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语言创新技法分析
写作·设置悬念法

中考作文开头之设置悬念法【创新方法】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起首提出疑问,或是设置一个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的悬念,再在后文阐释,慢慢揭开疑团。
开头设置悬念,可以是情节方面的,可以是感情方面的,也可以是人物方面的。
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去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这样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让人思绪万千:作者先前肯定是在散步,什么样的奇景能让他把脚步留住,什么样的瑰丽能把他的心挽住,什么样的仙境能让他留下永久的惊叹,读者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
拟写方法主要有:1、设置问题,引出下文用问题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2、巧用省略号。
(该省略就省略)我们常常看电视剧或电影,往往为了情节的发展,剧中的某一个主人公快要死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说两话以后,没有说完就断气了……,这种手法在我们的写作时同样具有魅力。
且看,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吃酒,劈头就遇到掌柜讨帐,面兜里只有四个铜板,处境十分狼狈,却又不能不开口,“这……下次还清吧!”这句中一个间断,就把说话人的狼狈处境和状况活画出来了。
随后掌柜又逼问偷窃和断腿的事,孔乙己窘到极点,也慌到极点,本想说:跌断的。
可是不惯撒谎的读书人孔乙己只说出了三个这的两个这就结巴了,结果成了:跌断,跌,跌……。
这里运用省略号,创造出语言的情韵义,让人读后回味思索。
曹雪芹《红楼梦》写到: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
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
这里黛玉临终有满腹话儿要说,但是体力不支,欲说又止,而且只在“你好”二字上,这后面有多么丰富的潜台词,让人去品味。
初中作文指导策略及技法

初中作文指导策略及技法从事语文教学30 多年,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作文的指导教学,反思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得与失,把自己不成熟的一点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共勉。
1 重视积累打好基础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 (见闻感受)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
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
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2 新闻引路轻松入门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
“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初中作文教学大赛教学设计一等奖---作文语言出彩技法

作文语言出彩技巧林甸四中张振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语言出彩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修改、模仿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语言精彩的几种实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让语言“靓”起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感悟提升与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精导引标——认识语言精彩的重要性,明确探究目标。
1、(师)导语:大家听说拜伦吗?(生略)他是英国著名的诗人。
有一天他看见一位盲人在路边乞讨,身边挂着一个牌子写道:“自幼失明,沿街乞讨”(投影)。
可是他手上的那个破盒子却空空的。
于是,拜伦在他的牌子上写上了一句话:“”。
路人见后纷纷解囊。
