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提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口腔 解 剖 生 理 学 是 口腔 医学 生 的 必 修 内容 之

学质 量 。

是 基础 口腔 医学 中的 重要 学 科 。该 门课 程 是 以
研究 口腔 、 颌 面部 、 颈 部 及 颅 的 正 常 结 构 形 态 为基
1 采 用 灵 活 多样 的 实 验 教 学 方 法 , 充 分 调 动
! =
C N1 2—1 3 5 2 / N





第 1 7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F e b . 2 0l 4
LA B0RAT0RY S C I ENCE
V0 1 - 1 7 No . 1
提升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辛 白 永冈 0 ,支 4 文 ( 南开 大学 医学院人 体 解剖 学教研 室 , 天津 3 0 0 0 7 1 )
BAI Yo n g —g a n g, LI U We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u m a n A n a t o my o f M e d i c i n e C o l l e g e , N a n k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1 ,C h i n a )
关键 词 : 口腔 解 剖 学 ;口腔 生 理 学 ;教 学 质 量 ; 实 验 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 7 1 : G 4 2 0 文 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4 3 0 5 . 2 0 1 4 0 1 . 0 3 5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第一章:口腔解剖生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3. 熟悉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3.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通过案例分析或实例讲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3. 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 案例分析或实例讲解的准确性。

第二章:口腔硬组织教学目标:1. 掌握口腔硬组织的组成和结构。

2. 了解口腔硬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熟悉口腔硬组织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口腔硬组织的组成和结构。

2. 口腔硬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口腔硬组织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口腔硬组织的组成和结构。

2. 通过实例讲解口腔硬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讨论口腔硬组织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评估方式:1. 观察图片和模型展示的理解程度。

2. 实例讲解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 讨论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口腔软组织教学目标:1. 掌握口腔软组织的组成和结构。

2. 了解口腔软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熟悉口腔软组织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口腔软组织的组成和结构。

2. 口腔软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口腔软组织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口腔软组织的组成和结构。

2. 通过实例讲解口腔软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讨论口腔软组织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评估方式:1. 观察图片和模型展示的理解程度。

2. 实例讲解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 讨论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口腔黏膜教学目标:1. 掌握口腔黏膜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首先,实验设计。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实验项目。

例如,可以设计用于观察和鉴定口腔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口腔微生物的了解;还可以设计用于研究口腔中免疫系统功能的实验,以增强学生对口腔免疫的认识。

实验设计应尽量贴近实际临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实验指导。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指导,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安全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实验项目,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实验讲义和实验视频,让学生事先了解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和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再次,实验讨论。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学生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图表化处理,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从中得出科学结论。

同时,学生也可以分享实验中的观察和感受,探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通过实验讨论,可以增进学生对口腔生物学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最后,实验报告。

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不仅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等基本内容,还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学生还可以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科学规范的写作方法和逻辑思维,培养自己的科学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口腔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需要从实验设计、实验指导、实验讨论和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PBL教学法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PBL教学法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培养医疗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 , 在课程教学上具有一定的特殊 性。 由于三年制教学 的时限特点 , 基础科 目课 时大量缩减 , V 而 I
习兴趣 , 高其提 出问题、 提 分析 问题 的能 力 , 增强 学 习的积 极 性、 主动性 , 有利 于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 , 通过探 讨 P L B
P L教 学法在 口腔解 剖 生理 学教 学 中的运 用探 讨 B
曹妍群 肖楚 丽 黄 凯
( 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邵 湖南 邵 阳 4 2 0 ) 2 0 0
【 摘要 】解剖 学是 医药院校 学生的重要 基础课 , P L教 把 B
育模 式适 3地运用于 口腔解剖 生理 学教 学中, - " 可以激发学生学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 在充分应用现有仪器设备
较贵重而精 密的仪 器 , 如果使 用维护不 当 , 极易 引起显微镜 的 观察能力变差 , 至损坏 , 能使用而报废。 甚 不 在学生初次使用显
微镜前 , 对学生专 门进行显微镜操 作的培训并进 行考核 , 实验 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全过程监督学生使用显微镜 , 对一些不 正确操作要给予及时的纠正 , 以免对显微镜部件造成损坏。 2 使显 微镜 仪器 设备 身 份化 . 4 给显微 镜 仪器 设备 编
动参与 , 可以培养学生 以病例 的诊治为 中心 的发散思维和横 向
院的综合课程教育 ,自从 1 8 9 6年由上海第二 医科大学 和西安
医科大学引入我 国医学教育后 , 各个 医学 院校都纷纷尝试和探
讨, 并取得 了一定 的成果 。本文通过对 P L教学法在 1腔解剖 B 5 1
生理学教学 中的部分应用的研究 , 以探求最适合 口腔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形态和生理功能相联系的学科,实验室实习是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等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36学时。

