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_氨、硝酸和硫酸ppt

合集下载

【课件】4.4.1、4.4.2 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课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4.4.1、4.4.2 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课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解:(1)对数函数 y=log2x, 因为它的底数 2>1, 所以它在(0,+∞)上是增函数. 又 3.4<8.5,于是 log23.4<log28.5. (2)对数函数 y=log0.3x, 因为它的底数 0<0.3<1, 所以它在(0,+∞)上是减函数. 又 1.8<2.7,于是 log0.31.8>log0.32.7.
1.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注意点 (1)比较两个同底数的对数大小首先要根据对数的底数来判断对 数函数的单调性,然后比较真数大小,再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判 断两个对数值的大小.
(2)底数中含有参数时,需要对底数进行讨论. (3)对于不同底的对数,可以估算范围,如 log22<log23<log24,即 1<log23<2,从而借助中间值比较大小. 2.求 y=logaf(x)型函数的值域的注意点 (1)先求定义域,进而确定 f(x)的取值范围; (2)利用对数函数 y=logax 的单调性求出 logaf(x)的取值范围.
x∈[1,+∞)时,y∈ 的特点
_[_0_,__+__∞_)__
x∈[1,+∞)时,y∈_(_-__∞_,__0_]_
对称性 函数 y=logax 与 y= x 的图象关于_x_轴__对称
预习验收 衔接课堂
1.下列函数是对数函数的是( D ) A.y=2+log3x B.y=loga(2a)(a>0,且 a≠1) C.y=logax2(a>0,且 a≠1) D.y=ln x
2.函数 y=lgxx-+11的定义域是( C ) A.(-1,+∞) B.[-1,+∞) C.(-1,1)∪(1,+∞) D.[-1,1)∪(1,+∞)
3.已知 f(x)=log3x,则 f 95+f(15)=_3_. 4.若函数 f(x)=loga(2x-3)(a>0,且 a≠1)的图象恒过定点 P,则 P 点的坐标是__(2_,_0_)_.

4.4.1二项式定理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4.1二项式定理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 通项公式:
Tk 1 C nk a n k b k . 是展开式的第k+1项.
3. 二项式系数:
C ,C ,C , ,C , ,C .注意: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区别.
0
n
1
n
2
n
k
n
n
n
作业布置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及课后作业
3、预习下节内容并完成导学案
(4)定理中a,b仅仅是一种符号,它可以是任意的数与式子,只要是两项
相加的n次幂,就能运用二项式定理展开
在二项式定理中,若设a=1, b=x,则得到公式
在上式中,令x=1,则有:
典型例题
1 6
例1 求 ( x ) 的展开式 .
x
分式或者根式,一
般要化成指数幂的
形式
1
分析:只需把a x, b ,即b x 1 , n 6代入二项式定理中
x
解:根据二项式定理,可得
1 6
1 6
(x ) (x x )
x
C60 x 6 C61 x 5 x 1 C62 x 4 x 2 C63 x 3 x 3 C64 x 2 x 4 C65 xx 5 C66 x 6
x 6 6 x 4 15 x 2 20 15 x 2 6 x 4 x 6 .
k
n
(3)式中的
叫作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k+1项:
Tk 1
二项展开式特征:
(1)项数:共有n+1项,比指数n多1.
(2)次数:各项的次数均为n;
字母a的次数按降幂排列,由n递减到0 ,
字母b的次数按升幂排列,由0递增到n .

