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实验学案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新教材鲁科版宁陕):以物质制备为主的综合实验

第66讲以物质制备为主的综合实验[复习目标]1.掌握物质制备型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2.掌握解答物质制备型实验综合题的思维模型。
类型一无机物的制备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辨认下列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完成下列问题:(1)①用氯化铵与消石灰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填字母,下同)。
答案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A②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制取氨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2)①用碳酸钠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C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B 或C(3)①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
答案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D②用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取少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
答案Ca(ClO)2+4HCl(浓)===CaCl 2+2Cl 2↑+2H 2O C(4)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选用装置:__________。
答案C(5)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可以通过选用上面哪个装置进行改进?若橡皮塞最多只允许打两个孔,应如何改进所选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

第36讲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2.正确选用检验、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实验装置;3.根据化学实验目的,设计、评价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案。
考点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必备知识整理1.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装置(1)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2)蒸发:分离溶于溶剂的固体溶质。
(3)蒸馏:分离相互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4)萃取和分液(如图1)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________;②两种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溶质和萃取剂________________;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________放出,上层液体从________倒出。
(5)升华(如图2):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6)洗气(如图3)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说明:______管进气,______管出气。
微点拨创新实验装置(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特点: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
(2)蒸馏、冷凝装置a.蒸馏、冷凝装置的创新特点:图1、图2、图3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装置,可使反应物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b.减压蒸馏特点:减压蒸馏(又称真空蒸馏)是分离和提纯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高沸点物质和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到沸点就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方法原理杂质成分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________Cl-、SO42−、CO32−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阳离子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________CO32−、HCO3−、SO32−、HSO3−、S2-、NH4+等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对应的酸或碱)氧化还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如用________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____________除去N2中的O2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的差异进行分离如用过量的________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调pH法加入试剂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分离如向含有Cu2+和Fe3+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或Cu2(OH)2CO3等,调节pH使Fe3+转化为________沉淀而除去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固体或溶液作吸收剂,常用的实验装置是洗气瓶或干燥管CO2中混有HCl气体可通过饱和________溶液除去微点拨分步沉淀又称选择性沉淀,指选择适当沉淀剂或控制溶液的pH,使溶液中两种或多种离子分步沉淀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

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案资料、好词好句、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lesson plan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七篇化学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都有哪些?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和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有机化学 第7讲

第7讲有机合成合成高分子复习目标1.能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相互推断,能分析高分子的合成路线,能写出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2.能举例说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能列举重要的合成高分子,说明它们在材料中的应用。
3.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化合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考点一合成高分子1.有机高分子及其结构特点(1)定义相对分子质量比一般有机化合物大得多,通常在01104以上。
大部分高分子是由小分子通过02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高分子聚合物或高聚物。
(2)组成①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的低分子化合物。
②链节:高分子中03可重复的结构,也称04重复结构单元。
③聚合度(n):高分子链中含有的05链节数目。
2.高分子的分类及性质特点05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3.合成高分子的两个基本反应(1)加聚反应①定义: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②产物特征: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③反应类型a.聚乙烯类(塑料)b.聚1,3丁二烯类(橡胶)c.混合加聚类: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加聚催化剂n CH2===CH—CH===CH2+n CH2===CH—CN――――→03。
d .聚乙炔类:04。
(2)缩聚反应①定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05官能团的单体分子间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②产物特征:生成高聚物和小分子,高聚物与单体有不同的组成。
③产物类型a .聚酯类:—OH 与—COOH 间的缩聚n HOCH 2—CH 2OH +n HOOC —COOH催化剂△06,n HOCH2—CH 2—COOH催化剂△07。
b .聚氨基酸类:—NH 2与—COOH 间的缩聚n H 2N —CH 2COOH催化剂△08,n H 2NCH 2COOH +n H 2NCHCH 3COOH催化剂△09。
c.酚醛树脂类10。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有机化学 第5讲

