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可控性和质量稳定性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在制造行业中,有些工序或过程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称之为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

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要求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工序或过程是关键的或特殊的,这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来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不可更改或难以更改的工序,特殊过程是指对产品的一些性能进行特殊处理或加工的过程。

2.制定工序控制计划:对于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需要编制详细的工序控制计划,包括工艺参数、检验要求、设备要求等。

工序控制计划应该能够确保工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监控措施来保证质量的稳定。

3.设立工序控制点:在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设立相应的工序控制点,进行监控和检验。

这些控制点需要明确的标示出来,并通过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检测和记录,以确保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建立记录和追溯系统: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进行记录和追溯。

这些记录包括工序参数、检验结果、设备状态等信息,可以用于分析工艺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5.培训和评估:针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确保其对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需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评估,检验其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控制和执掌情况,以确保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通过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监督,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够提高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和满意度。

因此,在制造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关键工序与特殊过程管理制度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管理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管理

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管理1.1.1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控制范围1.关键过程控制范围(1)施工要求高、过程质量不稳定或出现不合格频率较高的过程;(2)对产品质量特性有较大影响的过程;(3)原材料昂贵,出现不合格品后经济损失较大的过程;(4)其于人员素质、施工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认为比较重要的其它过程。

2.特殊过程的控制范围(1)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2)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文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1.2关键和特殊过程的识别1.项目部是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的实施单位。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的管理,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施工员具体实施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控制。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及时编制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

本工程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见表4.4-1。

表4.4-1关键部位控制及监测计划2.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内容方面,除满足一般方案的要求外,还应包括:(1)建立保证机构,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规定施工人员的配备和资格要求等。

(2)配备施工机具、测量设备。

(3)设置关键和特殊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确项目主要控制人员。

(4)制定过程参数,确定过程方法,规定过程条件,明确操作程序。

(5)明确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3.项目在确定特殊过程的人员、设备、工艺文件等时,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过程能力进行考察和确认。

4.项目技术负责人做好方案交底,专业工程师或施工员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项目设备管理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应按照设备设施管理及测量设备控制的相关规定,完成施工设备的验收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工作。

6.实施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复核,核查设备、器具的配备和鉴定情况、各级人员配备及资格情况,并完成相关的工艺评定或工艺测验并做好记录。

7.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对人、机、料、法、环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进行连续监控,并做好过程监控记录。

工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工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工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管理,使过程活动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过程零缺陷质量目标和低成本战略的有效实施,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管段内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施工生产、技术管理以及质量监控工作。

第三章职责第三条施工技术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按照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和相关规定,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文件,对过程实施控制。

第四条施工队负责按照作业指导文件规定及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章规定和要求第五条关键过程规定1、关键过程的定义:关键过程是指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

一般包括形成产品质量重要特性的过程;精度要求高、费用比重大、施工难度大、质量波动大的过程。

2、常见关键过程分类(1)路基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土石方开挖、爆破施工、土石方路基填筑、排水工程、防护工程、软基处理等;(2)桥梁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钢结构防护、预制件吊装、台背回填等;3、关键过程的控制(1)施工技术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指导下必须在关键过程实施前期作好策划工作,策划内容包括:①明确过程实施必须满足的要求,包括业主对该过程实施的要求及实施中必须遵照执行的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内部管理制度等,制定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各项要求得到满足、各项规定有效落实;②根据内外部的要求,结合项目部的总目标,针对该过程设立控制目标;③为确保过程控制目标的实现,明确在过程实施中负责管理、监控、操作等人员的职责,及对人员能力、设备、材料等资源的要求;④确定应当进行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等活动项目、频次、方法、合格标准、责任人等;⑤分析过程实施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情况、质量问题或在以往施工中以及其它项目施工中已多次出现的质量通病,针对这些潜在问题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确保关键特殊过程的规范实施,以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培训和考核等措施,能够提高组织对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关键环节。

一、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关键特殊过程直接关系到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性能指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合格率和可靠性。

2.强化组织对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关键特殊过程通常包含复杂的工艺和关键环节,要求有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确保相应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3.保证组织的长期竞争力:关键特殊过程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办法,才能确保过程的可控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保证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实施方法1.建立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关键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所有从业人员遵守规定。

2.制定标准操作程序:针对每个关键特殊过程,制定详细的流程和操作步骤,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操作规范,确保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设立过程控制指标:建立科学的过程控制指标体系,包括关键参数的监测和控制范围,以及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的执行要求。

