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及其安全使用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要点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要点
一、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选择具有低毒、低残留特性的农药。
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以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二、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不可随意超量使用。
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操作。
不可随意超量使用,以免增加对环境和农作物的负面影响。
三、施药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
在进行农药施用前,应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
建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保护施药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四、掌握好施药时机,避开风雨天气和高温时段。
在选择施药时机时,应避开风雨天气和高温时段。
因为这些天气条件可能会影响农药的效果,并增加对环境和农作物的影响。
五、重视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安全上市。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重视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在农产品上市前,确保农药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农产品安全上市。
六、避免滥用农药,注重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滥用农药。
注重采取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以减少对环境和农作物的负面影响。
七、施药后及时清理现场,防止残留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在施药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
将用完的农药包装物、剩余的农药等妥善处理,防止残留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使用方法及管理制度

农药使用方法及管理制度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合理管理制度对于保证农作物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一、农药使用方法1.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情况,选择对应的农药品种,确保药剂的效果和安全性。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农药产品的包装上会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包括使用剂量、使用期限、使用方法等,用户需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造成作物的药害或农药残留。
3.喷洒农药需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进行农药喷洒,避免农药漂移导致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同时,避免在高温、高湿等不利于药剂附着和吸收的天气下使用农药。
4.定期更换农药品种:为了避免发生农作物抗药性和残留问题,应定期更换农药品种,推荐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轮换。
5.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使用农药时应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等,以避免药剂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损害。
二、农药管理制度1.农药生产管理:对于农药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农药生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定期抽检和抽样检测农药产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
2.农药销售管理:农药销售企业应具备相应的销售资质,对农药销售行为进行监管。
销售企业要求严格执行销售许可证制度,保证农药销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农药使用管理:农药使用者应具备相应的农药使用资质,对使用者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农药使用者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使用行为的监管,对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进行处罚。
4.农药残留监测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农药包装管理:农药包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包装上应有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生产日期等必要信息。
农药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农药的认识和使用方法农药是用来防治农业、林业和园艺植物上的病虫害的一类化学药剂。
它的作用是通过破坏病虫害的生理功能或引起内外界环境的异常,从而抑制或杀死害虫、病原菌等,并减少对作物的损害。
农药的正确使用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等的侵害。
下面将从农药的分类、使用和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农药的分类农药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几大类。
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害虫,可以杀死或抑制害虫的生长繁殖。
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病原菌,可以抑制菌的寄生、侵染和生长发育。
除草剂主要用于控制野草和杂草的生长,以减少对作物的竞争和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促进植物的生长、延缓植物的衰老等。
二、农药的使用方法1.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是保证农作物安全的重要一环。
农药使用前要先了解害虫或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确定合适的农药种类和用量。
在农药使用中,要考虑作物生长阶段、气象条件、土壤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方法。
按照农药说明书的要求,用药剂进行配制,并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尽量避免过量施药,以免造成农药残留或污染。
2.注意农药的防治对象农药的使用是为了针对特定的害虫、病菌等进行防治。
因此,在使用农药之前,要确定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以免使用错药或浪费药剂。
同时,对于不同的农作物,也要确保选择的农药能够对其有效,并要注意不同作物的安全间隔期。
3.掌握农药的施药方法农药的施药方法有喷洒、熏蒸、喷粉、灌溉和涂布等。
其中,喷洒是最常见的施药方式,适用于大多数作物和病虫害。
熏蒸适用于土壤或仓库等环境,喷粉适用于蔬菜、水果等表面防治。
灌溉适用于水稻田、水果园等农田,用于控制水中的病菌和生物,涂布适用于果实或叶面的施药。
三、农药的安全使用1.选择合格的农药购买农药时,要选择正规的农药产品,并且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购买。
避免购买假冒伪劣的农药产品,以免对农作物、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安全使用农药的注意事项

安全使用农药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 8 条关于安全使用农药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仔细阅读农药说明书啊!就像你吃药要看说明书一样,这可不能马虎!比如说明书上写着要稀释多少倍,咱就得严格照做,不然出了问题咋办呀?
2. 千万不能用错农药啊!每种农药都有它针对的害虫或病害,可别像张伯伯那次一样,明明该用除草的药,却拿错用成了除虫的,结果草没除掉还浪费了钱!