谁知道拜伦写的什么?“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看不见”(投影)一句话激起了路人的同情心。
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魅力。
如果我们的作文也能以出彩的语言去表达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那么读者定会对你的文章一见钟情。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使自己平淡、甚至是空洞、俗套的语言变得精彩。
(板书课题:作文语言出彩技巧)2、(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一起诵读目标:投影)(1)掌握几种实用的语言出彩方法。
(2)运用写作技法使语言出彩。
二、技法探究——探究语言出彩的常用方法(指点迷津)师:我们来看一组句子?(生读句子)A小花在雨后的阳光下开放。
B淡紫色的花瓣吃力地张着,犹如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金黄的花蕊在阳光下微微颤抖,虽经历风雨的洗礼,但每一朵花儿都绽放着最美丽的微笑,望着蓝天。
引导:大家喜欢哪个句子?说说理由?(生回答略)师:两个句子的最大差异就是A句平淡的叙述,而B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描述变得生动形象。
如果我们的文章能偶用一下修辞手法,必会文采斐然。
(板书:运用修辞,文采斐然)1、语言出彩在运用修辞,文采斐然。
还记得《春》那篇文章吗?一起回忆下:开篇第一句怎么写的了?生回忆背诵。
突破樊篱 独辟新径——例谈中考作文选材创新的三种方法

修 改技 法: 根据上下文意 思 , 设计 过渡 句或 过 渡段, 承上启下, 遥相呼应 。
“ 合力” ; 围绕 人物的外貌 、 神态、 语 言、 动作 、 心理 等, 仔细进 行描 摹 ; 扣 住 人物 某个方面 的特征 , 准
确用词 , 真实 再现 ; 依据 人物 性格展 开描 写, 做 到
.技法一点, 技法讲 堂
J I F AJ I ANGT ANG ■■一
l
画面, 让我 流 连 》, 选 材也是 别具 一格 。人们 选 材 时, 大 都 习惯 选 那些 了不起 的英 雄 、 模 范 人物 , 可
是该 文 的作 者 选的 却是 最 底层 的 人物 , 表 现 出的 是 大美的画 面。小作 者把 目光投 向最 底层 的 “ 小人 物” ——夜 间卖烤红 薯的一对 老夫妻 , 表 现的却 是
一
篇 文章有没有 吸引力 , 在很大程 度上要看材
料 有没有新意 。 我们 写作时, 只有选择那 些过去没 有 出现过的新鲜材料 , 才能使读者耳 目一新。
2 O 1 4 年 江苏 省 南 通 市一 考 生 写的 《 这样 的
NE W WR I T I N G ●技法讲堂
◆禅恩悟语 ◆多一点忍耐, 就会少几次后悔。 少几次翻脸, 就多 几个台阶。 多几次听不见, 就少几次庸人 自 扰。 少撂几句狠话, 就多一些余地。
德 国 文学 大 师歌 德 曾说 过 :“ 题材 人 人看 得 见, 内容意 义经过 努力可 以把 握 , 而选材 角度对 大 多数 人来 说是 个秘密 。 ”因此 , 为文 者只有独具 慧 眼, 作 文才能独辟蹊径。 打个 比方, 选材 探寻 角度 , 好 比选 择道 路 。 一 般 来说 , 大 路顺 畅 , 直 道快 捷 , 当然 走 的人多。人
换角度以新取胜——如何开掘作文的创新视角

6技法一:物的视角物的视角,是指从人类之外的其他主体视角(如动物、植物等)切入来写作文。
这样来让美好的事物作自我展现,让丑陋的事物作自我表演,就强化了对生活的透视力度。
运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更加亲切,增添新鲜感,从而避俗出新,让平淡的题材顿添新意。
运用此法的成功关键在于实物主体的选择要多样化,要新奇独特,甚至出人意外,而且,越是出乎意外的实物主体,则越是新奇有趣,效果也愈好。
因此,要放开思路,善于联想,独辟蹊径,以便获得创意。
需要强调的是运用此法应设身处地地站在物的角度,进入物的角色来体悟这个世界,并作细致入微的描写,所有细节与口吻都要符合实物主体的身份、特点和眼光,避免机械地概念替换。
———如何开掘作文的创新视角(266605)山东省莱西市孙受中学王海燕换角度以新取胜佛经中有一句偈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
”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同。
写作时若能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视角,往往更容易使文章出新出彩。
下面就给你介绍几种方法:做乌龟,不做兔子———兔子资质的人容易骄傲,而骄傲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5200.07-081[美文示例]身为“水”家族的一员,我戴上了泪水的头衔。
