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我眼中的四大、咨询、投行以及PE行业

合集下载

咨询精华——咨询业与其他行业的比较 Consulting V

咨询精华——咨询业与其他行业的比较 Consulting V

咨询业与其他行业的比较Consulting V.S. other Business Choices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但中当我们处于人生择业的岔路口上,面临着多种选择时,我们仍不免感到茫然,到底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这时请记住一句话:当你很难在二者中作出选择的时候,这二者对你的影响也许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你是不是坚持了你的选择。

因此此时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先了解每一条路的“路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但是一旦做出选择,就脚踏实地地去执行。

总的来说,毕业之后的选择有三种:直接就业、读研和出国。

在这三个大方向的选择下,又细分为更具体的选择(图2-1所示),咨询只是理想的选择之一。

关于职业选择,我们在我们的求职系列书《剪裁人生》和《求职胜经》中都已经给出了很多的指导和建议,你可以在那里获得更多的指导。

这里我们将就几个与咨询行业有较强可比性的职业选择,如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会计业(Accounting)、制造业外企(Other Foreign Corporations)进行简单的对比介绍。

另外考虑到咨询行业与MBA的密切关系,我们设计了专题说明这个问题。

关于实际选择的更多内容,请参阅《剪裁人生》和《求职胜经》。

图2-1 毕业去向⑴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很多毕业生和MBA 就业时都会考虑一个问题:“咨询还是投行?”这两种职业之间有高度的相似之处——包括高薪、高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等,但这两种职业同时存在很大的不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位来自A.T. 科尔尼(A.T. Kearney)的咨询顾问金先生是如何来评价咨询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差别的:“确实,投行和咨询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

比如说二者的薪金水平都非常高,工作量都很大,都是采用项目制的工作方式,能够接触的领域都很多,对应届生的要求基本上差不多,所以很多应届的应聘者会同时考虑投行和咨询,而投行和咨询也经常向同样的应聘者提供Offer 。

投资与资产管理 经济行业分类

投资与资产管理 经济行业分类

投资与资产管理经济行业分类投资与资产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行业分类,包括从个人投资者到机构投资者、从股票到房地产等各种投资领域。

这篇文章将探讨这个行业分类的背景、发展、重要机构和趋势。

背景和发展投资与资产管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行业,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个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监管加强,基金的透明度和稳健性变得更加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普及,投资和资产管理已成为更加容易访问和广泛普及的领域。

重要机构投资和资产管理涉及许多行业机构和服务提供商。

以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些机构:1. 证券交易所:它是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交易的主要场所,每天为数亿美元的交易提供场所。

2.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型基金,收集资金,用于投资于各种市场和资产类型。

3. 投资银行:它们通过经纪交易、资产管理和各种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投资支持。

4. 咨询公司:这些公司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专业建议,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5. 私募股权公司:这些公司管理私募基金,向投资者提供对企业的资本投资,以期获得盈利。

趋势随着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趋势:1. 数字化: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受到数字化革命的深刻影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和透明。

2. 社会责任投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利用投资力量推动社会变革和改善。

3. 管理专业化: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因此,管理专业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4. 技术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都在改变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精准地分析市场趋势和风险。

结论投资和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包括许多机构和服务提供商。

该行业的发展和变革表明投资者和资产所有者正越来越关注透明度,专业化和社会责任,同时也追求更多的科技应用。

传说中的四大交易服务部门,与投行(IBD)到底有哪些异同呢

传说中的四大交易服务部门,与投行(IBD)到底有哪些异同呢

传说中的四大交易服务部门,与投行(IBD)到底有哪些异同呢?如果想要工作五年,就年薪数百万,什么职业最适合呢?传说中的四大交易服务部门,与投行(IBD)到底有哪些异同呢?正常的思路是,努力成为应届生中的佼佼者,进入投资银行(IB)和私募股权投资(PE),这样你积累财富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但是这是非常有风险的方式,而且失败的可能性远大于成功。

而通过其他正常的方式,一般则需要数十年的辛苦努力....但是可能会有一个相对“折中”的选择:加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并成为合伙人。

四大里的一些团队也和投行有着联系——他们的内部咨询团队,评估团队,以及——交易服务团队(这也是今天的主题)。

今天的分享者,已经在四大欧洲交易服务部门工作了七年,今天他将跟我们分享很多加入交易服务部门(TS)的方法,你在这份工作中将负责什么,甚至包括为什么投行家和四大的员工都想偷偷杀死对方(好吧可能有点夸张了)。

