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二)

合集下载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十二套密卷 第02卷 中国近代史综合卷

第二卷中国近代史综合卷(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

这说明A. 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B. 闭关锁国政策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D. 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答案】A【解析】B,C不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史实,故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择A,既能说明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未予以颁布,也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颁发各省的史实。

25.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

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图1 图2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解析】①从图一到图二商业广告不一定是革命党人所为,武昌起义宣传阵地应该是《民报》;②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月,与材料时间不相符合;③④都是反映出这场革命浪潮所代表的民主共和已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6.1926年6月,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特别提到,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重视城市但忽略了农村。

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

这反映毛泽东A.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B. 认为革命的重心应转移至农村C. 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D. 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解析】A.1927年的南昌起义是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武装的开端,故不选A。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含答案

专题二综合练习(近代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

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

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发展。

从材料“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体现了人文思想的发展。

故选C项。

2.(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L·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一书中说:“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

”该材料主要强调()A.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B.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C.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D.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发轫于18世纪初期的启蒙运动,是一场重要的“思想革命”运动。

17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使人们意识到可以将“科学革命”的精神运用到人文社会领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

由材料可知科学深深地渗入到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社会科学的思想潮流都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原则。

故选A项。

3.(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高考冲刺试题)某一时期英国家庭逐渐抛弃了执行“直接代表社会”的职能,获得了执行“代表个人”的特殊职能,从一个功能多样的单位变成了相对单一的单位,使得家庭结构简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工厂普遍建立和发展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C.封建制度被彻底摧毁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概况:一、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二、中国近代化的两大历史任务:①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②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

经济近代化,即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

在生产力上: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五、中国政治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建国初三大政治民主制度、“文革”期间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重大发展等。

政治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发展到民主政治。

六、中国思想观念近代化的重大历程:(1)中国近代各阶级或阶级派别所在时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实践、作用与局限(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洪秀全、洪仁玕,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中共)。

(2)中国思想近代化特征:①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②认识不断深化(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③道路选择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走别人路到走自己路);④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七、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原因、特点、实质、影响、变化的表现、趋势。

1.原因:根本原因:的冲击。

政治:的推动,的推动,改革的影响。

思想:传播。

经济:和的发展2.特点:⑴与向有关。

⑵地域差距大、不平衡性(农村—城市,沿海—内地)⑶虽变化,但始终保持特色。

⑷中西合璧,土洋并存⑸变化随民主进程而不断加深3.实质:碰撞、融合。

4.趋势:封闭—开放、被动—主动、封建传统—近代化5.影响:⑴政治:有利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开展,促进的发展。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能力提升测试卷及答案 (二)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能力提升测试卷及答案 (二)

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

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

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D.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解析材料中的分割有利于不同氏族之间的文化交融,A项正确。

B项理解片面,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2.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答案 D3.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

”“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

”这折射出顾炎武()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解析理学和心学仍然强调孝悌忠信、政令教化,故A项错误;顾炎武重申儒学的本质,认为“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说明他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考证和辨伪,故C项错误;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4.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在种族观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故选B项。

答案 B5.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广东茂名一模)《逸周书》对于节气和物候的认识和记录已经成熟,如:“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

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

"先秦时期的节气观念发展源于( )A.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B.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C.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D.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先秦时期节气观念发展的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故选A项。

先秦时期节气观念的发展体现了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而不是“源于”,排除B项;先秦时期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制约农业经营活动,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诸子百家不一定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排除D项。

2.(2019·广东二模)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发展B.儒家影响的扩大C.贵族政治的衰落D.宗法制度的瓦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公为成王之臣,先秦与西汉以来史料对周公称呼从王到公的变化,反映出西汉以来,史书记载注重君臣称呼之别,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强调对周公称呼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贵族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影响下,注重君臣之别,体现不出宗法制的瓦解,排除D项.3.(2019·河北唐山一中冲刺)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答案B解析从统计表看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由官员子弟逐步放宽到庶人子弟,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庶人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因此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发展,故选B项。

