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备考的三大要点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知识点

高考小说知识点

高考小说知识点高考中,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部分,常常让考生感到困惑和棘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小说阅读,下面就来梳理一下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高考中常常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心理等。

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以及他人的评价等方面来把握人物形象。

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的勤劳善良与命运的悲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她一次次的讲述阿毛的故事,我们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2、情节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它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高考可能会考查情节的概括、情节的作用以及情节的合理性等。

情节的作用主要有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等。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买刀寻仇、草料场被烧等情节,一步步将林冲逼上梁山,展现了他从隐忍到反抗的性格转变。

3、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社会环境描写则能反映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

在《孔乙己》中,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众人的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二、小说的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小说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主题的表现往往是含蓄的,需要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分析来领悟。

比如《边城》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纯净的湘西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美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三、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1、叙述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能让读者了解故事的全貌,有限视角则更能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2、叙述人称常见的有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人称能使读者产生亲切感,第二人称增强与读者的交流,第三人称则更客观全面。

不同的叙述人称和视角会对小说的表达效果产生影响。

四、小说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能使小说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描写手法包括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细节描写等。

小说阅读备考策略

小说阅读备考策略

小说阅读备考策略
1.熟悉小说的类型
在备考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不同类型的小说,如现实主义、自
然主义、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这样可
以在阅读和分析时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主题和表达手法。

2.注意小说的主题
3.关注小说的结构
4.分析小说的表达方式
5.多角度审视小说
6.多读名著、经典之作
备考阅读时,要多读名著、经典之作,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这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法,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
理解能力。

7.制作读书笔记
备考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以将重要的观点、关键的情节、具体的描写等记下来,以便复习时快速回
顾和复习。

8.多练习解析题目
备考阅读时,要多做一些解析题目,锻炼自己的分析思维和解题能力。

可以参考考试模拟题和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9.多与他人交流讨论
备考阅读时,要多与他人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理解,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分析,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认识。

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总之,备考阅读策略要注意分析小说的类型、主题、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熟悉名著和经典之作,制作读书笔记,多练习解析题目,并与他人交流讨论。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小说阅读考试。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1. 故事结构:小说写作中的故事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一个完整的故事应该包含起承转合的元素,包括引起读者兴趣的开篇,逐渐发展的中间部分,高潮以及合理的结尾。

初学者需要学习如何构建合理的故事结构,使读者能够跟随故事情节发展,并产生共鸣。

2. 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故事中的核心,因此人物塑造也是写作中的重要基础。

作家需要创造出真实、有血有肉的角色,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并与他们产生情感联系。

人物的性格、外貌、经历、动机等方面都需要考虑,让角色具有独特性和可信度。

3. 语言运用:小说是用文字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因此语言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基础知识点。

作家需要掌握文字表达的技巧,包括词汇选择、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以达到传达情感和意图的目的。

恰当的语言运用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场景描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可以营造出小说的环境和氛围,使读者能够沉浸在故事中。

作家需要学会运用形象、细腻的语言来描绘不同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气候、景物等,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场景感。

5. 冲突与张力:冲突与张力是小说故事的推动力,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要素。

作家需要在故事中设置冲突与张力,如内心冲突、人际冲突、情感冲突等,通过适度的紧张感让故事更具吸引力。

同时,作家也要掌握如何处理冲突与张力的转折与消解,以保持故事的发展和平衡。

6. 主题与意义:每个小说都应该有一个主题或者传达一定的意义。

作家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意义,并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来呈现。

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意义可以让故事更加有深度和内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小说写作的基础知识点远不止这些,但掌握了以上的要点,可以帮助写作者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小说高考常用答题知识点

小说高考常用答题知识点

小说高考常用答题知识点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虚构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艺术手法吸引读者。

在高考中,小说也是常见的题材之一。

掌握小说的常用答题知识点,对于提升答题水平和得分很有帮助。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方面对小说高考常用答题知识点进行阐述。

一、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是由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语言风格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是分析和解读小说的基础。

在高考中,常见的小说题型包括对小说的整体理解、人物情感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因此,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是解答这些题目的关键。

1.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

在解答关于故事情节的题目时,可以从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尾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内在逻辑和情节的相关性,以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事件和转折点。

2. 人物形象: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读者与故事产生共鸣的关键。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外貌、性格、言行等多个方面入手,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此外,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以及人物随着故事发展的变化和成长。

3.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的背景,可以通过描绘地点、时间和气氛等来烘托故事的情节。

在解答关于环境描写的题目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描写手法、描写的目的和与故事发展的关系等。