四大的招聘Q:你是怎样进入这个行业的呢?A:首先让我从我在一家北欧公司工作的经历开始说起,所以我的经历可能会不同于一些读者在美国、英国或者中国看到的。

我大约在七年前开始在这里工作,在进入交易服务行业(TS)之前在审计和其他部门实习。

我喜欢TS因为它给了我更多接触交易和交易咨询的机会,但是他们也需要有审计背景的员工,因为你确实需要深入了解公司的财务收益。

我本来是想进入企业融资部门,但是交易咨询却更适合我。

我给合伙人打电话问他们需不需要新的员工,然后他们便邀请我参加面试。

面试非常顺利,他们最后给我了offer。

面试过程并不是那么的严格,因为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过了,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我正式加入之前给过我工作机会让我参与了一个项目,所以这被当作一个测试来检验我是不是足够优秀。

所以你可能会面对“实际工作”的测试而不仅仅是案例研究、模拟测试以及那些脑筋急转弯。

Q:好的。

我们不会将这次采访的核心放在四大的招聘面试上,但是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在面试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让你脱颖而出?或者说最能帮助到你的是什么?A: 首先,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经济状况比较好,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一份工作。

我眼中的四大、咨询、投行以及PE行业

我眼中的四大、咨询、投行以及PE行业

四大:作为传说中最累的普华审计三组的成员的家属,我对四大是恨之入骨,但是我尽量的客观一些。

拿我较为熟悉的PWC举例来说,它下面有不同的部门,比如audit,tax, advisory等。

各个部门下面还分组,比如audit下面有5个组,客户所处的行业各不相同。

advisory分不同的function,比如Performance Imporvement(PI),这个类似financial consulting;Technical Services(TS),主要是帮PE或者其他的客户做financial DD的;strategy group,做商业咨询服务的,但是很小,人不多,毕竟不是core buz。

四大的发展路径基本是一致的:2年associate,3年Sr. asso;过了CPA的并且表现不是太差的话入职五年后就可以升manager了(范坚强这样的也能升到mgr,我也对四大的mgr没有啥期待了)。

mgr上面是sr. mgr,然后就是Par了。

从mgr到sr mgr到par没有固定的期限,但是一般来说能在四大坚持下来个10年左右也都能成par了。

四大的薪水:网上那个很经典的说每年加薪30%的那个帖子已经不适用现在了。

现在第一年到第二年的加薪有个300-500已经不错了。

第二年到第三年(也就是升sr asso)的时候,有三档薪水,最高的大概是9K3,号称top pay,一个组里面大概也就几个人能拿到top pay,最低的一档大概7K多点,具体不清楚,雁渡寒潭BBS上可以问问或者找一下。

OT要看项目,有的项目可以每天cha2个小时的OT,有的就一点都没有。

关于性价比的问题:毫无疑问,降薪并且没有OT的四大的性价比之低已经可以和民工相比较了。

这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在国外,作为professional services provider,四大的薪水还是蛮高的。

有的小朋友是抱着快速成长的决心去的,但是我可以说的是,你在四大的成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快速吗?我不好说,但是我个人觉得一般般。

怎样才能真正进入VCPE行业?

怎样才能真正进入VCPE行业?

怎样才能真正进入VCPE行业?除了有过硬的学校和履历,一开始要进入好的VC/PE确实是挺有难度的,但如果有长期的准备(1-3年),进入VC/PE确实也有路径可循,分享身边几个进入VC/PE小伙伴的例子吧。

路径1:审计-FDD-PE本科同学W同学,是我们目前的PE投资界的榜样,但他一开始的起点也是审计,并不算很出彩。

但是经过KP审计两年+PWC做FDD一年,成功跳槽去了弘毅资本。

之所以能转型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技能的mapping,因为财务分析是深入了解企业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每年从四大FDD往PE 跳槽的人数不是少数:-四大审计锻炼了扎实的财务功底,往FDD跳槽比较自然。

