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扫描版)

成都七中高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考试题(理科)(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卷上.【题1】1.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答案:解析:【题2】2.《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且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若第1天织5尺布,现在一月(按30天计)共织390尺布,则每天比前一天多织________尺布。
(不作近似计算)()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是等差数列,首项是5,公差为,前30项和为390.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有,解得.【题3】3.若在上是减函数,则b的取值范围是()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且要使,需故答案为,选D【题4】4.已知平面和直线,给出条件:①;②;③;④;⑤能推导出的是()①④①⑤②⑤③⑤答案:解析:由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可知两平面平行,在一个平面内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题5】5.已知数列满足,则等于(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由于数列{a n}满足a1=0,a n+1=,那么可知∴a1=0,a2=-,a3=,a4=0,a5=-,a6=…,故可知数列的周期为3,那么可知,选B.【题6】6.在中,若、、分别为角、、的对边,且,则有().成等比数列.成等差数列.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答案:D解析:由变形得:,,∴上式化简得:,,即,由正弦定理得:,则成等比数列.故选D【题7】7.设是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是中点,则的值为()答案:解析:为中点,【题8】8.若存在过点(1,0)的直线与曲线和都相切,则 ( )A.或B.或C.或D.或答案:A解析:由求导得设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将点代入方程得或.(1)当时:切线为,所以仅有一解,得(2)当时:切线为,由得仅有一解,得.综上知或.【题9】9.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当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时,的最小值为()答案:D【题10】10.我们把具有以下性质的函数称为“好函数”:对于在定义域内的任意三个数,若这三个数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也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现有如下一些函数:①②③,④,.其中是“好函数”的序号有()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①任给三角形,设它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b>c,不妨假设a≤c,b≤c,由于,所以①为好函数.②设所以②为好函数.③设因为,所以,所以③为好函数.④不是好函数.如显然不是好函数.【题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11.已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图像都过,如果,那么答案:解析:令则,12.答案:解析:,,又因为与不共线,所以,所以13.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且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答案:解析:在单增,又为偶函数且有一个零点为3,令得,如图可知有3个零点14.已知命题p:函数在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命题q:在区间内恒成立.若命题“p且q”是假命题,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答案:提示:先确定p且q为真命题的的取值范围,然后取补集可得结果.15.给出定义:若,则叫做实数的“亲密函数”,记作,在此基础上给出下列函数的四个命题:①函数在上是增函数;②函数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1;③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④当时,函数有两个零点.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答案:②③④解析:时,,当时,当时,,作出函数的图像可知①错,②,③对,再作出的图像可判断有两个交点,④对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请将答案及过程写在答题卷上.【题12】16.(12分)已知函数(1)求得最小正周期;(2)求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解析:(1)(2)的取值范围为【题13】17. (12分)已知数列满足.(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Ⅲ)设,求数列的前项和.解析:(Ⅰ)由已知可得,所以,即,∴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Ⅱ)由(Ⅰ)可得,∴. .(Ⅲ)由(Ⅱ)知,,所以,,相减得,∴【题14】18.(12分)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形状的空地,腰的长为3(百米),底的长为4(百米).现决定在空地内筑一条笔直的小路(宽度不计),将该空地分成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设分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分别为和.(1)若小路一端为的中点,求此时小路的长度;(2)若小路的端点两点分别在两腰上,求得最小值.解:(1)为中点,,不在上,故在上,可得,在中,,在中,,(2)若小路的端点两点分别在两腰上,如图所示,设,则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的最小值为.【题15】19.(12分)如图分别是正三棱台的直观图和正视图,分别是上下底面的中心,是中点.(1)求正三棱台的体积; (注:棱台体积公式:,其中为棱台上底面面积,为棱台下底面面积,为棱台高)(2)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3)若是棱上一点,求的最小值.解析:(1)由题意,正三棱台高为(2)设分别是上下底面的中心,是中点,是中点.以为原点,过平行的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即取,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所求角为则(3)将梯形绕旋转到,使其与成平角,由余弦定理得即的最小值为【题16】20.