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判定标准
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认定内容及标准

有公共活动场所:建档立卡贫困村行政村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室,有球场或其它体育活动设施,有农村书 屋,党员10人以上或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
9
适龄儿童有 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 学上 学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小学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99%以上;高中及以上无因贫辍学人员。
2
道路硬化到 县城、乡(镇)到行政村通硬化道 村 路,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
道路硬化到村:道路硬化到村是指县城、乡(镇)到行政村通硬化道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硬 化道路特指沥青路、水泥路、整齐块体路(含弹石路)。“十二五”前期的建制村通畅工程,因补助标准较 低,弹石路也算是硬化路。
贫困村通电:指贫困行政村所辖自然村有一户已通380V三相动力电,或该自然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具备通 3 贫困村通电 贫困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 380V三相动力电能力,可在业扩报装的正常响应时限内为该村提出申请的用户通380V三相动力电,可判定为
6
农村饮水有 通自来水或饮水水源有保障,人力 饮水安全是指饮用水量有保障,水质安全。水量有保障指的是正常年份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20升;
保障 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
水质安全指的是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7
卫生室建设
以县为单位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 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建有标准化 农村卫生室,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 名乡村医生执业。
附件
19
贫困村脱贫退出认定内容及标准
序号 内容
标准
指标解释
贫困发生率:反映本村贫困人口占比的指标。指某村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人口数与该村全国扶贫开发 1 贫困发生率 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 信息系统总人口数的比率。贫困发生率=(贫困村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人口数÷贫困村全国扶贫开发
贫困认定标准

贫困认定标准贫困认定标准是指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标准,对家庭或个人的贫困状况进行评估和认定的过程。
贫困认定标准的制定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和措施,更好地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首先,贫困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贫困认定标准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认定标准可能需要相对降低,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当地的贫困状况。
其次,贫困认定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家庭人口结构和生活成本。
家庭人口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家庭的生活成本,比如有小孩的家庭需要考虑教育支出,有老人的家庭需要考虑养老支出等。
因此,贫困认定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家庭人口结构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以家庭收入作为唯一标准。
此外,贫困认定标准还需要考虑家庭的资产状况和生活条件。
一些家庭可能拥有一定的固定资产,比如房产、土地等,但由于生活条件较差,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因此,贫困认定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家庭的资产状况和生活条件,不能仅仅以收入水平来认定贫困。
最后,贫困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保障政策和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
一些家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扶贫政策,导致实际生活水平远低于贫困认定标准。
因此,贫困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社会保障政策和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不能简单地以表面数据来认定贫困。
综上所述,贫困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结构、资产状况、生活条件以及社会保障政策和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在制定贫困认定标准时能够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做到公平、公正、科学,真正帮助贫困人口走出困境,实现全面小康。
贫困户认定程序5个步骤

贫困户认定程序5个步骤贫困户认定是针对我国贫困家庭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旨在准确确定贫困户的范围,为其提供相应的扶助和政策支持。
贫困户认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5个步骤:步骤一:申请提交贫困户认定的第一步是家庭的申请提交。
贫困户可以通过向当地的扶贫办公室、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等相关部门递交书面申请表格来开始认定流程。
申请表格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生活条件等内容。
步骤二:资料审核一旦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将对申请家庭的资料进行审核。
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家庭申请表格上所填写的信息进行核实和比对。
审核的重点是家庭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生活条件等,以及家庭成员的就业、教育、健康等情况。
审核过程可能需要家庭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收入证明、户口簿、房产证等。
步骤三: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贫困户认定的重要环节。
认定人员将赴申请家庭所在地进行实地走访,对家庭的生活环境、住房情况、收入来源等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
实地调查旨在了解家庭的真实情况,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步骤四:评审审定在经过资料审核和实地调查后,认定人员将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审审定。
评审审定的依据是相关的扶贫政策和标准,以及家庭申请表格和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评审审定的目的是确定家庭是否符合贫困户的认定标准,从而确定其是否可以享受相关的扶贫政策和帮助。
步骤五:认定结果公示最后一步是将认定结果进行公示。
认定部门将公示认定结果,让社会各界和相关方面了解贫困户的认定情况。
公示的方式可以是在当地政府网站、公告栏、社区广播等途径进行公示。
公示期一般为7天,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
贫困户认定程序通常经过以上五个步骤。
这一程序的目的是确保贫困户的认定工作科学、公正、准确,为贫困家庭提供真实、有效的扶贫帮扶。
通过认定程序,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支持措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西2022年驻村工作队应知应会