3. 配药的时候要做好防护呀!你想想,那农药可都是化学物质,不戴手套口罩啥的,不就直接接触到皮肤啦,难道你想让自己的手变得粗糙吗?
4. 喷洒农药时要注意风向啊!要是逆风喷,那药不都吹自己身上啦,这多危险呀!就像你放风筝得逆风才能放起来,可喷农药不能逆风呀!
5. 打完药的器具要妥善处理呀!可别乱丢乱放,难道你想让小孩子不小心碰到受到伤害吗?
6. 剩余的农药不能随便乱放啊!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不然孩子好奇拿去玩可就糟糕了,这后果谁敢想呀!
7. 喷药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呀!一身的农药残留,不洗干净怎么行呢,难道你就不怕有害物质留在身上吗?
8. 施药后要注意观察呀!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不行得赶紧想办法,不然庄稼受损怎么办呀,这可都是咱的心血呢!
总之,安全使用农药真的太重要啦,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注意事项,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我们的农作物!。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农药是农田作物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农田中的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然而,如果不安全使用农药,不仅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为了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性,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安全使用农药。
首先,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是安全使用农药的前提。
农药是指在农田中用来防治病虫害、杂草和野生动植物的化学药剂。
根据其用途和成分的不同,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了解农药的不同种类、使用方法和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正确、安全地使用它们。
其次,选择适合的农药是安全使用农药的关键。
在选择农药之前,我们应该对农田中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并确保选择的农药对目标病虫害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
例如,对于不同种类的作物和土壤类型,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农药,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另外,正确使用农药是安全使用农药的关键。
首先,在使用农药之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农药的标签和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药剂稀释比例和施药时间等信息。
在涉及到农药施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具、防护服、手套和安全鞋等。
在农药施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农药,避免喷洒农药时的喷雾飘散,避免误食或误吸入农药。
此外,农药的存储和处理也是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
农药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远离食品、饮水和饲料等。
农药的包装应密封完好,不得随意开封或更换包装。
在农药使用完毕后,包装物和残留物应进行安全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倾倒,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最后,定期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是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环节。
农药残留是指农田中农药的残留量,它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

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一、对症用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与防治对象,选择相应的农药。
同时,还要根据防治对象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时机和使用方法。
二、适期用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适期非常重要,过早或过晚防治都会使防治效果下降。
一般应掌握在病虫害的初发期进行防治,此时防治效果较好,农药的用量也相对减少。
三、适量用药在施用农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用药量及施用次数科学施用。
在一般情况下,用药液量不能少于茎叶的表面水量,即“足水细喷雾”。
农药浓度高、用药量大,不仅容易产生药害,也造成浪费。
防治土传病虫害或使用颗粒剂农药时,要按规定剂量随水灌根或拌土撒施。
四、适法用药农药的施用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土壤处理法等。
喷雾法包括常规喷雾和静电喷雾。
喷粉法适用于颗粒剂农药的施用。
土壤处理法主要用于防治土中病虫害。
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根据农药种类和防治对象的为害特点选择适宜的施用方法。
五、安全混用农药混用可以扩大防治范围,提高药效,节省用药量。
但混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两种农药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二是混用要合理,即两种农药对主要靶标害虫都有效果;三是混用要方便,便于贮存和携带;四是要注意农药间的拮抗或增效作用,一般情况下,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化学结构不同的农药不能混用;有机氯、有机氟等药效持效期长、易产生药害的不能与其他农药混用。
另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不同类型的农药可以混合使用,但应注意不同类型农药的特点和配伍禁忌。
一般情况下混合使用一种或几种农药后农作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才可以放心使用。
如混配的制剂有沉淀或分层等现象可以摇匀后再使用。
但不同品牌的农药混配时可能会产生药害等其他不良现象应慎重使用。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农药时一定要注意上述原则并事先做好试验工作后才可以放心使用。
六、注意防护配药及施药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以防止农药中毒。
如药液溅入眼睛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农药使用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农药使用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农药使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农药使用者、农药经营者和农药生产者。
第三条农药使用者、经营者、生产者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第二章农药使用安全基本要求第四条农药使用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 了解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2. 遵守农药使用规范,不得随意改变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及使用时间;3. 不得使用过期、失效、禁用、假冒伪劣农药;4.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农药中毒。