(13分)已知函数,其中函数在上是减函数.(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在上恒成立,求得取值范围.(3)关于的方程,有两个实根,求的取值范围.解析:(1),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2)在上单减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又在单减,在上恒成立,只需恒成立,(3)由(1)知方程为,设,则方程根的个数即为函数图像与轴交点的个数.,当时,在上为增函数,当时,在都是减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又且,所求方程有两根需满足时原方程有两根,【题17】21.(14分)已知函数的周期为,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为,将函数图像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在将所得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像.(1)求函数与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使得按照某种顺序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请确定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求实数与正整数,使得在内恰有2013个零点.解:(Ⅰ)由函数的周期为,,得又曲线的一个对称中心为,故,得,所以将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后可得的图象,再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Ⅱ)当时,,所以问题转化为方程在内是否有解设,则因为,所以,在内单调递增,又,且函数的图象连续不断,故可知函数在内存在唯一零点,即存在唯一的满足题意(Ⅲ)依题意,,令当,即时,,从而不是方程的解,所以方程等价于关于的方程,现研究时方程解的情况,令,则问题转化为研究直线与曲线在的交点情况,令,得或当变化时,和变化情况如下表当且趋近于时,趋向于,当且趋近于时,趋向于当且趋近于时,趋向于,当且趋近于时,趋向于故当时,直线与曲线在内有无交点,在内有个交点;当时,直线与曲线在内有个交点,在内无交点;当时,直线与曲线在内有个交点,在内有个交点由函数的周期性,可知当时,直线与曲线在内总有偶数个交点,从而不存在正整数,使得直线与曲线在内恰有个交点;当时,直线与曲线在内有个交点,由周期性,,所以综上,当,时,函数在内恰有个零点.。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每题5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卫冕.(miǎn)怄.气(òu)颓圮.(pǐ)莘.莘学子(xīn)B.蝉.联(chán)果脯.(fǔ)沉浸.(qìn)嗷嗷待哺.(bǔ)C.尽.管(jìn)装潢.(huáng)裨.益(bì)沆.瀣一气(hàng)D.瘦削.(xuē)叱咤.(zhà)喷.香(pèn)硕果累.累(léi)【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莘”读音为shēn。
B项“浸”读音为jìn。
C项“尽”读音为jǐ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莘,拼音:shēn,长(cháng )的样子。
(莘莘)众多。
莘xīn①〔细莘〕即“细辛”,一种中药草。
②莘塍,地名,原意为众多(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
在浙江省瑞安市,为瑞安十大街道之一。
③莘庄,地名,在上海市。
④姓氏。
浸j ìn,1.泡在水里,被水渗入2.又如:浸淬(把金属工件烧红,然后浸入水中急速冷却,以增加其硬度或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浸蚀(因液体浸泡而腐蚀或损伤);浸濡(因受水渍而湿透)3.灌溉。
尽jìn①完,完毕(动词)也叫完蛋:弹尽粮绝|苦尽甘来|取之不尽。
②死亡(动词)。
③达到极限(动词)。
④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动词)。
jǐn(尽)①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介词):尽着这块布裁。
②把某些人或事物的顺序放在最先(介词)。
还需要注意多音字累,累lěi1.连续,重叠,堆积。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
lèi疲乏,过劳。
使疲劳。
léi⑴(形声。
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
léi重叠;接连成串。
还有一些统读字,要注意分类记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陨落啜泣提纲挈领诲人不倦B.寥廓胀红自顾不暇穷兵黩武C.追溯凄婉迄今为止迥乎不同D.编缉晌午嬉笑打闹前赴后继【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
……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 )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答案】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2.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③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农业的精耕细作等【名师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
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D.割占中国台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英国是因为开辟的通商口岸太少,所以“战胜国”英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借以扩大市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掀起瓜分狂潮、扩大资本输出、割占中国台湾均是和甲午战争有关的,而本题考查的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所以本题的答案只能是B而非掀起瓜分狂潮等选项。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成都七中高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测试(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s the man’s garden?A. Very good.B. Just so-so.C. In bad shape.2. Why does the man like the climate in this part of the country?A. It’s warm.B. It’s cold.C. It’s like that of his hometown.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A. It’s cold.B. It’s warm.C. It’s bad.4.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At an airport .B. In a factory.C. At a construction site.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Teacher and student.B. Mother and son.C. Driver and passeng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试题(扫描版)