4.4.1氨讲解

4.4.1氨讲解

一、氨
氨的工业合成: N2 + 3H2 氮的固定: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1)概念:课本P97
自然固氮
雷电作用
(2)途径
人工固氮
生物固氮(根瘤菌固氮) 工业合成 人工仿生物固氮
哈伯(1868—1930),德国化学家, 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1918年哈
伯由于对合成氨研究作出过重大
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思考】
如何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NH4+的检验:
• 向某溶液中加入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 并加热,若有气体放出,并且该气体能 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 溶液中含有NH4+。
氨的用途:
制尿素
制化肥
制硝酸
氨的用途
制纯碱
做致冷剂
• 作业: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记化学方程式 2. 《分层训练》P137:1;2;6
B)
A.AgNO3
C.BaCl2
B.NaOH
D.Ba(OH)2
8、在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浓度 没有明显减少的是( A. NO3B.HCO3)A C.Cu2+ D. NH4+
• 3、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 2NH4Cl+Ca(OH) CaCl2 + 2H2O + 2 2NH ↑ 3 (2)试剂:氯化铵晶体、Ca(OH) 固浓氨水加固体CaO
氨的工业合成: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哈伯(1868—1930),德国化学家, 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1918年哈
伯由于对合成氨研究作出过重大
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18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18张PPT)
学习目标:
1.血液的组成成分;
2.组成血液的各成分具有什
么作用。
自主学习:范围:50—54页上 时间:8—10分钟
要求:先通读课本后解决问题(在课本画出问题的答案)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运输主要靠 运 送到组织细胞。 2.血液是由什么构成的?功能有? 3.血浆的特点是?成分有?功能是? 4.红细胞的结构特点是?功能是? 5.白细胞的结构特点是?功能是? 6.血小板的结构特点是?功能是?
C DNA来自于血液成分的(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 20XX年中国足球队终于夺得了世界杯冠军,你 正好是国足教练,记者采访你成功的原因,你说 这次夺冠得益于选择了昆明作为集训地,记者不 解,你微笑着解释……
• 提示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
相比,空气中____氧___气的含量较少,在
B 2.验血报告单中的RBC是指( )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 D 动止血,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液成分是是( )
A.血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反馈提高:
电镜下的白细胞
3.人的急性阑尾炎验血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血液
B 中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4.“亲子鉴定”需要从血液中提取DNA,那么
4.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合作探究(二):
4.红细胞有何特点使其能运输氧?
5.若体内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呢?
6.某人白细胞数目明显偏高,你认为可能是 什么原因?
7.血小板过少会有什么危害?
合作探究(二): 张×× 男
解读血液化验单
正常参考值

高中化学_4.4.1《氨》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化学_4.4.1《氨》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一)
氮的固定(fixation of nitrogen):
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氮 自然固氮 的 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 固 定 人工固氮: 合成氨
一、氨(NH3): 1.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状态: 气体 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小 水溶性:极易溶于水(1:700)
打开止水夹, 轻轻挤压胶头滴 管,使少量的水 进入烧瓶。观察 并描述现象。 NH3 水
酚酞
【实验现象】 :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 瓶中,形成红色的 喷泉。 ——“喷泉实验”
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②引发“喷泉”实验 ③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
NH3· H2O=== NH3↑+H2O

【探究实验】:
往烧杯中加 2-3 滴浓盐酸 , 在烧杯上盖上滤纸 ,在滤纸 中间加上 2-3 滴浓氨水。用激 光笔从侧面照射。 现象:烧杯中产生大量的白 烟,有丁达尔现象。
⑵氨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

2.氨气的化学性质: ⑴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一水合氨
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与水结合, 形成一水合氨(NH3· H2O)。
NH3· 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 和OH ,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NH3· H2O
NH3+H2O
+
NH4
NH3· H2O
++OH-

高中化学 4.4.1氨和铵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4.1氨和铵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 干就成防火布了。如果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去点,会发现 点不着,却会冒出白色的烟雾。你知道这其中所隐含的化学原理吗?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了解铵盐的性质及 NH+ 4 的检验方法。
②烧瓶不干燥 ③NH3 未充满烧瓶 ④塞子未塞紧 ⑤由胶头滴管挤入烧瓶内的水太少等。 b.有些气体虽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能与某种溶液反应,从而 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实验反思:形成喷泉一定是形成内外压强差,只要具有了合 适的压强差都会形成喷泉。 c.烧瓶干燥气密好,气体充满切记牢。 挤压胶头要迅速,红色喷泉多妖娆。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
急剧下降,因此常被用作制冷剂。 (4)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喷泉实验
实验 装置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 NH3,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事先吸有 实验 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滴有酚酞的盛水
步骤 烧杯中,打开橡胶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上的胶头,使少量水
【答案】 B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
属于自然界氮的固定。( √ ) (2)氨气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 × ) (3)NH3 和 HCl 可以共存于同一个容器中。( × ) (4)氨和铵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氨和铵盐都是电解质。( × )
4NO+6H2O。
4.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与碱反应加热时放出氨气 。
写出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 +HCl↑、NH4HCO3==△===NH3↑+H2O↑+CO2↑。

