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型水蚤和斑马鱼对几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毒性监测
工业废水毒性评估

工业废水毒性评估1毒性检测方法1.1急性毒性检测生物毒性检测按毒性指标类别不同,可分为急性毒性检测、慢性毒性检测、遗传毒性检测和内分泌干扰性检测。
突发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对毒性物质释放后果分析中以急性中毒为重点,因此,该文主要总结基于急性毒性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急性毒性实验是对实验生物一次或24h内多次染毒的实验,从中探明环境污染物与机体短时间接触后所引起的损害作用,找出污染物的作用途径、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依据受试生物类型,可将生物急性毒性实验分为活体动物实验、大型蚤类实验、细菌实验和微生物发电实验等。
细菌实验是目前毒性检测中研究较为成熟、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例如发光细菌法、脱氢酶活性法等。
中国标准规定的毒性检测方法即是发光细菌法。
不过,传统生物监测方法存有检测时间长、维护成本高、指示生物保存困难等问题,应对突发性水质污染现场监测、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测等急需开发快速、简便、灵敏、易维护的生物毒性检测技术。
基于微生物产电的MFC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生物毒性传感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将水体有机污染物生物氧化过程产生的电子直接传递至电极,通过回路形成电流=,当水体中毒物积累,会抑制微生物呼吸,造成电流信号减弱。
传感器能实现对分子、离子及气体物质的快速感应和分析,是发展便携式快速水质监测仪的关键,目前已成功研发了BOD快速测定仪,并由双室向单室研究过渡,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该方法运用多种产电菌与发酵型细菌组成混合菌群,避免了使用单一菌种提纯难、易变异的缺点。
美国的废水急性毒性实验主要包括毒性浓度范围确定实验、多浓度限定实验和受纳水实验等。
毒性浓度范围确定实验通常是由一组小型梯度静态急性实验构成,具体来说是将相同的五组生物分别暴露于按对数级稀释的样品溶液(例如按100%,10.0%,1.00%,0.100%和一个质控样)8~24h。
多浓度限定实验,是美国污染物减排计划要求的决定排放允许值的方法,用来提供半致死浓度值或最大无影响浓度值(NOEC)。
《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斑马鱼卵法 HJ 1069-2019》

目次前言 (ⅱ)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方法原理 (2)5 干扰和消除 (2)6 试剂和材料 (2)7 仪器和设备 (3)8 样品 (4)9 试验步骤 (5)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7)11 有效性、敏感性与精密度 (7)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13 试验报告 (8)14 废弃物处置 (8)附录A (资料性附录)斑马鱼卵相关发育阶段 (9)附录B (资料性附录)斑马鱼种鱼驯养及维持 (10)附录C (资料性附录)产卵盒参考图片 (11)附录D (资料性附录)斑马鱼卵鉴别 (12)附录E (资料性附录)24孔细胞培养板试验布局设置方案 (15)附录F (资料性附录)推荐的数据记录表 (16)附录G (资料性附录)寇式法计算EC50 (18)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质急性毒性测定的斑马鱼卵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急性毒性的斑马鱼卵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验证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分析测试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和江苏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9年12月3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6月30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斑马鱼卵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质急性毒性的斑马鱼卵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急性毒性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008年03月目次1.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修订本标准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2)2.1 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2)2.2 修订本标准的法律依据 (3)3.