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小班建构游戏观察记录
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

片段一:(小班幼儿第一周的建构区游戏片段)区域活动前,我先向幼儿介绍了建构区中提供的材料:原木积木、胶粒积木、雪花插片、长方形的牛奶纸盒、幼儿奶粉罐、长放形的纸板(用于架高)。
幼儿当时兴趣很高涨,也一同认识了材料的颜色、形状,以及如何拼搭。
五位幼儿进入了建构区:师:“今天,我们来试试用这些积木拼搭好看的房子,好吗?”全体幼儿:“好的。
”师:“你打算造幢什么样的房子?”幼:“造大润发:”“造城市客厅;”“造幼儿园;”“造房子。
”师:“好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试试,记得玩好之后将玩具整理好哦。
”一开始,他们各自从积木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开始拼搭。
徐辰睿先选择了长方体的纸盒积木,并将积木横着放在地上。
又去拿了一块相似的纸盒,很快他将手上的纸盒也堆在了之前纸盒上,并高兴的对我说:“郁老师,你看,我房子造好了。
”我追问:“你搭的是什么房子呢?”他说:“是大润发。
”然而,一旁的孙璟怡手里拿着圆形的罐子,并将两块罐子叠起来。
当我问道:“你搭的是什么?”她低着头没有回答。
而另外三人则是坐在一旁很开心的玩着雪花插片。
旁边的几种玩具完全被他们忽略了。
区角游戏结束后,五位孩子在堆放玩具没有方法,放的非常凌乱。
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完成。
在区角交流时,我将积木再一次介绍给孩子,这次,我介绍了这些材料的玩法。
我先拿了两块长方形的盒子说:“老师先要造房子的柱子,然后要造个屋顶,谁来帮老师选块积木做屋顶呢?”大部分幼儿都举手了,我请了个别幼儿尝试用纸板架高。
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造了一幢类似的房子,并给与了鼓励。
我的思考: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体现出他们其实在建构的经验上是很缺乏的,起初他们并不了解这些积木该如何的组合、拼搭,只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在玩。
并没有在区域活动中学到什么。
同时,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合作,整个区域的环境创设对孩子拼搭的启发也不多。
幼儿完全在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建构。
经过这次观察与思考,我在环境的创设上做了一次调整。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小班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观察目的:了解小班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行为和发展水平,以便提供更适宜的支持和指导。
观察记录:场景一:走进建构区,只见几个孩子正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摆弄着积木。
小明拿起一块长方形的积木,试图将它放在一块圆柱形积木的上面,但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积木总是滑落下来。
他皱着眉头,嘴里嘟囔着:“怎么放不上去呢?”旁边的小红见状,拿起一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圆柱形积木的旁边,说:“我们可以这样搭。
”小明看了看,还是摇摇头,继续尝试自己的方法。
分析:在这个场景中,可以看出小明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和探索精神,他不轻易接受同伴的建议,而是坚持尝试自己的想法。
这表明他在建构活动中有自己的思考和目标。
然而,他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技巧来实现自己的建构意图。
小红能够积极地参与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表现出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场景二:在建构区的另一边,小刚正在独自搭建一座“高楼”。
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块一块的积木往上叠,当搭到第五层的时候,“高楼”突然倒塌了。
小刚显得有些沮丧,他坐在地上,看着散落的积木发呆。
过了一会儿,他又重新开始搭建,这次他选择了较大的积木放在底部,并且在搭建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积木的位置,终于成功地搭出了一座更高更稳的“高楼”。
分析:小刚在面对挫折时没有放弃,而是能够重新尝试并总结经验,调整自己的建构方法。
这反映出他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他在空间感知和建构技巧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场景三:几个孩子一起合作搭建一个“城堡”。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搬运积木,有的负责搭建城墙,有的负责搭建城门。
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交流和协商,“这个放在这里好不好?”“我们再加点积木吧。
”经过一番努力,一个漂亮的“城堡”终于完成了。
他们高兴地手舞足蹈,互相拥抱庆祝。
分析:这个场景展示了幼儿之间良好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

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小班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建构区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建构能力、合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以便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观察背景:建构区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区域之一,提供了丰富的建构材料,如积木、乐高、拼图等,旨在鼓励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和创意表达来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观察实录:场景一:独自探索幼儿 A 进入建构区后,首先选择了一堆彩色积木。
