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下期高2020届高三阶段检测试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下期高2020届高三阶段检测试题(二)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第卷均答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
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
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
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
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
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
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
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
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半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文明的关注热度再度火爆,各种猜测和解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甚至因为没有和中原殷周文明一样发现文字,有人质疑三星堆文明是否属于中华文明体系。
从古蜀文明发展脉络看,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
而在文献典籍当中,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书写系统。
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
另一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华阳国志》都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各世代。
从蚕丛开国,至开明为秦所灭(前316年),古蜀各世数王虽然远离中原王朝,被中原诸侯视为“椎结左衽”的“蛮夷之族”,但也自成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
的确,三星堆“祭祀坑”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以往也未见出土过,大家都很期待的,能一举破解三星堆之谜的文字也没有在考古中发现,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和猜想。
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
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
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用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推荐】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7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6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题word版有答案1(精校版)(已纠错)

成都实验高级中学2019级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中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意思。
明代后世皇帝不能更改祖制,并未删除该项法规,但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
清代沿用明朝的基本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
其中,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61-1776年)间编制的《钦定户部则例》涉及商事尤多。
明清时代,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之类的条款,一直存在于法律文本之中。
但是,《大明律》中许多条款在明中期以后就已经不再构成社会行为法则。
明中叶迄于清末,商人服饰实际上毫无限制,炫耀奢华反而是常见的现象。
有学者对明清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行总体考察,认为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排在被歧视或被排斥的地位;清朝对商业于帝制统治关系之重要性的了解超过明朝,商人与权贵的关联也更为深切,商人的法权地位更非低于庶民。
明清两代政府皆曾推行大量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
如皆规定牙行评估物价必须公允,如明初规定有“凡买卖诸物,两不和同,而把持行市,专取其利,及贩鬻之徒通同牙行,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
康熙五年(1666年),令各地将应征商税额数刊于直省商贾往来的关口孔道木榜上,“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
雍正时期曾对这些政策加以重申。
其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措施。
明清政府承认商人合伙经营的权利及商人在民间融资的权利,这是明清时代诸多资本雄厚的商帮存在与发展的制度环境。
明清政府也承认商人为商业经营目的而结为社团的合法性。
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摘编自罗容海《劳动教育怎么搞,别忘了陶行知》)
材料三:
