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含义在广告语篇中的运用
从合作原则角度谈中文广告语言的会话含义

从合作原则角度谈中文广告语言的会话含义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信息传播方式,在商品推广和品牌塑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文广告语言中,会话含义的运用是提升广告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从合作原则的角度,探讨中文广告语言中的会话含义,以期揭示广告语言如何通过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来构建有效的会话,从而实现其商业目的。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它包括四个基本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这些准则在会话中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使得会话能够顺利进行。
在中文广告语言中,这些准则同样适用。
广告语言通过遵循合作原则,能够构建出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会话,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其购买欲望。
本文首先将对合作原则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其在会话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然后,结合具体的中文广告案例,详细分析广告语言如何运用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来构建有效的会话含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广告语言如何通过会话含义的运用来实现其商业目的,包括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产品吸引力、促进销售等。
本文将对中文广告语言中的会话含义进行总结,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也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能够进一步深入探讨广告语言中的会话含义问题,为广告实践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二、合作原则概述合作原则,也被称为合作会话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保罗·格莱斯于1975年提出的语言学理论。
它主要阐述了人们在日常会话和交流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以确保对话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理解。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个基本准则:量的准则:要求对话双方提供足够的信息,但同时不应超出所需的信息量。
这意味着在交流中,应提供足够但不过多的信息,以保持交流的效率和清晰度。
质的准则:要求对话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避免虚假或误导性的陈述。
这有助于建立和维护会话双方的信任关系。
关系准则:要求对话内容应与话题相关,避免偏离主题或产生无关的信息。
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中英文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10-01-12作者简介:张丽丽(1983-),女,河南安阳人,周口师范学院助教,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
doi :10.3969/j.issn.1671-7864.2010.03.039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中英文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张丽丽(周口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河南周口460001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广告能否被消费者正确解读,对于商家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回顾了Grice 提出的合作原则,从广告语篇遵守和违背合作原则的角度,探讨了会话含义理论在中英文广告语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广告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64(2010)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03-0095-03广告(advertise )一词源于拉丁语“advertere ”,意为“注意”、“诱导”。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广告充斥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正以各式手段(如视觉、听觉)冲击着人们的眼球。
出色的广告创意不是直白地诋毁他人产品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将要传递的信息隐藏在广告语中,再给予具体的语境,从而使消费者推导出其内涵。
而好的广告语凝练了产品内涵,总是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刺激消费欲望,对产品的宣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正如Vestergaard 和Schroder 合著的《广告语言》(The Languag of Adverting )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广告所采取的诸多形式中,语言始终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
”在语境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会使广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而,广告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存在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人们试图从语言学的各个层面对广告语言进行分析研究。
广告语翻译中的会话含义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卷纸考试科目语用学院、所、中心文学院专业或专业领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语法理论与应用级别2010级学年2011-2012学年学期第一学期姓名李霞学号112010308000843类别全日制硕士(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2012年2月18日研究生院(筹)制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会话含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李霞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会话含义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
该理论作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广告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其交际双方分别为广告语的编写者和广告语受众。
当一个产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国家或地区的时候,广告语翻译就不可避免。