FDD 的基础也是财务和审计,审计工作甚至看得还更细一些-FDD工作直接服务于PE公司,扩充看公司的视角。

和做审计不同,数字不需要抠得那么细,但能从整体财务和公司运作的角度去看公司,能为后续转型PE进行过渡和积累-FDD帮助半跨入PE圈子。

买方FDD的case仍然占比比较大,特别是四大FDD,不少案子都是头部PE公司委托的,能在做case的过程中,站在财务分析的角度积累PE投资的一些经验有了财务技能的加持,去PE也是有相对一技之长—财务。

因为在做case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往往是互相搭配的,有的小伙伴更懂法律、有的小伙伴更懂财务、有的小伙伴是资源型,有一技之长走到哪都更有底气些。

路径2:投行- (董秘)- PE从投行转型到PE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投行的核心技能在于尽调能力及对资本市场法规的理解,这两点在具体VC/PE项目承做中都是重要技能。

我身边好几个小伙伴都是在投行做了三年左右开始寻找到VC/PE 的机会,因为这个工作市场跳槽刚刚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胜任独立尽调等工作、对企业运作和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等有一定理解,同时多少积累了些业内资源。

转型到PE后一般也能有投资经理的级别刚刚好。

至于为何要从投行去PE,小伙伴们大多的回答是:1)投行做材料的routine的工作比较多2)投行常年出差和加班(有个小伙伴做个化工项目在外地出差了一年半,简直要崩溃),生活和工作的balance比较弱3)没有资源升不上去,且是乙方难以积累对产业和管理的深度思考路径3:管理咨询- 企业战略部门- PE从管理咨询或企业战略部门转型到PE也比较常见,以管理咨询为例,管理咨询的小伙伴在做case的时候重点练就了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的能力,这和投资工作中最为核心的商业分析工作整体是比较重叠的。

银行(包括商行,投行),PE,VC,HF扫盲贴

银行(包括商行,投行),PE,VC,HF扫盲贴

看了外资银行的精英一文,发现好多TF对该行业不是很了解,以为进去的就是高薪牛人,特发此贴扫盲。

各位有问题可以尽管提,不过我会有选择回答KDS老规矩,泡茶+牙膏先先来说说商行,商行主要分前,中,后台。

前台是产生利润的地方,对公业务的前台主要有Relationship manager(外资叫法),信贷业务员或经理(内资叫法)。

RM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发展客户关系用贷款诱引客户来使用一揽子银行的服务。

大多外资银行的行长是做Relationship manager出身的。

前台还有另一大块叫做资金室(Global Markets),中资里面好象大多归国际业务部门管。

关于进中金背米的TF们,你们想好进中金哪个部门吗?为什么这个部门会要你呢?资金室也叫销售交易部门,有交易员来做市,也有销售人员兜售各种金融产品。

这块业务商行投行都有。

总的来说投行更激进一点,较多拿自营头寸,商行比较保守。

发现好多问工作的TF,这样吧先按照我的标准排个顺序表PE/VC=HF>Investment Banking>Commercial Banking,当然我是假设你在PE/VC做associate的事情,在HF做analyst的事情,在IB做Global Markets或者IBD/Research.在商行做RM。

如果你是做后台和中台的建议还不如去一般企业的主营业务部门。

不要喷我,一家之言,你可以完全不听。

……明天开始说投行:粗分一下有投资银行部,交易销售部,股票研究部,私人银行理财部,和资产管理部。

我的选择是:资产管理部=交易销售部投资银行部股票研究部私人银行理财部。

欢迎各位来喷吧。

不错的,但具体要看什么部门和你自己喜欢做什么先来聊聊投行里面的私人银行理财,有点像现在上海花旗,汇丰的专户理财服务。

但是资金量要求要高很多从1百万美金开始不等。

私人理财里面也分做客户经理的和理财顾问的。

这种客户经理可不像那些上海的零售银行的拉资金的人,学历要高很多。

毕业该去哪:投行、咨询、PE、四大或其他?深度剖析各行业,让你走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

毕业该去哪:投行、咨询、PE、四大或其他?深度剖析各行业,让你走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

毕业该去哪:投行、咨询、PE、四大或其他?深度剖析各行业,让你走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解剖之前,先探讨两个概念(没耐心可以跳过)我想先同大家聊一聊生意的本质和商业模式,这一问题实际和后面的东西密切相关,但却不容易引起大家重视。