奶奶告诉我:“泪水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家族里,你可以看到胜利者的喜悦,也可以看到失败者的痛苦;可以看到小孩的天真,可以看到父辈的仁慈。
”妈妈为我打扮好,轻轻地说:“你将成为一名登山者的眼泪,慢慢地去体会生命的绚丽吧!”我居住到登山者的眼圈已经许多日了,可他好像把我忘了,我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
遇到不开心的事,他也只是在日记上发泄。
祖奶奶说失落的人会流眼泪,他为什么这样与众不同呢?一直躲在家里锻炼的他,今天终于背上了行囊上路了。
一路上他暗暗对自己说:“我要活得精彩!”我不知道对一位登山者来说,怎样的人生才算得上精彩。
开始登山了。
这是一座崎岖险峻的高山。
一路上我见到了溪水、雨水,也看到了我们家族的好友———汗水。
在他的努力下,不少困难都踩在了脚下,登上半山腰,我眼前的地势更加险峻,不过景致也愈发壮观。
2023武汉中考作文解析

2023武汉中考作文解析2023武汉中考作文解析记叙性*的事件或议论性*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支撑的内容能具体呈现出题意所蕴含的事理逻辑,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
要将“规划人生应适合自己的特点”的内涵具体化。
“规划人生”,即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入生道路;“自己的特点”,即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理想追求、自身条件、生活环境等。
恰当的支撑必须呈现这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且通过具体的事例呈现出这两方面内容的内在事理逻辑。
如果规划的人生与自身的特点相吻合,就会成就好的人生,这是从正面恰当的支撑。
如果规划的人生与自身的特点相冲突,就会导致人生的失败,这是从反面恰当的支撑。
*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记叙文写人叙事是完整的,议论文的论证是全面的。
2.*的中心得到完整的表现。
主旨在文中是明晰的,观点是完整的。
3.*的思维过程是清晰的,段落排列有条理,表情达意很顺畅。
怎样才能使*结构完整?根据*的结构特点,力求在写作中做到:第一,掌握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
如记叙文可以采用“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的结构模式;议论文可以采用“引论一本论一结论”的模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都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第二,学会在文中使用过渡、照应等结构*的基本技法。
掌握几种常见的结构*的方法如起承转合式、引议联结式等。
要想在考场作文中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关键是平时写作时要多训练,只有平时写得多了,见识多了,考场才会运用自如。
概念+范文中考常用的创新结构有:日记连缀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书信体式等等。
(1)日记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尤其是日记体写作有利于丰富*的内容,对于平时写作水平欠佳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结构形式。
(2)镜头式,也叫剪辑式,有些材料并不新鲜,但一些聪明的考生能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
这样的*往往因结构新颖而平中显奇,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中考作文中就不乏这样的满分作文。
中考作文语言锤炼技法

o
有 的 同学在材 料 的叙述 中 . 言显得 枯燥 乏 语
高兴 。可 有几 个 同学 以为我是 抄 的 . 我 面前说 在
了 不 少 的 讽 刺 话 这 些 话 对 我 刺 激 很 大 . 增 添 更
味, 拉杂 冗长 。请看 :
我 是 男子汉 , 定要说 话 算数 ! 一 早晨 , 也跟 我
寝 室里 的 同学 一样 .一 听铃 声就 起床 。铺 床 、 刷
牙、 洗脸 等等 , 惊 弓之 鸟。晚 自习 , 也读 呀 写 像 我
呀 , 怎 么也 不 对味 。 可 词汇 、 法 , 有修 辞 , 都 语 还 我
感 到 生疏 。政 治 中的一 些 什 么“ 济 ” 越 背越 经 我
乱 , 有物理 问题 , 有很 多数 学课 … …我 想 , 还 还 还
眨 眼 间 就 会 炒 出一 则 “ 炸 新 闻 ” 给 你 侃 出一 段 爆 .