在这一翻译的过程中,会话含义理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话含义;广告语;翻译作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会话含义理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广告语作为一种广告编写者与广告受众之间的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过程,在由一种语言形式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时候,会话含义理论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会话含义格赖斯在其《逻辑与会话》的演讲中提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接着,格赖斯提出了四条准则,认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遵守了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
这四条准则分别是:量的准则,使自己的话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质的准则,说自己认为是真实或有足够证据的话;相关准则,说话要切题;方式准则,话语在表达上要清楚明白,简洁而有条理,并且避免歧义。
格赖斯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他归纳出了交际中的合作原则,还在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果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又能被听话人理解,并默许听话人做不同的理解,那么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论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

成 ,……他们从本质 上是合作的产物 。” ( r e 9 5 3 G i ,1 7 :4 ) c
据 此 ,他提 了交际双方都 必须遵守 的 “ 合作原则 ” ,即尽量 值 ,对 受 险 者 有 什 么 好 处 ,没 有 提 供 关 于平 安 保 险 的足 够 的信 使你 的话在 发出时能符 合当时你所参 与的交流 的共 同 目的或方 息量 ,因此违反 了量准则 。但 广告商通 过故意违反量原 则来给
行 间含 蓄地传达 另一 种意义 。因此 听话人要完 全明 白说话人 则违 反 的情 况 进行 举 例 分 析 。
的 意 思 ,就 必 须 理 解 说 话 人 的话 语 字 面 意 义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结
1 .对 量 的 准 则的 违 反 所 产 生 的 会 话4 义 -
合语境 和双方共有 的背 景知识 ,做 合理 的推 断 ,从 而得 说
但是从表面上看爱情与保健品没有直接联系这只是它的一般会话含义广告词中的太阳影射了太阳神中的太阳二字并且将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感情爱情和太阳神口服液联系在一起使人们产生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并且会推导m喝了太阳神口服液我们的爱就能天长地久的特殊会话含义该广告对关系准则的违反增强了人们对广告的记忆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
[ 关键词】语用 学 会话含 义 广告语 称来源于前 者的会话含 义为标准含 义。人们普遍认 为标 准含义
一
引言
对会话含义进行 的系统研究 最初始于美籍哲学家 义 意 义 重 大 。 因 此 ,下 面本 文 着 重 用 对 c
于 1 7 年 在 哈 佛 大 学 提 的会 话 含 义 学 说 ,在 语 言 学 界 引起 了 合作原则的违反来解析广告语中的会 话含义。 96
浅析会话含意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

但 bed实 用 含 意, 会话 含 意 。这 实 质 上 是说 话 人 达 到 其 目的 的 一 种 技 巧 和 策 食 物 的词 跟 地 铁 有什 么 关 系 呢 ? 是仔 细 推 敲 一 番发 现 .ra 质 上 即 就 意 味着 moe . m 除 了果 酱 这 一 层意 义还 有 t fci 之 意 。 于 是 nyj a rf m ai a 略。 理 所 当 然 我 们 推 导 出 了其 隐 含 意 — — Iyut vl yL no er,t f o ae o dnm t i r b o 2 会话 含 意 在广 告 英 语 中 的运 用 .
分析。
消 费 者 心 中树 立 商 品 的完 美 形 象 。 例 4 A t w1b lasat( 画 展广 告 ) r i ea y r . s 1 w s油 从 表 面上 看 , 则 广 告 毫 无 意 义 , 息量 不 足 , 实 上 它 的 广 告 商 这 信 事
1会 话 含 意理 论 .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认为 ,在言语交际中谈话双方必须遵守 “ 作 原则 ” 主 要 包括 四个 范 畴: 的准 则 、 的准 则 、 系准 则 、 合 。其 量 质 关 方 式 准 则 。 如 果谈 话 双方 都 遵 守 合 作 原 则 。 么交 际 就 可 以成 功 顺 利 进 那 行 , 是 在 实 际 中人 们 并 不 总 是 遵 守 合 作原 则 的 。说 话 人 故 意 不 遵 守 但 某 一 准 则 , 他 相 信 听 话 人 会 察 觉 出这 一 点 , 认 为 他 仍 然 是 合 作 的 , 但 并 而听话人也知道说话人并不存心让他受蒙蔽。 这类违反合作原则的情 况 实 际 上 是 说话 人 利用 合 作 原 则 中 的 各 项 准 则 来 让 听 话 人 推 导 出 语
广告的语用分析

广告的语用分析广告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产物。
本文从语用学的前提及会话含义的角度对广告进行了分析。
语用学中的前提及会话含义既会帮助广告商实现广告效果,又会帮助消费者充分解读广告。
标签:广告;语用学;前提;会话含义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广告业也日益蓬勃兴旺,我们已置身于广告的汪洋大海之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广告。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是一种实用文体,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
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从词汇角度、句法角度等对广告作了详尽的阐述,但从中国语言学界的较新研究成果——语用学角度分析广告语也许更具有现实意义、创新意义。
本文正是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从前提和会话含义理论两个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前提与广告语2.1 前提理论概述前提包括语用前提和语义前提。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前提是说话人的预设,任何一个语用前提的界定都是前提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的,制约语用前提的是语境及共知知识。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前提是句子本身具有的把前提和句子或者句子的命题联系在一起的一层意义。
2.2 前提在广告语中的体现广告语和前提有类似的特征功能。
前提正是研究语境及共知知识给予语言的意义的理论。
广告效果实现的关键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切中销售要点的利益承诺或消费理念。
而这主要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语言到底能否帮助实现效果,关键的一点是语言的意义(包括字面意义和言外意义)能否被充分的解读。
“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方式借助于媒体以期产生预期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
”由此可见,广告主最关心的一点就是广告是要付费的,即是利用财富换取发言权,如何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呢?广告主只能争取使有限的文案负载更多的信息。
语用学中的前提理论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1 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身保险。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人身保险广告词这句广告词以民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为前提,由于这条民谚已广为人知,读到上句,下句就会浮现于人的脑海中。
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对广告语篇进行的分析

般 会 话 含 意 是 不 需 要 特殊 语境 或 背 景 就 能 推 导 出 来 的 。在
2 E jy C c- C l( oa C l 请 喝 可 I 可乐 。( I 可 乐 广 . n o a o e— o ) o aC a = 1 可 = 1
告语 )
一
1 引 言 .