我以为,任何求职的意向以及规划,都离不开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探讨。

生意的本质依靠一定的资源,产生收入,并追求剩余收入的最大化。

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包含了两个基本商业等式:资产=负债+权益(第一句,依靠一定的资源产生收入)剩余收入=收入-产生收入之代价(通俗地,利润=收入-成本,第二句,追求剩余收入最大化)商业模式一门生意通过生产何种产品/提供何种服务,来满足何种人群的何种需求,最后通过何种方式赚取收入。

在狭义的理解当中,商业模式意指前两句,最后一句被称为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里涉及到的几个关键因素为:∙何种产品/服务(product/service)∙满足何种人群(target customers)∙何种需求(target demand)∙如何产生收入(monetization)以上生意本质等式和关于商业模式的框架是几乎所有商业分析的根基。

具体到我们选择职业上,就你所倾心的行业/公司而言,我们就要非常清楚以下问题:1. 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产品/服务,客户,需求,如何收费)2. 支撑它商业模式得以成功的资源是什么?(资产的构成,收入何以产生,产生收入的代价如何)∙比较不同行业的公司,要比较各自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所依赖的资源以及产生收入的方法、代价有何不同。

∙比较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比较它们在同一商业模式当中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

∙比较同一公司当中的不同职位,则比较它们对产生收入的直接贡献程度和产生的代价比。

投行IBD从生意的本质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投行(狭义上的 IBD)是提供中介服务,去满足公司的资本运作需求(包括股权债权融资,也包括重组并购和ABS等),通过向客户收取佣金的方式来产生收入。

去PwC做审计,去Deloitte做咨询...这才是四大的正确打开方式

去PwC做审计,去Deloitte做咨询...这才是四大的正确打开方式

去PwC做审计,去Deloitte做咨询...这才是四大的正确打开方式当你的职业发展目标定位在了四大,你可能就开始琢磨四大到底该去哪一个。

他们没什么大区别吧?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问谁。

第一,从业务数据分析看四大哪家更强,可参照以下几项:- 按业务领域,审计最佳PwC,咨询最佳DTT(尤以国内市场为重点)- 按业务规模,PwC>DTT>ET>KPMG(2015年数字)- 按人员规模,PwC>EY>KPMG>DTT- 按增长速度,EY最快,PwC最稳(慢)第二,四大的文化之中:- PwC气氛最轻松,- KPMG的气氛略为tough,对着装要求最高,- DTT的本地化做得最好,工作氛围的竞争最激烈,- 安永最合女性工作,培训机制最好等等。

第三,对于刚入职的小朋友而言:四大之间的业务规模、增长态势或者客户群等方面差异不大,关键看你跟了什么人。

因此可以用“离家近”“男女神在哪家去哪家”等来作为简单的判断依据。

1会计师事务所总排名先看2016年中美会计师事务所最新排名。

美国最新会计事务所排名:来源:Vault中国最新会计事务所排名: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点评:中美四大排名虽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这个顺序是一样的。

2四大分类排名规模最大:德勤如果你想去“四大”中规模最大的那家,那应该在德勤和普华永道中选。

这两家在全球营收这个指标上一直轮流当老大。

目前,德勤以342亿美元的营收拔得头筹,普华永道以320亿美元紧随其后。

安永的营收是274亿美元,毕马威则“仅有”248亿美元,“不幸”垫底。

德勤的员工数量也遥遥领先,足以媲美一个小型城市。

2014年,德勤全球共有有21万员工,普华永道有19.5万,安永有19万,而“小”毕马威只有16.2万。

整体增长最快:德勤“四大”都是规模大、实力强的“巨无霸”级企业。

在这里,你找不到那种让你分享照片的小公司式的疯狂业绩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作为传说中最累的普华审计三组的成员的家属,我对四大是恨之入骨,但是我尽量的客观一些。

拿我较为熟悉的PWC举例来说,它下面有不同的部门,比如audit,tax, advisory等。

各个部门下面还分组,比如audit下面有5个组,客户所处的行业各不相同。

advisory分不同的function,比如Performance Imporvement(PI),这个类似financial consulting;Technical Services(TS),主要是帮PE或者其他的客户做financial DD的;strategy group,做商业咨询服务的,但是很小,人不多,毕竟不是core buz。

