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研究_以浙江省舟山城北水库人工湿地为例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的开题报告

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特别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环保意识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只有不到20%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其余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地下水中,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处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该方法运用了不同的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充分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群落过程,将污水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有用的物质,达到净化水环境的目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此次研究的目的是选取一种或多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和自然环境应用等方式,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区别以及影响因素。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研究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技术原理和处理效果,评估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 探究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膜的发展与演变规律,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如水温、pH值等)对生物膜的影响。

3. 研究不同水质情况下处理效果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处理对象,建立不同的生态管理模式。

4. 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为农村地区实现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将为推广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提供有益的科学支撑,同时也能够通过科学研究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式,以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等不同处理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下步骤展开研究:1. 建立不同的试验体系,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试验污水处理。

2. 根据不同处理方法,测定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包括COD、BOD、NH3-N、NO3-N等。

3. 针对不同处理方法下的生物膜发展与演变规律,测定生物膜厚度、生物膜内微生物方群落等信息。

人工湿地在日常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工湿地在日常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工湿地在日常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中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利用人工湿地来处理生活污水是一种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的污水处理方法,近些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生活污水的特点及危害、人工湿地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反应机理,并且研究了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改进。

标签: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近些年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

而水污染的问题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对于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有很多,例如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

而利用人工湿地来处理日常生活污水的方法,凭借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以及美化环境等优点受到各界的青睐。

1 生活污水的特点及危害1.1 生活污水的特点对于生活污水的定义是:人类在生活中产生并且排放出的携带着有机物、病原体、无机盐等物质的受到污染的水,生活污水是当今我国水体主要的污染源之一[1]。

生活污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粪便以及生活中的洗涤污水。

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2],而无机盐包括硫酸盐、磷酸盐及钠、钙、镁等。

总体来说,生活污水的特点是氮、硫、磷含量高,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容易生恶臭物质,对人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

1.2 生活污水的危害生活污水不仅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主要的是还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影响和危害。

主要是来病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数量大、分布广、在水中的繁殖速度快并且很难消灭掉,一旦这些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在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中,想要把这些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是非常困难的;其次,有机物的污染也是生活污水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污染,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过程,这个过程要耗氧,而在缺氧的条件下污染物会发愁、腐败,形成污染,因此有机物越多水质就会越差;另外,生活污水中还存着富营养化污染、恶臭污染、酸碱盐污染、地下水硬度升高、有毒物质污染等等危害。

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应用研究

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应用研究

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成为了全球性的挑战。

污水处理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如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高成本和高能耗。

而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处理方法,凭借其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1. 人工湿地概述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处理系统,通过湿地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协同作用,从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人工湿地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湿地滤料人工湿地等。

本文主要研究表面流人工湿地在净化污水方面的应用。

2. 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原理表面流人工湿地是一种将污水通过植物土壤系统送往湿地表面流过的处理方式。

它主要利用植物的吸收和沉积作用,土壤的吸附和滤过作用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等。

其处理过程分为湿地表面流、湿地底部渗流和土壤培养层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三个阶段。

3. 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机制(1)植物吸收与沉积作用:湿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质,同时通过植物的生长与分解作用使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净化功能。

(2)土壤吸附与滤过作用:湿地土壤是表面流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腐殖质和粘土颗粒能够吸附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质,大大提高了湿地的净化效果。

(3)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湿地土壤中可生存并繁殖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去除氨氮和硝态氮等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水中污染物的含量。

4. 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应用表面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方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表面流人工湿地可以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净化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水体,从而保护水环境。

在农业污水处理中,表面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减少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农药和化肥残留,保证土壤和水源的安全。

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生态环境 2004, 13(2): 180-181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2AA601023);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JS03071) 作者简介:何蓉(1978-),女,硕士,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

E-mail: he_rong_@ 收稿日期:2003-11-23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何 蓉,周 琪,张 军1.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摘要:通过小试装置研究了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人工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相关运行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的COD Cr 、TN 、TP 均有较好的综合净化能力,对各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COD Cr 75%、TN 75%、TP73%,其中COD Cr 和TN 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分别需3 d 和4 d 的表观停留时间,TP 要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则需6 d 的表观停留时间。

而且,湿地植物对TN 和TP 的去除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活污水;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处理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2-018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国年排污水量达数百亿吨,但只有4%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

虽然传统的生化二级处理技术因其工艺相对成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而成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主要以去除碳源污染物为目的,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则微乎其微,而且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三级处理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因投资和运行费用昂贵而难以大面积推广。

