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名师精心制作教学资料

合集下载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富甲一方,有“石油王国”之称的沙特阿拉伯, 石油储量约34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4。自 1938年发现石油以来,巨额的石油财富使其由 一个穷国一跃变成了世界上的富国。80年代起, 沙特阿拉伯政府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开 始从过分依赖石油收入的单一经济向多样化经 济发展。由于沙特阿拉伯王国受社会制度和意 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直至1990年才与中国建 交,是阿拉伯世界最后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
著名的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Olympiapark )是一 组高度集中的特大型体育建筑群。是1972年第20 届夏季奥运举办的场地,也是目前慕尼黑市民最 佳的运动场去处。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近 距离的奥运会”。
柏林(berlin)作为1990年10月两德统一后的首都既年轻又 古老。它位于欧洲的心脏,是东西方的交汇点。城市面积883 平方公里,其中公园、森林、湖泊和河流约占城市总面积的四分 之一,整个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环抱之中,宛若一个绿色大岛。 人口约339万。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座落于巴黎 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 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 苏利决定兴建 德· 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 180多年。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 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 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 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 去十分雄伟庄严。
罗马竞技场
圣彼得大教堂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位于罗马市中心, 这座巍峨壮观的巨大建筑可以说是古罗马帝国宏基伟业的 缩影。而今,这个几乎是残垣断壁的巨型物体已成为罗马 市的标志。
位于罗马城中的梵蒂冈城国,其主体建筑就是圣彼得 大教堂。君士坦丁大帝(古罗马的皇帝,第一位教皇) 最早在圣彼得的坟墓上建起了大教堂。1506年朱里奥 二世重建了圣彼得大教堂,耗时120年,几乎汇集了 文艺复兴时期所有优秀建筑师的心血。先后经历了布 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马德尔诺和贝尔尼尼 五位建筑师之手。其中米开朗琪罗贡献最大,教堂最 后是按他的方案建成的。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_综合性学习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_综合性学习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
19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间:XX年XX月XX日
20
5
那么让我们来 欣赏一下不同 宗教各自的代 表性文化景观。
6
基督教的天主 教堂建筑的高 耸入云显示上 帝高高在上的 威严
7
伊斯兰教的清真 寺上面的穹顶建 筑是为了召唤信 徒
8
佛教寺庙用类 似皇宫的建筑 来表现它的地 位。
9
请比较下列佛教建筑的特点,并分析思考 这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什么现象?
印 度 的 佛 塔
日本的佛寺
中国的佛寺
10
他们建筑的差异较突出的表现在造型 上。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中国 和日本的佛寺均为大屋顶建筑。日本 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国的佛 寺造型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民宅建筑。 它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借鉴和创 新的关系,也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 地文化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
古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
佛吉祥日 释迦如来成 道日,无遮会
书籍 背景
《圣经》
《古兰经》
《佛经》
犹太人反抗罗马帝 国的压迫
阿拉伯人盼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种姓制度使社会矛 盾尖锐
3
4
- 浏览书本请后回答 -
1、什么是文化景观? 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
化景观。 • 2、什么是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 庙、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 等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
13
螺旋清真寺
麦加清真寺
14
15








