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攻略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下)三、化学平衡计算(含解析)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变化量。

它是反应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描述。

化学平衡是指当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的状态。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与时间的比值。

它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变化所用的时间。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等。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大。

温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粒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发生更容易。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发生。

因此,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反应物粒子间的碰撞频率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的浓度较低时,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较少,因此反应速率较低。

二、化学平衡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转化速率等于生成物的转化速率。

化学平衡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判断式来表示:aA + bB ⇌ cC + d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a、b、c、d分别表示各物质的系数。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一直在进行,但是总的浓度不再改变。

平衡常数K用来描述平衡系统中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的值将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节。

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位置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反应的结果。

(完整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⑷影响因素:•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2.※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不移动_(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_减小__,生成物浓度也_减小_, V正_减小__,V逆也_减小__,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__吸热反应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放热反应__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ppt)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ppt)
知可逆反应CO + H2O(g) 已知可逆反应CO 平衡时, 平衡时,
CO2 + H2,达到
830K 若起始时: mol/L, (1)830K时,若起始时:c (CO) = 2 mol/L, c (H2O) = 3 mol/L , 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60% , mol/L, 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60 CO的转化率为 60% 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K值 为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
• • • • 掌握三部分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 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 定义: 的物质的量变化来表示。 的物质的量变化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 V == △C/ △ t 数学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
mol/( min min) 3、单位:mol/(L·s) 或 mol/(L·min) 单位:mol/( s mol/( h 或 mol/(L·h) 简单计算: 4、简单计算:公式法 化学计量数之比法
5、影响因素
• 内因: 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 外因: 浓度越大, 浓度越大,速率越大 浓度: 压强越大, 压强: 压强越大,速率越大 温度: 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温度越高, 催化剂: 其他因素:
二、化学平衡
• 定义: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
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 化学平衡的特征: 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 或可逆过程) 逆 ——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等 ——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 达平衡后, 动 ——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V正=V逆≠0) ) 平衡时, 平衡时 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定 ——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条件改变, 条件改变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

高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难点总结

高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难点总结

高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难点总结嘿,同学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高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这一块的难点,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你看啊,就说这反应速率吧,就好比一场赛跑,不同的反应物就像是不
同的选手,那速度有的快,有的慢呀!比如说,铁和稀盐酸反应,那速度就比较适中,不像钠和水反应,“唰”地一下就激烈进行了,这多神奇呀!
再来说说化学平衡,这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两边力量相当的时候,就
僵持在那里啦!举个例子,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候,反应并没有停止哦,只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啦!
哎呀,这里面的难点可不少呢!比如说,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那么多,
温度、浓度、催化剂等等,到底哪个影响更大呢?这就像你出门挑衣服,颜色、款式、材质都要考虑,可纠结啦!还有平衡的移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平衡就“嗖”地一下挪地方了,就像蝴蝶效应似的,可有意思了吧?我记得上次和同桌讨论这个,他就老是弄不明白,我就给他各种举例解释,可把我累坏了,但最后他恍然大悟的样子也让我超有成就感呀!
那到底怎么才能搞定这些难点呢?首先得深刻理解每个概念呀,不能含糊!然后多做些题目,见多识广嘛!看到那些复杂的反应式和条件,别害怕,要像勇士一样冲上去!遇到问题别退缩,多和老师、同学讨论讨论,大家一起攻克难题,那感觉多棒呀!
总之,高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虽然有难点,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肯定能把它们拿下!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2、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要点精讲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

某一物质A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式中——某物质A的浓度变化,常用单位为mol·L-1。

——某段时间间隔,常用单位为s,min,h。

υ——物质A的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是mol·L-1·s-1,mol·L-1·s-1等。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小贴士:①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指的是某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

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③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高三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高三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示方法:(3)单位:mol/(L·s);mol/(L·min)(4)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时,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2、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3、转化率(针对反应物而言)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速率明显不同)。

2.外因:(1)浓度:浓度大,分子之间碰撞机会增大,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说明: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化学平衡: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1. 化学反应速率:⑴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运算式:v =Δc /Δt来明白得其概念: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刻(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能够相同,也能够是不同的。

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差不多上同一个反应速率。

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

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③一样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步减慢。

因此某一段时刻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刻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阻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 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①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总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②压强:关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能够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则不阻碍化学反应速率。

③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

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

2. 化学平稳:⑴化学平稳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化学平稳的概念(略);⑶化学平稳的特点:动:动态平稳。

平稳时v正==v逆≠0等:v正=v逆定:条件一定,平稳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变:条件改变,原平稳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稳。

⑷化学平稳的标志:(处于化学平稳时):①速率标志:v正=v逆≠0;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⑤关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稳时,体积和压强也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总3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二章 化 学 平 衡[考点梳理]考点一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⑴.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 来理解其概念: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

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

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

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 ∶n ∶p ∶q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

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①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由浓度的单位(mol ·L -1)和时间的单位(s 、min 或h)决定的,可以是mol ·L-1·s -1、 mol ·L -1·min -1或mol ·L -1·h -1,在计算时要注意保持时间单位的一致性.②对于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每一种反应物和每一种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 应速率,虽然得到的数值大小可能不同,但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 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对于下列反应: mA + nB = pC + qD有:)(A ν∶)(B ν∶)(C ν∶)(D ν=m ∶n ∶p ∶q或:q D p C n B m A )()()()(νννν===③化学反应速率不取负值而只取正值.④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不是以同样的速率进行的,因此,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有效碰撞] 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或离子)之间要相互接触并发生碰撞,但并不是反应物分子(或离子)间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类碰撞叫做有效碰撞.[活化分子] 能量较高的、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说明 ①活化分子不一定能够发生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在碰撞时必须要有合适的取向才能发生有效碰撞.②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叫做活化分子百分数.当温度一定时,对某一反应而言,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活化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计算【高考预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1.(2014山东)(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2NO(g)+Cl2(g)2ClNO(g) 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