15届高三理科生物上期半期考试试题答案(注:主观题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数字表示该题在机读卡填涂的对应位置。
)客观题【题1】1、 B【题2】2、C【题3】3、C【题4】4、D【题5】5、D【题6】6、 A【题7】7、 B主观题【题8】8.(12分)(1)光照强度、温度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或先减少后增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分,缺一项扣一分)(3)1.6(2分)(4)碳酸钙(CaCO3)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5)乙烯或脱落酸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作用(2分)【题9】9.(10分)(1)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2)主动运输加快(3)疏水①载体蛋白②具有特异性(4)ATP 催化【题10】10.(10分)(1)同种限制酶 DNA连接酶转录碱基互补配对(2)相同(接近、无差异、一样) 没有(无)影响(3)存活率 ERV KD肿瘤细胞中的逆转录病毒可以破坏哺乳动物的免疫监测功能(2分)【题11】11.(16分,每空2分)(1)液泡膜 H+跨膜运输(2)AABB×AAbb或aaBB×AAbb(3)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②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③淡紫色:白色=1:1(4)5 3/7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15届高三物理上期半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题1】1 D【题2】2 A【题3】3 C【题4】4 B【题5】5 D【题6】6 A,C【题7】7 A,D二、实验题(8题4分,9题13分,共17分)【题8】8、(4分)(1)F′(2)B (每空2分,共4分)【题9】9、(13分)实验一、(1)①(2)0.50.2(每空2分,共6分)实验二①m g②(x2+ x3)f/2;(每空2分,共4分)mg(x0+ x1+ x2)=M(x2+ x3)2f2 /8(该空3分)0.5【题10】10、(15分)解:(1)小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受重力、电场力和斜面支持力,则有mg sin 37°=qE 可得E=3 mg /5 (5分)(2)若电场强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改为水平向右,即E′=3 mg /5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cos 37°-qE′sin 37° =N. 可得N=1. 16mg(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为N1=1.16mg,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成都七中 2015—2016 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数学试题

x
②设函数 f x = ③设集合 A
1 x 1 x
2 2
x
则f 1,
2
f 3 f
4
1 1 1 f f f 0; 2 3 4
1 1 0, , B ,1 2 2
(2)判断 f x 的奇偶性; (3)判断 f x 在区间 , 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 知 集 合 H 是 满 足 下 列 条 件 的 函 数 f x 的 全 体 : 在 定 义 域 内 存 在 实 数 x0 , 使 得
.
(1)写出该种商品的日销售额(销售量 价格) H 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式; (2)求日销售额 H 的最大值.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关于 x 的函数 f x =1 (1)若 f 2 =
3 5 2 a 1
x
a
0, 且 a 1.
,求实数 a 的值;
C.若 t - 2 , g ( x ) 有三个零点
D.若 t - 2 , g ( x ) 有四个零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
13.计算 3
log 3 4
27 3 lg 0.01 ln e
3
. . .
14.已知幂函数 f x m 2 m 1 x 5 m 3 在 0 , 上是增函数,则实数 m 15.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 2
, 函数 f x
1 x x A .若 x 0 A 2 2 x 2 x B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数学试题2

A B 8999999999999999 1 a 8999999999999999 2 b 8999999999999999 3 c 8999999999999999 4 8999999999999999 d
,
又知函数 g ( x)
2
2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1
( D ) F ( x) a x a 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
(c 1)2 x ,( x 1) ( 9)已知函数 f (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则实数 c 的取 (4 c) x 3,( x 1)
值范围是 ( A) 1, 4 ( B ) 3, 4 ( C) 3, 4 ( D) 1,3
2
③若 f ( x) x 2 x 1, x R ,x g (t ) 2t , t R , 则 x g (t ) 是 f ( x) 的一个等值域变换; ④设 f ( x) log 2 x ( x 0) ,若 x g (t ) 5t 5t m 是 y f ( x) 的一个等值域变换,且 函数 f ( g (t )) 的定义域为 R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m 2 .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A) 1 个 (B) 2 个 ( C) 3 个 ( D) 4 个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 幂函数 f ( x)
x ( 为常数)的图象过点 (4, 2) ,那么 f (16) 的值为
.