16
麦地那清真寺内的天堂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___综合性学习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___综合性学习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谢谢!
内容
影响
启示: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 国隋唐政治和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为日本 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要善于学,吸收世界先进制度和文化; 2、要有改革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3、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第 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 A.大和 B.高丽 C.琉球 D.本州 2、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 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这本书的历史 文化背景应该是( )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 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 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 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 3、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 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4、“他们奔波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之间,搭起了不同文 明之间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的媒介。”“他们”指的是( ) A.罗马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中国人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 核心是封主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会对中古西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全方 位的影响。丕平献土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 政治上: 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思想文化上:控制西欧思想文化
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时间:610年(公元7世纪) 地点: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11、读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权高于皇权
C.神权凌驾一切
B.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 D.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宗教景观的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宗教景观的能力。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宗教景观的知识点,掌握分析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世界宗教文化》:介绍世界各地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宗教建筑、仪式、信仰等。
- 《宗教与社会》:探讨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宗教对社会价值观、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 反思总结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总结,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反思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宗教景观的多样性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通过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我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解决。
6. 参考资料:教师需要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如学术文章、历史书籍等,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7. 教案: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详细的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以便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8. 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宗教景观的能力。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第一步:确定探究主题。
第二步:收集相应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 展开研究,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比较,从中发 现有效信息和形成一定的结论。 第三步:总结成果,成果可以是提出问题,当然 最好是能够解决问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文字, 如小调查报告,小论文,也可以是各类小制作, 也可以是小的表演。
举一反三:
为什么在中 国南方,戏 台和神位放 在同一座建 筑里,而在 北方它们分 别是两座建 筑?
观点四: 世 界 各 地 区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从同一宗教建筑 景观在同一国家 的不同地区
中国佛教
综合观点:
从宗教文化景观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多样性
原因探究: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自然条件因素…
综合探究学习活动心得: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自然景观 景观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
宗教是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各种 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石窟造 像、碑、塔、墙、壁画等等,都属 于宗教文化景观。
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 它使用了什么建筑技 术,使其形成怎样的 建筑风格?该宗教景 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中国名酒种类:绍兴加饭酒、福建龙岩沉缸酒 ;茅台酒、董酒、汾酒、
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和沱牌曲酒
酒的历史故事:酒池肉林、鸿门宴 、汉高祖醉斩白蛇 、 煮酒论 英雄 、杯酒释兵权
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它使用了什么 建筑技术?这种宗教景观的象征意义
这是我国佛教建筑,俗称什么?为什么它 的建筑形式会类似于古代皇宫建筑?


观点一:

佛教
文 化
从不同的宗
教建筑景观
基督教

多 样 性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册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我下面就从说教材---说学教方法---说学教预设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本课从宗教景观的角度去探究文化的多样性,引导同学学会观察和认识身边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课本首先从宗教景观的内涵出发,描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和宗教景观的丰富性。

而后提供三组图片,借以比较佛教建筑之间的差异、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及中国南北宗教建筑布局的不同,以此展示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课文介绍了开展探究活动的具体步骤,以便同学在实地探索中,学会观察、分析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提高自己的综合研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生在课前已有接触(小学学过,影视看过)较为熟悉,(课前几乎没接触过)我班学生大多来自外来务工子女,原有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表现欲求知欲较强,且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三)重难点分析重点:不同宗教(本土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难点:探究活动的展开(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辨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

2.学生能了解宗教景观的内涵。

3.学生能观察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

4.通过学习,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二说学教方法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达成目标,在本课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学法采用讨论法、自主阅读法、小组合作、(辩论赛、小品表演、角色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上学教方法在教学中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从而形成能力,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生活花的理念本课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配以讨论法、讲授法、谈话法、指导阅读材料法、比较法及其他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起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说学教预设下面我侧重说说教学预设:为了完成以上教学任务,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我准备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能说说在旅游后给您印象最深的景点有哪些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类与引导,使学生正确区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并由此概括出文化景观的含义,进入新课。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观察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和样式



天主教堂的立面垂直,气势壮观,向上 的动势强烈,显示出上帝至高无上的地 位; 清真寺建筑的中央为高耸的穹顶,是为 了召唤信徒,内部高大的空间产生出强 烈的宗教神秘感; 中国和日本的佛寺是仿照传统宫殿府邸 的结构而修建的,以表现它的地位。 这说明:不同的宗教因为民族心理不同, 其建筑风格不同,其寓意也各有千秋。