标准修订的原则与技术路线 (3)3.1 标准修订的原则 (3)3.2技术路线 (5)4.标准适用范围 (5)4.1 试验方法选择 (5)4.2 试验用鱼选择 (6)5. 标准的主要内容说明 (6)5.1 方法原理 (6)5.2 试剂和材料 (6)5.3 仪器设备 (7)5.4 干扰及消除 (8)5.5 样品 (8)5.6 试验步骤 (9)5.7 结果计算 (10)6. 参考文献 (10)1.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1.1任务来源本标准由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财函[2007]971号)和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财函[2007]9909号)和国家环保总局2006 年(环办函(2006)371 号)下达编制任务,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项目编号为992号。
本标准是在已颁布的GB/T 13267-91《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文本基础上修订的。
1.2工作过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为本标准的修订单位,根据标准修订要求成立了标准编制组,主要成员如下:表1 编制组主要成员名单姓名职称专业备注周军英研究员环境生物项目负责人,制定方案韩志华助研环境毒理主要人员,组织实施、执笔人单正军研究员环境毒理主要人员,审定石利利研究员环境化学主要人员,审定卜元卿助研环境毒理主要人员,具体实施其他略参加人1.2.1 标准开题论证标准修订任务下达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即投入了前期的调研工作,并于2007年2月12~13日在南京召开了《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标准修订开题论证会。
水污染自动监测练习题

环境保护部连续自动监测(水污染)练习题一、判断题1、水样中亚硝酸盐含量高,要采用高锰酸盐修正法测定溶解氧。
( × )2、水样PH值的大小是不受温度影响的。
(×)3、纳氏试剂应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 × )4、钠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灵敏度没有影响。
( × )5、纳氏试剂测定氨氮,可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钙、镁等金属离子的干扰。
(√)纳氏试剂毒性不大,使用时不需太注意。
(×)6、在K2Cr2O7法测定COD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COD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
(×)7、在分析测试中,空白实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8、在分析测试中,测定次数越多,准确度越好。
(×)9、在分析测试时,空白实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值就可以了。
(×)10、在天然水中溶解的铜量随pH的升高而升高。
( × )11、在连续排放情况下,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等至少每小时获得一个监测值,每天保证有24个测试数据。
(√)12、在连续排放情况下,COD在线监测仪应至少每小时获得一个监测值。
( √ )13、在进行环境监测人员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时,实际样品分析采取随机加入或单独测定两种方式。
( √ )14、在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y=bx+a中,如果a不等于零,经统计检验a值与零无显著差异,即可判断a值是由随机误差引起(√)。
15、实验室产生的高浓度含酚废液可用乙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 ( √ )16、实验室中铬酸溶液失效变绿后,应加碱中和后排放。
( × )17、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8、实验室中由低沸点试剂引起火灾,应立即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 √ )19、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
化工废水对鱼的一致性及灵敏度的响应

i J a s:iHu l> J a iHu 2> J a > J a > J Hu 5 i Hu3 i Hu 4 i a.
Ke y wor s: h mia n u t ; i ee t s p c e ;a u e tx ct d C e c l d sr d f r n h s e i s c t o ii i y f i f y
目前被用来监 测工业 废水 的生物 主要有 : 、 鱼 藻类 、 大型潘类 、 发光细菌 、 等 , 虾 本研究 以国际标准化 组织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试验 材料 .
(S ) IO 推荐 使 用 的标 准 化 鱼 类 毒 性 试 验 动 物 斑 马 鱼