第5讲羧酸羧酸衍生物复习目标1.掌握羧酸、羧酸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的结构、性质与相互转化。
2.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与其他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3.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羧酸1.概念:由01烃基(或氢原子)与02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为03—COOH ,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04C n H 2n O 2(n≥1)。
2.分类羧,酸HCOOH )、乙酸、硬脂酸HOOC—COOH )3.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羧基,反应时的主要断键位置如图:(1)酸的通性(以乙酸为例):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01强,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为02CH 3COOH CH 3COO -+H +。
可以与Na 、NaOH 、Na 2CO 3、NaHCO 3等反应。
(2)酯化反应:酸脱03羟基,醇脱04氢。
如CH 3COOH +C 2H 185OH浓H 2SO 4△05CH 3CO 18OCH 2CH 3+H 2O 。
4.几种重要的羧酸(1)甲酸: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饱和一元羧酸。
结构:既有01羧基,又有02醛基,具有羧酸与醛的性质。
△(NH4)2CO3+2Ag↓+2NH3+H2O。
银镜反应:HCOOH+2[Ag(NH3)2]OH――→(2)乙酸:CH3COOH,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低于16.6℃凝结成固体,又称03冰醋酸,04易溶于水和乙醇。
(3)乙二酸:,俗名05草酸,属于还原性酸,可用来洗去钢笔水的墨迹。
(4)苯甲酸:,属于芳香酸,可作防腐剂。
二、羧酸衍生物1.酯(1)结构:羧酸酯的官能团为01(酯基),可表示为,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所生成酯的通式为02C n H2n O2(n≥2)。
(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酯的水解反应原理06。
07。
无机酸只起08催化作用,碱除起09催化作用外,还能中和水解生成的酸,使水解程度增大。
2.油脂(1)油脂的组成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一分子01甘油与三分子02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实验学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有机化学实验复习》李仕才学习内容:1.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2.常见有机物的制备;3.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4.有机物的鉴定。
一.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常用方法:、、、。
Ⅰ.洗气法: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气体,洗涤剂必须只能吸收杂质气体。
练习1.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常混有H2S,乙烯中常混有SO2等,为了提纯乙炔和乙烯,通常可将其通入盛有的洗气瓶以除去H2S,SO2。
练习2.要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或乙炔,可将其通入盛有的洗气瓶。
Ⅱ.(洗涤)分液法:用于除去某些液体中的杂质(分液前要加入某种试剂使之分层 )。
练习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洗涤后再分液。
练习4.苯中少量的甲苯或二甲苯等均可用洗涤后再分液来除去。
练习5.苯中少量的苯酚、溴苯中溶有的少量溴均可用洗涤后再分液来除去。
Ⅲ.蒸馏法:用于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提纯或分离,蒸馏前,有时需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的一成分转化成难挥发的物质。
(沸点相差30℃以上)练习6.乙醇中的水,乙醇中的乙酸都可以在其中加入足量的,再将其蒸馏来除去。
练习7.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足量的溶液中和后再蒸馏出苯。
Ⅳ. 重结晶:利用杂质和被提纯物在某溶剂中溶解度的分离方法。
操作步骤:、、。
原则:溶剂的选择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容易除去②被提纯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或“小”)。
如:苯甲酸和溶解度很小的杂质,选择做溶剂来分离。
练习8.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 乙酸乙醋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B 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 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D 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二.常见有机物的制备三.水浴加热小结:1.中学化学实验水浴加热:(1) (2) (3)(4) (5) 。
2.水浴加热的优点是:(1)反应器受热均匀。
(2)适用于反应温度高于室温而低于100℃。
(3)可避免由于反应物沸点低受热时未参加反应即脱离反应混合体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学案(鲁科版)第9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8讲醛酮羧酸酯酰胺

第58讲 醛、酮、羧酸、酯、酰胺[复习目标] 1.掌握醛、酮、羧酸、酯、酰胺典型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醛、酮、羧酸、酯之间的转化以及合成方法。
考点一 醛、酮1.醛、酮的概述 (1)醛、酮的概念物质 概念表示方法醛 由__________与________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酮________与两个________相连的化合物(2)醛的分类醛⎩⎪⎨⎪⎧按 ⎩⎨⎧脂肪醛⎩⎪⎨⎪⎧饱和脂肪醛不饱和脂肪醛芳香醛按 ⎩⎪⎨⎪⎧一元醛(甲醛、乙醛、苯甲醛)二元醛(乙二醛)……(3)饱和一元醛的通式:____________,饱和一元酮的通式:____________。
2.几种重要的醛、酮物质主要物理性质用途甲醛(蚁醛) (HCHO)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性能化工原料,制作生物标本乙醛(CH 3CHO)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______,能与______等互溶化工原料苯甲醛有苦杏仁气味的液体,俗称苦制造染料、香料及药物的重要()杏仁油原料丙酮() 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能与______等互溶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思考 小分子的醛、酮均易溶于水,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醛类的化学性质(1)醛类的氧化反应(以乙醛为例)①银镜反应:CH 3CHO +2[Ag(NH 3)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CH 3CHO +2Cu(OH)2+NaOH ――→△________________。
(2)醛、酮的还原反应(催化加氢)+H 2―――――→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有机化学 第2讲