他开始独自搭建,将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叠,试图搭建一座高楼。
在搭建的过程中,他非常专注,小心翼翼地放置每一块积木,当高楼搭建到一定高度时,不小心倒塌了。
他皱了皱眉头,但并没有放弃,而是重新开始搭建。
场景二:合作搭建幼儿 B 和幼儿 C 一起来到建构区,他们商量着要搭建一个“城堡”。
幼儿 B 负责搬运积木,幼儿 C 则负责设计和搭建。
在搭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城堡的大门不知道该怎么搭建。
两人开始讨论,幼儿 C 提出用两块长积木作为门框,幼儿 B 则找来一些短积木作为门的横杆,经过多次尝试,他们成功搭建出了城堡的大门,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场景三:创意发挥幼儿 D 拿到了一些乐高积木,他没有按照常规的方式搭建,而是将乐高积木拼成了各种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然后将这些形状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机器人”。
他还为机器人配上了“武器”和“翅膀”,嘴里不停地说着:“这是我的超级机器人,可以打败所有的坏人。
”场景四:解决问题在建构区的一角,几个幼儿正在搭建一座“大桥”。
当他们快要完成时,发现桥的中间部分不够稳固,总是会坍塌。
幼儿们围在一起,开始思考解决方案。
幼儿 E 提出在中间增加一些支撑的柱子,幼儿 F 则建议使用更大的积木来加固。
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他们终于成功搭建出了一座稳固的大桥。
分析与评价:建构能力: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建构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有的幼儿能够熟练地堆叠积木,搭建出较高的建筑;有的幼儿则在搭建的稳定性和结构合理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20篇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20篇小班建构观察记录20篇第一篇观察记录区域游戏开始了,西西和小杰来到建构区,他们一边边脱鞋一边讨论着,西西说:“放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中南玩,里面有个游乐园,可好玩了,我们今天就来搭游乐园吧!”小杰说:“好的,我们老家的超市里也有游乐园。
”于是两个人意见一致开始了游乐园的搭建,接着他们在搭建材料中选择了管道积木,西西说:“我先搭个钓鱼的水池,要不你就在我旁边搭个沙池吧!”小杰说:“好的。
”于是边说他们开始搭建起来了,只见他们先用管道积木分别搭了一个框,然后西西往框框里面扔蓝色的管道积木。
小杰问:“你为什么要扔蓝色积木?”西西说:“我搭的是水池,要往里面放点水。
”小杰听了之后说:“那我往里面放点沙,我就放黄色的积木吧!”于是小杰学着西西往沙池里面放黄色的管道积木,接着他们又商量着在水池旁边搭旋转木马,西西搭,小杰给她递材料,就这样建构游戏在两人商量合作中开展着。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对中班幼儿提出了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的要求。
上述案例中游戏前西西提出一起搭建游乐场的意见以及在游戏过程中分配游戏的任务小杰都愿意接受并付诸行动,达到了指南中所提出的目标。
其次,在搭建游乐场的过程中高楼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小杰和西西两个人分工明确,配合得非常默契。
另外,在搭建中西西是一个引领者,她能够积极提出意见并合理进行分工。
最后,在搭建水池、沙池的过程中他们能用黄积木及蓝积木分别代替沙子和水这样以物代物完成搭建。
为了更好的开展建构游戏接下来我们老师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1.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只用到了一种材料,可能是因为忽略了其它材料也有可能是孩子们觉得其它材料不适合此次建构,在下次活动前可以对孩子提出疑问,这样在提醒幼儿可以使用多种材料的同时也能找到现有材料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去增添新的适合的材料。
2.可以给幼儿欣赏一些游乐园的照片或其他人搭建游乐园的作品,让幼儿的思维能继续前行。
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

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室里,建构区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奇思妙想。
建构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小班建构区游戏的一次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小班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建构区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建构技能、合作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当游戏时间开始,孩子们兴奋地奔向建构区,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建构材料。
小明首先拿起了几块彩色的积木,开始独自搭建。
他小心翼翼地将积木一块一块地叠起来,试图搭建一座高楼。
不一会儿,高楼搭建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由于底部不够稳固,整个建筑瞬间倒塌了。
小明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重新开始,这次他在搭建底部时更加用心,选择了较大且平整的积木,使得高楼更加稳固。
在另一边,小红和小刚则选择了合作搭建。
他们商量着要搭建一个“城堡”。
小红负责搬运积木,小刚负责搭建。
