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探讨

合集下载

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探讨摘要:在当前城市能源短缺,用地资源日趋紧张和整个社会提倡绿色节能,低碳减排的大环境下,建筑业以其庞大的能源消耗首当其冲,成为绿色节能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我国各地也都提出了相关的节能法规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与政策而求得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建筑节能之路。

那么东北严寒地区由于其较为极端的地理气候条件,本身的冬季室内采暖就要消耗掉大量的能源,还有城市建筑的大量建设所消耗掉的巨大的原材料都使得建筑节能,降低能源消耗迫在眉睫。

那么本文从严寒地区的区位条件出发,由气候,地质,节能政策等实际影响因素出发,通过节能理论分析总结事宜地区节能设计的策略,进而期望对于严寒地区的节能设计有所启示与帮助。

关键词:严寒地区、节能、设计策略前言建筑节能在城市能源短缺,用地资源日趋紧张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的大背景下已经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发达国家的能耗一般在总能耗的1/3左右。

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而加大以及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的比例将继续提高,最终接近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

根据近三十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一严寒地区建筑节能现状与相关节能政策1.1 严寒地区气候条件、地质及建筑能耗现状1.1.1气候条件那么根据建筑热工气候分区,其所说的严寒地区即为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多余或等于145天。

同时还更加细分了严寒地区A区与严寒地区B区。

其中属于严寒地区A区的代表城市有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安达、齐齐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

属于严寒地区B区的代表城市有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特、抚顺、大柴旦、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密、鞍山、张家口、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银川、丹东[1]。

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研究

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研究

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日益受到关注。

建筑围护体系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对于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研究,分析当前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为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围护体系的基本构成,阐述了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从材料选择、构造设计、热工性能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研究进展和创新技术,如外墙保温技术、节能窗户、高效隔热材料等,旨在推动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还关注了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分析了现有评价体系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合具体案例,本文总结了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实践经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寒冷地区的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主要基于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建筑设计学的理论,旨在通过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减少建筑的热损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热力学原理告诉我们,热量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

在寒冷地区,室外温度较低,如果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佳,室内的热量就会大量通过围护结构向室外流失,导致室内温度降低,增加能耗。

因此,节能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流失。

建筑设计学理论告诉我们,建筑的围护体系不仅仅是保温,还需要考虑通风、采光、遮阳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寒冷地区,冬季需要保温,夏季需要通风散热,这就需要在设计中找到平衡点。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 引言:寒冷的挑战与节能的意义哎呀,到了冬天,那种冷得直咬牙的感觉,大家是不是都熟悉呢?尤其是在那些严寒地区,像北方的雪原或者高山上的小镇,真是把人冻得连棉被都想变成床上的小屋了。

对这些地方的人来说,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可真是件大事。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冻得直打哆嗦,手脚都冰凉,房子里还要暖,能行吗?所以,节能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让大家在家里感受到温暖的怀抱。

2. 建筑设计的“暖”招2.1 保温隔热,做个“小暖炉”大家知道吗,保温隔热这两招,就像是为房子穿上了一层厚厚的毛衣。

在严寒的地区,这两者的重要性就像在寒冷的冬天穿羽绒服一样。

首先,我们要关注墙体的保温。

建筑外墙使用厚厚的保温材料,像是聚苯板或者岩棉板,可以有效地防止寒风从墙外钻进来,甚至连墙里的温度也能保持得更稳。

说白了,就是让屋子像个大暖炉,把外面的冷风隔绝在外面,屋子里自然就暖了。

2.2 窗户也要“上岗”,做个好帮手窗户的选择也不能马虎,像是选择双层中空玻璃,这样的窗户能有效阻止热量的流失。

其实,双层玻璃就像给窗户加了一层隐形的保温层,外面的寒风要想侵入进来,那可真不容易。

还有,窗户的密封条一定要严密,不然那冷风从缝隙里跑进来,你的暖气费就白花了。

窗户的质量和设计真的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能源利用的聪明“妙招”3.1 太阳能的“小聪明”太阳能这玩意儿在寒冷地区可是个大救星。

太阳能热水器就像个“太阳的小马仔”,白天通过太阳的能量加热水,到了晚上,你可就有热水用了。

虽然寒冷地区的日照时间短,但是高效的太阳能系统也能帮你解决不少暖水的问题。

还有,太阳能墙面加热系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太阳的热量给房间供暖,让你在冬天里也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3.2 地热供暖,暖暖的“土豪配置”地热供暖在寒冷地区可是个让人感动的好东西。

这种供暖方式就像是把房子的地面变成了一个大热水袋。

地热系统通过地下管道把温暖均匀地分布在地面上,脚下的温度暖洋洋的,不仅舒适,而且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严寒地区多层住宅外围护结构节能策略探索

