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与赤霉素混合浸种增强小麦抗旱性的机理研究
作物抗旱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天然脱 落酸与生长素 、 乙烯 、 赤霉素 、 细胞 分裂素并列 为
植物五大激素 , 它可 以提高作 物 的抗 旱 和耐盐力 , 大量 的试 验表明 : 当作物 处于干 旱 、 低温 、 盐碱 、 环境 污染等 不利环 境 下, 作物体 内脱 落酸 大量增 加 。脱 落酸 的增加 , 使作 物对 不 利环境产生抗性 。尤其是脱落酸 的增 加和气孔 的关闭一致 , 这对作物抗旱是非常有利 的。脱落酸 除能调节气 孔开 闭外 ,
还能促进 根 系对 水 和离 子 的 吸收[ 1 Mi le sr与 Va — 。 t hu e t n
性 问题 , 界上 13的耕 地处 于供水 不 足的状态 , 世 / 而其 他耕 地也 常常受周期 性的或难 以预料 的旱灾所影 响 。在我 国 , 灌
溉 用水 占国 内水资源用量 的 8 左右 , 实际利用 自然降 O 农业
11 脯 氨 酸 含 量 与 作 物 抗 旱 性 .
脯 氨酸( r) P o 是作 物蛋 白质 的组 分之一 , 可 以游离 状 并 态广泛 存在于作 物体 中。在干 旱 、 盐渍 等胁迫 条件 下 , 多 许
作物体 内脯 氨酸大 量积 累。脯氨 酸积 累是植 的一 种保 护性 措施 。水分胁迫下脯 氨酸 的积累 一方 面增强 了作 物体 内 的 渗 透调 节作用 , 组织 的抗脱 水力 加大 ; 一方 面脯氨 酸 的 使 另
水 的 比率不到 1 , 业灌 溉水 的有 效利 用率 只有 3 ~ O 农 O 4 ( O 远低 于发 达国家 的 5 ~7 ) O O 。干旱 已成 为 我 国粮
食 产区产量提高 的重要制约 因素。解决这 一问题 的途径 , 除 了改善外 , 另一方面就是改 良作 物 , 育抗旱性强 、 有 选 具 优 良农艺性状 的品种使之 适应 干旱环 境条件[ 。因此 , 3 ] 提 高作物 的抗旱能力 已经成 为现代 作 物研究 工作 中急 需解决
赤霉素在植物生长调节和抗逆中的作用研究

赤霉素在植物生长调节和抗逆中的作用研究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赤霉素对于细胞分化、生长节律、适应环境、抵御外界胁迫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两个方面对赤霉素的作用进行研究。
一、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赤霉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促进植物茎和叶的生长,增加细胞大小和数量,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赤霉素还可以影响植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过程,使植物早开花、长茎、大叶、增加果实数量和品质。
此外,赤霉素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光合过程和根系发育。
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同时,赤霉素也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化,增加根系的吸收和运输能力,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二、赤霉素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研究赤霉素在植物抗逆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在遭受外界环境胁迫时,体内的赤霉素含量会发生变化,进而调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能力。
以下是赤霉素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1. 调节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植物在遭受氧化胁迫时,体内会出现氧自由基的积累,从而对细胞造成伤害。
而赤霉素可以调节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伤害。
2. 调节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植物在遭受干旱、盐胁迫等情况时,会出现水分流失和渗透调节失衡等现象。
而赤霉素可以调节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细胞的稳定性和耐受性,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3. 调节植物的抗病能力赤霉素还可以调节植物的抗病能力。
它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阻断病原菌对植物细胞的侵染,并增加植物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植物发生病害的概率。
三、结论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赤霉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植物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赤霉素,既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又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获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提高玉米耐旱、抗旱性能的研究现状

