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1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小明增大蜡烛与小圆孔之间的距离,在半透明薄膜上 成的像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将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其他条件 与(2)中保持相同,再观察烛焰的像,则半透明薄膜上 所成的烛焰像的形状 不会 (填“会”或“不会”) 改变。若他在底部扎了两个小孔, 则在半透明薄膜上可以观察到 两 (填“一”或“两”)个烛焰的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行。 在备受瞩目的点火仪式中,最后一棒火炬手和承载着全亚 洲亿万人热情的“数字火炬手”一道,共同点燃杭州亚运 会主火炬塔(如图所示)。主火炬塔上的圣火 是 (填 “是”或“不是”)光源;主火炬的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约为 3×105 km/s。
9.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是真实存在的 C.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用实线 表示 D.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立德树人·注重生命安全]“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 泪”,为行车安全,大家要提醒身边的朋友家人,切勿 酒驾。如图为交警夜查酒驾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光现象复习(1)PPT

(二)内容标准
光的折射
显微镜和 望远镜
光的 看不见 色散 的光
透镜
生 活 中 的 透 镜
眼睛 和眼 镜
平面镜成 像 光的反射
光现象
光的直线 传播
透镜及其应用
光 学 部 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蜡烛, 电灯,手电筒等
知识梳理—— 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沿直线传播。
答: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叫替代 法。
问题3:平面镜的作用有哪些?
答:平面镜既可以成像,又可以改变光路。
返回
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大小相等,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像和物左右相反,像和物体相对 镜面对称。
(4)平面镜的应用
在明媚的春光下
烟花三月,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湖滨公园。 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 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跃然眼前, 真不知大自然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缤纷的色彩的?远眺 五亭桥,湖水倒映着她美丽的倩影,这平静的水面能 真实地映照出她的脸庞吗? …… 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花缭 乱,这万点金光来自何方?还有那挺拔的白塔,沐浴 在金光之中,咦!它的影子怎么这样调皮,比中午时 长出许多? ……
原理: 立、 实 像。
条件:小孔足够小
光现象 光路作图 1、直线传播 (1) 路灯下的影子长度
(近短远长)
光现象 光路作图
(2)为什么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在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树荫下看到一个个 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什么?它们是 怎么形成的?
【中考备战】2014届中考物理(全国通用)总复习精讲:第5讲 光现象(一)

考点二
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
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 反射 在反射现象中,光 路是_____ 可逆 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在___________ 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_________ 法线两侧 ;反射角_____ 等于 入射角.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选项说法 B选项说法不正确;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 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 孔的距离,则木板与小孔距离越小,像也越小,C选项 说法不正确;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D选项
正确;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说法不正确.故选A.
左右相反.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 光的反射
3.平面镜的应用:医生用来检查牙齿、早期军事上用
的_______ 潜望镜 、塔式太阳能电站等.
考点一
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
命题点:(1)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光的反射现象; (3)光的折射现象. 例1(2013· 咸宁)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 播现象的是( )
答案:8
1. 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 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
B.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
C.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 D.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 答案:A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A
7.(2013·河北)如图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5.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仍在原来位置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7.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8.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9.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2020中考物理专题专题4 光现象(第1期)(解析版)