严寒地区多层住宅外围护结构节能策略探索

严寒地区多层住宅外围护结构节能策略探索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根据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规范对住宅建筑的要求,结合工程经验,阐述多层住宅外围护结构(屋面、外墙和门窗等)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严寒地区;多层住宅;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本就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耗能大国,民用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源消耗量的40%左右。

严寒地区是指根据我国气候特征分布而划定的一个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该区域气候显著特征是:冬季严寒,最冷月日平均温度小于-10℃, 且持续时间长,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日子为180d 左右。

要提高建筑热工性能,满足广大寒冷地区住宅舒适度的要求,达到现阶段国家节能65%的目标,必须根据《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进行节能设计,并采取相应节能措施。

2. 外围护结构设计中的节能策略在冬季,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建筑必须保持获得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

当建筑的总得热量和总失热量达到平衡时,室温才能得以保持。

因此,对于建筑物来说,节能的有效途径是: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和有效利用太阳辐射热和建筑内部得热。

2.1 屋面的节能措施屋面的传热面积约占外表面积20%,严寒地区的屋面设计主要需考虑屋面保温,目前常用的保温屋面有:①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②架空型保温屋面;③保温、找坡结合型保温屋面;④倒置型保温屋面(外保温屋面)。

另外采用坡屋顶也是屋面保温的有效途径。

为满足节能65%目标的要求,当采暖居住建筑体型系数≤0.3时,屋面传热系数应为K=0.5W/m2·K;当建筑体型系数>0.3时,屋面传热系数为K=0.3W/m2·K。

2.1.1 憎水膨胀珍珠岩保温屋面在屋顶结构层上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刷冷底子油一遍,炉渣找坡,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180~280mm厚,SBS卷材防水层8~10mm厚。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引言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

节能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讨论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中应采取的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外立面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外立面的设计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1. 高效保温材料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墙体保温是十分重要的。

应选择高效保温材料来减少热量的传递,如聚苯板或岩棉板。

同时,墙体的保温材料应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保温效果。

2. 保温窗户和门窗户和门是建筑的热量流失的主要通道。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应选择具有较高保温性能的窗户和门。

双层或三层玻璃窗户以及密封良好的门是理想选择。

3. 外墙保温和保护层外墙保温和保护层是减少能源损耗的关键。

利用外墙保温和保护层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导和漏失。

热系统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热系统的设计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居住需求进行优化。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1. 采用高效供暖系统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高效供暖系统是必要的。

例如,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热系统的理想选择。

此外,应选择高效的锅炉和散热器,以减少能源消耗。

2. 控制室内温度在寒冷地区,过高的室内温度会浪费能源并增加暖气系统的负荷。

因此,应采用智能温控系统来精确控制室内温度,根据需求调整供暖系统的输出。

3. 可调节的供暖区域不同房间或区域的供暖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可调节的供暖区域是节能设计的一部分。

通过为不同区域提供可独立调节的供暖功能,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通风设计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能源消耗。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1. 自然通风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合理设置门窗的位置和朝向,确保通风良好,减少室内湿度。

2. 恰当的通风量通风量的大小应根据居住人数和房间面积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个房间应有足够的通风口和排气口。

浅谈严寒地区建筑围护部分的节能构造

浅谈严寒地区建筑围护部分的节能构造
混 凝 土 、膨 胀 珍 珠 岩 .膨 胀 蛭 石等 来 构 成墙 体 。 第一 种 做 法 墙体
在 严 寒 地 区应 用较 多 的 还 有 夹 芯 保 温 墙 体 .即 把 保 温 材 料 放 置在 墙 体 中 间 对 保 温 材料 的选 材 要 求不 高 .聚 苯 乙烯 玻璃 棉 、岩 棉 等 各 种材 料 均 可使 用 。但 要 求保 温 层 两 侧墙 体 之 间需 有 连 接 件 连 接 .构 造 较 复 杂 ,且 对 室 外 的 墙 体 的 防 渗 性 能 要 求 较 高 .否则 .雨 水渗 入 保 温 层 中 .潮 气 很难 散 发 出 去 ,而影 响 保 温 效 果 。外 墙 内 保温 是 将 保 温 隔热 材 料 放 在外 墙 内侧 的保 温 复 合 墙
材料 及做 法 。
该 区域 建 筑 必 须充 分 满 足冬 季 保 温 、防 冻 要 求 .夏 季 一般 不 考 虑 防 热 对 于 严 寒地 区建 筑 的 总得 热 包括 采 暖 设备 供 热 、太 阳辐 射 得 热 和建 筑 物 内部 得 热 。这 些 热 量 通过 墙 体 、屋 顶 门 窗 、楼 地 层这 些 围护 结 构 的传 热热 损 失约 占总数 7 0 %一 8 0 % .因此 严寒 地 区 建 筑 节能 的 关键 是 围 护部 分 的节 能 。 因此 在 严寒 地 区 建筑 的节 能
浅 谈 严 寒 地 区建 筑 围 护 部 分 的 节 能 构 造
口 辽宁建 筑职 业学 院 王丽红
■ 墨 ■
在能源资源和环境因素的 双重作用 下, 建筑节能问题作用突显。本文论述了 严寒地区 建筑围护部分节能技术的
应J } ] , 分别从墙 体 、屋 顶 、 门窗、楼地 层 等建筑 的各部 分阐述 了保温 方法 对不 同方 法进行 了比 较 ,给 出 了适 用结