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 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答案】(1)K12/ K2(2)2.5×10-2;75%;>;不变;升高温度(3)c(NO3‾) > c(NO2-) > c(CH3COO‾);b、c【解析】(1)设已知的两个反应为①②,则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可由2×①—②,则K= K12/ K2(2)转化的n(Cl2)=1/2×7.5×10-3mol•L-1•min-1×2L×10min=7.5×10-2,则平衡后n(Cl2)=0.1mol—7.5×10-2=2.5×10-2;转化的n(NO)=7.5×10-3mol•L-1•min-1×2L×10min=0.15mol,则NO 的转化率а1=0.15mol÷0.2mol×100%=75%;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 )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反应(II )的压强大于反应(I )的压强,则平衡更有利于向右移动,所以平衡时NO 的转化率а2 >а1;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反应(II )∆H < 0,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K 2减小。

(3)根据越弱越水解的规律,CH 3COO ‾水解程度大于NO 2-的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O 3‾) > c(NO 2-) > c(CH 3COO ‾);因为CH 3COO ‾水解程度大于NO 2-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A 的pH 小于溶液B ,向溶液A 中加适量NaOH ,溶液A 的pH 增大,向溶液B 中加适量水,溶液B 的pH 减小,故b 、c 正确。

【知识梳理】一. 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1. 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 反应的转化率(α):α= (或质量、浓度)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100%3. 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 ;恒温、恒压时:n 1/n 2=V 1/V 24. 计算模式(“三段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cC(g)+dD(g) 起始 m n 0 0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m )×100% C 的物质的量分数:ω(C)= ×100% 【典例探究】1、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 n (Y )= n (Z ),则Y 的转化率为( )A. %1005⨯+b a B. %1005)(2⨯+bb aC. %1005)(2⨯+b a D. %1005)(⨯+ab a2.某温度下,H 2(g)+CO 2(g)催化剂△H 2O(g)+CO(g)的平衡常数K =9/4。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 2(g)和CO 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 (H 2)/mol·L -1 0.010 0.020 0.020 c (CO 2)/mol·L -1 0.0100.0100.0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乙中H 2的转化率大于60% B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 2的转化率是60% C .平衡时,丙中c (CO 2)是甲中的2倍,是0.008 mol/LD .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二. 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1. 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2.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3.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4. 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⑴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式来表示,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有自己的平衡常数关系式及相应的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及单位必须与反应方程式的表示一一对应。

⑵如果反应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们的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⑶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也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如:下列可逆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CaCO3(s)CaO(s)+CO2(g)K c=[CO2]CO2(g)+H2(g)CO(g)+H2O(g)K c=[CO][H2O]/([CO2][H2]Cr2O72-+H2O2CrO42-+2H+K c=[CrO42-]2[H+]2/[Cr2O72-]⑷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该时刻产物的浓度商Q c与K c比较大小来判断。

当Q c>kc,υ(正)<υ(逆),未达平衡,反应逆向进行;当Q c<kc,υ(正)>υ(逆),未达平衡,反应正向进行;当Q c=kc,υ(正)=υ(逆),达到平衡,平衡不移动。

3.放热反应CO(g)+H2O(g)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A.K2和K1的单位均为mol/LB.K2>K1C.c2(CO)=c2(H2O)D.c1(CO)>c2(CO)4.已知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许K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B.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加入少许KCl固体或者加入少许FeCl3固体平衡常数均发生变化,且变化方向相反D.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Fe(SCN)3]·c3(KCl)c(FeCl3)·c3(KSCN) 5.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1.【答案】B【解析】设Y 的转化率为α X + 2Y2Z起始(mol ) a b 0 转化(mol )αb 21αb αb 平衡(mol )-a αb 21-b αb αb 依题意有:-a αb 21+ -b αb = αb ,解得:α= %1005)(2⨯+bb a 。

故应选B 。

2.【答案】A【解析】利用“三段式”计算容器甲中H 2(g) + CO 2(g)催化剂△H 2O(g) + CO(g)c (始)mol·L -1 0.010 0.010 0 0 c (变)mol·L -1 c c c c c (平)mol·L -1 (0.010-c ) (0.010-c ) c c根据平衡常数c 2/(0.010-c )2=9/4,得c =0.006 mol·L -1。

H 2的转化率=0.006/0.010=60%,同样计算可得丙中H 2的转化率也是60%,B 正确;乙容器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氢气浓度,平衡正移,但氢气的转化率减小,A 错;甲和丙是等效平衡关系,起始时各物质浓度是2倍关系,平衡时各物质仍然是2倍关系,C 正确。

3.【答案】C【解析】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 2<K 1,K 1、K 2单位均为1,c 1(CO)<c 2(CO),C 正确。

4.【答案】B5.【答案】D【解析】固体量的改变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 项错误;加入固体Sn(NO 3)2后,溶液中c (Sn 2+)增大,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c (Pb 2+)增大,B 项错误;升高温度时c (Pb 2+)增大,表明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吸热,正反应的ΔH <0,C 项错误;由图像中平衡时两种离子的浓度及平衡常数表达式知,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2,D 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