提高玉米耐旱、抗旱性能的研究现状摘要: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量受干旱影响极其严重,提高玉米的耐旱、抗旱性能势在必行。在介绍干旱胁迫在不同时期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在玉米耐旱、抗旱性能提高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玉米;耐旱性;抗旱性Research Status on Drough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MaizeAbstract: As one of major food crops in China, maize production is extremely affected by drought. Improve the drought resistance and tolerance of maize is imperative. The effect of drought stress on maize yield at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was introduse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drough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maize was summarized.Key words: maize; drought tolerance; drought resistance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7%,其中干旱、半干旱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1%。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和产量提高的第一要素,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达20%~50%[1]。干旱条件下的水分胁迫会引起玉米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玉米的抗旱机制,选育抗旱性强的新品种,不仅可以保证高产稳产,而且对于节省有限的水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干旱胁迫对玉米萌芽出苗、幼苗根系、开花灌浆期的影响及目前的研究进展。1 干旱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1 干旱对玉米种子萌芽出苗的影响萌芽出苗是种子植物整个生命期的第一阶段,虽然玉米从萌发到出苗这一阶段需水量较少(仅占总需水量的3.1%~6.1%),但这一时期对水分却最为敏感[2]。水分胁迫延缓了种子细胞膜的修复速率、代谢失调加剧、膜质过氧化、膜透性增高,影响了种子核酸的修复,降低了淀粉酶活性,使得种子萌发初期时间推迟,萌发率下降,种苗生长不良[3]。黄艳胜等[4]将MnSO4粉末、CuSO4粉末、ZnSO4粉末、NiSO4粉末、(NH4)6Mo7O24·4H2O粉末分别为0.10、0.05、0.10、0.20、0.20 g,一定量的EDTA(防止沉淀生成),用去离子水300~400 mL混合均匀,制成浸泡液,用此浸泡液浸种12 h,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幼苗的呼吸速率及根活力,增强了种子及幼苗的抗逆能力。研究在水分胁迫下玉米萌芽出苗期种子活力及其他指标抗旱性机制,通过营养液浸种处理,是改良抗旱品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1.2 干旱对玉米根系的影响根系是玉米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玉米的根系与抗旱性密切相关[5]。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株对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6-8]。通过对玉米种子的处理,可以提高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速率和密度,从而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王春虎等[9]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赤钙合剂溶液浸种处理后,观察、记录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根系生长状况、幼苗各时期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确定最佳浸种条件为:2%的CaCl2和100 μg/mL赤霉素混合作为浸种液,供试材料为农大108、郑单958、豫玉22号、新单22号,各取70粒种子置于浸种液均为40 mL的不同杯子中,浸泡24 h后在24.5 ℃下催芽27 h,播种后发现玉米幼苗的根系量增加,抗旱能力增强,增产近10%。浸种处理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适用于大面积推广。1.3 干旱对玉米开花、灌浆期的影响产量性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穗部性状,然而光合作用是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光合作用效率是玉米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90%~95%的生物产量是通过叶绿体在光的作用下由光合作用制造的。同时玉米在开花期遭受干旱表现为吐丝期延迟,抽雄与吐丝间隔延长[10],子粒建成受限,干旱胁迫条件下子粒灌浆持续时间大约缩短2~9 d,灌浆速率下降8%~18%[11],子粒重减少,引起玉米产量下降。提高玉米叶片及开花、灌浆期的抗旱性对于提高玉米产量非常有效。刘永红等[12]采用池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花期干旱和正常浇水条件下的子粒发育过程及特性,结果表明,最大灌浆速度出现时间提早的品种,可以延长最大灌浆速度的持续时间,增加抗旱性和产量。