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

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

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严寒地区的冬季气温极低,低温环境对建筑造成的能量损失和能源消耗非常高。

因此,为了减少能源的浪费并提高住宅的舒适性,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和优化设计是必要的。

首先,建筑的外立面应该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

在严寒地区,隔热层的安装非常重要。

选择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和硅酸盐等,以减少热量的传导。

此外,在外墙上设置保温层和空气层,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除了保温处理,采暖系统的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

住宅建筑应该使用高效的供暖设备和节能技术。

例如,采用地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在设施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的隔热、采暖和通风系统的耦合,为住宅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冬季太阳能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节能策略。

在严寒地区,通过合理布置和设计窗户和阳台,可以将太阳辐射引入室内,提高室内的温度,并减少用于供暖的能源消耗。

此外,可以在建筑的南墙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

另外,应该注意建筑的通风系统的设计。

在严寒地区,建筑的隔热层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避免湿度过高和空气污染。

采用热回收通风系统,可以利用排出来的热空气来加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合理安排建筑的通风孔和排气孔,也可以提高空气流通的效果。

最后,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还需要在室内设计方面进行考虑。

选择具有隔热性能和能源节约技术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如高效灯具、能源节约的电器设备和节水设计,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综上所述,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非常重要。

通过良好的保温处理、采暖系统的设计、太阳能利用、通风系统的优化以及室内设计的考量,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消耗,降低居民的能源支出,同时提高室内的舒适性。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节能策略,才能在严寒地区建造出高效且节能的住宅建筑。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引言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建筑的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些地区,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建筑的保温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的保温设计、采暖方式、建筑材料等方面,就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探讨。

二、建筑的保温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的保温设计是节能设计的重点。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的外墙保温,外墙应具备足够的保温性能,隔热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透湿性以及耐久性等因素。

同时,在保证保温性能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外墙的防水、抗风等功能。

此外,建筑的屋面、地板等部位也需要进行保温设计,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在保温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通风和换气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达到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采暖方式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是冬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采暖方式包括煤、天然气、电力等,但这些能源的使用对环境存在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节能设计中,需要考虑采用清洁能源进行采暖,比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

这些清洁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采暖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符合相关的节能要求,比如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四、建筑材料的选择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对节能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需要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比如聚苯板、岩棉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损失。

其次,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性能,尽量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环保建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建筑材料的耐久性也是考虑的重点,材料的使用寿命越长,就越减少使用新材料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五、室内空间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室内空间的设计也是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室内空间设计可以降低室内能量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采光、通风等因素,尽量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能源的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总体控制,局部加强”的措施,适当地提高北向、能耗较大及对室内热环境影响较大的部分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热舒适性。

关键词: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The Discussion on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for Building Envelop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evere Cold Zone
ZHOU Hong-tao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 Jilin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ute,13001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hods on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building envelope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evere cold zone, proposes the measures that ‘overall control, local reinforcement’, appropriately improve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rth, larg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art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that impacts on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o reduc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Keywords: severe cold zone;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ilding envelope;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是我国最早实施节能设计的建筑类型,围护结构是采暖建筑节能的最重要部分,是决定节能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现在我国北方大、中城市的居住建筑已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更加重要。

1. 现行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法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主要有:最小传热阻法、传热系数限值法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法等方法。

1.1最小传热阻法
是以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t]为控制指标,计算外围护结构的热阻,按照允许温差设计的围护结构,其内表面温度不会太低,一般可保证不会产生结露现象,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分的冷辐射,同时热损失也不会太多。

但是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在严寒地区已无法满足现行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已较少使用。

1.2传热系数限值法
在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建筑各部位的传热系数限值,以及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限值等要求。

新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各项热工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即认为该建筑符合节能设计标准。

1.3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法
是以建筑耗热量指标为判断依据。

当建筑的某一部分的热工性能差一些时,可以通过提高另一部分的热工性能来弥补。

一般是当形体系数或窗墙面积比不满足标准要求时,进行权衡判断。

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传热系数的限值只是以外墙、外窗、屋面等围护结构类型进行区分,没有考虑朝向、位置以及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权衡判断计算时充分考虑了不同朝向太阳辐射的影响,但只强调整体的耗热量,对于一些对室内热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部位没有特别考虑,因此在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时细部的精细设计,对降低能耗及提高室内热舒适性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2. 不同朝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探讨
2.1不同朝向外墙
由于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致使各朝向外墙外表面温度有一定差异。