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手段,传播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之内,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特别是精心打造校园氛围,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景观熏陶人,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人,融入校园文化涵育人,融入校园制度规范人。精心设计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建设劳模工匠文化“场景圈”,让工匠精神元素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中。系统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在充分利用橱窗、海报、标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同时,更要精心打造网络、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媒体传播弘扬工匠精神.校园之外,应以劳模工匠选树为契机,创新探索弘扬工匠精神的方法,以劳模和工匠人才为学习榜样,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涵养劳模文化、工匠文化,厚植奋斗理念和劳动情怀,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工匠、爱护劳模工匠、学习劳模工匠、争当劳模工匠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从而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内部和细部,融入学生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全过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无法形容”“鉴赏散文辞句音乐之妙,只会破坏其美感"曲解文意。散文妙处无穷,也不是完全不可形容。原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是强调其妙处无穷,不是强调无法形容。“你若是要检出这一个辞句好,那一个辞句妙,这个或那个字的音乐好听,使你觉得雄辩的,抒情的,图画的,那么美妙便立刻就消失了……”不是说不能鉴赏辞句音乐之妙,而是强调不能仅从局部领会散文妙处.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下期期中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第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卷上。
第I卷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流觞.曲水shāng 袅.娜liǎo 癸.丑 kuǐ落蕊. ruǐB、否.极泰来pǐ细腻. ní窈窕. tiáo 蹑.履 nièC、酾.酒临江 shī垣.墙 yuán 不禁. jīn 纤.细 xiānD、涸.辙之鲋 hé猗.郁(yǐ)独处.chǔ夹.袄 jiā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A、股份制要言不烦提心掉胆夙兴夜寐B、明眸善睐渡假胜地充耳不闻青春长在C、长春藤不能自己谈笑风声偃苗助长D、佳宾满坐指手画脚报怨别人责无旁贷3、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②.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③.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的感触来的。
A、寂寞留恋萧瑟B、落寞留连萧索C、寂寞留连萧瑟D、落寞留恋萧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C、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D、人们纷纷喊“抓小偷”,那个高个急不暇择....,跑进了一条死胡同。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差,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无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9届语文试题(2017.2.13)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一、(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颤.抖(chàn)莅.临(wèi)溘.然长逝(kè)所向披靡.(mǐ)B.别墅.(shù)鞭挞.(tà)相形见绌.(chù)涸.辙之鲋(hé)C.悼.念(diào)纤.细(xiān)既往不咎.(jiù)锲.而不舍(qiè)D.湍.急(tuān)琴弦.(xián)惊魂甫.定(fǔ)载.歌载舞(zǎ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缅怀嬉戏无计于事提心吊胆B.合谐凋敝文过饰非乌烟瘴气C.气概旗杆秋毫无犯前倨后恭D.寒暄惋惜瑕不掩瑜义气风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___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__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__________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用心倾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B.精细凝神谛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精确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精确用心倾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5.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乐府,原来是一个音乐机构,秦代开始设立。
汉也设立了“乐府”机构,同样做采集民歌、配置乐曲和训练乐工的工作。
这些采集来的民歌,汉人称“歌诗”,魏晋人称“乐府”或“汉乐府”。
来自社会底层的汉乐府是“忍无可忍才写的诗歌”。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燕、赵之讴,秦、楚之风”,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汉乐府”的采诗运动,是继《诗经》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采集运动。
这些采来的乐府民歌比起《诗经》来,有几个变化:一是乐府民歌中,写女性的题材比例上升。
二是口头文学的形式,故事性比《诗经》更强,有的还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开创了我国不发达的叙事诗的先河。
三是杂言向五言的方向靠拢。
这三者结合,就产生了伟大的乐府民歌。
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都创造了中国叙事诗的典范。
南朝乐府民歌,像是江南女子专情的歌。
歌如眉峰聚,诗是眼波横。
六朝都城建业及周边地区的“吴歌”和江汉流域的“西曲”,一言以蔽之,是一个“情”字。
今天的江南文化是在南朝乐府民歌里才开始真正奠定成型的。
此外,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短小的篇幅,含蓄蕴藉的风格,同音双关的运用,假如调一调韵脚或平仄,那就是初唐人的五绝了。