因此,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为综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人工湿地技术的特点是投资少、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氮磷去除率高[1]。

人工湿地在农村散户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人工湿地在农村散户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人工湿地在农村散户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来处理污水的生态工程技术。

它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湿地植物的吸收、降解和转化能力,将农村散户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人工湿地在农村散户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首先是人工湿地的设计和建设。

人工湿地的设计应考虑到农村散户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包括污水量、水质、处理效果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建设时应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土壤类型,确保湿地的水源供应和稳定性。

湿地的大小和深度应根据农户污水的排放量和水质要求进行合理调整,以提高处理效果。

其次是湿地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湿地植物对污水处理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抑制细菌和藻类的繁殖,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在农村散户污水处理中,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吸收和降解能力的湿地植物,如蓼科植物、菖蒲和芦苇等。

根据不同区域和季节的特点,可以合理配置湿地植物,增加处理效果。

然后是湿地水质的监控和管理。

在人工湿地的运行过程中,应对湿地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其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监控的指标可以包括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的浓度,以及pH值、溶解氧和悬浮物含量等水质参数。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湿地的运行和管理策略,以提高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最后是人工湿地的运维和维护。

人工湿地需要定期进行草剪、除杂、杂草灭活等维护工作,以保持湿地植物的生长活力和处理效果。

在农村散户污水处理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农村散户污水的排放量和水质波动等因素,及时调整运行策略,避免湿地超负荷运行和处理效果下降。

还可以通过引入有益菌群、添加补充营养物等措施,增强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

人工湿地在农村散户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适宜的湿地植物选择和配置、水质的监控和管理以及运维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净化农村散户污水,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及常见问题探讨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

近年来,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并对其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景观湿地在乡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乡村地区通常存在着分散、小规模的污水排放问题。

景观湿地作为最常见的人工湿地类型,可以有效地处理小规模污水。

例如,在某农村地区,通过建设景观湿地系统,将农村居民污水进行分流收集,经过事前处理后进入湿地系统。

经过数年运行,景观湿地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区域污水处理问题,并在周边村庄起到了景观增效和生态修复的作用。

2. 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城市地区的污水处理压力较大,传统的处理工艺无法满足要求。

在某城市,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系统,成功地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

人工湿地由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人工湿地底床、湿地植物和微生物。

城市污水先经过生物处理,然后流入人工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去除,出流水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常见问题1. 植物选择与养护人工湿地的植物种类选择对处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植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湿地植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挑选。

同时,对植物的定期养护也是保证人工湿地正常运行的关键。

2. 土壤与湿地结构人工湿地的底床材料和植物配置对处理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底床材料应选用粗砂或砾石,以保证良好的通气和渗透性能。

湿地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流动路径和空间分配,以确保污水可以充分接触到植物和微生物。

3. 水流调控水流量的调控在人工湿地运行中非常重要。

水流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湿地内的氧气供应和污水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处理效果。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一级处理出水:人工湿地接纳污水水质要求
【参照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表面流:水作;潜流:旱作) 二级处理出水:土壤接纳水质要求 【参照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表面流:水作;潜流:旱作) 三级处理出水:工程出水水质要求 【达到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向湿地表面布水,水流在湿地表面呈推流式前进,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 植物及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反应,污水得到净化, 并在终端流出。
浙江省舟山市城北水库人工湿地的成功运行也为广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树立了一个典范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治理受到技术、经济等不利因素的限制,而人工湿地具有投资 和运行费用低,污水处理规模灵活,维护和管理技术要求不高,占地面积较大等特点,适合在 具有一定的荒废土地,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污水排放较分散的农村应用。
结构与传统的垂直流湿地不同,由上池和下池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 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 集水系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 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观规划使用。
第七页,共17页。
7
人工湿地——漳河市政污水生态处理
2、净化机理&出水水质
步骤一: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分级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
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 A
标准和B标准。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4.1.2.1 一级标准的 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 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 准。 4.1.2.2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 标准。 4.1.2.3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 GB3097 海水三、四类

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运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污水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工湿地技术被广泛引入到污水处理的过程中。

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生态化的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去除污染物。

与传统的化学方法相比,人工湿地技术更加生态环保,成本也更加低廉。

人工湿地技术的运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表面流人工湿地,另一种是底泥流人工湿地。

表面流人工湿地是指将污水流经湿地表面,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污染物;底泥流人工湿地则是将污水注入地下,通过地下土壤、底泥以及植物等生物的作用去除污染物。