广 告作 为 商 家 推 销 其 产 品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经 走 人 社 会 的 已 每 一 个 角 落 。有 创 意 的 广 告 词 因 其 独特 的语 言 魅 力 而 给 受 众 留下
表 达 出 自已 的 会话 含 义 : 望 顾 客 去 购 买 , 品 尝 , 希 去 而顾 客 也 明 白
其会话含义。
4 2广 告 语 篇 中 的特 殊 会 话 含 义 .
语 言 学 家 们 认 为 , 们 在 交 际 过 程 中必 须 依 靠 一 些 原 则 , : 人 如 现 实原 则 、 貌 原 则 和 合 作 原 则 等 原 则 。 合 作 原 则 在 语 用 学 中 占有 礼 重要 的地 位 。它 是 由美 国 语 言 哲 学 家 格 赖 斯 于 16 97年 在 哈 佛 大 学 作 讲演 时 提 出来 的 。格 赖 斯 认 为 , 了保 证 会 话 的 顺 利 进 行 , 为 谈
过 对 方 话 语 的 表 面意 义 去 设 法 领 会 说 话 人 话 语 中 的 深 一 层 意 义 ,
目的就 是 要 表 达 一 定 的 言 外 之 意 。话 语 在 这 种 语 境 下 产 生 的 就 是
会话含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会话含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作者:李霞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4期会话含义理论作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产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国家或地区的时候,广告语翻译就不可避免。
在这一翻译的过程中,会话含义理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他归纳出了交际中的合作原则,还在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果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又能被听话人理解,并默许听话人做不同的理解,那么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而广告语作为一种广告编写者与广告受众之间的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过程,在由一种语言形式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时候,会话含义理论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广告实例来看会话含义理论在广告语宣传中的应用。
一、违背量的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量的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说的话要提供足够而不多余的信息。
但在广告语翻译的过程中,有些时候需要在原广告语所提供的信息基础上添加一些信息,可以从形式上添加,也可以从内容上添加。
(1) 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 饮可口可乐,万事如意。
(可口可乐)(2) Iintelligence everywhere. 智慧演绎,无处不在。
(摩托罗拉手机)例(1)直译应该是“喝可口可乐事情会变得更好。
”但译者译为“万事如意”,这个译文就符合中国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采用汉语中的成语,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就更加的熟悉与亲切,更能激发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欲。
例(2)若直译应该是“智慧无处不在。
”但译者在其中加了一个动词“演绎”,使之变成了两个四字结构,这样就更符合汉语的双音节特点,符合汉语讲究对称美的特点。
二、违背质的准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质的准则要求说话者应该说自认为真实或有证据的话。
在翻译中,就应该体现为百分之百地忠于原文,与原文保持一致。
但由于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一则广告在本国或本地区来说是优秀的,但对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人来说未必就是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2 性格决定命运----浅谈《老人与海》桑提亚哥性格特点3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4 自然与自由之子--新女性戴茜米勒5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6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7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Pip’s Growth in Great Expectation8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9 侦探小说的发展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1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12 翻译中的语境因素分析13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demark Transl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14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15 从写作方法分析《宠儿》的主题16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17 公众演说中修辞人格的研究——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为例18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19 哥特式风格特征在《远大前程》中的诠释20 哈克贝利•费恩人物性格分析21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22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23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24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25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26 不同的音乐折射不同的文化27 觉醒的灵魂——解读《兔子归来》中的女性主义28 消除不良商标翻译的策略29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隐喻30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31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32 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33 从美剧《生活大爆炸》看美国式幽默34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35 初中生英语词汇教学策略36 论《弗兰肯斯坦》中贾斯汀的悲剧37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38 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39 文化差异对于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40 论新闻英语中隐喻的运用及其翻译技巧41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n O. Henry’s Major Works42 不同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43 《简爱》的特征—一位独立的女性44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45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46 关于《白鲸》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研究与探讨4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8 对高中生英语听力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和分析49 《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50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51 灾难下的母爱——小说《宠儿》中极端母爱分析52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53 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54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55 The Lonely and Desperate Modern Man: A Close Reading of The Hairy 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ressionism56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57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58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美剧的幽默59 论爱伦•坡小说《莫格街谋杀案》中悬疑的设置60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故事影片名字的英汉翻译61 浅析中国式英语问题及对策62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英译方法63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64 试论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65 从文化的角度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66 《印度之行》的象征主义分析67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68 态度系统的评价价值--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例6970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71 商务英语书面语语言特色的语用分析72 On the Narrative Arts of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A Case Study of"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73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74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不称职母亲75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76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77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78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79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人生观分析80 