刘俊等[13]通过研究,在1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玉米中多胺含量对玉米幼苗干重及叶片不同性状结合多胺的影响与叶片喷施1 mmol/L Put、Spd和Spm后叶片生理生化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叶片喷施外源多胺Put、Spd和Spm可明显降低盐胁迫对玉米叶片的活性氧伤害,提高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在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对提高玉米产量非常有利。2 玉米耐旱、抗旱性能提高的研究现状2.1 通过基因转化提高抗旱性玉米耐旱性多为微效多基因控制,遗传改良困难,但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旱、耐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可以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创制玉米抗旱新品种。贾俊香等[14]通过对不同的转基因植株与对照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叶片失水速率和叶水势的研究表明,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在不同程度上高于非转基因玉米。石薇等[15]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吉444授粉后20~24 h导入外源基因蛋白激酶,蛋白激酶基因能够响应干旱胁迫诱导,提高玉米耐旱性。董春林等[16]利用海藻糖的抗逆耐旱特性,采用改进的花粉管通道法,将抗旱、耐盐基因海藻糖合酶基因(TPS)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中,通过对植株的筛选、DNA提取、PCR检测并与未转化的植株对比,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抗旱性增强。杨政伟等[17]以玉米自交系掖478的茎尖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小麦抗旱SAMS基因转入玉米中,转化率为3.53%。在同一水分胁迫条件T1代转基因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较非转基因植株含量高。在水分胁迫60 h后,转基因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较非转基因玉米上升8.16%、20.02%、32.21%、22.77%,而电导率、MDA含量分别下降14.38%、29.41%,通过导入SAMS基因后玉米的抗旱性提高。转基因技术克服了基因表现型人工选择效率低、预见性差、周期长的缺点。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玉米种质改良提供了新途径,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抗旱玉米植株性状稳定,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2.2 通过改良土壤提高抗旱性适量、适时施肥可提高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已成为农业节水增产的一种主要途径。如磷可参与光合作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中度干旱时适当施氮有利于茎高增加,干旱胁迫下硅可减轻叶片伤害。卢树昌等[18]对北方潮土区夏玉米设置6个施磷处理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玉米长势和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施磷93 kg/hm2产投比最高,合理施用磷肥能促进氮的吸收和同化,协调养分吸收平衡,提高作物抗逆性,达到增产效果。黄茂林等[19]以免耕配以不同肥料与传统翻耕作为对照,研究了POD活性、MDA、Pro和叶绿素含量4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有机肥处理土壤能使玉米灌浆期叶片中MDA含量、Pro含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高,POD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延缓叶片衰老,提高了玉米的抗旱能力。王曰鑫等[20]通过对腐植酸配方肥与地膜覆盖两种节水抗旱技术结合使用条件下,玉米苗期土壤水分与温度、玉米生长、玉米产量的研究表明,腐植酸配方肥与腐植酸液态地膜的叠加使用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湿度、促进微生物生长、提高土壤肥力,使玉米的抗旱性增强,产量较对照组提高27.7%。李清芳等[21]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施硅肥(SiO2)分别为120 mg/kg、240 mg/kg的土壤与对照组土壤在玉米植株生物量积累、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OD、SOD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施硅植株较对照组以上分析水平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3.7%~40.5%、10.9%~28.8%、4.0%~11.9%、6.4%~26.4%、17.8%~26.8%、3.2%~33.5%,同时施硅植株使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受限。