4. 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小说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在分析语言风格时,要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风格特点。

二、常见的小说题型在高考中,常见的小说题型包括解读段落、分析人物、理解寓意等。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

1. 解读段落: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理解和解析一段小说文字,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意图、情感描写等要素。

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细读文段,理清逻辑关系,抓住关键词语和细节,以准确回答问题。

2. 分析人物: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深入分析和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复习知识点总结

小说复习知识点总结

小说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复习要点1、把握主题,理解情节在复习小说时,首先要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是理解整个小说的关键。

要认真阅读小说,理解作者通过小说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以及小说中的各个情节所蕴含的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要认真阅读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行为和思想,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者通过人物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理解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要认真阅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理解环境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作用,以及作者通过环境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4、掌握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是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认真阅读小说,理解作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隐喻、讽刺等,以及这些表现手法对小说主题和情节的作用。

二、知识点梳理1、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作者、时代背景、题材等文学常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

2、情节梳理梳理小说的情节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要掌握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各个情节,理解情节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3、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要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行为和思想,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作者通过人物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4、环境描写分析环境描写是小说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要掌握环境描写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作用,以及作者通过环境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5、表现手法分析掌握小说的表现手法是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了解作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隐喻、讽刺等,以及这些表现手法对小说主题和情节的作用。

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便利的操作界面。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1、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分配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包括CPU、内存、硬盘、网络等。

2、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并处理进程间的通信。

小说阅读复习攻略

小说阅读复习攻略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备考攻略《考试说明》相关考点梳理: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

首先,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第二,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第三,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

第四,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五,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总之,小说阅读考查主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四各方面展开。

一、人物考点一: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形象应对策略:1.对照相关主要情节和描写,逐条概括,争取没有疏漏2.综合考虑人物的身份地位、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例:1.2010年江苏省高考《溜索》问: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6分)(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1分)(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1分)(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2分)2.《迎宾竹》中请概括郑副市长这一形象的特点。

(4分)(1)郑副市长对马经理要买他的画信以为真,说明他对隐蔽的拍马、行贿行为警惕性不高。

(2)听了妻子一番话后,郑副局长深刻反思,最后谢绝了马经理的买画要求,说明他能闻过则改,保持清廉。

(3)郑副局长喜欢画竹,最后的情节也说明他的自我感觉基本准确。

考点二: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应对策略:明确知识要点。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外貌、心理、细节描写,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有环境烘托、对比等。

二、情节考点一:梳理小说情节应对策略:按照故事从开端,到发展,到高潮,再到结尾的顺序逐层概括例:1.《风吹稻浪》中问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策略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策略

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策略一、整体把握(一)、文体特点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2、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二)、考点透析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

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三)、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主人公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2、环境: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3、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四)、小说的命题基本上围绕着五个关键词环境: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人物: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主题: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探究: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五)、小说阅读考查的一般设题角度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分析表现手法)2、故事情节及其特点赏析(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表现手法)3、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4、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5、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二、考题示例1、环境类考题示例(1)《午后的故事》:小说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阳光,作用是什么?”(2)《雁阵》:‘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3)《雪夜》:“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等待戈多》文中多次写到“六月的阳光照着静静的沂河,河面上有水鸟在盘旋”等景物,作用是什么?2、情节类考题示例(1)《蚂蚁》:文章结尾的安排很有特色,试作分析。

小说答题技巧归纳总结大全

小说答题技巧归纳总结大全

小说答题技巧归纳总结大全小说答题是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通过对小说的细致解读和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能提升学术水平。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小说答题,本文将提供一些有效的小说答题技巧,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实用的方法。

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在回答小说问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确保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有时候题干中会提到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研究故事结构、解读作品主题等等。

只有清楚了解题目要求,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并不偏离主题。

二、仔细研读小说文本在回答小说问题之前,必须对小说进行仔细的研读。

这包括反复阅读小说文本,全面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读文本,我们能获得更多的细节,有利于回答问题时做出有根据的回答。

三、关注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核心元素之一。

在答题过程中,要关注和分析人物的性格、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行动等方面寻找线索,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用。

同时,也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这对于理解小说的含义和主题非常重要。

四、解读作品的语言风格小说的语言风格对于作品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答题中,我们需要解读作者在语言上的运用。

比如,作者是否使用了富有感染力的描写手法、是否运用了夸张手法等。

同时,也要注意作品的叙述方式,比如使用了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事,这会对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揭示产生重要影响。

五、研究小说的故事结构小说的故事结构是作品的骨架,了解和分析故事结构对于回答问题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关注故事的起承转合、高潮部分以及结局,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转折。

