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综合探究: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样性
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多样性

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化 世界宗教种类多样,流派繁杂,教义与宗 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旨看起来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不离“忍耐顺 从、与人为善”,要求教徒慈悲为怀,与自然 社会和谐相处。
基督教壁画
伊斯兰壁画
各种壁画的特点
佛教壁画受到西域壁画风格的影响,以明快 粗犷的线条,施以圆圈行晕染,而以白粉涂鼻梁和 眼球。而在人物造型的特点是:身高五头,短而壮、 直鼻、竖眉、厚唇,耳朵长垂。 基督教壁画的特点:构图清晰,色彩鲜艳,技 术娴熟。 总之,每个地域的壁画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 点。
佛像
基督教像
佛教信徒主要是以如来佛世界上只有一个神,他就是安 拉。伊斯兰教是没有神像崇拜的,没人能 说出来安拉长什么样子,他们的真主安拉 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
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佛教壁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
基督教壁画
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壁画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的麦加 7世纪初 信奉唯一的神 安拉 赈济贫民、善 待奴隶、反对 高利贷 进行“圣战” 《古兰经》
基本教义
经典
《金刚经》 《大藏经》 等佛经
《圣经》
教堂
寺庙
清真寺
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都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 性
文化景观与宗教文化景观
1)什么是文化景观?
表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佛教雕刻
基督教雕刻
伊斯兰雕刻
宗教景观差异
• 1. 不同宗教之间 • 2.同一宗教不同区域之间 • 3.同一地域的同一宗教之间 • 4.除建筑以外其他宗教景观
我感我悟
世界文化多种多样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以平 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以开 放的心态学习、吸收国外的先 进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与世 界文化的共同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课件)共17张PPT

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 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 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该神秘力量统摄万物而拥有绝 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 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 仪式活动,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世界宗教种类多样,流派繁杂,教义与宗旨看起 来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不离“忍耐顺从、与人为 善”,要求教徒慈悲为怀,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尖顶教堂有什么
寓意?穹顶结构
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的佛罗伦萨大教堂
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石窟 造像、碑、墙、壁画等等,都属于宗 教文化景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 教,传播范围最广,并称为“世界三 大宗教”。他们留下的大量宗教景观, 为我们认识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很好 的窗口。
不同地域的宗教景观会深深烙上 本土文化的印记。即使是同一地域同 一宗教的宗教建筑,也会烙上时代的 印记。而且,宗教景观之间的差异, 与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有关。
印度佛塔
唐招提寺
请比较上图佛教建筑的特点,分析思 考这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什么现象?
他们建筑的差异较突出的表现在造 型上。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中国 和日本的佛寺均为大屋顶建筑。日本的 佛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国的佛寺造 型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
它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借鉴和 创新的关系,也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 地文化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
宗教建筑的差异跟什么因素有关? 说明了什么? 除了文化传统、自然条件之外,政 治因素、经济因素等都可能导致宗 教景观之间的差异。
• 人类文化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多样的。
• 不同的宗教景观,让 我们直接感受到文化 的多样性。
❖ 为什么中国寺庙大殿对面往往有戏台,而西方 天主教堂前没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台
不同地方的文化传
统和当地的自然条
件有关.中国南方由
中 国 北
于雨水较多,所以戏 台也要建在屋里而
方 的 戏
北方由于雨水较少, 所以戏台往往是建
台 在屋外的.
宗教建筑的差异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说明了什么? ◎除了文化传统、自然条件之外,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
都可能导致宗教景观之间的差异。 • 人类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 不同的宗教景观,让我们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
基督教教堂 建筑风格
高耸入云,显示上帝 高高在上的威严
佛教寺院 建筑风格
伊斯兰教 建筑风格
类似皇宫建筑, 显示尊贵地位
穹顶式建筑,便于 召唤穆斯林信徒
不同宗教景观,有很大的差异。从中说明人类文
化的什么特点? 多样性!