硅减轻了干旱胁迫下叶片的伤害作用,提高了生物积累量,植株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株的抗旱性,操作简单而且技术要求低,适合几乎所有农民应用于提高植株产量,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操作工艺。土壤中施加一定量化学材料或制剂在保持土壤水分、抑制蒸发与蒸腾、防止土壤板结、减少营养元素流失与淋失、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等方面效果显著[22]。高凤文等[23]通过研究不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量、玉米幼苗CAT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土壤保水剂可以抑制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其中保定科翰98保水效果最好,向1 000 g土壤中加入2 g科翰98注入100 mL水,蒸发量比对照组少8.96%,玉米幼苗CAT活性、MDA含量分别降低46.67%、33.41%,玉米幼苗抗旱性增强。但是单独使用保水剂会使植物产生冗根[24],将保水剂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研究复合应用后的效应,将为提高植物保水增产提供新途径。3 展望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在我国种植范围广、面积大。但是干旱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和产量提高,干旱对玉米的影响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多方面。通过对玉米拌种、幼苗、根系、叶片喷洒药剂等抗旱性能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玉米的抗旱性增加产量,同时向土壤中施加肥料可以提高玉米的水肥利用率。亲代玉米的优良性状不能很好地遗传,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玉米的性状稳定保持,同时为远缘杂交提供了可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抗旱性、耐寒性、抗虫害等,但多性状研究较少,难度较大。发展玉米多基因转化和基因聚合技术改良玉米品质,使其具有复合性状将是今后玉米分子育种的重点。参考文献:[1] 赵树仁,叶青江,荆绍凌,等.玉米抗旱性育种[J].农业与技术,2008,28(4):43-44.[2] 山仑.我国西北地区植物水分研究与旱地农业增产[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5):7-10.[3] 徐明慧,关义新,马兴林,等.玉米芽苗期抗旱性研究进展综述[J].玉米科学,2002,10(4):35-38.[4] 黄艳胜.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6):68-69.[5] 齐健,宋凤斌,刘胜群.苗期玉米根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生态环境,2006,15(6):1264-1268.[6] WIESLER F,HORST W J. Root growth and nitrate utilization of maize cultivars under field conditions[J]. Plant and Soil,1994,163(2):267-277.[7] 严小龙,廖红,戈振扬,等.植物根构型特征与磷吸收效率[J]. 植物学通报,2000,17(6):511-519.[8] L YNCH J. Root architecture and plant productivity[J]. Plant Physiology,1995,109(1):7-13.[9] 王春虎,赵新亮,陈士林,等.赤钙合剂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24-26.[10] 高世斌,赵茂俊,潘光堂,等.干旱胁迫与正常环境下控制玉米开花期性状的QTL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5):93-97.[11] 宋凤斌,戴俊英.干旱胁迫对玉米雌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1):18-22.[12] 刘永红,何文铸,杨勤,等.花期干旱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7,21(2):181-185.[13] 刘俊,周一峰,章文华,等.外源多胺对盐胁迫下玉米叶绿体结合态多胺水平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2):254-258.[14] 贾俊香,贾炜珑.转基因玉米苗期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及综合评价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5(4):331-333.[15] 石薇,黄丛林,张秀海,等.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蛋白激酶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1,26(4):46-49.[16] 董春林,张明义,林忠平,等.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旱耐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392-394.[17] 杨政伟,胡银岗,王琨,等.转SAMS基因玉米自交系获得及抗旱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6):1084-1089.[18] 卢树昌,刘惠芬,李文君.北方潮土区夏玉米施磷效果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0,7(4):7-10.