( r h dn r ) 以及 月 光 鱼 ( e enFs) 红 绿 灯 Ba y ai r i , c o eo R dB a i 、 h
1 2 试验 方法 . 在鱼大部分 死亡 的最低浓度和 9 h大部分存 活的最 6 高浓度之间按一定 比例 级差设置 5个急性毒性试 验浓度
死亡率 =累计死亡数 目/ 每一容器试 验鱼死 亡的总
数 ×10 。 0%
2 结 果 与讨 论
( 以体积分数表示 ) 配 比水 总体积 为 4 , , L 每个 烧杯 中放 入 1 尾 形态 、 0 体态 尽量一 致 的鱼 种 , 浓度按 几何级 数排
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的指示生物

钟虫属原活泼物:钟虫经常消失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钟虫大多半以细菌和有机颗粒为食.可作废水处理后果较好的指导生物之一.轮虫是一种比较简略的后活泼物:轮虫有腺体可排泄粘液,雌雄异体,大志个别比雌性个别小得多.多半轮虫以细菌.霉菌.藻类.原活泼物和有机颗粒为食.轮虫也是废水的生物处理进程中处理后果好的指导生物之一,当活性污泥中消失轮虫时,往往标明处理后果优越,但如数目太多,则有可能损坏污泥的构造,使污泥上浮.线虫属后活泼物的线型动物门:线虫有三种养分类型:1.腐食型,以动植物的残体及细菌为食;2.植食型,以绿藻和蓝藻为食;3.肉食形,以轮虫和其他线虫为食.线虫雌雄异体,生殖为卵生.线虫有好氧和厌氧的,兼性厌氧者在缺氧时大量滋生.线虫是污水净化程度较差的指导生物之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重要有细菌.原活泼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微生物中细菌是分化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活泼物也有必定的感化.活性污泥中重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消失,游离的细菌较少.活性污泥华夏活泼物较多,经常消失的原活泼物重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此外还有一些后活泼物,如轮虫和线虫.可以所,活性污泥是一个辽阔的微生物世界.对工艺治理者来说,应会辨认微生物,并懂得它对污水处理进程的指导感化.1.活性污泥优越时消失的微生物重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活泼物.假如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别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当断定为具有高净化效力的活性污泥.2.活性污泥处于良好状况时消失的微生物重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侧跳虫.屋滴虫(大多半为泅水型),可以断定为絮凝体细碎.轻微恶化时原活泼物和后活泼物消掉.3.在活性污泥疏散解体时消失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可断定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 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剂工艺状况,削减回流污泥量和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中央性活性污泥类原活泼物)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消失的微生物重要有:浮游球衣藻和霉菌.丝壮菌是造成污泥膨胀的引诱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是,则吸附型的原活泼物急剧削减,污泥机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一旦消失丝壮菌增殖的趋向,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出200.6.进水负荷低时消失的微生物重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断定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消融氧缺少时消失的微生物重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曝气过量时消失的微生物重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含阿米巴虫,高负荷和毒物流入时消失的微生物重要有;盾纤虫和钟虫的锐减是负荷过高和毒物流入的征兆,大多半微生物灭尽时活性污泥已被损坏,必须进行恢复.7.钟虫不活泼或呆滞,往往是曝气池供气缺少.当发明没有钟虫,却有大量的游动纤毛虫如个种数目较多的草履.漫游虫.豆型虫.波豆虫等,而细菌则以游离细菌为主,此时标明水中的有机物还许多,处理后果很差.假如原水水质优越,忽然消失固定纤毛虫削减,泅水纤毛虫增长的现象,预示水质要变差,逐渐消失游动纤毛虫,水质将向好的偏向成长,直致变成固定纤毛虫为主,则水质变得优越.8.镜检中发明积硫较多的丝硫细菌,游动细菌时,往往是曝气时光缺少,空气量不敷,流量过大,或水温较低,处理后果较差.9.在大量钟虫消失的情形下盾纤虫数目多并且越来越活泼,这读曝气池工作晦气.要留意,可能悟泥会变得松散,假如钟虫量递减,盾纤虫量递增,则替伏着污泥膨胀的可能.当发明等枝虫成堆消失,其实不活泼,肉眼能见污泥中有小白点,同时发明贝氏硫菌和丝硫菌积硫点十分显著,则标明曝气池消融氧低,一般在0.5mg/L阁下.10.假如发明单个钟虫活泼,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楚地不雅察到时,解释污水处理的程度高,消融氧充足.水蚤。