四大的发展路径基本是一致的:2年associate,3年Sr. asso;过了CPA的并且表现不是太差的话入职五年后就可以升manager了(范坚强这样的也能升到mgr,我也对四大的mgr没有啥期待了)。

mgr上面是sr. mgr,然后就是Par了。

从mgr到sr mgr到par没有固定的期限,但是一般来说能在四大坚持下来个10年左右也都能成par了。

四大的薪水:网上那个很经典的说每年加薪30%的那个帖子已经不适用现在了。

现在第一年到第二年的加薪有个300-500已经不错了。

第二年到第三年(也就是升sr asso)的时候,有三档薪水,最高的大概是9K3,号称top pay,一个组里面大概也就几个人能拿到top pay,最低的一档大概7K多点,具体不清楚,雁渡寒潭BBS上可以问问或者找一下。

OT要看项目,有的项目可以每天cha2个小时的OT,有的就一点都没有。

关于性价比的问题:毫无疑问,降薪并且没有OT的四大的性价比之低已经可以和民工相比较了。

这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在国外,作为professional services provider,四大的薪水还是蛮高的。

有的小朋友是抱着快速成长的决心去的,但是我可以说的是,你在四大的成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快速吗?我不好说,但是我个人觉得一般般。

当然,我不是财务出身的,这种话不好乱说,但是第一年的小朋友做什么,第二年的做什么,sr做什么已经模式化了,你不要期望一口能吃成个胖子。

当然,有些小朋友抱着要兢兢业业的把审计这一行做好的信念来的,并且极其的能吃苦,那么他会在四大做的很开心的。

我没有在四大工作过,所以没有切身体会,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行业,可以去雁渡寒潭BBS上去取取经===================================================咨询:其实咨询是个很大的概念。

从战略、管理、人力、财务、IT、营销、房地产、工程、技术、法律等等不同角度提供专业咨询的服务的公司都可以称之为咨询公司。

但是一般在校生提起咨询行业,脑子里面蹦出来的一般就是所谓的“顶尖战略咨询公司”这个狭义概念。

接下来我就根据我的经验说一说我了解的国内的几个不同的咨询行业的简单情况。

战略咨询前三大毫无疑问是McKinsey, BCG和Bain & Co。

属于这个区间的还有Monitor, Booz & co, RB, ATK, ADL等等。

这些公司主要的业务有:帮助客户指定企业级战略(包括拓展现有业务的市场份额或者利润率,进入新兴市场或者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进行兼并、收购、出售、IPO 等)以及帮助PE等其他客户进行市场的尽职调查等等。

以bain & co举例来说,它的业务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各个公司的叫法不同):1,case,也就是战略咨询的本质;2,Market DD,这个基本就是帮助PE做的尽职调查;3,CD,Customer development,也就是公司自己出钱做的对某个市场或者行业的研究,用以吸引客户向其购买CASE服务。

发展路径:还是以bain &co举例吧(没办法,对它太熟悉了),第一年和第二年是associate consultant(AC),第三年是sr. AC。

一般来说三年后就出去读MBA了。

MBA毕业回来之后是consultant,2年consultant之后升mgr,mgr再升par基本就没定数了,如果一直做的话,3-4年也许就能升了吧。

如果sr.AC不去读MBA的话,也能硬升到consultant,但是再升mgr 就很困难了。

MBA的要求:一般来说,美国前10和欧洲前5的B school的MBA都有比较大的希望进入top C firm,但是这个要求近几年会不会改变不是太好说。

薪水:第一年基本介于15W-20W之间,各家差别不是太大。

每年30%-50%的涨幅是有的。

工作内容:因为最后给客户的工作结果就是一套PPT,所以PPT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全部。

除了表述性或者总结性的文字之外,内容最多的就是数据和信息。

所以各种方法找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去估计数字等等就是刚进入公司的新人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进,做的东西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眼境越来越从细节提升到构架,需要思考的东西就越来越多,比如分析的角度,如何break down一个real buz case等。

进入的建议:如果你非常的有energy,非常的talktive,英语流利,并且能够接受比较大的压力,那么咨询就很适合你。

上面的条件是必需条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成绩,有过社团领导人的经历等等。

因为这些公司不仅仅是在招干活的人。

能干活的人太多太多了。

它其实也在初选MBA candidates。

但是长期来看,由于professional services的进入壁垒不高,所以不排除这个行业走下坡路的可能性。

我眼中的四大、咨询、投行以及PE行业(下半部分)-转[ 2012-2-4 0:09:00 | By: cqbs ]推荐前言:5月15号写的上半部分,估计很多人已经开骂这个帖子是个太监帖了。