二、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观 察 佛 教 建 筑 在 各 国 的 差 异
这些建筑的差异较突出地体现在造
型上。印度佛塔的造型为半球型, 中国和日本的佛寺均为大屋顶建筑。 日本的传教虽是从中国传入,但两 国的佛寺造型都参照了当地宫室和 民宅建筑。 这说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地文化 相结合,才能生存和发展。
综合观点:
从宗教文化景观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多样性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收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建筑或壁画 或神像或经文等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说明它们所 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文明特色。
格式 1、封面(课题名称、制作班级、人员) 2、小课题、内容(图片及文字说明、结论)
一、关于景观的概念
什么是景观? 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 什么是自然景观? 自然界原有的事物 什么是人文景观? 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 什么是宗教景观? 人类在地表上从事宗教活动的产物。如寺庙、 神像、寺塔、壁画、经文等。 宗教景观的意义 为我们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窗 口。因为宗教景观直观、常见、历史悠久等。
自主选择:
一、从饮食看文化的多样性
二、从服饰看文化的多样性
三、从住房看文化的多样性
观察不同宗教的建筑在布局上的差异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 不同之处:
风格造型不同
印度佛塔 中国佛寺 日本佛寺 半球形 庭院式建筑 院落式构架空灵、 潇洒深远
• 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 各国的自然条件与文化传统有较大差异。 证明: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才能生 存发展。(文化具有多样性)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吴洁
• 同学们:
– 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
– 能说说在旅游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景点有 哪些吗?
【提问】:什么是文化景观? (结合教材p65回答)
• 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 景观。
宗教是文化中的一种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一世纪 公元前六世纪 七世纪 创始人 耶稣 释迦牟尼 默罕默德 主要区域 欧洲北美 亚洲 亚非
作业: 搜集本地宗教景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一份多 样文化景观专刊,要求图文并茂。
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
佛教建筑风格
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基督教建筑风格
• 从功能上看,这三个建筑有什么相同之处? • 三者的不同建筑风格分别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都采用哪项技术? • 这项技术有什么优点?
• 三个建筑在功能上是相同的,都是宗教活动 的场所,都是宗教文化景观。
• 象征意义:
基督教堂 高耸尖顶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 佛教寺庙 类似皇宫显示其至尊地位 伊斯兰教 穹顶建筑有宗教的神秘感,召唤信徒
• 采用“拱”的技术; • 优点:使建筑物高大挺拔,坚固,不易倒塌。 证明: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文化具 有多样性)
教堂前的广场 中国的戏台 • 中国和西方的宗教景观在布局上有何不同?原因? • 中国寺庙里有戏台,因古代有演戏酬神的传统,戏台 属于寺庙。 • 西方教堂前的大广场是聚会、游行的场所,而演戏在 剧场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课程标准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教学要求
1.能够描述和辨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理解宗教景观的象征意义。

2.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观察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多种多样。

[课时安排]
1课时。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重点回顾此前所学过的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尤其是它们的分布地区。

然后说明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从而导入新课。

[什么是宗教景观?]
1.宗教景观意义的教学
可运用不同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特色。

要了解某一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就要先熟悉它的特点,从而将话题引到文化特点上来。

引导学生把握宗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宗教景观则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
1.不同国家佛寺建筑风格的教学
读图3-33、3-34、3-35,组织学生根据佛教的传播路线,即印度──中国──日本,找出佛教建筑在各国的变化,尤其是佛教建筑的中国化。

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鼓励学生多角度的说出其差别。

2.三种宗教建筑差异的教学
读图3-36、3-37、3-38,组织学生观察分析,说出三座宗教建筑的差别。

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知识加以拓宽,如提问:
○天主教堂使用了什么建筑技术,使其形成高大挺拔的风格,而不会使建筑物坍塌?(使用了拱的技术)
在教堂的拱门、拱窗上、清真寺的圆顶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拱的使用。

这样做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更加活跃,内容更加丰富。

3.宗教建筑布局上的差异及成因的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图3-39、3-40、3-41,说明它们在布局上的差别及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

从中西宗教建筑的比较看,中国的寺庙对面所以建有戏台,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演戏酬神的传统,戏台是属于寺庙的。

从中国南北方宗教建筑的差别看,由于两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原因,戏台建筑和神位的摆放也有明显不同。

但不能将上述差别绝对化,要使学生感受到建筑都是因地而异的。

通过以上辨别、分析、讨论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宗教景观的差异、同一种宗教景观的演化,认识到文化景观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建筑、生活方式的综合反映和浓缩。

[我们也来试一试]
为了保证探究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教师最好事先能向学生介绍一个或二个类似的成功经验,或者是对前面已完成的探究课进行概括,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此外,教师指导也是本课成功的关键。

除了书本上的建筑以外,教师还应了解所在地区的宗教建筑,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