用水氵蚤监测水质

用水氵蚤监测水质罗岳平,邱振华,李建国(长沙市自来水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5)摘 要:介绍了利用水氵蚤监测水质的优势及常用方法,探讨了水氵蚤的实验室培养技术,并综述了水氵蚤对污染物的形态、生殖和行为反应,提出利用水氵蚤监视污水安全排放和生产用水水质的设想。
在分析水氵蚤毒性试验误差来源的基础上,建议对试验生物材料和测试环境进行限定,最终形成操作性强的标准方法。
关键词:水氵蚤;水质;生物监测;污染;毒性试验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09(2002)01-0012-05Monitoring W ater Q uality Using DaphniaL UO Yue 2ping ,Q IU Zhen 2hua ,L I Jian 2guo(Changsha W ater S u pply Corporation ,Changsha ,Hunan 410015,Chi na )Abstract :The advantages and general methods of pollution monitoring using Daphnia are introduced in this boratory culture of Daphnia is also discussed.The morphological ,reproduction and behavioural res ponse of Daphnia to pollutants are re 2viewed comprehensively.The ideal of monitoring wastewater safe discharge and inflow water quality with Daphnia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urces of errors in Daphnia toxic tests ,methods that culture healthy test organisms and con 2tro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suggested.Standard test proced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future.K ey w ords :Daphnia ;Water quality ;Biological monitoring ;Pollution ;Toxic test 水氵蚤(Daphnia )用于生物监测的研究始于1920年,并在20世纪40年代后迅速发展。
大型水蚤测试标准方法

大型水蚤测试标准方法大型水蚤测试标准方法本标准部分参照国际标准ISO6341:1982《水质——大型水蚤(甲壳纲、枝角目)活动抑制的测定》(UDC 617.777:576.097.2)及美国标准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804B.水蚤(Daphnia)的生物检测步骤。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型水蚤生物测试技术中生存及运动影响(急性试验)和生长及繁殖试验方法(慢性效应)。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可溶性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价工业废水及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液的综合毒性;评价废水处理效果;也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的毒性评价及水中沉积物的毒性评价。
2 方法原理2.1 测定初始浓度EC50值,此浓度是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24h及48h内使50%暴露在试验液中的大型水蚤失去活动能力的浓度,并指出使所有实验水蚤失去活动能力的最低浓度,及不能使任何实验水蚤丧失活动能力的最高浓度。
2.2 测定初始浓度LC50值,此浓度是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24h 及48h内使50%暴露在试验液中的大型水蚤心脏停止跳动能力的浓度,并指出使所有大型水蚤死亡的最低浓度及不引起死亡的最高浓度。
2.3 测定生长曲线,不同浓度下实验水蚤生长的速度不同,其生长曲线也不同,与对照组生长曲线比较判断其生长影响。
2.4 测定生殖量,相同条件的实验水蚤在不同浓度实验液中由于毒性作用,其每胎生出的幼水蚤数量不同,与对照组比较判断其毒性。
3 试剂和材料3.1 试验生物采用大型水蚤(Daphnia magna straus)62Dm纯品系生物株,为同龄同母体后代。
EC50及LC50试验用1龄~3龄水蚤,每容器10个,平行2~3组;繁殖及生长试验用刚出生的幼水蚤,每浓度组5~6个水蚤。
3.2稀释水可采用未被有毒物质污染的天然水(地面水或地下水)及自来水(自然暴气的),pH值为7~8.6,溶解氧4mg/L以上,或空气饱和氧的60%以上,水的硬度为250±22mg/L(以CaCO3表示),也可用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工配制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过简 单沉 淀 池 处 理 的综 合 废 水 ( 毛 、 脂 废 水 脱 脱 和染色 废 水 等 ) 皮 革 厂 生 产 车 间 排水 取 自同 一工 ,