天津市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综合能力训练2Word版含解析

天津市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综合能力训练2Word版含解析

综合能力训练(二)、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 )从学理层面探讨某一制度 采取了客观的标准,因而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 堪称 消极的民主化”。

这一制度应是( )A.宗法制度 B.郡县制度 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2•与下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A.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B.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C. 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D. 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3.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 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

该思潮( )A. 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 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D. 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A.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称这一制度由于行政官吏的任用 ,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D. 中共^一届三中全会5•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示意图。

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80□对苏联贸易粗临■对西方贸咼额嚅A•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断绝了关系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认可C•受西方遏制而实行一边倒”政策D. 对国际贸易缺乏协调和合作6•马克思曾指出:其实是罗马人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利……抽象人格的权利。

”罗马人的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

”这说明罗马法()A.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 保留了习惯法的特征D.蕴含着理性精神7.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8•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二)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二)

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8·江苏质量检测)“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

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

”材料所述的“这些人”应是( )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学派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答案 C解析材料中强调科学,崇拜理性,体现的是启蒙运动的特征,苏格拉底学派强调重视人,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故D项错误。

2.(2018·镇江二模)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主要经济部门的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使得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资产阶级更多参政答案 D解析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颁布《权利法案》是在1689年,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故C项错误;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到1831年,工矿建筑业的收入猛增,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他们的推动下,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故D项正确。

3.(2018·无锡二模)据史书记载,1801年,约克郡有70万人民,其中郡议员2人,城镇议员26人。

而康沃尔郡18.8万人却有郡议员2人和城镇议员42人。

1793年以后,不信国教者和天主教徒被允许参加投票,但不能当选议员。

这些现象表明英国( )A.尚未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B.迫切需要选举改革C.宗教歧视和迫害愈益严重D.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中人口多的约克郡议员名额居然比人口少的康沃尔郡议员名额少得多,而且信仰不同者不能当选议员,这说明选举改革迫在眉睫,故B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4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4讲 Word版含答案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前期(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

2.后期(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8·江苏质量检测)“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

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

”材料所述的“这些人”应是( )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学派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答案 C解析材料中强调科学,崇拜理性,体现的是启蒙运动的特征,苏格拉底学派强调重视人,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故D项错误。

2.(2018·镇江二模)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主要经济部门的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使得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资产阶级更多参政答案 D解析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颁布《权利法案》是在1689年,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故C项错误;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到1831年,工矿建筑业的收入猛增,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他们的推动下,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故D项正确。

3.(2018·无锡二模)据史书记载,1801年,约克郡有70万人民,其中郡议员2人,城镇议员26人。

而康沃尔郡18.8万人却有郡议员2人和城镇议员42人。

1793年以后,不信国教者和天主教徒被允许参加投票,但不能当选议员。

这些现象表明英国( )A.尚未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B.迫切需要选举改革C.宗教歧视和迫害愈益严重D.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中人口多的约克郡议员名额居然比人口少的康沃尔郡议员名额少得多,而且信仰不同者不能当选议员,这说明选举改革迫在眉睫,故B项正确。

4.(2018·盐城二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B.境内各邦拥有军政大权C.国家权力被普鲁士垄断D.政权采用了联邦体制答案 D解析到1871年德意志已经完成统一,而且材料也不能显示国家分裂的信息,故A项错误;尽管各邦拥有一定自治权,但是军政大权操纵在中央政府手中,而且中小邦联合以保障自己的权利,不足以说明它保留了军政大权,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普鲁士在各邦中占据独特地位,但是其权力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反映了联邦制的制衡原则,故C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是联邦体制,故D项正确。

5.(2018·南通一模)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自下而上的,由全国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但由于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而群众又信任苏维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政府,那是错误的。

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提出( )A.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C.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D.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答案 C解析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与材料中“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的背景相符,故C项正确。

6.(2018·南通全真模拟)为了鼓励人们投资,西方国家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这就打开了投资的闸门。

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家拥有十亿美元资产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D.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答案 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公司制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