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为主要的运用方式。

在人工湿地技术的运用中,人工湿地的设计与建设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人工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污水的质量、数量、水流速度、植物选取等各种因素。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湿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环境等情况,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工湿地技术运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将废水有效地净化,同时也能够增加湿地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水和土壤联动,土壤为湿地提供有机物,同时水和空气也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湿地植物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够吸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相比,人工湿地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首先,人工湿地技术可以降低处理成本,降低运营成本,不需要投入昂贵的化学药品和设备。

其次,人工湿地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更低,能够增加湿地的生态价值。

最后,人工湿地技术对于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具有更好的效果,较传统的化学方法更加有效。

但是,人工湿地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首先,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大量污水时效率较低;其次,如果植物和微生物不能良好地协同作用,处理效果也会下降。

最后,湿地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新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50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年
月份 Month
5 May 6 Jun 7 Jul 8 Aug 9 Sep 10 Oct
月份 Month
5 May 6 Jun 7 Jul 8 Aug 9 Sep 10 Oct
表 1 舟山城北水库人工湿地水质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of the Chengbei reservoir in Zhoushan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1,39( 3) : 1649 - 1650
责任编辑 李菲菲 责任校对 卢瑶
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以浙江省舟山城北水库人工湿地为例
廖维敏,龙 举,王 婧,陈海芹,朱四喜* (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浙江舟山 316000 )
Influent
出水∥mg / L Effluent
2. 34 ± 0. 15 2. 21 ± 0. 12 0. 28 ± 0. 04 1. 39 ± 0. 14 1. 27 ± 0. 12 0. 88 ± 0. 08
0. 18 ± 0. 03 0. 32 ± 0. 02 0. 10 ± 0. 01 1. 87 ± 0. 08 1. 74 ± 0. 09 0. 53 ± 0. 05
92. 31 85. 52 64. 29 - 34. 53 - 37. 01 39. 77
2. 87 ± 0. 18 3. 26 ± 0. 14 0. 44 ± 0. 06 2. 12 ± 0. 11 1. 99 ± 0. 11 1. 86 ± 0. 07
0. 78 ± 0. 09 0. 45 ± 0. 07 0. 16 ± 0. 02 0. 67 ± 0. 04 0. 53 ± 0. 08 0. 51 ± 0. 09
浙江省舟山市城北水库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在入库口 淹没区自然湿地的基础上,于 2008 年 6 月改建而成并开始 运行,该工程共投资 10 万余元,规划湿地面积为 800 m2 ,实 用湿地面积约 600 m2 。该工程每天能处理来自上游的水( 主 要是农村生活污水、雨水等) 约 100 m3 。湿地植物主要有: 黄 花鸢尾( Iris tectorum) 、再力花( Thalia dealbata) 、水葱( Scirpus tabernaemontani) 和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 ,每种植物各 一块长方形的样地,每块样地面积约 150 m2 。 2 湿地植物简介
72. 82 86. 20 63. 64 68. 40 73. 37 72. 58
7. 32 ± 0. 02 7. 89 ± 0. 48 7. 47 ± 0. 07 6. 35 ± 0. 14 6. 85 ± 0. 20 7. 16 ± 0. 13
10. 67 ± 0. 42 11. 43 ± 0. 30 10. 23 ± 0. 01 10. 53 ± 0. 16 10. 35 ± 0. 15 10. 86 ± 0. 24
DO
87. 18 88. 57 88. 89 16. 67 27. 12 57. 45
进水∥mg / L 出水∥mg / L 去除率∥% 进水∥mg / L 出水∥mg / L 去除率∥% 进水∥mg / L
Influent
Effluent Removal rate
Influent
Effluent Removal rate
用于水质测定的水样均采自人工湿地总进水口和总出 水口,每月测定 1 次,时间为 2010 年 5 ~ 10 月。主要测定的 水质指标有: COD、BOD、TN、NH4 -N、NO3 -N 和 DO,测定方法 均采用国标方法[4]。
在 6 个月的研究期间,人工湿地中入水与出水水质与处 理效率详见表 1。其中,COD 的入水平均值为 2. 79 mg / L,出 水平均值为 1. 07 mg / L,COD 处理效率平均达到 64. 40% ; BOD 的入水平均值为 3. 20 mg / L,出水平均值为 1. 69 mg / L, BOD 处理效率平均达到 44. 83% ; TN 的入水平均值为 2. 09 mg / L,出水 平 均 值 为 0. 52 mg / L,TN 处 理 效 率 平 均 达 到 72. 83% ; NH4 -N 的入水平均值为 0. 36 mg / L,出水平均值为 0. 16 mg / L,NH4 -N 处理效率平均达到 60. 98% ; NO3 -N 的入 水平均值为 1. 40 mg / L,出水平均值为 0. 79mg / L,NO3 -N 处 理效率平均达到 35. 06% ; DO 的入水平均值为 7. 17 mg / L,出 水平均值为 10. 68 mg / L。