厂 的皮 革鞣 制车 间 。化 工厂 排污 口出水水 样采 自某
收 稿 日期 :06一l 0 20 1— 6
上 自然 曝气 的北 京 自来 水 ( 度 为 2 . m / ) 实 硬 4 1 gL ,
维普资讯
第3 2卷第 2期 20 0 7年 2月
环境 科 学 与 管 理
ENVI RONM ENTAL SCI ENCE AND m NAGE NT
V L32 o NO 2 . Fe . o b 2(
文章编 号 :6 3—1 1 ( 07)2—0 8 0 17 22 2 0 0 1 0— 4
应 用 大 型 水 蚤 和 斑 马 鱼 对 几 种
工 业 废 水 和 生 活 污 水 的 毒 性 监 测
潘力军 ,高世 荣,孙凤英 , 於坛春 ,王友斌
( 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北京 10 5 ) 00 0
摘
要: 运用大型水蚤 和斑 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对几家 乡镇 企业污染源排放 口的水样和 某小 区生活污水的毒性
马鱼为皮革厂生产车间排 水 >沉淀池排 水 >生活污水 >化 工厂排 污 口出水。大型水蚤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
验 是一种灵敏 、 价廉和快速的毒性测试方法, 可以用来监测上述几种工业废 水和 生活污水的毒性 。
关键词 : 斑马鱼 ;农药;污染 ; 毒性 识 码 : A
进行检 测。研 究结果表明 : 革厂沉 淀池排 水、 皮 生产 车 间排 水和 生活 污水对 斑马 鱼均 有较 高 的毒性 , 9 h 其 6 L 5在 1. 7— 5 9 %之 间, c0 72 3 .3 化工厂排 污 口出水毒性相对较 小,6 C0 5 .8 。皮革厂和化工厂排 污 口出 9 hL 5 9 1% 为 水对大型水蚤有 较高毒性 ,8 C 4 hL 在 2. 1 2 . 9 O6 — 93 %之 间 , 生活污水和 生产 车间排水毒性相对较 小。上述 几 种废 水对大型水蚤毒性 大小顺序为化工厂排 污 口出水 >皮革厂沉淀池排 水 >生产车 间排水 >生活污水 , 对斑
水蚤单克隆纯品系, 以栅列藻为饵进行培养, 获得纯 品系生物株 J 。按 国际标 准组织 法 (S IO法 ) 的规定
进行 生 物 株 敏感 度 的 测 定 。按 国标 和 IO 法 S 以心脏停 止跳 动 为大 型水 蚤 死 亡终 点 , 基 本 方 法 其 与美 国 E A方 法一致 J P 。用 S S 1. 计计 算 出 P S20统 大型水 蚤 的半 数致死 浓度 L 卯 C 。实 验保 持水蚤 的最 适p H及 D 溶 解氧 ) 实验 水温恒 定在 2 0 5 , O( , 0± . ℃
设 无农药 污染 的 曝气 自来 水作 为对 照 组 , 进行 三 次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 用 生活污 水水样 采 自某生 活小 区化 粪 池处 理 出水 。皮 革厂沉 淀池 出水水 样采 自某 乡镇 皮 革厂
重复实验取其平均结果。 试 验鱼 为 当年 生鱼 , 均体 重 为 0 1g平 均 体 平 .8 ,
验所需要 的浓度 。 大型水 蚤 ( 角 目, 枝 甲壳 纲 ) 6 是 2年 采 自北 京 市动 物园水 池 中 , 分类鉴 定后 , 经 用孤 雌生殖 法 获取
重 , 已经 引起世 界 各 国的关 注 。 目前 , 水 毒性 的 这 废
测定 主要 有理化 方 法和生 物学 方法 。传 统 的化学 物 理分 析方 法 能定 量 分 析污 染 物 中 主要 成 分 的含 量 , 但是 不能 直接 和全 面地反 映各种 有 毒物质对 环境 的
近 几 十年来 , 随着 工业 的发展 , 产生 的化学 物质 品种及 用 量与 日剧 增 , 环 境 造 成 的污 染 也 日益严 对
乡镇化工 厂 ( 要 生产 医药 中 间体 ) 过 简 单 沉 淀 主 经 处 理 的排 放水 。上 述 水样 的理 化 指标 如 表 1所 示 。 取一定体 积原 液采用 1 0的倍 数连续 稀 释 , 置各 试 设
综合影响。生物测试 能够弥补理化检 测方法 的不 足, 因此 在水 污染研 究 中 , 已经 成 为监测 和评 价水 它 体 环境 的重 要手段 之一 。 鱼 类 和大型水 蚤 毒性实 验是监 测工业废 水 污染 物综合 毒性 的一种简便 易行 的方法 ¨ j 。本 文采用
斑 马鱼和 大型水 蚤 的急性 毒性试 验监测几 家 乡镇 企 业污 染源 排放 口的水 样 和 生 活污 水 的毒性 , 为制 定 水质综 合 毒性标 准 提供依据 。
长 为 19 e 。在 实 验 室 内 驯 养 1周 后 用 于 试 验 。 .5r a 试验 容器 为直径 3 e 的 圆玻璃 缸 , 0m 每缸放 鱼 1 。 0尾 每个 浓度设 3个平行 组 , 取其平 均结 果 , 无农 药 污 用
染 的曝气 自来水 作为对 照 。试 验用 水为 经过 1 以 周
验p H为 7 2 D 溶解 氧 ) . mg L 实验 水温 恒定 .5, O( 68 / , 为2 3±1 。光 暗 比 1 :2 以 h计 ) 试 验前 2 h停 ℃ 21( , 4
项 目来源: 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环境 与健康相关产 品安全所 中青
年 基 金
止喂食 , 试验 期 间亦 不喂 食 。实验 方 法按 文献 ¨ 的 静态 法进行 。每 天观察记 录死 鱼数 量 。实 验数 据用
作 者 简 介 : 力 军 ( 9 8一), , 士 , 理 研 究 员 , 潘 17 男 硕 助 曾发 表 文 章 十 余 篇 , 究方向: 态毒理。 研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