4.实施培训和考核: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关键特殊过程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从业人员的操作和控制能力进行评估,为绩效考核和奖惩提供依据。

5.进行定期审查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关键特殊过程的管理办法进行回顾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通过改进措施来提高管理办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关键环节1.规范制定:建立正确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办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高岭土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高岭土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高岭土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1 目的规定对煅烧高岭土生产过程中确认的关键和特殊过程,实施特殊管理,确保满足过程适应于产品质量形成。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确认的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控制。

3 职责3.1技术部根据煅烧高岭土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确认关键和特殊过程,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3.2行政部会同生产部对关键和特殊过程涉及到的人员实施专业培训,并确认其资格。

3.3生产部按本办法组织生产车间对关键和特殊过程进行控制。

4 工作流程4.1关键过程特点和确认4.1.1关键过程的特点a)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特性有直接影响的过程;b)工艺复杂、质量波动频率高、易发生质量问题对操作者技艺有较高要求的过程。

4.1.2根据4.1.1,本公司煅烧过程界定为特殊过程,通过其过程控制,保持白度特性满足要求。

4.2特殊过程4.2.1特殊过程的特点a)产品不能通过后续的监视和测量验证其特性值的过程;b)产品的特性值需经破坏性的试验或复杂的、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监视的过程;c)产品在交付使用之后,才能暴露其不合格的特性的过程。

4.2.2根据4.2.1本公司煅烧高岭土质量形成的煅烧过程,界定为特殊过程。

4.3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控制4.3.1关键过程控制a)必要时确定过程能力;b)过程鉴定,证实完成过程的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c)设备能力的鉴定,一般包括其精确度、可靠性,并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保养规定并做好记录。

d)对涉及到特殊过程的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并获取资格。

e)必要时设置质量控制员。

4.3.2特殊过程控制a)过程鉴定,证实完成过程的方法是否符合确保控制其特性值的要求,并有效实施。

b)设备能力确认。

一般包括:设备的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的完好率并加强维护保养。

c)增加测量控制最终特性值的相关特性值的频次,并做好记录。

d)对特殊过程的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获取相应的资格。

4.4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都应明确其相应的特性值,制定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特殊过程管理办法是指针对具有特殊性质或特殊要求的过程制定的管理政策和方法。

特殊过程可能具有较高的风险、变化性、不确定性或复杂性,需要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来确保其顺利进行。

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特殊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监控、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措施。

2. 质量保证:确保特殊过程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法,进行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

3. 供应链管理:处理特殊过程所涉及的复杂供应链关系,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稳定性,实施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并建立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4. 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特殊过程计划,包括关键路径和里程碑,并进行进度监控和调整,确保特殊过程按计划进行。

5. 资源管理:有效管理特殊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6. 沟通与协作:建立特殊过程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确保各方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和协调配合。

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会根据不同的特殊过程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在制定特殊过程管理办法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内部的管理要求和实际情况。

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特殊过程的高效执行和良好结果。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受控状态:分发号:宝鸡卷烟厂旬阳分厂质量体系文件KY-ZC-14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批准:审核:编制:2005年8月15日批准2005年8月22日实施1目的为了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满足顾客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各参与确认关键/特殊过程部门的职责,关键/特殊过程确认及再确认的要求、方法和控制要求。

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厂所有关键/特殊过程。

本厂关键过程包括叶丝干燥、梗丝膨胀与干燥、叶片复烤。

本厂特殊过程包括香糖料配制、润叶加料、梗丝加香、梗丝掺兑、薄片丝掺兑、烟丝加香。

3职责3.1 本制度由科研所所长负责制定、保持和改进。

3.2本制度由科研所负责实施;质量管理部、生产调度室、机械电器部、劳动人事部、企业管理部、打叶复烤车间和制丝车间参与实施。

3.3 科研所负责关键/特殊过程工艺控制参数和技术指标的试验、验证,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指标,制定、下发《关键/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与相关工艺技术文件;同时负责每年定期对各关键、特殊过程的识别、组织确认的实施。

3.4 机械电器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设备的选型、论证、订购、调试、验收、保养、技改、大修等设备管理工作,制定、下发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