还好我写的不是网络小说,也没那么多人在乎。

半年多过去了,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四大涨了薪水,加薪幅度又回到以往;战略咨询在sa lary上不仅没有走下坡路,反而在2011年的offer中大幅加薪;很多以前在bain一起实习的朋友们开始在各大big name的投行发展;自己换了份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对投行这个行业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国内PE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整个行业乌烟瘴气,鱼龙混杂。

这些都促使我该找个时间再写点什么,为后面的朋友们拨开一些云雾。

基本上来说,这篇文章和上篇是写个对这几个行业不是很了解的朋友的,有些业内的朋友看了这样的帖子会认为很幼稚,但也请看在年关的份上口下留情,谢谢。

同时也提醒下看客,文内所述都是本人经历或者听可以信任的朋友口述,较少引用网络上那些不靠谱的言论,但是这不代表着我对文内所述各项都确认100%的真实,没那个经历也没那个能力。

=======================分割线=========================== ===关于四大的补充:我之前也分享了一个帖子,可以看到,经历过金融危机和一定的社会压力之后,四大的薪水涨幅有所恢复。

另外一方面,我老婆在四大升了一级,到了第二年,做的东西有所不同;经过一段时间corp orate的工作经历,也和我们公司的global finance trainee聊了一下corporate finance部门的发展路径,发现了四大和finance MT的主要区别和优劣势,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四大:大家都知道的忙和累。

但是同时也确实在财务上看的东西更广一些,而且一般在一个行业做多了之后,对那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有所裨益。

现在很多PE招associate 的时候有时候就直接找4-5年审计经验的四大人,也可以从侧面佐证。

出路广也算是四大的一个优势吧。

Corporate finance trainee:很多公司都有类似的项目,比如GE和ABB。

以ABB为例,glo bal finance trainee可以在国内和国外进行轮岗,同时轮岗的岗位有treasury, controlling, f inance analysis, M&A等等。

优势显而易见,国外轮岗和不同的岗位选择,同时工作轻松。

但是劣势也是存在的,就是看的始终是一家公司,视野不够宽泛。

当然,优势劣势要结合个人的职业选择来看,也许我说的劣势在别人眼里恰好是优势(比如一个拥有极强职业稳定性的人)=====================分割线============================= ===投行:Investment Bank,投资银行,国内的普遍称为券商。

大号的华尔街投行(当然现在那些大号的欧洲投行也纳入其中了)有个俗称叫做bulge bracket,包括大摩, 高盛, 摩根大通, 美银美林, 德意志银行, 瑞银, 瑞信, 花旗投行部, 汇丰投行部等等,小号的投行们统称叫做b outique。

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一下综合性投行的组成:卖方:IBD是应届生最想去的部门,最传统的投行部门。

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帮助客户融资。

渠道有三个:发股,发债和兼并收购。

因为IPO项目比较多所以一般认为IBD是focus在一级市场的。

赚钱的方式是收取帮助客户融资的佣金,一般按照融资规模乘以一个百分率来收取,0.5%到5%都有,国内一般低一些。

工作时间:早上9点半到??(从晚上8-9点到第二天早上5-6点都有可能,外资投行尤甚)升职道路:analyst(2-3年)- associate (2-3年) - VP (若干年)- ED(0-若干年,有的投行没有ED这个职位) - MD ;一般做3年analyst的很多人选择读MBA去了,跳出IBD的人大部分的去向都是VC/PE fund。

Sales&Trading简称S&T,是做交易经纪业务的,也就是focus在二级市场的。

客户一般是机构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没有交易牌照,不能自己交易股票,所以需要一个经纪商),通过收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的佣金来赚钱。

自己炒过股的都知道,券商除了代收印花税之外,还会收一个交易费。

这个就是经纪业务的赚钱模式。

(这部分不确定,希望业内人士能告之)似乎一些交易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也是这个部门的工作。

比如一些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广。

这个在大陆做的很少,HK多一些,所以不是很了解。

工作时间:早上7点到下午7-8点(外资),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本土)。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开早会的时间,外资一般7点开早会,6点45左右就要到办公室了。

升职道路:不知,大概和IBD差不多。

跳出S&T的一般去向都是买方fund,hedge fund居多。

Research为什么这些机构投资者选择在这个经纪商交易而不是其他的?除了看佣金的费率之外,还看一些增值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