[19] 黄茂林,梁银丽,韦泽秀,等.免耕施肥对灌浆期玉米、鼓粒期大豆叶片过氧化作用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3):198-202.[20] 王曰鑫,秦慧娟.腐植酸配方施肥与地膜覆盖对黄土区旱作玉米的作用[J].腐植酸,2010(5):24-28.[21] 李清芳,马成仓,尚启亮.干旱胁迫下硅对玉米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531-536.[22] 辛小桂,黄占斌,朱元骏.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化学材料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1):54-57.[23] 高凤文,罗盛国,姜佰文.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及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11-14.[24] 迟永刚,黄占斌,李茂松.保水剂与不同化学材料配合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6):132-136.。
5%调环酸钙EA对小麦抗倒伏和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农学学报2022,12(6):14-17Journal of Agriculture0引言随着大量使用具有化学调控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适当改善小麦等作物的高度、粗度甚至生理,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用[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使用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等植物生长抑制剂[1-2],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抑制赤霉素(GA)合成,达到降低株高防止倒伏的目的。
同时人们在正常使用时也发现了作物后期早衰的不良表现[1]。
调环酸钙(prohexadione calcium)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结构上属于环已烷三酮类。
研究显示其具有抑制活性赤霉素合成的特性[3-5],可以缩短许多植物的茎杆伸长[6],但对植物体内既有的赤霉素活性没有影响。
具有低毒、低残留,环境中易光降解和生物降解的特性[1]。
被国外多个发达国家登记,并在果树[7-9]、蔬菜[10-11]和花卉草坪草[12]、花生[13]上使用。
研究表明,调环酸钙在果树上被用来控制新枝的过量生长[14],还可以提高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从而提升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与河南省政府合作项目(KSZD-EW-Z-002-01-2)。
第一作者简介:孙斌,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教学与科研。
通信地址:451450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青年西路38号河南农业职业学院,Tel :*************,E-mail :****************。
收稿日期:2020-07-28,修回日期:2020-10-19。
5%调环酸钙EA 对小麦抗倒伏和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孙斌1,张佳佳1,宋语娇1,海飞1,王磊2(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2河南省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中牟451450)摘要:为了探讨调环酸钙对小麦产量相关因素及安全性的影响,以小麦品种‘豫麦49’为材料,返青后施用不同剂量的5%调环酸钙EA 开展田间试验。
赤霉素作用机理

赤霉素的作用机理赤霉素促进茎伸长机理赤霉素最突出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茎的伸长和诱导长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抽薹开花。
赤霉素对生长的促进包括对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的促进。
赤霉素通过提高细胞壁的延展性而促进细胞伸长。
赤霉素本身并不促使H+外排,不引起细胞壁酸化,可能通过生长素引起的细胞壁酸化而起作用。
赤霉素对细胞壁的延展性的促进作用可能涉及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XET),XET的作用可能是促进伸展素进入细胞壁。
赤霉素对细胞分裂的促进是通过诱导几个依赖细胞周期蛋白激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转变。
赤霉素与茎伸长调节中的几个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GA |SPY GAI/RGA |mRNA 生长GAI和RGA是由GAI和RGA编码的转录因子,它们是直接或间接导致生长促进的基因的转录阻碍物。
GAI和RGA的氨基酸末端含有一个称为DELLA的保守区,该区域参与赤霉素的响应。
SPY促进GAI和RGA 的转录或促进GAI和RGA的作用。
但有赤霉素存在时,SPY、GAI和RGA被负调节或关闭,GAI 和RGA蛋白被降解。
各种植物对赤霉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遗传上矮生的植物如矮生的玉米和豌豆对赤霉素最敏感,经赤霉素处理后株型与非矮生的相似;非矮生植物则只有轻微的反应。
