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合集下载

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首相。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
2、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 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一、民智渐开反独裁——二次革命
宋教仁的政治目的是什么?为此他作了哪些努力? 目的: 限制袁世凯专制,维护共和。 努力: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多数 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准备组织真正的 国民党内阁。
第一章:革故鼎新,实现共和
——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二章:颁布约法,保障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第三章:耍弄权谋,破坏共和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一、民智渐开反独裁——二次革命 二、倒行逆施当民贼——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一纸檄文维共和——护国战争
四、纷争起生灵涂炭——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封建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封
建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军阀指拥有军队、
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
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1916年

1928年
军阀割据
时期
一、民智渐开反独裁——二次革命 一、袁世凯专权
一、民智渐开反独裁——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的发动
(1)
背景: 宋教仁被刺杀 1913年
(2)时间:
(3)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
二次革命很快被袁 世凯镇压下去。
二次革命示意图
二、倒行逆施当民贼——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9月,国会召开总统选举。袁世凯命令警察厅和拱 卫军联合派出军警“保卫”国会,所有入场议员,不准擅自离开。 议员们忍饥挨饿,直至把袁世凯选为大总统才准离开。 10月10日,袁世凯特意在太和殿举行就职仪式,俨然以皇帝 自居。 ------唐德刚《袁氏当国》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四、军阀割据
1、背景: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2、主要派系
派别
人物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势力范围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北京政府、安徽、浙 江、山东、福建等省
东北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3、军阀割据主要目的: 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 手 段: 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本课小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北洋军阀: 宋案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
资产阶级: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继续探索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020. 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6:5 2:2506: 52:2506 :5212/ 10/2020 6:52:25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006:52: 2506:5 2Dec-20 10-Dec-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6:52:2 506:52: 2506:5 2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020.12. 1006:5 2:2506: 52:25D ecembe r 10, 2020
(1)原因:
宋教仁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 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 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

第八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八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讨袁宣言
护国战争的结果,推 翻了“洪宪”帝制,埋葬 了袁世凯,而且迫使段祺 瑞恢复了《临时约法》和 国会。因此,护国战争是 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 但是,护国战争的胜 利果实最终又归于北洋军 阀段祺瑞,国家政权并没 有发生革命性的转移,人 民还是毫无所得,中国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仍然没有改变。
各地督军反对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的消息传 出后,“全国民情,莫 不反对复辟”。各地报 纸,无不“口诛笔伐, 痛斥叛国”。孙中山闻 讯,非常愤慨,发表了 《讨逆宣言》,坚决反 对帝制复辟、反对军阀 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 度。
军阀割据形势图
1916年6月,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开始与国务 院总理段祺瑞争夺中央的权力,称为“府院之争” 。
黎元洪
段祺瑞
“府院之争”到“参战问题”时,更加表面化 了。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胁迫黎元洪同意对 德绝交、进而宣战。黎元洪则在美国公使“允为 后盾”的情况下,下令将段祺瑞免去职务。段祺 瑞指使皖、奉、豫、浙、鲁、陕、黑、和直隶八 省脱离中央、宣布独立,并在天津设立独立各省 总参谋部,要以武力倒黎,并鼓动徐州军阀张勋 攻打黎元洪、解散国会。
Hale Waihona Puke 护国战争形势图二、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统治中 国的共同工具,便各自寻找和培养自己的走狗 ,扩张侵略势力。在列强激烈争夺下,中国出 现了各派军阀割据和互相火并的动荡局面。
袁世凯死后, 中国主要的地方军 阀包括:以段祺瑞 为首的皖系、以冯 国璋为首的直系、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 系、以阎锡山为首 的晋系、以唐继尧 为首的滇系、以陆 荣廷为首的桂系等 。
1917年6月7日,张勋率领 4000余辫子军进入北京,逼迫黎 元洪解散国会;13日,在张勋的武 力威胁下,黎元洪被迫解散国会; 28日,张勋与康有为制定了复辟计 划。7月1日凌晨,他们把溥仪抬出 来宣布复辟,改称这一年为“宣统 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张 勋任所谓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大权 独揽。一时,北京街头出现了穿着 清朝龙袍、脑后拖着真假发辫的遗 老遗少,光怪陆离,乌烟瘴气。