3.5 劳动人事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作业人员的调配和培训,并对培训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3.6 质量管理部负责特殊关键/特殊过程所需测量、检测设备的配备、管理;负责关键/特殊过程的关联过程输出产品的标识、状态的监视和测量,检验项目和检验办法的优化。

3.7 生产调度室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协调、调配工作。

3.8 企业管理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工作。

3.9 相关车间负责辖区内电子皮带称、红外水分仪等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管理。

3.10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特殊过程进行连续跟踪监视、记录。

4 确认要求4.1科研所应每年定期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一次综合评审和确认。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2.11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2.11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控,有效防范并遏制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使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结合《关于印发“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管理办法"的通知》(二公局施发[2015] 33号)、局项目策划指南(V1.0版)、局、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的要求,对公司原《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规定》进行修订,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也可指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管理职责:1.施工管理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要求,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2.项目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负责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界定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确认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监测设备的过程能力,并对过程实施进行严格控制。

3.项目总工职责:3.1策划初期组织项目各部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识别- 627 -和界定项目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形成控制清单.同时负责组织技术、试验、质检等部门在施工前预先鉴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在受控条件下具备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目标的能力。

3.2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开工前,负责指导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编制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3。

3负责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首件工程施工过程技术方案指导,并进行首件工程总结.3。

4根据首件工程总结,负责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3.5根据《关于印发《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和《技术交底管理办法》的通知》(二公局四施发〔2015〕10号)文件要求,负责组织落实技术交底工作.3。

6负责组织技术、试验、质检等部门在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方案、实施、总结、验收等过程控制。

4。

项目生产副经理职责:4。

1负责组织机械、物资、生产等部门在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施工前预先鉴定在受控条件下具备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目标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管理标准
编号:QG/HKKP 531802-2010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受控标识: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发布
编号:QG/HKKP 531802-2010
关键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1 目的
根据《工序控制管理标准》的要求,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过程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控制的有关要求。

本程序适应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3 职责与分工
工艺部门确定生产过程关键、特殊过程,并制定对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方法。

设备动力部门负责生产过程关键、特殊过程用设备的鉴定,制定设备维护保养的可执行文件。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操作人员的培训组织及实施。

制造部门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关键、特殊过程的操作和记录。

4 程序内容
关键过程指对产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过程;特殊过程指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仅在产品使用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工艺部门按生产过程零部件加工及装配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关键、特殊过程,编制《关键及特殊工序明细表》,负责编制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明确对关键、特殊过程的质量要求,明确工艺参数,控制方法和操作步骤。

关键及特殊工序明细表、作业指导书格式符合《工艺文件格式管理标准》的要求。

设备动力部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所使用的设备、设施的鉴定,保证在用设备、设施在鉴定使用期限内。

负责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保障,制定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的可执行文件及组织实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工艺部门、设备动力部门对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发上岗证,以保证其实际操作能力满足要求。

具体执行《岗位操作人员管理程序》相关要求。

制造部门关键、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由操作者执行,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记录填写执行《记录控制程序》有关要求。

根据《工序控制管理标准》的要求,工艺部门负责组织设备动力部、制造部门、质量部门相关人员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
时作出反应;根据需要对相应的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文件进行更改。

特殊过程的再确认每年两次,一般安排在二、四季度末,如遇到过程有重大变化时,随时进行确认。

工艺部门于每年6月中旬、12月中旬制定特殊过程确认试验方案,方案中应明确试验方法,参数设置及设备、人员等状况,根据试验方案,验证特殊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方案格式采用《工艺文件格式管理标准》中的格式12 。

工艺部门做好过程确认的记录,保持过程确认试验报告。

对过程确认所发现的问题,要责成有关部门限期进行整改,责任部门按期整改完毕后填写《特殊过程问题改善对策表》反馈工艺部门,工艺部门负责跟踪验证。

对因特殊过程确认引起的工艺参数或文件更改,执行《工艺文件控制管理标准》有关要求。

制造部关键及特殊人员的调整须报工艺部、综合管理部批准后实施。

5 检查与考核
本程序由工艺部门负责对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附加说明:
本程序由工艺部提出。

本程序由工艺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程序发布2010-04-14。

特殊过程问题改善对策表
编号:PK8000KR3101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第页
确认人签字/日期: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
确认人签字/日期: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
确认人签字/日期: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
特殊过程确认表---波峰焊
确认人签字/日期: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
特殊过程确认表---喷涂(陶化、喷粉、固化)
确认人签字/日期: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