有些植物遗传上矮生性的原因就是缺乏内源赤霉素(另一些则不然)。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原理赤霉素在种子发芽中起调节作用。
许多禾谷类植物例如大麦的种子中的淀粉,在发芽时迅速水解;如果把胚去掉,淀粉就不水解。
用赤霉素处理无胚的种子,淀粉就又能水解,证明了赤霉素可以代替胚引起淀粉水解。
赤霉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从酶的从头合成,而非已存在酶的活化。
其促进α-淀粉酶mRNA 的形成,并能提高α-淀粉酶mRNA水平,这是由于α-淀粉酶基因转录的增强,而非mRNA的降解速度的减小。
赤霉素对α-淀粉酶基因表达的刺激时通过转录因子介导的,该转录因子可结合在α-淀粉酶基因的启动子上。
植物生长物质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综述)

2014,43(1):88-92.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植物生长物质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综述)张燕1,3,李娟2,姚青3,陈杰忠3(1.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3.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摘 要:脱落酸、乙烯、多胺和细胞分裂素等是与植物抗旱性关系较为密切的几种植物激素。
文章就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时其体内激素变化及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进行概述,为生化调控植物抗旱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旱性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4.01.021中图分类号:Q94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14)01-0088-05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Growth Substance and Plant Drought ResistanceZHANG Yan1,3, LI Juan2, YAO Qing3, CHEN Jie-zhong3(1.Guizho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uit Crops,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2.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Guangdong China;3.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Abstract:Abscisic acid, ethylene, polyamines and cytokinins are several plant hormones which close to plant drought resistance. In this paper, changes of plant hormone levels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plant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iochemical regulation of plant drought resistance.Key words: plant hormones; plant growth regulator; drought resistance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威胁着植物的生存及其产量[1-2]。
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浅谈⾼中⽣物教材中⾚霉素的⽣理作⽤2019-03-15【摘要】本⽂综述了植物激素中⾚霉素的作⽤机理和⽣理效应,以及对于⾼中⽣物教材中关于⾚霉素⽣理作⽤的⼀些见解。
【关键词】新课标⽣物⾚霉素⽣理作⽤⼀、⾚霉素的作⽤机理1. GA与酶的合成⼤麦籽粒在萌发时,贮藏在胚中的束缚型GA⽔解释放出游离的GA,通过胚乳扩散到糊粉层,并诱导糊粉层细胞合成α—淀粉酶,酶扩散到胚乳中催化淀粉⽔解,⽔解产物供胚⽣长需要。
GA不但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也诱导其它⽔解酶(如蛋⽩酶、核糖核酸酶、β—1,3葡萄糖苷酶等)的形成,但以α—淀粉酶为主,约占新合成酶的60%~70%。
2 GA调节IAA⽔平许多研究表明,GA可使内源IAA的⽔平增⾼。
这是因为(1)GA降低了IAA氧化酶的活性,(2)GA促进蛋⽩酶的活性,使蛋⽩质⽔解,IAA的合成前体(⾊氨酸)增多。
(3)GA还促进束缚型IAA释放出游离型IAA。
3 ⾚霉素结合蛋⽩胡利(Hooley)等(1993)⾸次报道了野燕麦糊粉层中有⼀种分⼦量为60 000的GA特异结合蛋⽩(gibberellin binding protein,GBP)。
⼩麦糊粉层的GBP在与GA1结合时需Ca2+参与,这是因为GA1促进α—淀粉酶合成也需要Ca2+的缘故。
有⼈测得质膜上有两种GBP(可溶多肽和膜结合多肽)介导了GA诱导的α—淀粉酶的基因表达的调节过程。
有⼈在黄⽠下胚轴及豌⾖上胚轴的胞液内发现少量的GBP具有可饱和性和可逆性,能与具有强⽣物活性的GA4和GA7结合。
⼆、⾚霉素的⽣理效应1 促进茎的伸长⽣长⾚霉素最显著的⽣理效应就是促进植物的⽣长,这主要是它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GA促进⽣长具有以下特点:(1).促进整株植物⽣长(2).促进节间的伸长。
(3).不存在超最适浓度的抑制作⽤(4).不同植物种和品种对GA的反应有很⼤的差异2 诱导开花某些⾼等植物花芽的分化是受⽇照长度(即光周期)和温度影响的。
小麦播前种子处理九法