4.4.1《氨》教学课件

4.4.1《氨》教学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
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 能与酸反应 A.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练习
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B )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3.铵盐
(2)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NO3+ NaOH (NH4) 2SO4 +2NaOH
NaNO3 + NH3 + H2O Na2SO4+ 2NH3 + 2H2O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4.氨的用途
制铵盐 制硝酸 制医用稀氨水 用作制冷剂
上一页
下一页
制纤维、塑料、染料 氨 制纯碱
NH3 + H2O
上一页
思考交流:氨水中含有哪些粒子?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1.氨的性质
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上一页
NH3 + HClNH4Cl来自下一页新知讲解 一、氨
1.氨的性质
化学性质 (3)与氧气的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
催化剂
4NH3 + 5O2
4NO + 6H2O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2.氨的实验室制法
思考与交流
(1)多余的氨气如何处理?
(2)能否用浓H2SO4干燥氨气? (3)为什么不直接用NaOH和NH4Cl反应? (4)如何用浓氨水、NaOH或碱石灰制取少量NH3?

《氨》必修一PPT课件(第4.4.1课时)

《氨》必修一PPT课件(第4.4.1课时)
高一化学精品课程(人教版)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硫酸 硝酸
第1课时 氨 授课讲师:XXX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学习的目标 02 氨的性质 03 氨的化合物 04 实训与提升
学习的目标
01
PART ONE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氨气及喷泉实验,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具有证据推理的素养。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氨气的化学性质。 3、能够由实验得到的证据推理出氨水所含的微粒,将宏观现象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 4、能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了解含氮化合物通过氧化还 原反应相互转化。
N2+3H2
催化剂
2NH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办公资源 Nhomakorabea品系列课程
四、NH3的制法 2、NH3的实验室制法
(1)装置: 固+固加热型 (类似于氧气的制取装置) (2)试剂: 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 (3)原理: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三、NH3与氧气的反应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氨的催化氧化(接触氧化)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红热的铂丝
NH3
O2
无色气体
余气吸收
红棕色气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四、NH3的制法
1、NH3的工业制法
高温、高压
一、物理性质
如右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 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 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有水的烧杯里(预 先在水里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橡皮管 上的止水夹,观察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气体的纯度高; c.烧瓶必须干燥。
(2)含水的胶头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引发水上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试一试
若实验室只有单孔塞,能否用上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如能,应如何引发喷泉? (3)若VL烧瓶充满标况下的氨气,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 1 整个烧瓶,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2.4 mol/L 。
喷泉实验
3、从上述实验来看,溶液都不能完全充满烧瓶,为什么? 收集到的氨气中混有空气 4、若不考虑水柱的压力,实验完毕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仍为1/22.4 mol/L? 仍为1/22.4 mol/L
(4)滴有酚酞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什么?
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2、化学性质
(1)氨跟水的反应
NH3 + H2O
NH3· H2O
NH3· H2O
NH3 ↑ + H2O
NH4
+
+ OH-
氨水的成份: 分子 :NH3· H2O NH3 H2O
4. 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溶液中不含铵根离子的是( D ) A. 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后, 呈红色
B. 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后, 呈红色
C. 将溶液在试管中加热至沸腾, 试管口放置的红色石蕊
试纸不变色
D. 将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加热至沸腾, 试管口放置
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如图所示,在一盛有蒸馏水的 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小球不 会被酸碱腐蚀),当向烧杯中不 断通入氨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二、铵盐及其性质
(1)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晶体,没有熔化就直接变成气 体,气体在试管上方又变成氯化铵晶体,这个变化是升
离子: NH4+
OH-
H+(极少量)
在氨水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时,以NH3为溶质。
氨水的密度 ρ 小于1g/cm3,ω 越大,ρ 越小。
氨水与液氨
名 称
形 成 物质分类 微粒种类
氨 水
氨气溶于水
液 氨
氨气降温加压液化
混合物
H2O、NH3 、NH3·H2O NH4+ OHH+
纯净物(非电解质)
△ —— NaCl + NH3↑ + H2O NH4Cl + NaOH ——
①实质: NH+ 4 +OH
NH3 · H2 O NH3 ↑+H2O
NH3 · H2O
②鉴别: NH4+
样品
强碱 △
湿润 气体 红色石蕊 蓝色
铵根离子的检验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NH4Cl+Ca(OH)2 ·
Δ
3NO2+H2O ==== 2HNO3+NO NH3+HNO3 ===== NH4NO3
3.氨的用途
铵盐
硝酸 纯碱
用稀氨水治疗 蚊虫叮咬
NH3
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消除 二氧化氮 的污染
吸收硫酸 生产中的 二氧化硫
致冷剂
通过今天的学习,若当你遇到氨气泄漏事故,你将如何应 对? 在遇到氨气泄漏时,应该马上疏散到室外,最好到开阔地 带,并站在上风头。 在撤离时,最好准备一块湿毛巾捂住嘴巴。 如果是在距离水面比较近的地方,就尽量跑到水边,因 为氨气易溶于水。
NH3
氨能否与酸反应?
(2)氨跟酸的反应 NH3+HCl ===== NH4Cl (现象:白烟) NH3+HNO3 ==== NH4NO3 (现象:白烟) 2NH3+H2SO4 = (NH4)2SO4 NH3+H+=NH4+(与酸反应的本质)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Al3 + +3NH3+3H2O ==== Al(OH)3↓+3NH4+
3.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氨水呈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4.下列反应适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C ) A.氯化铵溶液和烧碱溶液共热 B.氯化铵固体和烧碱固体共热 C.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固体共热 D.碳酸氢铵固体和消石灰固体共热
(4)氨跟氧气反应
玻璃棒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
空气
铂丝 浓氨水
把烧红了的铂丝插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不接 触溶液)观察到悬在液面上的铂丝更加红亮,同时有 红棕色气体生成,并有白色烟雾产生,试解释原因。
4NH3+5O2 ==== 4NO+6H2O