北朝乐府民歌是长期处于混战状态的北方各民族的歌唱,是北方英雄横刀高唱的豪迈之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2019~2020 学年度下期高2022 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20 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多次断言:“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
”西方学者的断言,是基于怎样的逻辑呢?在此问题上,难道上帝真的漠视了东方子民了吗?显然不是,中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修辞和修辞学。
只要人类使用语言,使用符号,就存在修辞和修辞学,因为修辞是人们能动地使用语言以提高传播效果的行为。
西方学者的断言,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作出的判断,其中折射着文明的偏见。
西方的古典修辞,就是以城邦社会为语境的演说、劝服和论辩。
其经典模式是由“诉讼”“议政”“典礼”三种演说和“觅材取材”“布局”“谋篇”“文体风格”“记忆”“表达技巧”等五个步骤,以及“人格”“情感”“逻辑”等说服要素构成的范畴体系。
我们称之为“三说”“五艺”“三素”。
以此模式框定其他文化和文明中的修辞或修辞学形态,是不合适的。
“西方之外无修辞学”的观点是狭隘的。
什么是“修辞”“修辞学”,众说纷纭。
我们认为,“修辞”“修辞学”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文化乃至文明概念,即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乃至文化和文明中存在不同的修辞形态,“修辞学”也具有不同的含义。
但是,这不等于说,众多的“修辞”“修辞学”观不存在任何交集。
相反,尽管存在上述方面的差异,“修辞”“修辞学”依然是一个相对明晰的概念。
简单地说,“修辞是人类的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符号交际行为,是人们依据具体的语境,有意识、有目的地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及其他文本,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一种社会行为”。
显然,运用语言等媒介符号进行思想、观念、情感交流,以实现信息共享、行为协调的传播行为,是人类修辞的共性。
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规律,即揭示如何高效地实现人类语言等信息交流规律的学问。
从现存文献看,说服、论辩现象,或者说“长短术”“纵横术”,是我国先秦时期典型的修辞形态,特别是在战国时期,以门客、游说之士为最。
但是,除此之外,当时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形态。
《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策士论辩的记载,属于论辩修辞。
而《诗经》《论语》等,则是文学和教育话语,也是当时的修辞形态。
而当时关于修辞的思想和学说,则遍布先秦诸子的著作。
随着国际修辞学研究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国和东方有修辞、修辞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古至今,中国不但有修辞实践和修辞学思想,而且修辞形态多样,思想十分丰富。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也具有像古希腊一样悠久的修辞学传统,也有论辩、说服、演说传统。
在世界共融环境下,了解中国修辞学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有助于增进东西方的学术交流,有助于促进大同世界的建构。
”(摘编自《北京大学学报》)1.下列对“修辞和修辞学”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类只要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就必定会能动地使用修辞和修辞学来提高语言的传播效果。
B.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对东方或中东的文化存在着偏见,误导了西方学者的判断。
C.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室文化和文明中存在不同的修辞形志,人类修醉依然儿有共性。
D. (战国策) (待经) (论语) 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分门别类地记收了我国当时关于修辞的思想和学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本文先破后立,先批股了西方修醉学界“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的错误观点,然后提出了自己关于修辞的观点。
B. 文章从“修辞和修醉学”的概念、文献记载、研究修辞学的意义等方面,展开了对中国的修静和修辞学的论证。
C. 文章第三段列举了我国先秦时期多个修辞形态的例子,与前文西方古典修辞模式相呼应,在比较中论证了论点。
D. 来段引用某学者的话,既论证了中国存在着修辞、修辞学是毋庸置疑的,也强调了当前研究中国修辞学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 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术界主要研究西方的修辞学,中国的修辞实践和修辞学思想无人关B. 西方修辞中的“三说”“五艺”“三素”等修辞形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西方之外的某些地方。
C.研究修辞,有助于我们发现人类如何更加高效实现信息交流,也能更好实现信息共享和行为协调.D. 在世界共融环境下研究中国的修辞学,既能增进东西方学术交流,还有助于促进大同世界的建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连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标准体系。
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保障水平。
重点支持高速宽带网络普遍覆盖城乡各级医疗机构,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向农村医疗机构延伸。
推动电信企业加快宽带网络演进升级步促,部署大容量光纤宽带网络,提供高速率网络接入。
完善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支撑开展急板车载远杠诊疗。
出台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的管理办法,明确监管底线,健全相关机构准入标准,最大限度减少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安全。
研究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确权、开放、流道,女易和户权保护的法规。