( 14 )某同学用 “ 二分法求方程 lg x 2 x 的近似解 ”时,设 f ( x) lg x x 2 ,算得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2015-2016学年上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 数学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8,5,3,2{=A }9,7,5,3{=B ,则集合=B A ( )A 、}8,7,5,3,2{B 、}5,3{C 、}5{D 、}9,7,8,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有3,5,所以=B A }5,3{. 考点:集合的交集运算.2.集合{}1,2,3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A 、5B 、6C 、7D 、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φ,{}1,{}2,{}3,{}2,1,{}3,1,{}3,2.真子集的个数为1-2n. 考点:集合的真子集.3.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当0=m 时,φ=B ,A B ⊆;当0≠m 时,⎭⎬⎫⎩⎨⎧=m B 1,因为A B ⊆,所以1-11或=m ,则11或-=m ; 综上,m 值为1或1-或0.考点: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4.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A 、01y x y ==与 B 、y x y ==与C 、y x y ==与D 、2x y x y x==与5.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3,则()21f x -的定义域是( )A 、1,22⎡⎤⎢⎥⎣⎦B 、[]0,3C 、[]1,5-D 、1,2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3,令31-20≤≤x ,解得221≤≤x . 考点:函数定义域.6.下列函数中,在R 上是偶函数,且在+∞(0,)上为单调递增函数的是( )A 、3y x = B 、2xy = C 、21y x =-+ D 、 21y x=【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函数为奇函数,C 选项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D 选项在+∞(0,)上单调递减.考点: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7.已知{}{}210,210A m m B m mx mx x =-<<=+-<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有( )A 、AB ⊆ B 、B A ⊆C 、A B =D 、A B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集合B ,01-22<+mx mx 恒成立,当0=m 时,01-<恒成立;当0≠m 时,⎩⎨⎧<+=∆<04402m m m ,解得01-<<m ,综上,{}01≤<-=m m B ,所以A B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集合之间的关系.8.已知()y f x =是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为减函数,若()()2f a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B 、2a ≥C 、22a a ≤-≥或D 、22a -≤≤9.已知函数()(1)2xf xg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则(0)(1)(2)g g g ++=( ) A 、1 B 、52 C 、72D 、3【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令0=x ,得01)1()0(=-=g f ,则1)1(=g ;令1-=x ,得21)0()1(-=-g f ,令1=x ,2)2()1(-=g f ,因为)(x f 为奇函数,所以)1()1(f f -=-,即()2221)0(g g -=-,整理得25)2()0(=+g g ,所以(0)(1)(2)g g g ++=27. 考点:函数的性质奇偶性.10.函数()f x 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条件()()12f x f x +=,若()15f =-,则()5f f ⎡⎤=⎣⎦ ( ) A 、5- B 、15-C 、15D 、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1(11)3(1)5(f f f f ===5-=,[]51)1(1)1()3(1)5()5(-==-=-=-=f f f f f f .考点:函数求值.11.已知函数满足()()()()0340x ax f x a x ax ⎧<⎪=⎨-+≥⎪⎩对于任意21x x ≠都有()()02121<--x x x f x f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10, B 、()10, C 、⎪⎭⎫⎢⎣⎡141, D 、()30,【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函数) f(在整个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则⎪⎩⎪⎨⎧<-><<034100a a a a 解得41≤<0a .考点:分段函数的单调性.12.集合{}1,2,3,4,5I =,集合A B 、为集合I 的两个非空子集,若集合A 中元素的最大值小于 集合B 中元素的最小值,则满足条件的A B 、的不同情形有( )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上期2018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右图是西周重要封国位置,从中可以直接获取得的历史信息A.西周的统治覆盖长江流域B.西周封国主要是同姓封国C.西周政治文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D.西周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2006年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参拜了连氏宗祠,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3、史载夏王朝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
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
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高于王权,王权与神权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传贤”制强化了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 D.以王权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4、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修筑长城 C.攻打匈奴 D.推行郡县制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中央集权制建立 D.王位世袭制确立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县以下不得设立基层组织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7、观察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巩固汉朝政权,实现了长治久安B.封国制下容易出现地方割据C.受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大D.是西汉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8、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9、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对中国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他所描述的制度产生的影响是A.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依据B.国家权力由贵族世代把持C.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D.官员队伍素质低下,出身低微有才能的人很难出任高官10、据统计,明代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经殿试中进士的有157人,占96.3%。
157人中又有131人经翰林院入阁,占大学士总数的80.03%。