小麦播前种子处理九法小麦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促进早出苗、出壮苗。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如下:氯化钙溶液浸种用氯化钙溶液浸种可以促进出苗,增强植株抗干热风的能力。
方法:播种前先将麦种放入0.25%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后播种。
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具有壮苗、促进分蘖、提高产量的功效。
方法:将麦种浸泡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12小时后捞出,晾干后播种。
矮壮素拌种用矮壮素拌种具有控旺、抗倒伏的作用。
方法:播种前取50%矮壮素250克,对5公斤水,搅拌均匀后喷洒在50公斤麦种上,然后堆闷4小时,待药液被麦种充分吸收后播种。
多元微量元素肥拌种用多元微量元素肥拌种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方法:拌种时先用温水化开50克多元微量元素肥,再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后拌麦种10公斤,晾干后播种。
硫酸锰拌种用硫酸锰溶液拌种可提高千粒重,增产10%~15%。
方法:播种前先将200克硫酸锰溶解在1公斤清水中,然后拌50公斤麦种,晾干后播种。
微生物菌剂拌种用微生物菌剂拌种具有促进根系发育和促进分蘖的作用。
方法:以满园春微生物菌剂为例,播种前每亩取粉状微生物菌剂1000克,对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后再拌入麦种中,或每亩用颗粒型微生物菌剂1500~2000克,与麦种混合均匀后播种,可使小麦增产10%以上。
钼酸铵拌种用钼酸铵溶液拌种可增产8%左右。
方法:将150克钼酸铵用少量热水溶解后加入适量冷水,搅拌均匀后喷洒在50公斤麦种上。
硼砂拌种用硼砂溶液拌种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和开花结实。
方法:将100克硼砂溶解于500克水中,喷洒在50公斤麦种上拌匀,晾干后播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 s epr e h e t t i cl e C2 a t f n oi e c t em ns w d c c m od (a1 hs' i i a ps v ee h p e x i t r n e o h a u h r C ) s n c t t f t al i n gi i o t s d gri tn e d uh se . is ni ny r s t sl lp tn n e ' e n i udr gt s B t i i at i e e h o b re h e s m ao n r e o t s u t f l n a d u e i r g c c e o c t t e r f m fsd aes i tt fh . ss ulp tn pr o e it e b o t i t fr n o i dyT e o b re s 即s n n n m y r h r a t o g h f a h e e i e h o e y w e t l o h p y prn re t o oc u mn mtr t d uhi ue p tn Te l i oat a h s t a s e ae a h r gt dc re . a m t o s m i d t t l e j n e d o - n d i h o gritn h w e 's d ed uhs sws i a li r s w e s k wt e n i ot has udr gt s s n c t n e e hn e i m ao f e t e n r e o t e r a i f ny a d o d h gi c a
非生物胁迫中占 首位,仅次于生物胁迫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化学节水抗早技术的 研究和推广 是一种防御千早的有效措施。 前人的研究发现用CC2 A混合处理种子的方法, al 和G 起到了 两 者在生理和代谢上的互补和叠加效应,可以更好地促进种子在干旱条件一的萌发和成苗。 「 本
实验以小麦(rim tu L 豫麦4) Tru asvm i c ei . 9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分别用。 0 a15m /G 、 .- C2 0 g A 5 C , L /
b uh b p n d e e ad s. di ad pl z g e i l t- v g d r gt l t a s p t S y g p u ri c mc w e s i a o y a i s n e s s t n n o a n h a a ra n n u i
d uhr ii t ho g ia ee i m t d df d d uh Te v u rer o -stg o s f te h o e h o . r o e c r gtesn e nl y n cv e o t e n t r gt h p i s a h c e e s s wd t - ai ta et t mx r o cc m li (a1 ad brl h e t s d ok g t n wt h iu f i c od CC2 n g e l o h e s n rm a e e i e te a u h re ) i ei h l b n (A c lp m tt s d gr i tn s d g wh ed uhcni nTe o G ) d o h e s e n i ad i g tudr gt t . r s o r e e ' ao n e n r u o e m e o n r o odi h e n o a
s ds k g G s d ok g w d ir cai i p m tg w et dn e - ai ad e - ai s e s l m hn m r on t ha s lg e o n n A e s n h o i a e s n m o i h e e i e