对非法买卖、泄露信息什为依法依规予以想处。
(摘编自《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过程(数据《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综合分析》)材料三:尽管政策红利和资本支持不断,但互联网医疗并非毫无风险的“风口”。
2019 年以来,由于较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以及缺少可持续性的盈利能力,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在未来,互联网医疗应准确定位用户,在满足用户健康刚需的基础上打造差异化产品。
针对特定人群的移动医疗健康细分市场会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发展。
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医疗模式应用将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移动医疗健康行业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加强与一线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优化医疗医院资源配置。
积极开拓新业务。
随着处方药电子商务销售和监管模式的创新以及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的应用,处方药网售权限有望开放,医药等企业也将更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医药电商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发展中医药成为国家战略,以及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在社会上推动了一波中医热潮,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网中医的未来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将成为互联网医疗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在线问诊平台、互联网医院、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等大平台逐步搭建完成,企业将积累百万级甚至千万级的医疗基础数据。
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进而构建独特的商业模式将对这类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前景预测》)4.下列对材料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呈现递增的趋势。
B.我国移动医疗市场的增长率在2018 年出现拐点,由大幅增长转为了持续下降。
C.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医院已基本进入数字化阶段,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D.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等信息将在医院逐步实现区域间互通,能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因为互联网具有高效、便捷等优势,所以只要发展互联网医疗,就能让大家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B.技术先进的大医院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可以缓解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C.尽管有政策和资本的支持,但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无法获得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发展面临一定的风险。
D.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保障下,传统中医药与现代互联网相结合,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前景广阔。
6.国家和相关企业可从哪些方面来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要概括。
(6 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青衣漆宇勤山幽处,草木浓密。
转过拐角,乱石野径的一侧,突然冒出大丛郁郁葱葱的细密植物,让人怦然心动。
那带着露水的绿,那带着劲道的柔,不止往人的眼里来,更往一个喜爱自然生态的人心里钻。
当地的山民告诉我,这种植物叫做青衣。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种植物实际就是苔藓。
好吧,就叫青衣,我喜欢这个名字。
听到这个名字,仿佛就看见了戏剧中的青衣旦,丫鬟或端庄妇女的身份,永远都只有少年、青年和中年,没有老年。
听到这个名字,仿佛就看见了江南水乡里穿着青色碎花布隔河浣纱的身影,墨染青衣的身段让人神往。
而作为植物的青衣,究竟沾染了青衣丫鬟般的卑微、温婉,还是移植了江南青衣女子的淡雅、朴素,抑或是兼而有之?对于植物,可能每个人都有完全不同的喜好之处,但那种娇嫩的、蓊郁的、细密的植物,最可能因为其纤弱而让更多的人怜爱。
青衣苔藓似乎就是这么一种植物。
她们不声不响,可能趁你不注意,就在屋后湿润的墙角绿了一大块。
待到夏末阳光太过强烈,这一片绿又在干燥的墙角枯成黄褐。
但你不要放弃也不要失望,秋天的末尾,斜飘的雨水渐多,一个清早醒来推开窗,远远望去墙角又是蓊郁的绿了。
我所见过的青衣苔藓都是软绵绵的,如果是在山里的干净之处,赤脚踩上去,那柔软但不肥腻的抚摩,那种触感仿佛这世间已找不到其他软绵的生物来与之对比——如果有,那江南女子的柔荑或许是恰当的对比。
世间的繁华热闹与青衣无关,世间的肆意张扬与青衣无关。
大多数植物都有开花的热烈年华,可是青衣不,青衣不开花,也不结果。
仿佛从生至死,都只为安静地活着,装点这世界的一个角落。
她们始终都是那么从容、淡定,波澜不惊。
这一点,似乎再一次切合了舞台上稳重、端庄的青衣形象,连举手投足的动作都是轻微的。
而她们的俏皮活泼呢?都交给浅水处沙石间的植物青衣吧。
那种飘逸柔婉、纤弱清新、百转千回,是世间女子全部温柔的集合。
但青衣也有恣意之处。
只要环境合适,一点点干净的清水,青衣便恣意地生长、繁茂,便恣意地美丽、蓬勃。
据说,在汉代以后,穿衣讲究起来的人们,富贵者永远都是追求颜色的纯正与鲜亮。
而青色的衣服,多为地位低下者所穿。
就像作为植物的青衣本身,也是如此:在低处安详地呼吸,在低处沉静地活着。
这样也好,不让人高不可攀,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就像乡间的家里人,就像邻家的那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