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

《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

《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

但是,我身旁好多人关于“辐射”两字,能够说是闻风丧胆。

假如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

科学告诉你,自然界中的全部物体,只需温度在绝对零度 ( 靠近 -273.15 ℃) 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辰不断地向外传递热量,这就是辐射。

③依照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能够抽象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能够把原子电离,人们因此称之为“电离辐射”。

比方,让人闻风丧胆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开释形成的,因此也被称为电磁辐射。

比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在我们生活中最简单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⑥固然非电离辐射对细胞组织影响的研究时间其实不长,但不论怎么说,它比电离辐射的损害要小得多。

自然,凡事无绝对,假如你每日 24 小时手机不离身,老是戴着耳机听音乐,那必定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⑦因为电离辐射会损坏细胞组织,能够引起癌症,因此,一般人常说的辐射都是指电离辐射。

⑧非电离辐射看上去很麻烦,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⑨第一,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损害。

有人说,微波炉这个家伙的功率可不小啊,并且靠发射电磁波工作,不免会开释大批的微波辐射。

但是,请放心,微波是没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因此,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行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⑩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了然好多防备辐射的方法。

《老子》四章+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1《老子》四章练习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明:明察B.物或恶.之恶:凶恶C.其未兆易谋.谋:解决D.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曰余食赘行B.其脆易泮C.生于毫末D.起于累土二、名著阅读3.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请你总结一下老子和庄子思想的相同之处。

4.下列思想主张的提出与老子无关的是()A.无为B.仁政C.道D.性善论E.性恶论5.阅读下面的《老子》语录,说一说这些语录传达了哪些做事的道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

”扁鹊出。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

此皆争之于小者也。

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

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

”郑君不听。

2021西师大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西师大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西师大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根据课文《夸父逐日》内容作答。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丈杖仗手________ ________夫打________ 扶________而行[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按照要求答题。

光①七岁,凛然②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④。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⑤,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儿得活。

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⑦。

(注释)①光:司马光,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②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③退:回去。

④大旨:大意,主要意思。

⑤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⑥迸:涌出。

⑦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后来,京城开封、洛阳的人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用图画记录下来,广为流传。

[1]选择“之”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______)A.它,指《左氏春秋》 B.司马光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______)A.石头 B.瓮[2]文言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司马光特别爱看书的特点,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言文中提到“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京、洛间画以为图”的事是()。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李爷爷最终还是决定进城去和儿孙共同生活,只为了享受天伦之乐....。

B.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替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他。

C.这条广告拍得实在太好了,让人看了莫名其妙....,久久难以忘怀。

D.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热闹极了”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他打算明天去扬州”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相同。

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D.“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

”这个复句是转折关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综合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的结果,“千年羊城,南国明珠”被正式定为广州城市形象的表述词。

B.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C.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本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热心救世,身体力行的奔走于诸侯国之间的情景。

表现了墨子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的道理。

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均给后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二)学法引导采用诵读、质疑、讨论、练习等方法,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性格特点;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三)审美鉴赏人物语言的机智美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能显示他的机智美。

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

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

既满足了楚王的大国虚荣心,又觉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

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断绝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机智勇敢、镇定自若的特点。

(四)重点难点突破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析]设计此题,旨在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以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

[参考答案] 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哪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析]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熟悉课文内容。

6.1《老子》四章+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1《老子》四章+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1《老子》四章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

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

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

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

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注】...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

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

邢恃吴而不听齐,越伐吴而齐灭邢。

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

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

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

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

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韩,而韩弗知也。

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

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

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

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强。

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

舍法律而言先王以明古之功者,上任之以国。

臣故曰:是愿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

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

主过予则臣偷幸..;臣徒取则功不尊。

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

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

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

故曰: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节选自《韩非子·饰邪》,有删改)材料二: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删改)【注】大朋之龟;又称“十朋之龟”,指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阅读练习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阅读练习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

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他告诉我们,当时他让我们传看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并且,就在那堂课上他还提醒过我们: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儿来的呢?当时我们中间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

“其实我的破绽还有很多。

其中包括猫猬兽这个古怪的名字,你们却都深信不疑。

”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记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

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1)在正确的解释后打“√”。

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

①懂得,领会。

②理睬,过问。

③处理,照料。

(2)怀特森老师这堂课的真正用意是什么?(3)把文中引用的怀特森先生的原话用第三者的口吻转述出来。

(4)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答案。

A、他希望我们上课不要睡大觉,要好好听讲,否则就会考零分。

B、他希望我们要具有怀疑精神,通过独立思考多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来。

C、他鼓励我们上课要大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很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发觉)真理。

(1)请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划掉。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

(3)“这样的事例”在文中指哪些?(4)“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5)把回答“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原因的句子画上横线,再抄下来。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矫正卷03 文言文阅读关注民生类强化训练(山东原卷版)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矫正卷03  文言文阅读关注民生类强化训练(山东原卷版)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测试+矫正1+1”训练卷(一)矫正卷03 文言文阅读关注民生类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

袤少孤,性清正。

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

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

及讽败,论者称焉。

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

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菜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

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

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

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

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王子雍、鲁子家继踵此郡。

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

”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

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

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

”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

帝笑曰:“故知侯生必来也。

”遂与袤共载,曰:“计将何先?”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

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令太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

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

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

拜光禄大夫。

五等初建,封密陵伯。

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

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

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宜登三阶之曜,补衮职之阙。

今以袤为司空。

”天子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

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

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

九年薨,时年八十五,谥曰元。

(《晋书·列传第十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B.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C.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D.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旌表,指由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或赐匾额,用以表彰德行的一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
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

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

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

科学告诉你,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接近-273.15℃)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就是辐射。

③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

比如,让人谈虎色变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

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
非电离辐射。

⑥虽然非电离辐射对细胞组织影响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不管怎么说,它比电离辐射的伤害要小得多。

当然,凡事无绝对,如果你
天天24小时手机不离身,总是戴着耳机听音乐,那肯定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⑦由于电离辐射会破坏细胞组织,可以引发癌症,所以,一般人常说的辐射都是指电离辐射。

⑧非电离辐射看上去很麻烦,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⑨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有人说,微波炉这个家伙的功率可不小啊,而且靠发射电磁波工作,难免会释放大量的微波辐射。

但是,请放心,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⑩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

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这些都是很有效的防护方式。

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

当然,不要指望用这个取暖哦,它的热量太微不足道了。

最后,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

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

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

我们熟知的一
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
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22.请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

(3分)
23.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说明,即和。

(2分)
24.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讲究分寸。

请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表达的效果有什么变化。

(3分) 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
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25.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一处实例说说其作用。

(3分)
26.学以致用。

请运用本文所学到的知识,告诫晚上休息时经常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上的爸爸,正确使用手机。

(2分)
参考答案:
22、点明说明对象(1分);活用俗语“身在福中要知福” (1分),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引发读者兴趣(1分)。

(意对即可,共3分)
23、辐射的分类和辐射并不可怕。

(2分)
24、如果把“一般”去掉,就会变成绝对不会出现“对人体造
成伤害”的情况,这与事实不符。

(意对即可,3分)
25、主要使用了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至少答出两种说明方法,1分);如使用了“作诠释”说明方法,文章对“辐射并不可怕”这一情况从四个方面作解释说明。

(2分) (共3分)
26、示例:爸爸,手机有辐射,特别是手机离身体近的时候非电离辐射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以后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旁边了!(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