第2讲烃复习目标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能描述和分析各类烃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了解烃类物质的重要应用。
考点一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一、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二、典型代表物的组成与结构名称甲烷(CH 4)乙烯(C 2H 4)乙炔(C 2H 2)空间结构01正四面体形02平面形H—C≡C—H03直线形键角109°28′120°180°碳原子杂化方式sp 3sp 2sp 碳原子成键类型σ键σ键和π键σ键和π键三、脂肪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常温下01≤4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状态过渡到02液态、固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03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沸点多,沸点04越低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05小水溶性均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烷烃的取代反应①取代反应:有机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②烷烃的卤代反应。
如甲烷和氯气生成一氯甲烷:06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
a .反应条件:07光照。
b .无机试剂:08卤素单质。
c .产物特点:09多种卤代烃混合物+HX(X 为卤素原子)。
d .量的关系:取代1mol 氢原子,消耗101mol 卤素单质。
(3)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4)烯烃、炔烃的加聚反应①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20n 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
②乙炔的加聚反应方程式:21n CH ≡CH――――→催化剂CH===CH 。
③1,3丁二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22n CH 2===CH —CH===CH 2――――→催化剂CH 2—CH===CH —CH2。
四、脂肪烃的来源和用途脂肪烃来源用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矿坑道气燃料、化工原料乙烯工业:01石油裂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果实、化工原料实验室:02乙炔实验室:CaC 2+2H 2O ―→Ca(OH)2+CH≡CH ↑切割、焊接金属、化工原料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1)1mol CH 4和1mol Cl 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只有CH 3C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实验复习》李仕才学习内容:1.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2.常见有机物的制备;3.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4.有机物的鉴定。
一.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常用方法:、、、。
Ⅰ.洗气法: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气体,洗涤剂必须只能吸收杂质气体。
练习1.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常混有H2S,乙烯中常混有SO2等,为了提纯乙炔和乙烯,通常可将其通入盛有的洗气瓶以除去H2S,SO2。
练习2.要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或乙炔,可将其通入盛有的洗气瓶。
Ⅱ.(洗涤)分液法:用于除去某些液体中的杂质(分液前要加入某种试剂使之分层)。
练习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洗涤后再分液。
练习4.苯中少量的甲苯或二甲苯等均可用洗涤后再分液来除去。
练习5.苯中少量的苯酚、溴苯中溶有的少量溴均可用洗涤后再分液来除去。
Ⅲ.蒸馏法:用于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提纯或分离,蒸馏前,有时需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的一成分转化成难挥发的物质。
(沸点相差30℃以上)练习6.乙醇中的水,乙醇中的乙酸都可以在其中加入足量的,再将其蒸馏来除去。
练习7.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足量的溶液中和后再蒸馏出苯。
Ⅳ. 重结晶:利用杂质和被提纯物在某溶剂中溶解度的分离方法。
操作步骤:、、。
原则:溶剂的选择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容易除去②被提纯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或“小”)。
如:苯甲酸和溶解度很小的杂质,选择做溶剂来分离。
练习8.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 乙酸乙醋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B 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C 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D 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二.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冷凝实验原理条件注意事项回流制乙烯制乙炔制溴苯三.水浴加热小结:1.中学化学实验水浴加热:(1) (2) (3)(4) (5) 。
2.水浴加热的优点是:(1)反应器受热均匀。
(2)适用于反应温度高于室温而低于100℃。
(3)可避免由于反应物沸点低受热时未参加反应即脱离反应混合体系。
四.温度计使用小结:①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ⅰ、制乙烯;ⅱ、制硝基苯;ⅲ、石油蒸馏。
五.长导管作用小结①冷凝回流作用的是:②冷凝不回流作用的是:六.有机物的鉴定:1.卤代烃中卤原子的鉴定:ⅰ、步骤(含试剂):ⅱ、现象:ⅲ、结论:2、酚羟基的鉴定:ⅰ、试剂:ⅱ、现象:ⅲ、结论:3、醛基的鉴定:ⅰ、试剂:ⅱ、现象:ⅲ、结论:4、酯类的鉴定:ⅰ、试剂:ⅱ、现象:ⅲ、结论:《有机化学实验复习》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是A 制乙烯B 制溴苯C 制硝基苯D 石油分馏2.实验室里做下列实验需要使用温度计,而且温度计的水银泡在实验中不与任何液体接触的是A 制取硝基苯B 由乙醇制乙烯C 石油的分馏D 由永久硬水制软水3.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A 苯的硝化B 乙酸乙酯的水解C乙醇与浓硫酸作用制乙醚 D 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4.在实验室里进行下列实验,需用水浴加热的是①银镜反应②酯的水解③制取硝基苯④制取酚醛树脂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④D ①②③④5.实验室里制取下列有机物时,需要同时采用①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②用水浴加热③用直立玻璃管冷凝回流,所制取的有机物是A 乙烯B硝基苯 C 纤维素硝酸酯 D 酚醛树脂6.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和物是A 溴和四氯化碳B 苯和溴苯C 汽油和苯D硝基苯和水7.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丙三醇和乙二醇 B 溴苯和水C 1,1,2,2-四溴乙烷和水D甲苯和对二甲苯8.实验室里用苯与溴反应制取溴苯,反应后将所得液体倒入水中,分层后水底褐色的液体是A 溴苯B 溶有溴的苯C溶有溴的溴苯 D 氢溴酸9.为了证明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正确的操作是A 滴入石蕊试液B 加入金属钠C 加入银氨溶液(微热)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蒸馏,在馏出物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10.