会 出现在填空题中。
变式应用
拓展备考
例 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
此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所以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不含基因a,而 此细胞含有基因a,说明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由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知其是二倍体生物,在有 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即四个染色体组。故选A
知识点介绍
新课介绍
1 实验基本流程
讨论与拓展
(1)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形成几种精子? (2)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能形成几种卵细胞?
新课介绍
02
理解提高
03
拓展备考
知识点介绍
新课介绍
1 实验基本流程
实验课题: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减数分裂模型来演示减数分裂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实验材料与用具:红色和蓝色的橡皮泥,一大张白纸,4根2cm长的铁丝。 实验步骤:
用橡皮泥制作4个蓝色和4个红色的染色单体→用铁丝扎起来,构成四个复制过 的染色体→在大纸上画一个纺锤体,按放上染色体→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 体行为,进行模拟
选考学考热点 1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
拓展备考
2 时期和细胞名称的判断
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判断时期和细 胞名称。往往通过图形让学生分析。考查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居多,偶尔也会 出现在填空题中。
变式应用
拓展备考
例 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
此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所以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不含基因a,而 此细胞含有基因a,说明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由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知其是二倍体生物,在有 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即四个染色体组。故选A
知识点介绍
新课介绍
1 实验基本流程
讨论与拓展
(1)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能形成几种精子? (2)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能形成几种卵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表ppt课件

识图和作图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表
完整版课件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参照曲线图填表:
染色体数目(条) 2N
识图
N 时期
O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表
时期
间期
染色体数目(条) 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完整版课件
时期
3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完整版课件
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N
N 2N N
完整版课件
2
作图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细胞类型
精原细胞间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N
N
N/2、 N
精细胞 N/2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填表并画出曲线图:
染色体数目(条)
2N
N N/2
O 精原细胞间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识图和作图识图和作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表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表时期时期间期间期前期前期中期中期后期后期末期末期染色体数目条染色体数目条2n染色体数目条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时期识图识图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对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表
完整版课件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参照曲线图填表:
染色体数目(条) 2N
识图
N 时期
O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表
时期
间期
染色体数目(条) 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完整版课件
时期
3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完整版课件
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N
N 2N N
完整版课件
2
作图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细胞类型
精原细胞间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N
N
N/2、 N
精细胞 N/2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填表并画出曲线图:
染色体数目(条)
2N
N N/2
O 精原细胞间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识图和作图识图和作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表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表时期时期间期间期前期前期中期中期后期后期末期末期染色体数目条染色体数目条2n染色体数目条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时期识图识图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对同源染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引导、教师指导、 小组合作
问题激趣→活动探究→归纳提升→应用迁移
问题激趣——导入 展示PPT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的 现象呢?
留足悬念,留出思考的 空间,激起探究欲望
活动探究——过程
1、复习减数分裂过程 ☆多媒体播放动画——减数分裂过程 ☆梳理减数分裂过程中概念
同源染色体、联 会、交叉互换、
四分体
2、模拟活动一: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
展示——交流——点评
3、模拟活动二: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同非的源同自染 源由色染组体色合分体离自,由
☆强调注意与模拟活动一的区别。
组合
展示——交流——点评
4、模拟活动三: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归纳提升——小结 绘制相关曲线图 解释配子种类多样性的原因 精卵结合的随机性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四分体时期
交叉互换
应用迁移——练习 精心地设置了3个层次的巩固练习——基础练习、提高练习 和拓展练习。
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同时 还可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
行检测
收获点: ☆学生小组活动和多媒体课件整合课堂教学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运用了减数分裂的知识,还培养了 学生的分工、合作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尝试成 功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 识别并绘制出减数分裂的相关图像。
通过情境模拟再现、教师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加 强直观性,突破重难点,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创新: ☆将作为染色体材料的橡皮泥换成了我们生活中非常易得的 材料——双色电线。 ☆双面胶将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连接起来 ☆利用双面胶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时松开手展示。
说课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地位: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第2章 第1节减数分裂第二课时的内容。
作用:巩固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尤 其是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对后面遗传和变异部分 的学习非常重要。
特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复杂,出现了减 数分裂中特有的变化,该部分内容具有知识点分散、理 解难度大、概念易混淆等特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 以抓住本质。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能识别并绘制模式图
2、展示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及其联会、互换、分离等行为变化。
☆能力目标:
提高模型建构意识,提升动手能力,团队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建模的过程,亲自感受和认同模型建构这种科学方法及其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改进点: ☆各活动部分时间上需要再紧凑 ☆学生的演示错误点较多,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和矫正
欢迎批评指正!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