广西2022年驻村工作队应知应会1、贫困户收入指标不能计收入的和计收入的分别有哪些答:(1)不能计收入的有:养老金、走访和慰问金、危房改造、异地扶贫搬迁、社会捐助、报销医疗费、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产业扶贫直补、雨露计划、非家庭人口带回资金等。
(2)计收入的有:务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土地流转或出租收入、计划生育补助、耕地林地补贴、水库移民补助、离退休金、低保及五保收入、残疾人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教育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高中阶段贫困生补助、贫困大学生补助)、技能培训、抚恤金、赡养收入等。
2、全省有哪几个贫困县答:共25个贫困县(国定贫困县24个,省定贫困县1个)赣州市11个:南康区、兴国县、宁都县、会昌县、寻乌县、安远县、于都县、赣县区、上犹县、瑞金市、石城县;吉安市5个: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井冈山市、吉安县(其中井冈山市和吉安县已于2017退出贫困县);上饶市4个:鄱阳县、余干县、横峰县、上饶县;抚州市2个:广昌县、乐安县;九江市2个:修水县、都昌县(省定);萍乡市1个:莲花县。
3、贫困户分为哪几类答:分三类:一般贫困户;(2)低保贫困户;(3)五保贫困户。
4、贫困户是什么样的识别标准答:农户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当年扶贫标准线以下,没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5、识别贫困户的程序是什么答:识别贫困户的程序是七步法:农户自愿申请——行政村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一一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一一在行政村公示一一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各村初选名单后在行政村第二次公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复审一一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公告。
(随着建档立卡工作整改不断完善,要求将人口信息比对工作纳入贫困户识别程序中)。
6、精准识别过程中,判定农户是否符合建档立卡条件时,参考的“七清四严”是指哪些情况答:七个从严:①在集镇、县城或其它城区购(建)商品房、商铺、地皮等房地产(不包括搬迁移民扶贫户)或现有住房装修豪华的农户;②拥有家用小汽车、大型农用车、大型工程机械、船舶等之一的农户;③家庭成员有私营企业主,或长期从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的,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④家中长期无人,无法提供其实际居住证明的,或长期在外打工,人户分离的农户;⑤家庭成员中有自费出国留学的;⑥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邪教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的农户;⑦为了成为贫困户,把户口迁入农村,但实际不在落户地生产生活的空挂户,或明显为争当贫困户而进行折户、分户的农户。
评选贫困户的标准

评选贫困户的标准
评选贫困户的标准主要包括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农户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且在“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存在缺项,那么该农户就有可能被认定为贫困户。
此外,对于那些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但仍然存在特殊困难的农户,如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家庭成员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无房或居住用房是C、D
级危房且无其他安全住房等,也可以考虑纳入贫困户的评选范围。
具体的评选程序包括农户申请、村级初审并入户调查、信息比对、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并公示、乡镇核查并公示、县级审核并公告后批复、签字确认和录入建档立卡系统等步骤。
如果农户被误评为贫困户或者在识别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如家庭成员拥有小轿车、载客机动船舶、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等,或者长期在外不在当地居住、生产和生活等,都将被视为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标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核查清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地区和时期具体的评选标准和程序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查询地方政府网站发布的相关文件获取最新信息。
连平贫困户标准 -回复

连平贫困户标准-回复【连平贫困户标准】是指标准化定量化的贫困户识别和认定方法,旨在精准识别贫困户,为贫困人口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和帮助。
本文将从连平贫困户标准的背景、应用范围、标准标点和识别程序等方面一步一步回答,以便更好地了解连平贫困户标准。
一、背景连平是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县,该地贫困程度较高。
为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连平设立了贫困户标准,以准确识别贫困户并提供相应的扶贫帮助。
连平贫困户标准的制定经过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应用范围连平贫困户标准适用于连平县范围内的居民,即连平县内的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
该标准将覆盖农村贫困户和城市贫困户,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三、标准标点连平贫困户标准主要以家庭收入、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为标准。
具体来说,连平贫困户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收入:家庭年收入是判断一个家庭是否贫困的重要指标之一。
连平贫困户标准将家庭年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将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定金额的家庭列为贫困户。
2. 生活条件:连平贫困户标准还将家庭的生活条件作为判定贫困的重要标准之一。
家庭的住房条件、饮水安全、电力供应、道路交通等方面的情况将被综合考虑。
3. 社会保障:连平贫困户标准还将家庭的社会保障状况作为判定贫困的指标。
例如,失业人口、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等将被纳入评估范围。
四、识别程序连平贫困户标准的识别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数据:连平县政府工作部门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居民家庭的收入、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2. 数据分析:政府相关部门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根据设定的贫困户标准进行评估。
3. 验证核实:政府工作人员将对初步评估的数据进行核实和验证,避免信息错误或虚报。
4. 制定名单:根据评估结果和核实情况,政府将制定贫困户名单,确定真正需要扶贫帮助的家庭。
贫困户边缘户组卷方案