d uhr iac. y h ac w e s dn d uhr i ne i r s g a r gte sneTe bt ehne ha e lg gte s c b n e i p n o -st h o n d t i r -st e o a y an r d c o s ulp tn t t h e b o wla p m tg ad uls a cn n it o b re cn n it m r a e s on p n s b u r t t h l e i o e n o e y s l r i r o o o e o e n l g e
T e t 2 e et h e e iy b o s n o e - i r . dm g o 5.pr n o C i s tr r l g t ad s ir a aT e ae h 4 o 5 c f n e t e n o r ad 7 ro m e h a f
g wh r sTe ota d s d iew e ( ru a tu L ym i wt o r to c p. at r t t e own r a T i m i m u a4) f o h u r e h e f t h t c e v . 9 i h e e i r s h
w i e b o d sc p ad ulp tn t t h e b o w la t p ad h h r nes e n s b re cn n it m r a e s r n c my e i r n o o e i o e n l o e y s l h o e s uls acn nit eds r w ra ir s its te . s d kd 0 o b u r e n no e e l n a d i r m n Te s e wt . l e ot t e p m e c e n ta t h e o g h l e h e e a i 5 h % a1 0 g G ao w d r d ir s gri tn ed uhse , t CC2 m / A s e m k l n a d mn i udr gt s a h +5 L l h s o a e y e e ao n r c e o tsn e r d s o g wh ni ny r s b r ui t r t ot o t n t dyC " h t t s i a l i e e y c g o / o ri i h ih . I A o r o i f t n a d e n h os g c c d e h a n n a a- t e G
5m / g brl (A. a b cn bt tt m ieac o t gr s r ad r 0 g i e l G )Ic e t u d h a t ne o o p s e ee y L e i b n t n o r e o i e n n f u r u n ng e
诱导蛋白, 可能与CC 浸种提高抗逆性有关; 0 g G al 2 5m / A浸种可以 L 显著促进干旱逆境下小麦 种子的萌发, A浸种提高了 G 胚中p 、 o r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 及胚乳中p 、 o r 可溶性糖含量, 从
而维持了 干早逆境下胚生 长所需的 膨压和能 0 % 1 5m /G 量;. CC + 0 g A浸种也可以 5 a 2 L 显著促进
d uht c p h m ss os l -o g ase ad s ieo tt dm g r gt r it o e u ia nn ioi s n ii ut rr h a ae o o s o e t i r n o b l c t s t s n i o l l r j f e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钙与赤霉素混合浸种增强小麦抗旱性的机理研究 姓名:王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植物学 指导教师:山仑;吴冬秀 20040501
专 夕学 20 研市 ‘ 0 4月 - j学 位 金 文 w- - 七
摘 要
干旱和半干旱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5. 7 2 %,干早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所有的 5
t mx r c c m l d (a l ad brl (A t f d m cai o ehne h iu o a i c o e C2 n g e l G ) n t ehn m nacd e t f u h r C ) i e i e l i b n o h i e s f d uh r iac ots d ok g tet ne i tg cn no om t a utet r gte sne h s - ai ta nb i sg i t ot t s oc sm o - st f e s n r m y tan h i e e v e e f i d j n m tr te vy atx av ssm dr u te uh cni n h pr n aead a it o noi te t u es li d gt di wt 2 e et n h c i f d i y e n i av r t i m o o t i 0 c s o P G 00 uo ( m t pt t i-. P) E 60 sli o oc e i 05Ma. o tn i o na s 9 s l
CC2 al 浸种不同, A浸种和C 十 A浸种改变了 G aG 胚部抗氧化酶对干早的响应方式,降低了 胚
部对干旱的敏感性。 这种对干早敏感性的降低,主要是通过维持胚生长所需的膨压和能量代 谢水平来实现的; 在萌发的第 1 3 a A浸种使胚中抗氧化系统保持在一个比 , 天C 十G 对照、单 独CC2 a1 浸种和单独G A浸种都低的水平, 使小麦胚部在干早逆境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 氧化状
小麦种子在干早逆境下的萌发, 并且在生长的第 9 天显著 提高了 根庙 比。 促进了地上部分的 生长。a G 浸种提高干早逆境下小麦种苗的 C+ A 抗性和G 浸种提高抗性有着相似的生理基础, 人
都是通过提高 胚中 p 、 r 可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蛋白 量以 o 的含 及胚乳中 p 、 r 可溶性搪含量引 o 起的: 对照、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