专题4 光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路灯下人的影子B.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里游动的鱼C. 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D. 斜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筷子【答案】C【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详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B.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能反射光,晚上能提醒汽车司机注意,故C符合题意;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潭清疑水浅”,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云在水中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苏科版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导学案课题:一光的色彩颜色班级__ __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1.经历光的色散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2.通过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了解光的三原色。
3.了解透明体颜色的形成原因。
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色光照射下呈现的颜色,了解不透明体颜色的成因。
会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
4.知道光具有能量。
【学习重点】1.光的色散实验的现象观察和结论归纳。
2.透明体和不透明体颜色的形成原因。
【学习难点】有关生活中与光的色彩有关的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课前准备】1.叫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类2.太阳光色散后可以分解为、、、、、、等色光。
3.、、叫光的三原色。
【学习过程】(一)光源〖问题讨论〗(1)哪些物体本身发光?光源可以分为哪两类?(2)月亮、闪闪发光的砖石、波光粼粼的水面、电影银幕、电视机屏幕是不是光源?〖总结〗1.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进入人眼,若没有光进入人眼,则看不见物体,呈色。
2.人眼能够看见的物体,可分为和两类。
3.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类。
常见的天然光源有等,常见的人造光源有等。
注意:月亮、电影银幕、钻石不是光源(二)光的色散〖活动〗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用光屏来接收经过三棱镜后的光线。
如书中图3-6所示。
〖总结〗1.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等色光,这种现象叫作。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白光)是由而成的。
常见的光的色散现象如:2.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的角度不同,红光偏折的角度于紫光。
3.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物理学家(三)色光的混合〖活动〗1.七种色光的混合:牛顿还通过实验将分解得到的各种色光还原为白光。
进一步证实了白光是由多种混合而成。
2.观察实验:(1)两种色光的混合:分别将红光和绿光混合,红光和蓝光混合,绿光和蓝光混合,观察能等到什么色光;(2)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将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观察能等到什么色光;(3)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所以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复习课件:光学(1.光现象)

第三课时 平面镜成像
知识清单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 直,即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4)所成的像为虚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D.放大镜中的景物
【解题思路】(1)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激光准直;日食,月食的形成;枪 支瞄准器;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俗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队列对齐。(2)光现象中的“影”: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倒“影”—光的反射,电“影”—光的折射。
命题点3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 1. (2018•黑龙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练习见书第 9 页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验证物像关系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0 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
考点梳理
命题点1 平面镜成像中的视野问题 1.(2018•绵阳)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解析:根据图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说鞋子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 射后必须能进入人的眼中。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故A正确;保持直立靠近“试鞋 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故B错误;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 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C错误; 若人离镜子远一些,像也会离镜子远一些,同时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 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D错误。
九年级下册物理1 光现象教案与教学反思