第七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七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 府院之争 3、张勋复辟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横批:旁观者清



清末任陕甘总督的升允 王公贵族复辟势力以恭亲王溥伟、肃亲王 善耆为代表。 以康有为、劳乃宣、胡思敬为代表的封建 遗老,是清朝复辟势力中人数最多、分布 最广的一支。 实行君主制的日本、德国、沙俄是复辟的 积极支持者。
第七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参考书目: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 书店1983年。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略》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运动源流》,三联 书店1993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 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第一节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反袁斗争




二、段祺瑞卖国独裁和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 1、段的独裁 卖国:西原借款 、《兰辛石井协定》 独裁: 2、 护法运动 1917 年 8月,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 继尧、陆荣廷为元帅,正式建立了与北京段祺瑞 对立的护法政府。

不足:(1)缺乏革命的武装 (2)缺乏坚强的组织 (3)未能很好地发动群众 (4)依赖军阀


一、民国新气象 君臣之义、君民之义 男女平等 义利关系 二、“政党政治”与宋教仁案 1912年8月在宋教仁的努力下,把同盟会改 组为国民党,并在1912年底1913年初的国 会选举中取胜。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三、“二次革命”与袁独裁统治的确 立



1、袁专制的开始 破坏责任内阁制:唐绍仪 、陆征祥 刺杀宋教仁 、《善后借款合同》 、进步党 2、二次革命 3.进一步独裁 临时大总统 ——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民 党 、国会——撤销各省议会 ——熊希龄内 阁 ——取消《临时宪法》 ——终身总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25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25张)


材料研读——论从史出
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说明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 影响了正常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生活,给中国人民 带来依了据深材重料的,灾说难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
成哪些不利影响?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府 的 袁世凯
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
黑 复辟帝制

对外:接授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统 治 护国战争
袁世凯众叛亲离, 1916年6月在绝望中死去
军阀割据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动乱之中
感悟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T
E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L
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
L
北洋政府的不懈斗争中得到
E
哪些启示?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C)
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 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 个词形容一下。
结合教材和地图动手绘制表格, 将军阀割据的有关内容进行整 理。包括:派系、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等。
军阀割据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代表人物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控制区域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 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控制东北地区 控制着云南、贵州 控制着广东、广西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
2、“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B )
A、北洋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C 、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第八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势

第八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势

第一节、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北洋军阀的产生(一)北洋军阀是中国双半社会的必然产物1、是在封建土地中滋生出来的2、是帝国对扶植和支持的结果同时,中国地方农业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占极大优势,成军阀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国始终经济未形成资经济,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本身多出身于地主,袁有田400顷,段在东北圈20顷,他们适应了地主阶级需要,是中国最反动最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都极力维护地主对农民的反动统治。

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需找驯服工具,因为中国地广人众,不可能完全失去独立,各帝义都有其代理人,各军阀也必须寻找靠山,在政治军上取得帝义支持,军阀混战还是帝义在华矛盾的结果。

帝义又对华分裂剥削政策成为军阀生长的激素。

(二)北洋时代军阀的特点(1)拥有支武装,建立一个反动政权(2)拥有一块地盘,实行封建主义统治(3)皆以帝义为靠山。

(三)北洋军阀的产生和形成:北洋军阀是一具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有新式武装,控制了“中央”政权的反动的政治军事集团,它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历史条件下,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总头目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以北洋大世的名义编练军队,军队编成后又称北洋新军,因此人们便称这派拥北洋军阀以自重的军阀为北洋军阀。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清国腐败无能的充分暴露,使清政府认识到“一代有一代之兵制,一时又有一时之兵制,未可泥古剂以疗新病,居夏日而御冬裘也”决定采西洋新法,创建新式陆军。