下列制备实验一定会失败的是A 将冰醋酸、乙醇和浓硫酸混和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乙醇和3mol/L的硫酸按体积比1︰3混和共热至170℃制乙烯C将醋酸钠晶体(NaAc·3H2O)和碱石灰混和均匀加热制取甲烷D 用苯、液溴和还原铁粉制溴苯11.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①将醋酸钠晶体与碱石灰混和加热来制取甲烷②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来制取乙烯③在电石中加水制取乙炔④苯、浓溴水和铁粉混和,反应后可制得溴苯A 只有②B 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④ D 只有②④12.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 用含结晶水的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甲烷气体B 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13.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①将醋酸钠晶体与碱石灰混和加热来制取甲烷②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来制取乙烯③在电石中加水制取乙炔④苯、浓溴水和铁粉混和,反应后可制得溴苯A 只有②B 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④ D 只有②④14.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 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C 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1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在相对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以配制氢氧化铜B 在稀氨水中逐渐加入稀的硝酸银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C 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D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的存在下进行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的存在1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取加热到亮棕色的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加热,若有红色沉淀,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B 利用能否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来鉴别乙酸和硝酸C利用FeCl3溶液鉴别苯酚溶液和甲酸溶液D利用银氨溶液来鉴别蔗糖与麦芽糖9 10 11 12 13 14 15 16二.选择填空题17.请按下列图示程序分离苯、苯酚和苯甲酸的混合物,在()内填物质名称,[]内填操作名称。
(已知苯甲酸不溶于水)①()②()③()④()⑤()⑥[ ]⑦[ ]⑧[ ]18.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中:(1)所用主要仪器有。
(2)冷凝管里水的流向与蒸气的流向(填“相同”或“相反”)。
(3)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位置,以测定温度。
而制乙烯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位置,以测定的温度。
(4)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19.实验室里制取①溴乙烷②乙酸③乙酸乙酯都可用下图中的发生装置:(1)收集时,使用甲装置(2)收集时,使用乙装置(3)收集时,使用丙装置20.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 78.5 118 77.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较多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和浓硫酸,B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试回答:(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B中球型管的两个作用是、。
若反应前向B中溶液滴加几滴酚酞,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结束后B中的现象是。
(3)从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过滤分离出;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 五氧化二磷B 碱石灰C 无水硫酸钠D 生石灰21.现有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从乙酸乙酯中回收乙醇和乙酸,重新加以利用。
请根据给出实验数据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参考数据: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酸钠熔点(℃)-117.3 16.7 -83.6 324沸点(℃)78.4 118 77.1实验仪器:250ml蒸馏烧瓶、400ml烧杯、250ml烧杯、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温度计、玻璃棒、酒精灯和其它支撑仪器。
试剂:1mol·L-1NaOH溶液、18.4mol·L-1浓H2SO4(1)组装好蒸馏装置后,应首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应在蒸馏烧瓶的。
A 瓶口处B 支管口处C 蒸馏液中(3)蒸馏前,须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作用是 .(4)蒸馏前,在烧瓶的溶液中要加入1mol·L-1NaOH溶液,并使溶液的pH=10,它的作用是,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缓缓加热蒸馏烧瓶,待温度升至78.4℃时,收集得到乙醇溶液。
若要用此乙醇溶液制取无水乙醇,应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6)某同学欲利用分离出乙醇后的溶液制取乙酸,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最后蒸馏烧瓶中残留溶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22.实验室用下图中所示装置进行苯与溴反应的实验(1)由分液漏斗往烧瓶中滴加苯与溴的混合液时,反应十分剧烈,放出热量,可明显观察到烧瓶中充满了色气体。
(2)若装置中缺洗气瓶,则烧杯中产生的现象无法说明苯与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其理由是(3)实验完毕,关闭K,由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NaOH溶液,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①。
②23.今有化合物甲:乙:丙:(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别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别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1-丙醇的沸点为97℃,乙酸的沸点为118℃。
今有1-丙醇和乙酸的无水混合物,某同学拟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开。
仪器和用品: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火柴、石棉网、蒸馏烧瓶、单孔塞、温度计、尾接管、锥形瓶方案Ⅰ:直接蒸馏方案Ⅱ:按如下方法蒸馏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混合物加入到蒸馏烧瓶中,并加入适量的试剂a。
③加热到97℃,并收集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