催化剂
反应放热,铂丝维持红热 2NO+O2 ==== 2NO2 生成红棕色气体 形成白雾 形成白烟
第四节
氨、硝酸和硫酸
第1课时 氨
1、了解氨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了解铵盐的性质及铵根的检验。

1918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因 为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 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再次 垂青于与合成氨有关的研究。
哈尔滨氨气泄漏数百人紧急疏散
NH4 Cl
NH3 · H 2O
NH3
NO
1.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C ) A.很易液化 C.极易溶于水 B.比空气轻 D.能跟水起反应
2.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B )
A.通常情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2007年9月17日10时40分许,在南岗区学府路287号附
近,一冷冻厂内的供液管出现漏点,致使部分氨气泄漏,
厂内工人及附近群众数百人被疏散,11时许,记者赶到事 故发生现场,进入厂区后,一股浓烈的气味扑鼻而来,让 人感到呼吸困难,记者的双眼被熏得泪流不止。 从这则新闻可知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一、氨
华过程吗?
(A)受热易分解
①稳定、挥发性酸的铵盐
△ —— NH4Cl —— HCl ↑ +NH3↑ —— NH4Cl) (HCl +NH3 —— ②不稳定性酸的铵盐 △ —— NH4HCO3 ——H2O +CO2 ↑ +NH3↑
(B)铵盐与碱的反应 △ —— Na2SO4 +2NH3↑+2H2O (NH4)2SO4 + 2NaOH ——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
于水(1∶700)。 实验——氨气的喷泉实验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瓶内外形成较大 的压强差;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
1、形成喷泉的原理? 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 2、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a.装置的气密性好;
CaCl2 + 2NH3↑ +2H2O
(2)反应装置
注意事项 ①验满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蘸浓盐酸的玻璃棒 ②干燥剂 碱石灰(NaOH+CaO), 不可用浓硫酸、P2O5和CaCl2 ③简单方法制氨气: 碱石灰 浓氨水 或△ 氨气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思考简单描述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的用途 氨气的化学性质 铵盐及其性质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