四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自编,张跃蓉,2007年。

Ⅱ正文实验一牙体测量和牙体形态雕刻方法的练习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各类离体牙外形的观察和测量,使学生掌握各类牙的解剖特点,学会牙的测量方法和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一)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掌握离体牙的测量方法。

(三)测量各类离体牙。

三教学内容(一)学会游标卡尺的使用。

(二)测量各类离体牙,掌握牙体解剖特点。

(三)记录测量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二雕刻上颌中切牙一教学目的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握刀方法和雕刻要领。

(二)掌握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外形。

三教学内容(一)复习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征。

(二)雕刻刀的使用以及上颌中切牙的雕刻要领。

(三)雕刻上颌中切牙。

实验三雕刻下颌第一磨牙一教学目的掌握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

二教学要求雕刻下颌第一磨牙,熟悉雕刻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一)复习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二)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前言《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时口腔医学的一门重要技能课程,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学和口腔颌面颈部解剖二部分,目的是通过实习建立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动手能力,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中切牙。

3.雕刻上颌中切牙。

实验三上颌尖牙的描绘及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尖牙。

3. 雕刻上颌尖牙。

实验四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描绘及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外形的描绘及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描绘上颌第一前磨牙。

3.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

实验五上、下颌第一磨牙的描绘【目的要求】通过观察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冠、牙根的形态特点,描绘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掌握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特点。

【教学内容】1.观察上、下颌第一磨牙的模型、标本。

2.教师示教。

3.描绘上、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六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上颌第一磨牙。

实验七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和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八上下颌骨及相关的颅骨、头皮、顶骨的解剖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上下颌骨,颧骨的结构特点,表面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浅谈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习时 , 很盲 目心 中无数 , 操作动 作生硬 , 造成 牙齿损坏 , 备 制
操作 、 导 老 师 评 语 和 实 验 报 告 撰 写 等 内 容 。 它 应 是 课 程 总 指
洞型不达标 , 不能较好 完成 牙体修 复治疗 操作 的基本 要求 。
老 师提 出要 求 让 学 生 好 好 复 习巩 固 口腔 基 础 医 学 知识 , 不 要 然影 响 口腔 临 床 学 科 的 深 入 学 习 和 知 识 的 掌 握 。从 中 也 反
量无 从 谈 起 。
础 。笔 者 认 为 , 行 的 口腔 解 剖 生 理 学 实 验 教 学 课 程 设 置 , 现
是 一 直 沿 用 了数 年 的教 学 模 式 , 届 学 生 使 用 。存 在 教 学 计 历
3 实 验 仪 器 设 备 缺 乏 。 硬 件 没 有 得 到 好 的 扩 充 。 例 如 . 无 下 颌 运 动 轨 迹 描 记 仪 、 电 图 仪 和 位 移 电 感 式 牙 合 力 计 等 肌 基 本 实 验 仪 器 , 成 不 能 开设 下 颌运 动 轨 迹 的 生 理 和 病 理 学 造
成绩 的重 要组成部 分 , 可作 为学生 评优 的加分项 目, 以丰 富
实验 教学 内容 。在 学 习 口腔 解 剖 生 理 学 课 程 时 , 须 做 到 基 必 础联 系 临床 , 学 与 用 结 合 起 来 。 如 在 学 习 口腔 解 剖 学 时 , 将 经过 雕 牙 解 剖 、 察 标 本 、 观 x线 片及 教 学 多 媒 体 等 进 行 学 习 ; 在学 习 口腔生 理 学 时 , 对 口腔 颌 面 颈 部 的功 能 活 动 作 表 面 应 观察 外 , 可 通 过 仪 器 如 应 用 肌 电仪 和 牙 合 力 测 定 仪 等 对 咬 还

浅谈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及体会

浅谈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及体会

浅谈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及体会摘要】目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专业中重要的入门学科,作为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带教老师,应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