同一区域并存两种以上宗教时,宗教景观的差异更明显
临夏县和夏河县相邻, 但宗教信仰不一。两个 县中距离最近的回族村 落与藏族村落之间只有 几十米
三大宗教 创始时间
发源地 创始人 产生原因 宗教经典 影响范围 宗教节日
基本教义
独特建筑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耶稣
犹太人反抗 罗马的压迫
公元7世纪初 公元前6世纪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
穆罕默德
阿拉伯人 盼望统一
乔达摩.悉达多 释 迦牟尼
反对婆罗门 的种姓制度
《圣经》 《古兰经》 《金刚经》等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宗教建筑的差异(或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
• 这些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并 保护好;
• 不同宗教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姿 多彩,不同 宗教文化传统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相互交流, 共同发展。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各位专家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这节课我计划按六个部分来说:1、说教材、2、说学情、3、说目标、4、说重难点、5、说教法学法、6、说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的内容,主要围绕探索宗教景观的多样性展开,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并且使学生学会知识运用和迁移,学会观察身边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具备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相对较少,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初步学会解读教材提供的各类图片资料;知道“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等基本概念;知道世界上的三大宗教;知道世界文化多样性这一现象并初步理解其成因;初步掌握观察与探究不同文化景观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图片资料的观察与解读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
通过本课课内外的学习活动,继续培养观察身边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学习和探究活动过程中,初步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初步认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这一现象及其意义;以开放和尊重的心态接受文化的多样性,并逐步形成善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极心态。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宗教建筑所体现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世界三大宗教建筑所蕴涵的文化信息。
难点:探究活动的展开。
五、教法学法选择:侧重于如何突破重难点?学法:研读材料、自主探究、角色体验、倾听讲解教法:情景教学、材料导读、问题探究、教师讲授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问”——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会问”——教师重点点拨,实现认知飞跃,使学生“会学”——实行激励评价,再创问题情境,实现知识“再造”(二)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播放一段介绍《圣城——耶路撒冷》英文版视频,引出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然后大屏幕展示文化多样性的图示,指出宗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宗教,从而导入本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_综合性学习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间:XX年XX月XX日
20
5
那么让我们来 欣赏一下不同 宗教各自的代 表性文化景观。
6
基督教的天主 教堂建筑的高 耸入云显示上 帝高高在上的 威严
7
伊斯兰教的清真 寺上面的穹顶建 筑是为了召唤信 徒
8
佛教寺庙用类 似皇宫的建筑 来表现它的地 位。
9
请比较下列佛教建筑的特点,并分析思考 这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什么现象?
印 度 的 佛 塔
日本的佛寺
中国的佛寺
10
他们建筑的差异较突出的表现在造型 上。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中国 和日本的佛寺均为大屋顶建筑。日本 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国的佛 寺造型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 它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借鉴和创 新的关系,也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 地文化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
古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
佛吉祥日 释迦如来成 道日,无遮会
书籍 背景
《圣经》
《古兰经》
《佛经》
犹太人反抗罗马帝 国的压迫
阿拉伯人盼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种姓制度使社会矛 盾尖锐
3
4
- 浏览书本请后回答 -
1、什么是文化景观? 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
化景观。 • 2、什么是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 庙、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 等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
13
螺旋清真寺
麦加清真寺
14
15
第
敦
一
煌
佛
壁
像
画
16
麦地那清真寺内的天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人教版

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课程标准:2-1-7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年代与地区,分述它们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和影响范围。
学科素养目标:1.区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景观,理解不同宗教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2.理解文化多样性。
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史料的能力,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通过对不同宗教景观及同一宗教不同地区文化景观的比较,发现不同宗教景观的差异,探讨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从而理解文化多样性。
3.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
教学重点:从宗教景观中认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教学难点:探讨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各地宗教建筑景观图片提问:这组图片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设计意图:以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解读课题《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区分景观、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
二、新课(一)欣赏不同的宗教景观1.(设计意图:回顾三大宗教有关信息,为学习宗教景观做铺垫。
)2.三大宗教景观共欣赏以三大宗教的典型建筑,分析三大宗教景观差异,探讨景观差异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三大宗教不同景观差异,认识宗教景观中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二)不同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请根据所给资料,结合书本P44—45页内容,分组讨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建筑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建筑的相关资料,学生分组讨论同一宗教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的景观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认识文化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当地文化、时代特征、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三)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因为这么多因素会影响文化,所以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该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考中认识要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并要学会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宗教景观的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宗教景观的能力。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宗教景观的知识点,掌握分析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世界宗教文化》:介绍世界各地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宗教建筑、仪式、信仰等。
- 《宗教与社会》:探讨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宗教对社会价值观、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 反思总结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总结,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反思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宗教景观的多样性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通过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我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解决。
6. 参考资料:教师需要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如学术文章、历史书籍等,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7. 教案: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详细的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以便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8. 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宗教景观的能力。
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北京牛街清真寺
这些都是什么宗 教的建筑?
能说说属 于哪个国 家吗?
同一宗教的建筑, 为什么会有这么 大的差异?