广西按察使胡棻受命于天津之南的小站练成新军——“定武军”十个营,计五千人。

1896年12月,胡奉调督办津芦铁路。

这时的袁世凯,已经结交上慈禧的心腹荣禄、李莲英和地方大员刘坤一等,并以重贿结纳了庆亲王奕劻。

他草拟了建立新式陆军的各种规章制度,博得“知兵”美名,于是仅以四品道员的资格,被保举接练定武军,迅速扩充至七千人,改称“新建陆军”。

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正规的近代化军队的重要将领,都由袁世凯圈定。

11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

11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知识点一、二次革命1、导火索:__________________。

同盟会会员___________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________党。

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2、过程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__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随即下令解散。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________,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_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_____。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复辟帝制: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1、过程: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

1915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护国战争爆发。

2.结果:袁世凯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1、军阀派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________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军阀掌握着,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________军阀唐继尧占据着云南、贵州等地,军阀陆荣廷占据广东、广西等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课件(共21张PPT)

宋教仁遇刺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
宋教仁不为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 务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 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送医
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
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宋教仁
2.二次革命 1.原因: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 教仁。 2.时间:1913年
北洋军阀混战
农户 耕地 荒地 陆军 军费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8 1914——1919 1916——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增加92万多人 增加5000多万元
根据上述表格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 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下滑;苛捐杂税增多,百 姓负担加重;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 聊生。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这个 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1912年4月,袁世 凯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北称为北洋政府,
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1912年8月,宋教仁将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 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 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 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 春,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 组织责任内阁,派人在上 海火车站暗杀宋教仁。
3.过程: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反袁,发起“二次革命”;
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 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4.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 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927-1928上半年有31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夏明翰.向警予被害
6.张作霖在北京杀害李大钊
1.1927.9宁汉合流
2.1928.4蒋介石“北伐”奉系张作霖12.29张学良东北易帜
3.1929蒋冯战争蒋桂战争
4.1930蒋冯阎桂中原大战蒋胜统一
1.1931沈阳
“九一八”事变
2.1932伪满洲国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列强支持军阀割据混战
日本的侵华(局部)
五四运动
中共产党成立
国民革命运动
合作破裂
蒋形式统一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1919.5.4-6.28
1.导火索
2.政治口号
3.两个阶段
两个中心
两种主力
4.三罢斗争
5.斗争胜利①②③
6.意义:①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
4.1935.12.9一二九运动.中共北平学生
西安事变
1.1924.1广州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住农工三大政策.接受中共反帝反封主张.标志着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2.1924.6黄埔军校建立.特点:把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3.1925.3.12孙中山逝世(植树节)
3.1932上海一二八事变4.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共东北抗日游杨靖宇上海19路军抗战何香凝
1.1933初日犯热河进攻常常.国民党守军长城抗战(喜峰口)
2.1933冯玉祥吉鸿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①②③
1.1935.5华北事变
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1935.8.1把一宣言
3.1935.12瓦窑堡会议
2.红军执行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方针.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
1.1933.10-1934.10蒋介石100万军队第五次围剿
2.左倾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打破围剿.被迫战略转移---长征
1.1934.10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
2.1935.1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1935.10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10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
8.不到半年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1.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3.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4.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5.中共站在全民族利益上.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6.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7.①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②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居面的出现.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五四精神
爱国精神
先锋精神
彻底的不妥协精神
不屈不挠精神
忧国忧民精神
1.马克思主义传播是思想基础
2.1920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运结合.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条件
3.1921.7.23上海中共一大召开.13名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4.内容:①制定党纲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领导工人与运动③选举党中央局书记
4.1925.7广东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建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5.中共领导工运高潮反帝反封
1.北伐的目的.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7开始2.北伐的对象3.北伐的方针
4.北伐的主要战场和战役
5.1926.9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
6.1927.3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支援北伐
7.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5.意义:①宣告了中共诞生
②中国革命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合作实现
北伐战争
1.1927.1.1.广东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2.1927.4.12上海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3.1927.4.18南京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
4.1927.7.15武汉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人民军队创
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1.1927.8.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
2.1927.8.7汉口“八七会议”
3.1927.9.9毛泽东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4.1928.4-5.4井冈山会师.5.星火燎原
1.1930.10-1933.3蒋介石四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