On Feminism in Persuasion81 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82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宾娜和特蕾莎的人物分析83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84 哈克贝里·费恩与汤姆·索亚性格的对比分析85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86 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87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88 浅析《名利场》中蓓基和爱米丽亚的女性形象89 美狄亚的女性主义分析90 年世博会吉祥物所体现的中国元素91 浅析《雨中猫》中的猫和雨的象征意义92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93 On C-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Expresssions in Touristic Text9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95 中文菜名英译的失误与分析96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97 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分裂人格98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物性格99 从电影《碟中谍》系列探讨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100 A Study of Corporate Crisis Management through Sanlu Tainted Milk Powder Incident 101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102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类的欲望——悲剧的根源103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Gothic Novel104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解析105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106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107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不同108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109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110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111 论《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112 项目教学法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113 从精神分析法研究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塞斯的母爱114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115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1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7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118 茶对英国文化的影响119 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120 论《最蓝的眼睛》里黑人女性身份的迷失121 从文化角度分析《穿普拉达的恶魔》所反映的职业观122 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123 圣经的女性意识124 从女性主义解读《胎记》125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126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127 从《傲慢与偏见》的婚姻看妇女的社会地位128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129 从拉尔夫·艾里森《隐形人》看美国妇女解放与黑人自由斗争的关系130 An Analysis of Racism in Of Mice and Men13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132 A Study on Theme Slogan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33 Beyond Language, Toward Nature: A New Reading of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134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135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136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37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138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139 论英语典故的起源和翻译140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141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142 小议非语言交际中的身体语言143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144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145 从影视剧看英语俚语使用的性别差异146 中英饮食文化的比较147 中美恐怖电影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148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149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150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151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152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15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154 汉英叠词对比研究及其翻译155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Problem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156 宗教文化与翻译157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158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159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160 从《撞车》谈种族主义对美国黑人的影响161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人文主义解读162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163 美国女性地位变化浅析164 浅析《老人与海》和《海上扁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165 论《毒日头》中的生命价值观166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167 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168 一位《飘》不去的女性—《飘》中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性格特点成长分析169 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170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171 英语电影对白汉译172 教师的态度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73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174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175 试析《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伦理冲突176 李安电影中的文化融合现象177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178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179 “邪恶的心灵”——剖析希斯克厉夫复仇的心理动机180 An Embodiment of Virtue--- 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18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182 网络英语词汇探究183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怀特的《夏洛的网》184 从奈达翻译理论初探英汉新闻导语翻译策略185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186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187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188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189 Deconstructing Master Model:A Study on Val Plumwood’s Critical Ecofeminism190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191 A Study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192 The Comparison of Marriage Tradi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193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194 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195 从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196 论零翻译在公司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应用197 The Weakness of Human Nature in Gulliver’s Travels198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199 用批评性语篇分析解读人际功能与话语权力的结合200 性别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