贫困户边缘户组卷方案贫困户边缘户组卷方案【内容摘要】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现决定对贫困边缘户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漏评风险防控,对确属贫困户及时动态调整、一户不落,疑似贫困户证据齐全、佐证前置,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总体思路,做好贫困边缘户组卷工作,不仅事关脱贫攻坚整体成效,也事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要求的具体措施,二、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群众评议原则,坚持扶贫标准原则,坚持证据确凿原则,三、识别标准和类型,边缘户的识别标准为,边缘户的主要类型分为,四、组卷程序,(一)入户核查阶段,(二)调查登记阶段。
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现决定对贫困边缘户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漏评风险防控,对确属贫困户及时动态调整、一户不落,疑似贫困户证据齐全、佐证前置,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
现结合我村实际,对我村“9类”边缘户组卷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做好贫困边缘户组卷工作,不仅事关脱贫攻坚整体成效,也事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要求的具体措施。
通过贫困边缘户组卷工作,使确属贫困户及时动态调整、一户不落,疑似贫困户证据齐全、佐证前置,促进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二、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入户核查要实事求是,按照准确、真实的要求填写核查表,民主评议要真评、真议,不得走过场。
坚持群众评议原则:要发扬民主,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并认真听取群众的评议意见。
坚持扶贫标准原则:民主评议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坚持现行的扶贫标准,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坚持证据确凿原则:边缘户的组卷资料要真实、齐全。
举证材料要确凿,调查报告要客观,要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三、识别标准和类型边缘户的识别标准为:高于“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识别标准,但收入、安全住房、大病支出、教育支出等有一项或多项标准较低的几种类型的农户。
无锡贫困户评定标准

无锡贫困户评定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无锡市贫困户评定标准是根据中国国家贫困线标准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衡量贫困程度和确定贫困户名录的指导性标准。
无锡市政府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贫困群体、有效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本文将对无锡市贫困户评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无锡市贫困户评定标准的制定背景1. 家庭收入情况:评定标准一般包括家庭年收入、人均收入、主要生计来源等内容。
无锡市根据国家贫困线标准,将每个家庭的年收入进行综合考量,以确定是否达到贫困线标准。
2. 生活条件:评定标准还包括家庭的住房情况、教育水平、医疗保障、就业状况等内容,综合评估家庭的生活条件。
3. 健康状况:无锡市将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作为贫困户评定的重要指标,如果家庭成员有长期患病、残疾等情况,将会提高贫困户的评定分数。
4. 居住环境:评定标准还包括家庭的居住环境,包括住房面积、周围基础设施等情况,以此评估家庭的居住条件。
5. 其他衡量指标:评定标准还包括其他与贫困情况相关的指标,如家庭的人口数量、土地资源等情况,全面评估家庭的贫困状况。
无锡市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贫困户评定机制,明确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确保评定工作的科学、公正、透明。
评定工作一般由村(社区)干部和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评定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填报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无锡市贫困户评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贫困人口,帮助政府有效制定扶贫政策,还能够激励贫困户积极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贫困户评定标准的透明公正性,也能够增强社会的信任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五、结语无锡市贫困户评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确保评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贫困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无锡市的贫困户能够快速实现全面脱贫,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贫困人口识别标准
农村贫困人口以“四看”结合省十一条为识别标准
一、“四看”。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看法”。
省十一条
有以下十一条中情况的,再结合“四看”法,判定是否为贫困户。
1、全家外出3年以上的贫困户。
2、在城镇拥有购买的商业、住宅等商品楼房或有多处房产的贫困户。
3、村内自有房屋档次或装修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农户的贫困户。
4、有轿车、高档摩托车、高档冰箱、空调、先进电脑等高档消费品的贫困户。
5、有大中型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工程机械、运输工具的贫困户。
6、家庭成员中有现任村两委干部的贫困户(特别困难的除外)。
7、种养大户或长期大量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贫困户。
8、家庭成员中有财政供养人员的贫困户。
(包括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收入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政府机构聘用制人员、社区服务者、护林员、协警、卫生员、防疫员等)。
9、家庭成员中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等从事经营活动的贫困户(经营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的除外)。
10、家庭成员中有国有林场职工和国有农场在职或退休职工的贫困户。
11、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