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小刚在搭建城堡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积木的位置,以确保城堡的形状和结构更加完美。
小红也在一旁积极地出谋划策,比如建议在城堡的门口搭建一个小桥。
在观察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建构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垒高、平铺、架空等基本建构方法,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材料进行组合和创新。
比如,有的孩子用圆柱形的积木搭建了柱子,用三角形的积木搭建了屋顶,使建筑物更加形象和生动。
同时,孩子们在游戏中也展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创造力。
有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动物园”,用积木搭建了各种动物的笼子;有的孩子搭建了一个“停车场”,还为车辆划分了不同的区域。
他们能够将生活中的经验和想象融入到建构作品中,让建构区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在合作方面,大部分孩子能够与同伴友好地合作,但也有个别孩子更倾向于独自游戏。
对于合作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游戏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在幼儿园的小班建构区里,孩子们用各种材料搭建着自己心中的世界。
建构区不仅是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也是他们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小班建构区的观察,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观察背景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幼儿园小班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观察目的:了解小班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行为和发展水平,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的依据。
二、观察记录(一)场景一在建构区的一角,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面前放着一堆彩色的积木。
小明拿起一块长方形的积木,试图将它放在另一块积木的上面,但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积木总是滑落下来。
旁边的小红看到了,伸手帮小明扶住下面的积木,小明终于成功地将上面的积木放稳了。
接着,他们一起合作,用积木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小房子”。
(二)场景二小刚一个人在建构区的另一边,他用圆柱形的积木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了一排,然后又在上面放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看起来像是一座“小桥”。
他还不断地调整积木的位置,试图让“小桥”更加稳固。
过了一会儿,他又在“小桥”的旁边搭建了一个“小亭子”,用三角形的积木做屋顶。
(三)场景三小花和小莉一起在建构区的中间,她们用泡沫积木搭建了一个“城堡”。
小花负责搭建城堡的主体部分,小莉则在旁边用小的积木装饰城堡的窗户和门。
在搭建的过程中,她们会不时地交流自己的想法,比如窗户应该开在哪里,门要多大才合适。
三、观察分析(一)幼儿的建构技能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建构技能,如叠高、平铺、围合等。
但是,他们在搭建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积木的稳定性把握不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
(二)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场景一和场景三中,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作品。
这表明小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合作的方式还比较简单,需要教师进一步培养和引导他们学会分工合作,提高合作的效率。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
一、观察前准备
1.了解群体构成
小班的组成包括6名学生,分别是:A,B,C,D,E和F,他们班级水平都在中等水平,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学习,同时不乏特殊情况。
2.了解群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发现在班级中A、B、C、D之间的关系比较好,彼此有很多交流,比如讨论学习问题,讨论作业等,而E和F之间则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在课堂上也容易发生矛盾。
3.观察环境
小班的环境十分安静,教室内非常温馨,可以让学生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老师经常会准备一些活动,让学生们不至于在课堂上无聊。
二、观察过程
1.观察A、B、C、D、E和F的表现
A、B、C、D四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比较活跃,他们经常和老师或同学交流,对概念的理解也很快,并且会把所学概念应用在生活中;E 和F的表现也差不多,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A做的错误等。
2.观察A、B、C、D、E和F学习情况
A、B、C、D四个学生在学习方面都表现良好,他们认真听讲,仔细完成各项作业,并会尝试着解决一些难题;而E和F在学习方面就不太一样,他们表现得有时候比较无聊,容易分心,认真度也不够。
3.观察A、B、C、D、E和F求知欲。
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