是侧 重 于语 言修 辞 。有 的 同学 写 文 章信 笔 涂鸦 。 很 不注 意推 敲语 言。其实 , 有些 句子 只要 稍微 “ 修
理 ” 下 。 可化 平庸 为神奇 。 一 就 请看 下 面一组 句子 :
中考作文语言锤炼技法中考作文语言锤炼技法湖北省巴东县雷家坪中学李良炜引子对于考试作文怎样才能取胜可以说众说纷纭
维普资讯
中考 作 文 语 言
锤 炼 技 法
●湖 北省 巴 东县 雷家坪 中学 李 良炜
> 【 > 引子 】
对于 考试作 文 , 怎样 才能 取胜 , 可以说 众说 纷纭 。 可是 , 万变不 离其 宗 : 颖 的素 新 材, 精巧 的构 思 , 高深 的立 意。这 些 都是取 胜的 必备 要素 , 这一 切 都要 以语 言作 为 但 载体 。语 言 虽然是形 式上 的 东西 , 如 果我 们的语 言苍 白 , 但 上述 一切 都会 黯 然 失色 。 因此 , 言的 锤炼 和创新 是极 其 重要 的 , 语 尤其在 中考 中更是如 此 。 么怎样锤 炼语 言 那
花开新枝压旧枝——考场高考作文创新技法例谈(上)

花开新枝压旧枝——考场作文创新技法例谈(上)写作教学1105 2323无论什么东西新的都总比旧的讨人喜欢,作文也一样。
写作对“新”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对新的作品倍加赞扬。
学生的作文中创新的作文人们往往都给予褒奖,考场作文中创新的作文当然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获得高分。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所以我们要尽力写出创新的作文,要千方百计地创新。
创新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我们在创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就会感到创新也不难。
现在这里简单介绍点中考作文创新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形式创新。
作文中我们写惯了常见的各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形式,所以这些常见的作文形式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很难得到好的分数。
因而,这几年其它的如日记体、书信体、短章体、童话、寓言、剧本、说明书、实验报告、诊断报告、报告会式、化学反应式、证明题式、广播播音稿、电视实录、网络论坛等各种形式的作文如雨后春笋曾出不穷。
翻开各类满分作文集,其中都少不了这样形式的作文,这充分说明了形式创新的优势。
形式创新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很醒目,容易在众多的试卷中脱颖而出。
形式上创新,内容上只要不差,总会得到高分的。
如2007年云南中考满分作文《“有效期限”大家谈》: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有效期限‛大家谈》栏目。
大家都知道,世间万物都有‚有效期限‛,花有它们的开放期,药品有它们的有效期等,但人的一生中又有哪些东西是有限的呢?下面,请观看我们的几段资料:一、青春:别浪费了它的价值记者来到一个退休老干部冢里。
.记者:老先生,请您说一下您认为最有限的东西。
老人(很深情):说到这呀,可能是青春吧。
回想起当年,我作为一个乡镇领导,生气蓬勃,敢闯敢干,确实领导乡亲们干了许多实事,把大家都领上了致富路,而现在。
唉!不幸喽,身子骨越来越差,还是有青春好,也奉劝各位青少年,别浪费了它的价值!二、自由:一旦失去了才会珍惜记者采访到了一个在狱的青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语言创新技法分析
1、新瓶装旧酒。
此法就是对旧的材料进行组装、修饰,作文就在有限的材料中出新出采,显出无限的意蕴。
示例:古代女子的生命是貂禅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子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
简析:文中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同学们都熟悉,巧妙的语言表达,充满诗请的议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其语言驾驭的能力。
2、褒词贬用。
示例: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
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
简析:一个霸气十足的国际警察形象跃然纸上。
3、巧借俗语。
示例: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
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马上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
简析:日常用语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用语巧妙,叫人拍案叫绝。
4、旧词新用。
示例: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简析:旧词新用,格调清新,意蕴深厚。
5、古诗词连用整句。
在文中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
示例: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十”;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排比式整句。
它主要通过修辞的方式来连缀展示。
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递进,增强了说服力,喧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
示例: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又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
不同的国度给了我们不同眼睛。
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成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
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
7、比喻式整句。
它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涵的语段。
示例: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8、假设式整句。