B.光学(2课时)光学包括两部分:一是光现象,二是透镜.一、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分数值约占总分的5%〜6%左右,命题特点是:1.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的知识主要考查的范围是解释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2.光的反射知识主要考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的应用,题型为作图题、填空题、选择题.3.平面镜成像知识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题型为作图题、填空题、选择题.4.光的折射现象是重要的光现象,折射规律是考查的重点,主要题型为作图题、填空题和选择题.5.光的色散现象主要是要认识多彩的彩色世界,认识一些颜色现象,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6.不可见光主要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考查的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二、透镜及其应用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分数值约占总分的4%左右,命题特点是: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及它们的焦点、焦距是考查的重点,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实际应用的问题也是考查的内容之一,以选择题、填空题、画图识图题等题型出现•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考查的重点,主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3.眼睛的矫正和显微镜、望远镜,与实际相结合的考题较多,难度不大,出题主要以填空、选择题,还有相关的渗透知识为主.1.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4.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6.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条件,知道颜料的三原色和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7.初步了解光谱、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8.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的焦距.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9.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照相机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理解凸透的成像规律,初步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10.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物体,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1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课时光现象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1)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钠灯、汞灯、氖灯等. (2)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如果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与光速:(1)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①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②站队准直.③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2)光速:①光的速度比声速大.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c=3×l08m/s.②光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考点2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都是由于它的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见了物体.2.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发生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仍然平行,并且朝着同一个方向射出.(2)漫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不平行,而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射出.(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考点3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关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特点概括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人眼是根据光直线传播进入眼球的经验来判断物体的位置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向镜内看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S' 处射来的,如图所示.镜后面实际并不存在发光点S',S'也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是虚像.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每个点在镜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像点,这些像点就组成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球面镜:(1)凹面镜:凹面镜简称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射向凹镜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点.应用为太阳灶、太阳能焊接机等.由于光路是可逆的,从凹面镜的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应用于汽车头灯和手电筒灯碗.(2)凸面镜:凸面镜简称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如汽车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交通镜等都是凸镜.考点4 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3.折射使眼睛受骗: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会发生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如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从水下看岸边的灯变高等.考点5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色光带,它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把红、绿、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3.光谱: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按该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4.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5.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如汞等气体放电和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练习.【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2011.12.21
1.影子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不同,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 形成的.
2.光的三原色是 ,颜料的三原色是 .
3.人们把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类,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反射的缘故;有时我们发现水面上有耀眼的亮光,这是因为光在水面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
4.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
顺时针转过25°角,则反射光线沿_____时针方向转过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
5.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被查者观察对面镜中的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人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____立_________大的________像,若要测某同学5m 的视力,他离平面镜的距离为2m ,则他离实际的视力表为___________m.
6.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汽车观后镜用 ,潜望镜用 ,五管科医生耳道内窥镜用的是 .
7.电视机遥控发出的光是 ,而过 量的 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 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8.如图1所示,EF 是水面,一束光线从空气射 向水中,其中反射光线是 ,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要 40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红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______,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
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_______.
10.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电池 B .发电机 C .太阳 D.月亮
1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太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B. 小孔成像 C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D.人能看见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12.光照射到下列物体的表面,发生的反射不属于漫反射的是( )
A .室内的石灰墙壁上 B.抛光的金属表面上 C. 白色衣服上 D .投影的幕布上
13.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B .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C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 .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与平面镜之间,可以发现像被挡住了
14.河岸边的垂柳在清清河水中有一“倒影”,在长长河堤上有一“荫影”.关于这两者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B.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C.前者是光的反射引起,后者是由于光的折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引起,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15.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是光源,把发出的光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B.物体能反射光,把发出的光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C.只要有光从物体上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D.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才能看到物体
16.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
B .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 .市区马路拐弯处设臵的镜子是凸面镜
D .以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凹面镜
17.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若保持平面镜的位臵不动,如果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 )
A.靠近法线
B.远离法线
C.方向不变
D.无法确定
18.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的情况
C.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D.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19.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紫外线也是属于可见光 B. 紫外线不具有光能
C .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
D .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法灭菌消毒
2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眼睛能看到的物体一定是光源
B.眼睛能看到的虚像是因为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眼睛能看到的物体,一定是物体上有关(包括反射光)进入人眼
D.在平静的水面,眼睛能看到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大
21.在交通复杂的十字路口,常常挂一个大的反光镜,以便过往车辆和行人看清交通情况,这个反光镜应该是(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D.以上三种都可以
22.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 )
A.平面镜的大小
B.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C.平面镜的放臵方向
D.物体本身的大小
23.一人面向南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这个时候是(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无法判断
2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面时,则( )
A.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B.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C.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25.如图2所示,已知同一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A 和另一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B ,试画出光源所在的位臵.
图2 图3 图4
26.如图3所示,S 为点光源,P 为不透光的挡光板,试画出在P 的右侧能够看到S 的像的范围.
27.画出图 4中光线AO 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大致光路图.
28.作出图 5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①按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②按光的反射定律
图 5 图 6
29.(4分)如图 6,一同学在房间里看书,但光线不足,请你在虚线圆中放臵一块平面镜将光线引过来,使这位同学能清楚的看到书上的内容
.(图中A
为该同学的眼睛,B 为书.)
30.(5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如图 7在桌面上竖一块_______,然后前后各放一粒相同的棋子A 、B ,移动棋子B ,使它与A 的像_______.如果移开棋子B ,用白纸做屏幕,
放在B 的位臵,在纸上______(能、不能)出现棋子A
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同时,我们可 以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它们
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_. 图
S P
空气 A A B
1.(6分)小明从深井中打水时,由于拉绳断裂,不小心把水桶落到井底了.为了便于打捞,若他打算用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后,利用反射光线照亮竖直的深井井底.如图 8已知当时的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30度的角,那么他应该让镜面与水平面成多大的角度,才能满足需要.
图 8
2.(8分)现有如下器材:竹竿一根、平面镜一块、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制成的照相机(即针孔照相机)一架、卷尺一把、课桌一张、木制直角三角尺一把.请选用必要的器材,估计旗杆的高度.要求至少采用两种方法. (1)在图 9中画出你所用两种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中旗杆已画好).
(2)就其中一种方法,在图中标出所测物理量的字母代号,并列出计算旗杆高度的表达式.
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