第五条农药经营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农药经营许可证,依法经营;2. 经营场所符合农药储存、销售条件;3. 严格执行农药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农药质量;4. 向农药使用者提供农药使用指导,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第六条农药生产者应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农药生产许可证,依法生产;2. 严格按照农药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农药;3. 对农药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农药质量;4. 加强农药产品包装标识管理,明确农药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
第三章农药使用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农药使用者在使用农药前,应了解农药的毒理性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并遵守以下规定:1. 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进行使用;2. 选择适宜的施药时机,避免农药对环境、人畜造成危害;3. 在施药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药飘移、飘散;4. 使用农药后,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农药中毒。
第八条农药经营者应加强农药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以下规定:1. 不得经营过期、失效、禁用、假冒伪劣农药;2. 对农药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农药质量;3. 向农药使用者提供农药使用指导,确保农药使用安全;4. 定期对经营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防护措施

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防护措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药的无节制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使用农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合理使用农药1.认识农药的种类和用途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多种类型。
在使用农药之前,农民应该对不同种类的农药有所了解,明确其用途和适用对象。
只有正确选择使用适合的农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的使用应遵循农药的标签说明和相关法律法规。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仔细阅读农药的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剂量、施用时机等信息,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注意不要超量使用,并遵循推荐的使用频率。
3.防止农药滥用农药滥用会导致农田土壤和水源等环境污染,还可能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农民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量使用,避免农药的无效和浪费。
此外,农药的储存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防火等措施,避免农药失效或者造成安全隐患。
二、安全防护措施1.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农民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以减少对皮肤的接触和吸入农药的风险。
防护服装通常包括帽子、面具、手套、长袖衣物、长裤和防护鞋等。
同时,使用防护服装还可以防止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使用防护工具和设备除了防护服装,农民还应使用合适的防护工具和设备,如喷雾器、面罩、手推车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有助于农药的均匀喷洒,并减少了人体暴露于农药的机会。
3.遵循施药原则在施药过程中,农民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避免在风力较大的时候施药,以免农药飘散到非目标区域。
此外,也要避免在高温和强光暴晒的情况下进行施药,以免农药因受热而挥发或降解。
4.保持个人卫生和清洁农民在使用农药后应及时洗手、洗脸和洗澡,以去除残留在皮肤表面的农药。
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定期清洗农药容器和喷雾设备,防止农药残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5 第5节农药及其安全使用课型:新授
执笔人:张翠玲审核人:张桂珍验收负责人:赵翠英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农药有哪些种类和剂型。
2.使学生掌握如何安全使用农药,为以后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3.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农药特点。
举例说出它们的用途、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农药及其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一)农药分类
1.农药是用于农业防除_____ 、____ _、___ _ _、______ 和
的药剂。
2.农药按用途或防治对象可分为____ 、____ _ 、___ _ _、______ __、___ _ _、___ _ _。
(二)农药助剂
农药中的助剂能帮助农药制剂充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常见农药剂型。
1.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 _
4.____ _____
5._______()
6.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
(四)常用农药简介:阅读课本40---43页了解常用农药的特点。
(五)安全使用农药
1.正确配制、合理使用农药
2.严格贮存、保管
3.做好防护工作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农药分类、农药助剂、常见农药剂型、常用农药的特点和安全使用农药
四、作业:
1.如何安全使用农药?
2.阅读:了解“蔬菜生产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前农药残留量降至食品中规定的农药残留容许量所需的时间。
蔬菜农药残留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为确保蔬菜安全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的时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
为了安全起见,30%乙酰甲胺磷在蔬菜采收前至少7天不能使用,40%的乐果的安全间隔期是青菜为7天、白菜为10天、菜豆为10天、萝卜为15天。
50%辛硫磷在蔬菜采收前5天不能使用。
40%毒死蜱在叶类蔬菜上安全间隔期为7天。
90%晶体敌百虫在蔬菜采收前7天停用。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安全间隔期不少于2天的有2.5%敌杀死,不少于3天的有20%灭扫利、5%的来福灵和10%兴棉宝,不少于5―7天的有2.5%功夫,不少于7―12天的有20%的速灭杀丁。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安全间隔期,90%灭多威和硫双灭多威分别为10天和15天,抗蚜威为7―10天。
杀菌剂中的扑海因、百菌通、加瑞农等不少于7天。
粉锈宁在黄瓜上不少于3天,普力克在黄瓜等作物上采收前3天禁止使用,多菌灵不应少于5天,甲基托布津不少于14天,百菌清不少于23天。
五、学(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