7.(2018·扬州高三期末调研)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能解释;为什么行星不以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运行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地趋于落向地球。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若无“外力”作用便作匀速直线运动B.行星不“飞离”曾经被教会解释为是上帝的原因C.牛顿在解释行星不坠落的原因时发现了三大定律D.牛顿的解释影响了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及人类社会答案 C解析牛顿在解释行星不坠落的原因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项符合题意。

8.(2018·泰州二模)“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

科学工作开始动摇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

”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 )A.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B.生物进化论得到广泛传播C.经典力学体系已经形成D.启蒙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潮答案 A解析依据“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科学工作开始动摇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等可知,材料所述的历史时期是指文艺复兴时期,故A项正确。

9.(2018·南京高三学情调研)法国某位画家说:“景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

周边的光线和空气不停改变,景物的外表随之改变。

对我来说,周围的空气赋予了景物真实的价值。

”他曾在1872年绘制了两幅《紫丁香》,分别以晴天和阴天为背景,从而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色调。

与这一观点吻合的美术作品是( )答案 C解析“他曾在1872年绘制了两幅《紫丁香》,分别以晴天和阴天为背景,从而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色调”表明该作品的艺术风格是印象派,A项是《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故A项错误;B项是《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故B错误;C项是《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代表作,故C项正确;D项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立体派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

10.(2018·苏北四市二模)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C.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D.主动顺应世界潮流答案 B解析太平天国废除私营商业,恢复发展小农经济,不利于中国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政策具有空想性,社会习俗改革具有进步性,故B项正确;“圣库”制度违背了农民愿望,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违背了世界潮流,故D项错误。

11.(2018·常州高三期末)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

据表格信息,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1851~1874年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人口变化表省份1851年1874年安徽约3 760万不足1 460万江苏约4 430万不足2 000万浙江约3 000万不足1 100万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B.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C.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D.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答案 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1864年,从表格可看出,安徽、江苏、浙江人口都大量锐减,故A项正确。

12.(2018·南通全真模拟)下表是《近代中国电报业大事记表》(部分),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早期电报业的发展得益于国防建设B.中国已经普及了近代通讯方式C.清朝官员普遍赞同学习西方的技术D.电报业由华北地区扩展到全国答案 A解析由材料中的“福建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李鸿章主持架设大沽至天津及天津兵工厂至其衙门的电报线”及课本中为军事目的在台湾架设电报线可知早期电报业的发展主要是军事需要的推动,故A项正确。

13.(2018·常州高三期末)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答案 D解析康有为将孔子虚构出改制形象,且说自己的变法主张是继承孔子事业,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又很强大,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D项正确。

14.(2018·扬州二模)下表是中国近代部分年份进口商业分类比重表。

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年份机器及大工具器材、半制成品等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1893 0.6 7.8 13.0 78.61903 0.7 14.0 22.3 62.71910 1.5 16.0 17.0 65.4A.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进口商品是以生产资料为主C.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一定发展D.列强忙于战争刺激进口贸易答案 C解析材料显示的是“中国进口商品”信息,不能得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错误;表格中消费资料比重占比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1893~1910年”信息可知,统计数据包括甲午战争后的时期,1910年消费资料下降到82.4%,生产资料上升到17.5%,说明了甲午战争后国内工业有一定发展,故C项正确;列强忙于战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5.下列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道。

这说明( )中国《点石斋画报·日本《风俗画报·牙山大胜》成欢大激战之图》A.画报不能客观反映史事B.交战双方记载史事方式不同C.研究历史需要甄别史料D.史学研究不能复原历史真实答案 C解析画报能反映客观事实,但需要甄别,故A项错误;交战双方记载史事方式相同,立场不同,故B项错误;画报能反映客观事实,但需要甄别,故C项正确;史学研究可以复原历史真实,故D项错误。

16.(2018·镇江一模)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

”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C.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D.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答案 A解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与材料中“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逐步走向独裁复辟,着力维护民主共和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当时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材料中“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是民权主义,民权主义并未真正的落实,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