TN
49. 78 48. 51 22. 64 42. 75 49. 25 56. 06
0. 39 ± 0. 07 0. 35 ± 0. 12 0. 09 ± 0. 02 0. 24 ± 0. 08 0. 59 ± 0. 10 0. 47 ± 0. 12
0. 05 ± 0. 01 0. 04 ± 0. 01 0. 01 ± 0. 01 0. 20 ± 0. 02 0. 43 ± 0. 08 0. 20 ± 0. 03
NO3 -N
68. 02 42. 12 61. 96 71. 21 61. 78 81. 34
4. 52 ± 0. 46 2. 35 ± 0. 09 1. 59 ± 0. 12 4. 07 ± 0. 33 2. 68 ± 0. 32 3. 96 ± 0. 45
2. 27 ± 0. 55 1. 21 ± 0. 05 1. 23 ± 0. 10 2. 33 ± 0. 08 1. 36 ± 0. 06 1. 74 ± 0. 07
COD
BOD
NH4 -N
进水∥mg / L 出水∥mg / L 去除率∥% 进水∥mg / L 出水∥mg / L 去除率∥% 进水∥mg / L 出水∥mg / L 去除率∥%
Influent
Effluent Removal rate Influent
Effluent Removal rate
Influent
性较强,四季常绿,对维持人工湿地冬季净化效果及美化冬 季景观具有一定的作用。鸢尾科植物野生种的分布地点主 要是在 北 非、西 班 牙、葡 萄 牙、高 加 索 地 区、黎 巴 嫩 和 以 色 列等。
再力花属落叶科再力花属,多年生挺水草本,适于水池 湿地种植美化,为珍贵水生花卉。株形美观洒脱,叶色翠绿 可爱,是水景绿化的上品花卉,也可作盆栽观赏。主要种植 城市: 三亚、高雄、深圳、湛江、南宁、景洪等。
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选择一定 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根据人们的需要人为设计与建造的湿 地[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 定、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 用低、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大力开发人工 湿地污水 处 理 技 术,对 我 国 水 环 境 污 染 的 治 理 具 有 重 要 意义。
摘要 对浙江省舟山市城北水库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的污水净化效果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 在 2010 年 5 ~ 10 月运行的 6 个月中,对污水中 COD、BOD5 、TN、NH4 -N 和 NO3 -N 的去除率分别为 64. 40% 、44. 83% 、72. 83% 、60. 98% 和 35. 06% 。此外,对工程运行状况的观测发现,人工湿地存在入水量不足及植物管理不善等问题。 关键词 表面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运行问题 中图分类号 X 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1) 03 - 01649 - 02
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和含碳有机物,其中 COD、BOD5 、TN 和 NH4 -N 的质量浓度分别在 78 ~ 578、55 ~ 153、18 ~ 31 和 13 ~ 28 mg / L[2]。当污水流经人工湿地处理系 统后,其各主要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大大降低,而且操作简单 方便、运行成本低,使它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3]。笔者于 2010 年 5 ~ 10 月对浙江省舟山城北水库的表面流人工湿地 进行了 6 个月的污水净化效果跟踪监测,以期了解人工湿地 工程在生活污水处理上的有效性与持续性,发现其中存在的 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人工湿地工程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试 验依据。 1 人工湿地概况
Effluent Removal rate
1. 97 ± 0. 03 4. 44 ± 0. 61 3. 26 ± 0. 23 1. 98 ± 0. 10 2. 25 ± 0. 22 2. 84 ± 0. 31
0. 63 ± 0. 36 2. 57 ± 0. 06 1. 24 ± 0. 16 0. 57 ± 0. 06 0. 86 ± 0. 05 0. 53 ± 0. 04
Study on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e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LIAO Wei-min et al ( 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Zhejiang 316004) Abstract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of wastewater of the operated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in the Chengbei reservoir in Zhoushan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system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rom May to October in 2010,the main pollutants COD、BOD5 、TN、NH4 -N and NO3 -N were removed at a rate of 64. 40% 、44. 83% 、72. 83% 、60. 98% and 35. 06%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also revealed some problems in the wetland system such as insufficient of influent water in the wetland and poor plant management etc. Key words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ractical trou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