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在小班建构区,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建构玩具进行创造性的游戏。
这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观察小班建构区游戏时,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小班建构区的游戏中展现出了很高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用不同的积木、磁力棒和拼图来创造各种形状和结构。
有的孩子搭建了一个高楼大厦,有的孩子建了一个飞机场,还有的孩子制作了一个城堡。
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无限的创造,在游戏中表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
其次,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小班建构区的游戏中展现出了很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搭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找不到合适的积木、无法达到他们期望的形状等等。
然而,他们并不轻易放弃,而是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有的孩子会和其他孩子进行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时候会尝试不同的方法。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他们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了他们的作品。
第三,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小班建构区的游戏中展现出了合作精神。
有时候,一些孩子需要借用其他孩子的积木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请求其他孩子的帮助,而其他孩子也会乐意地借给他们自己的积木。
有时候,一些孩子会合作建造一个更大的结构,例如一个火车轨道或一座大桥。
他们会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他们的作品。
通过合作,孩子们学会了相互倾听、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
最后,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小班建构区的游戏中展现出了很高的专注度和耐心。
有的孩子会花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善他们的建筑作品。
他们会仔细思考每一块积木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它们能够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有时候,一些孩子会花上很长时间来拼凑一个复杂的拼图,他们会一个个地试错,直到找到正确的组合方式。
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们提高了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学会了全神性地投入到一项任务中。
综上所述,小班建构区的游戏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专注度和耐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游戏情况记录与分析(一)
班级小五班日期 2016.2 记录教师王艳荣
观察要点:幼儿在游戏中的专注性
游戏区(游戏主题):
游戏观察实录分析与调整
浩浩拿了三块小正方体积木放在长条积木的旁边,
他从垫子上站了起来去箱子里有拿了一块正方积
木,两块积木并排放下面,两块放上面,他把旁边
的长条积木方在正方积木的上面。
他把长条积木和
下面两块正方积木一起拿下来。
长条积木放在旁边
吗,他又把刚拿下来的两块正方积木方了上去。
他
拿起长条积木放在上面,又拿下来,他把上面的两
块积木拿下来放在旁边,四块积木都平铺在垫子
上。
他把其中的两块积木往后移了移,把长条积木一头
放在两块积木上,另一头放在垫子上。
另两块向前
移了移。
他又去拿了两块积木,把五块正方积木和
长条积木摆成丁字形,又把长条积木放下了,拿走
一块方形积木,长条积木一段架在方形积木上,另
一端架在垫子上,又拿了一块长条积木和原来的长
条积木对称摆好。
分析:1.幼儿在游戏的过程
中没有明确地目的性,幼儿
在游戏时总是随心所欲。
2.幼儿在搭积木时会不断重
复之前的动作,拿起又放
学,搭好又拆除。
3.小班的幼儿在游戏时还是
以独立游戏为主。
调整:1.提供幼儿更多的建
构机会,让幼儿的建构变得
目的性强一些。
2.鼓励幼儿在建构时的协作
行为。
3.生成一次建构有关的活
动,使幼儿对建筑物有更多
的认识,积累更多的建构经
验。
此表适用于“定点观察”
幼儿游戏情况记录与分析(二)
班级_小五班日期2016.2
参加游戏幼儿总人数32 记录教师王艳荣
分析:此表适用于“扫描观察”
幼儿游戏水平记录与分析(三)
班级小五班日期 2016.2 记录教师王艳荣
观察要点: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观察对象:杨子涵
游戏过程观察记录游戏行为分析对策
涵涵从海洋球池底站起来,他跳了一下有坐下去,他从海洋球池边上爬上来,头朝下面从小滑梯滑了下来。
从滑梯上下来,他一直爬过去,爬到上洞的另外一侧,他再上洞的外面注视着里面的幼儿几秒钟,也爬了进去。
在里面停留了几秒钟,他又爬了出来。
他站了起来,走到海洋球池边,沿着台阶上去,沾在池边,双脚离地跳了进去。
他从海洋球的这边一直走到另一边,他从池边爬上来,头朝下面,划了下去。
他走上旁边的台阶上了两步又退了回去,有走上台阶,屁股做下去滑了下来。
他拿起一直红色的海洋球放到窗边的白色饮料瓶收纳合理又拿了出来。
又拿球去钻山洞了。
1.幼儿游戏规则
意识较弱,幼儿
玩的时候比较投
入,往往出现不
遵守规则的现
象。
2.幼儿家庭教育
比较缺失。
3.幼儿语言表达
能力较弱,遇到
事情时喜欢大叫
或用肢体动作解
决。
1.加强对幼儿规则
意识的培养,加强
对幼儿的常规教
育。
让幼儿知道不
遵守游戏规则会对
自己或他人产生不
利的影响和后果。
2.加强家园联系,
使家长理解幼儿的
行为表现,以便给
予正面的引导。
3.重视对幼儿语言
能力的培养。
分析:此表适用于“追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