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相对整齐的句子。
主要通过“退一步,
进一步”的方式来完成假设命题的,通过推理、论证,达到自己的目的。
示例:试想,若爱迪生在失败了几次后便轻言放弃,电灯的发明不知将被向后推延多长时间,人类文明又怎能得到如此飞速发展?在工作学习上如此,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道不也是如此吗?蒲松龄七次赶考均榜上无名,而他并没有给自己唯一的答案,他选择了人生的另一答案,放下功名,铺开笔墨,这样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
一篇文章如果语言运用得好,内容也许就会妙笔生花: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生动活泼,写景状物绘声绘色。
有的同学们也许会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之功啊!”道理上是这样,但在考场上,我们倘若能熟练地掌握一些语言技巧,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运用修辞添魅力。
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
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运用排比,语句韵律和谐;运用夸张,内容不失幽默……这样,文章平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笔触。
作文时我们应当尽量发挥自身思维活跃、富有想像力的特点,学会把修辞恰到好处地引入文中。
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我们的家园》一文中,是这样描写地球的: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
绿荫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瀚无垠的大海,是她美丽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腾不息的血管。
一篇以《第一次海上观日落》为题的中考作文也有同样漂亮的文字:
“这,是一片银亮的海,仿佛一块巨大的宝石,又像一匹湛蓝的锦缎。
夕阳那已不太刺耳的金光倾泻下来,注入万顷碎金铺成一条注河。
那一道道金光的波痕,似一双双明亮而又调皮的眼睛,一眨一眨地闪着。
”
两段文字都大量地运用比喻,或热情洋溢地写出了森林大海和江河湖泊的美丽可爱,或形象地描绘出了日落时大海美丽而又与众不同的景观,这样和文字,既文采飞扬,情感充沛,自然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二、善用名言增文彩。
名言警句,经过了历代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
我们在写作时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
如写勤奋之类的文章时,可以引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谈理想时,可以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要颂扬人物的品质,你就可以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
在《春》一文中便有这样的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在这里,朱自清先生古为今用,生动地绘出了春风拂面时的柔和、飘逸和清新之感。
一位同学在作文《生命的宣言》一文中,巧妙地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巧妙地概写出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当鲁迅拿起笔杆“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灰白的长衫,那不屈的胡须中所揭示的一个伟大的灵魂,他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之路,他无负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命宣言,他在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努力中付出了诚信,得到了他应得的不朽的赞颂和敬仰。
三、巧用幽默出生气。
看电影,大家喜欢诙谐有趣的;同学之中,会调侃的最有“人气”。
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
许多佳作,往往写得意到笔随,甚至在稍稍闪出的那么一点点不正经里,文章顿然有了生气。
一位同学在考场作文《我有同学》一文中是就有这样妙趣横生的描写:
鱼二有一张早熟的脸,配上浓浓的胡子,老师见了他,以为是家长,于是赶紧点头哈腰;家长见了他,以为是老师,于是也赶紧点头哈腰。
基于这点,哥几个都尊称他为鱼二爷。
这段文字,以漫画的笔调勾画出了同学鱼二可笑的形象,尤其老师、家长为此闹出些笑话更是幽默。
这样的文字可以说是风趣中跳荡着一丝叛逆,幽默中蕴含一缕真情,捕捉住了浓郁
的生活气息。
中考作文《老姐笑话》一文中作者对姐姐的描写也有些夸张:
姐,不算漂亮,主要缘于那一脸的痘痘。
她每天对着镜子挤呀挤,时不时发几句感叹:“唉,老了,我老了!”虽说常言道“红颜易逝”,可姐不过才十六岁啊,她闹出来的笑话,这都是有史料考证的:一次,姐走在街上,卖小菜的大叔凑过来说:“大姐,买菜吗?”“买!买!买你个头!你怎么不叫我大妈?”老姐忿忿然的溜出了市场,留下一头雾水的大叔。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的确,文章用幽默式的语言写生活、诉真情,引人入胜。
四、活用歌词求情趣。
生活中,一些俗语、歌词、顺口溜等,都极富生活情趣。
我们灵活地把它们引进作文里,显得很有意思。
如写母子亲情的文章,开篇可以由《常回家看看》引出;写自己理想的文章,中间可以倾听一下《少年壮志不言愁》;写见义勇为的事迹,结尾时不妨来一曲气势磅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文字既新颖独特,又含蓄地表露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做到语言推陈出新,我们平时一定要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看报、多练笔。
作文时,还要积极尝试,大胆使用一些个性鲜明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等。
掌握了这些技法,你会写出充满情趣、充满生活气息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