通过分析故事结构,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思想。

六、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答题中,我们要善于思考和发现作品的主题,并找到作品中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同时,也要注意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等因素对于主题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备考的三大要点
湖北华元林
小说在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刚刚升入高三年级的学生,该如何抓好小说的学习与备考呢?我感到,应该从以下三个要点入手。

一、重于理解思想内容。

英国著名小说家伍尔夫认为:小说家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

伍尔夫所说的“生活的内在真实”,就是小说的主题思想。

因此,对说的阅读,如果离开对主题思想的探求,单一欣赏小说对客观事物摹写的手法,只能是隔靴搔痒,浅尝辄止。

但是,时空的间隔,使我们的高中学生对小说,特别是古代小说和外国小说中所展示的生活背景相当陌生,对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的内在真实”缺乏准确的感知。

怎么办?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将小说与哲学、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学习。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写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荒诞离奇的情节,对这种非真实的逻辑结构,的确难以理解。

所以我们有必要回忆一下这样的历史事实: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蒙受战祸,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暴力、欺骗、冷酷主宰着当时的人际关系。

格里高尔本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有权利享有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无情的命运竟使他变成了一只受人厌恶、冷落、歧视的甲虫。

这种虚幻的情节正好揭示出当时欧洲人际关系的“内在真实”。

这又使我们联想到蒲松龄的《促织》:成名的儿子死后变成促织,后来又从促织还原成人,似乎更加荒诞离奇,但是,这正好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内在真实”。

倘若离开时代背景和哲理思维,学习这样的小说就只能止步在幼儿看卡通片的层面上。

了解背景,跨越时空,设身处地,这是我们理解小说思想内容的诀窍。

这一诀窍,同样适合对散文、诗歌、戏剧等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掌握这一诀窍,应对理解高考试卷中各类文体文章的思想内容,自然会游刃有余。

二、精于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是靠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思想的,而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正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因此,我们学习小说,就要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进入高三,我们已经接触到相当数量的小说作品,在复习备考阶段,要特别重视对小说形象的比较鉴别,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比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的家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家人,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他们的国度、性格、经历各不相同,但是,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是共同的。

鲁迅小说中祥林嫂、孔乙己、阿Q、华老栓、杨二嫂等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共同体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国民精神的麻木。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以上是异中求同,再举几个同中求异的例子:
同是足智多谋的军事家曹操的智慧中掺和着险诈,鲁肃的智慧中融会着敦厚,周瑜的智慧中伴随着偏狭,而诸葛亮的智慧中则体现着博大。

同是悭吝鬼,俄国作家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是一个貌似乞丐实为富翁的病态“吸血虫”;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则是一个只要金子六亲不认的执著狂;而中国作家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虽然也是一个临死不悔的守财奴,却能知些礼仪,通点人情,显然颇有些“中国特色”。

同是用眼神刻画人物,葛朗台见到金子,似乎死去的眼睛又闪现出贪婪的光芒;而祥林
嫂“间或一轮”的眼睛证明自己还是“活物”。

不难看出,巴尔扎克用的是浪漫的夸饰,而鲁迅则用的是冷峻的素描。

如此学习小说,就能做到前后贯联、纵横捭阖,激活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应考能力。

三、善于摄取写作元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一句名言:“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小说中人物的刻画、结构的布局、细节的描写、事件的陈述、词语的遣用等,都无疑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范例。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文体不限”,为我们的写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小说中宝贵的写作元素更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发现和摄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学教材中的许多小说,可以直接成为我们“话题作文”的珍贵素材。

比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我们对莫泊桑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卡夫卡的《变形记》、蒲松龄的《促织》、鲁迅的《药》等小说教材还没有淡忘,写好这篇作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人生追求”是当今一个热门的写作话题,其实,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也可以启发我们去思考这个话题:梁山好汉,不畏千辛万苦,追求的是替天行道的理想;三国鼎足,叱咤千军万马,追求的是统一天下的霸业;唐僧师徒,历尽千山万水,追求的是极乐世界的真经;红楼贾府,错杂千丝万缕,追求的是自由美满的生活……
2006年高考福建卷的作文有三个话题,其中的第二个话题就是“戈多今天已经来了”,很显然,这个话题直接源于高中第五册的小说《等待戈多》。

这道话题作文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高中生要充分利用小说教材的“例子”,努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应考能力。

【作者简介】
华元林,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湖北省襄樊四中名誉校长,湖北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学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襄樊市政府兼职督学等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