清真寺 欧洲
清真寺 中国
清真寺 印度
各地清真寺的建筑风格 有什么不同?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南方戏台
北方戏台
中国南北方宗教景观在布局 上又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 这种不同?
这是我国的佛教寺庙,为什么它的建 筑形式可以类似于古代皇宫?
为什么教堂前有宽 阔的广场,清真寺 周围及内部有很大 的空地,而中国的 寺庙大殿对面往往 都有戏台?
螺旋清真寺
麦加清真寺
十一世班禅
香港宝莲寺
第 一 佛 像
敦 煌 壁 画
麦地那清真寺内的天堂
耶路撒冷金顶清真寺
土耳其清真寺
杭州凤凰寺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 教 创始人 创立地点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印度
罗马帝国统治下 的巴勒斯坦、小 亚细亚一带
1世纪 7世纪
耶稣 穆罕默德
阿拉伯
区动的 产物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
宗教是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各种 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石窟造 像、碑、塔、墙、壁画等等,都属 于宗教文化景观。
人类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 样的。从不同的宗教景观,我们 也可以看出文化的多样性。
请你观察:都是宗教建筑,他们相同吗? 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 它使用了什么建筑技术,使 其形成高大挺拔的风格? 该风格是为了显示什么?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 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 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 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 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 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 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 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 空灵、纤瘦、高耸、 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 耸的墙体,则包含 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 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 神内涵 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 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 充满 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相关概念。
三大宗教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体现了在文化景观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了人类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
实际上文化景观是极为丰富的,千姿百态的。下面我们以三大宗教文化景观为例,来了解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与别的文化发生融合的,自身又是如何发展或变化的等问题。
设计意图
(课堂生成记录)
引入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类与引导,使学生正确区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能说说在旅游后给您印象最深的景点有哪些吗?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
过程
什么是宗教景观
提问:什么是文化景观?什么是宗教景观?
引导学生看教材,了解“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再由此引出“宗教文化景观”的含义。
课题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样性
总课时
第2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设计者
吕建忠
授课时间
10.10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1.学生能辨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
2.学生能了解宗教景观的内涵。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世界三大宗教景观差异,了解宗教景观的象征意义,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
与价
值观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提高自己的综合研究能力。
批改时间
10、13
讲评时间
10、13
典型问题记录
4、石窟寺是宗教文化景观吗?为什么?
纠改
措施
(1)自我纠正(2)互相纠正
(3)小老师指导(4)教师讲解
讨论:1.中国和西方的宗教景观在布局上有何不同?你能试着分析其原因吗?
2.中国南北方宗教景观在布局上又有何不同? 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不同?
通过以“各地不同的宗教景观”为案例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也来试一试
组织学生“试试”:
1.引导学生说说本地的宗教景观,再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本地宗教景观的图片及资料的小报或幻灯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确定哪几个是可能有探究价值的宗教景观,并确定几个探究主题,供各学习小组选择。
2.指导各学习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探究主题和采用的方法(教师协调,各组尽可能选取不同的主题);组内成员完成具体分工,明确任务,并制定出具体的活动计划。
板书
设计
三大宗教与宗教景观-->不同的宗教景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让我们去探索身边的文化
作业设计
《作业本》P37、1-4
作业评批记录
上交
情况Biblioteka 全批全改(课堂生成记录)教学
过程
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同和不同之处?
2.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同?
绍和上述两个思考题开展讨论,重点讨论形成不同风格的原因。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交流结果。
通过三个建筑物的比较,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展示图3—36《天主教堂》、图3—37《佛教寺庙》、图3—38《清真寺》
教学重点
不同宗教(本土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展开。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资料特别是宗教建筑方面的资料,如印度佛塔、日本佛寺、中国佛寺等;收集中国南北方的戏台图片;收集家乡的宗教建筑和戏台方面的图片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依次展示: 图3-35《中国的佛寺》、图—33《印度的佛塔》、图3—34《日本的佛3寺》,并出示两个思考题:
1.这三个建筑有何相
活动:1.由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中国佛教建筑的形态和构造,再展示印度佛塔和日本佛寺的图片,揭示佛教传播的路线。
2.请各小组结合“导游”的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1.从功能上看, 这三个建筑物有什么相同之处?
2.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筑都采用了哪项技术?你能告诉大家这项技术的优点吗?
3.你知道它们的建筑风格分别具有何象征意义吗?
通过上述两组宗教建筑物的比较,说明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展示图3-39 《教堂前面的广场》、图3-40《中国北方的戏台》和图3-41《中国南方的戏台》,指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