传热计算时,我们是以室外气温为参数计算的,这样对于朝阳面的外墙及建筑整体节能比较有利,而北向由于太阳辐射的当量温度远低于南向,相对于南向外墙而言,北向外墙的传热量要略大,因此在设计时,可适当提高北向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减少热损失,降低南北向房间的温度差异。

2.2 不同朝向的外窗
外窗与外界的热交换不只是由室内向室外传热,还包括了通过窗玻璃的透射使室内接收太阳辐射能,从而得热。

从得热角度看,南向要远大于北向房间,南向房间的温度也高于北向房间。

在设计时,可选用传热系数更小的窗户用于北向,而南向的窗户在保证窗墙面积比和传热系数前提下,应选用透射比较高的玻璃。

3. 能耗较大部分节能设计的探讨
3.1 外墙的热桥和交角处的保温设计
围护结构中的热桥热损失大、内表面温度低,易在内表面出现结露、霉变等现象,影响室内空间正常使用,因此在一些热桥部位(如雨棚板、空调板等)应加强保温,将整个热桥全部包裹在保温层内部。

对于外墙交角处、外墙与内墙以及外墙与楼板的交角部位。

由于吸热面积小于散热面积造成内表面温度较低,若采暖条件较差则易产生表面冷凝现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EPS成品构件,在外墙的阳角处做包角处理,在内外墙交角处增设扶壁柱,在楼板位置设置檐线等方法进行处理,这些装饰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其对立面效果的影响。

3.2 凸窗的节能设计
凸窗的设计相对于平窗增加了窗面积和上下不透明部分。

其热损失高于普通平窗,因此在严寒地区居住建筑上应限制使用,不应在北向及东西向使用,在南向采用时,应提高其热工性能,凸窗上下不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限值在现行标准中多是参考外墙的传热系数限值,但是凸窗的传热只增加了其所在房间的热损失,对其所在的房间热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凸窗上下不透明部分宜参照屋面的传热系数限值进行设计。

凸窗的窗玻璃面积伴随着出挑而增加了二个端部面积,从而相对于平窗能耗也有较大提高,所以凸窗本身的传热系数也应该适当降低,设计时凸窗的传热系数应比平窗降低15%。

4. 对室内热环境影响较大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探讨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一些部位,其传热对个别房间有一定影响,从而使部分房间的热环境变差,因此节能设计时就要提高这部分的热阻,减少能耗,保证房间的热舒适,例如:屋面的传热只对顶层房间的热环境影响大,使顶层房间相对其他层房间存在夏热冬冷现象,因此在各节能设计标准中,屋面的传热系数限值通常要低于外墙的传热系数限值,还有一些其他部位也需要加强保温。

4.1 山墙的节能设计
山墙增加了端部房间的对外传热面积,在设计中山墙部位常常设计为一些主要使用房间,如主卧室、书房等。

由于山墙增加了室内的耗热量,使山墙房间的温度低于同朝向中间房间1—2℃左右,降低室内热舒适性,因此山墙的保温层厚度应高于南、北向外墙。

在设计时尽可能将次要房间布置在山墙位置,并将山墙的传热系数提高标准,可参照屋面的传热系数限值进行设计。

4.2 底层架空或出挑的楼板
当居住建筑有底层架空或出挑楼板结构时,底层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楼板的节能设计就十分重要。

这类楼板的传热只对其上部房间的热环境有影响,一方面增加了向外的传热面积,增加了热损失,另一方面由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下部的传热使室内底部的空气温度更低,对于健康和热舒适性
更加不利。

现行标准中这部分的传热系数也是参照外墙进行设计,但由于其对个别房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外墙。

因此其传热系数宜参照屋面传热系数限值进行设计,可降低能耗,提高房间的热舒适性。

5. 结语
节能设计标准中,是以整体能耗为控制指标进行控制的,在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设计中,由于室外温度较低,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大,就要充分考虑局部围护结构对个别房间的热舒适性及能耗的影响,除上面列举的一些部位外,其他类似的部位也应该加强保温,采用“总体控制,局部加强”的方法,对降低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能耗及提高房间的热舒适性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JGJ 26—20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陈玉兰.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甘肃科技,2009,25(21):145,201.
苏迎社.住宅节能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0,(12):36-37.
白莉,艾莉莉.住宅建筑外窗节能及对太阳能地合理利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
26(3):79-82.
卞维锋,王琰.夏热冬冷地区凸窗对居住建筑能耗影响[J]. 建筑节能,2010.38(6):57-59
作者简介:周洪涛(1974.12—),吉林省东丰县人,毕业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副教授,建筑技术科学专业,从事建筑节能方向的研究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200910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