可见A .从明代开始政府成了士人政府B .明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C .明朝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D .科举高第入翰林,是进入内阁的主要途径11、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
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主要目的是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C.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D.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1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说明军机大臣的职权是A .负责监察,审核政令 B.“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C.负责国家军务 D.根据皇帝旨意拟发政令13、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鸦片战争B. 中英战争C.夷匪犯境D. 通商战争14、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中,英国和日本从中国攫取利益的最主要出发点A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C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D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16、《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黄金。
”与该诗内容有关的历史时期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7、导致右表中某一时期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开放通商口岸B .《马关条约》的签订C .政府奖励实业D .引进外国资本 18、鸦片战争期间,一清军将领想出一个对付英国军舰的办法,在猴子尾巴上挂上鞭炮,然后扔到军舰的甲板上。
造成这一“天才设想”的直接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自然经济C.中央集权制度D.皇帝制度 19、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
下列哪一个人没有参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A.徐骧B.丘逢甲C.邓世昌D.刘永福2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
”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A .三元里抗英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黄海海战22、《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剧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3、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中国人民应该记住的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是①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②亡我中华,灭我民族之心最急切:《马关条约》、“二十一条”、“三光政策”……③奇毒无比的“以华制华”策略:建立伪满洲国、扶植汉奸汪精卫④独霸中国城市的数目最多:从哈尔滨到广州、南宁,从上海到太原……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24、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是哪次会议的决策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25、“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与巴金的这点“感想”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6、下列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C.向西方学习,发展工矿、交通、邮政等事业D.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27、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28、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29、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 实行责任内阁制度30、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二、非选择题(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分)材料一课本剧表演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载体。
以下是某班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历史课本剧表演的部分场景:材料二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
……大夫以上皆士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己类稿》材料三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材料四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场景一图8中的历史人物是谁?(2分)图9中他所设置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2)场景二中明朝政府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清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3)根据课本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趋势。
(2分)(4)指出上述材料二、三、四分别所体现的选官制度名称及各自选官的主要依据。
(6分)(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推行的积极意义。
(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材料一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战场实际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在战略上相互支撑的战场。
这种格局贯穿于战争始终,是中国抗日战场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得以保持完整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抗日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战场才能在自身贫弱、外援不足的情况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战略性的贡献,使反法西斯盟国世界战略能在中国战场的牵制下得以完成。
——摘自韩永利《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材料二历史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正面战场多次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杀伤大量日军,敌后战场的开辟将是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对日、伪军的有力牵制、打击,正面战场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将更大,有些战役失败得也将更惨。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战场作用是明显的,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也是明显的。
——摘编自曲青山《在抗战纪念活动中需把握好的几个重大问题》(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特点。
(6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两个战场为抗战胜利所做的努力。
(8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意义(4分)参考答案:1-5BABDC6-10DABCD11-15CDBDB16-20CBACC21-25BAACD26-30CDBCA31、(1)人物:秦始皇(或赢政)(2分)中央行政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