【关键词】口腔解剖生理学动手能力学习积极性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与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及牙体牙髓病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门承前启后起桥梁作用的重要口腔医学基础课程[1]。

口腔解剖生理学可以说是口腔专业医学生学习口腔专业的入门课,是学习后续专业临床必需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人从事中等卫生学校口腔解剖生理的教学工作十余年,针对该门课的特点和重点,不断探索更适合中专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其教学方法上有一些改进,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

首先,让学生们坚定学好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信心。

口腔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特别多,包括大量的口腔专业的应用术语、牙体解剖形态、颌面颈部的系统解剖及局部解剖等,这些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针对这个特点,本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体会:在讲绪论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们知道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内容极为丰富,一个口腔医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教材的知识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不仅需要观察力、记忆力、相像力、思维力和判断力等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还需要有非智力因素即信念和意志的保证[2]。

作为口腔医学生只有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的临床应用,才能为后继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充分认识这门课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的坚定信心。

其次,本人认为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帮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同样重要。

口腔解剖生理学虽然是口腔专业的入门课,但由于医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在书本上及讲课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临床方面的内容及概念,这对于没有任何临床知识和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效 果上 看都 是等 同的 。由表 1 以看 出 ,A组 与 可 B组之 间 差异 具有 显著 性 (- .2 ) P-0 7 ,B组与C组之 - 0 间差 异具 有显 著性 (= . 9 , P 00 ) C组 与A组之 间 差异 0
显 著性 (= 1 0 ,P 00 0 。 F 2. 3 = . ) 5 0 在3 中 , 组 的答 对率 为 8 .1 远 高于 A 、 组 C 07 %, 组
腔 解剖 生 理 学实 验课 的教 学光 盘 教材 。上述 3 均 组
腔 基础 教学 改革面 临 的重要课 题 。现将 雕牙 示教 、 理 论讲授 、多媒 体技 术三者 结合 应用 于 口腔 解剖 生 理 学实验 课 教学 中 ,通过试 卷测 评和 实践雕 牙对 此
问题进 行分 析 。
试 内容 分为 理论 、实践两 部分 ,其 中理论 部分 包括
二、结果与分析
统 计三 组 试卷 A 雕 牙示 教) ( 牙 示教 + ( ,B 雕 理论
讲授)C雕 牙示 教+ 论讲 授+ ,( 理 多媒 体) 的答对 率后 ,
l 0道单选题、l 道多选题和 l 0 0道填空题 ,每题 1
B纽采用雕 牙示教 、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c组在 B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 引入 多媒体教 学方式 ,3 组均在
各 自教学项 目完成一周后进行 问卷及 实践雕牙测试 ,3组测试结果之 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 P 00 ,其 中 c组答对 5 率最 高。 实验结果表 明,多媒体教 学方 式的引入 ,有助于调动 学生 学习积极 性,从 而提 高教 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方式;多媒 体; 口腔解剖生理 学 中图分类号 : G6 2 1 文献标识码:B 4 . 4 文章编 号:10 -3 12 0 )20 4 —3 0 83 9 (0 80 —100
分 ,共 计 3 分 ;实 践部 分为 现场雕 刻上颌 第 一磨 O 牙 ,含 2 计分 点 ,每 点 1 ,共计 2 0个 分 0分 。 2 .方法 。将 辽 宁 医 学 院 口腔 医学 专 业2 0 级 04 16 2 名本 科学 生 随机 平 均分 为3 ,每 组 各4 人 ,实 组 2 验 课 内容 为 “ 刻上 颌第 一磨牙 ” 雕 。在A组 教学 过程 中,教 师只 是示教演 示 雕刻 上颌第 一磨 牙 的步 骤 , 不 进行 理 论讲 解 ;在B组教 学 过程 中 ,教师 除 了示
B ( 组 见图1 、图2 、图3 ,说明教师示教演示雕刻 ) 上 颌 第一 磨牙 的步 骤 、进行 理论 讲解 并 结合 临床 的 病例进行讨论 ,同时还结合多媒体的放映多种教学 方法的综合应用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 而 提 高教学 质 量 。
维普资讯
20 年( 08 总第 5 期) 2
付颖 等: 口腔解剖生理 学实验课 教学方法 的研究
11 4
经数据分析 ,实践部分与理论部分 的答对率无 显著性差异 ( - . 7 P 014 ,说明多种教学方 F 21 , = . ) 3 4 法的综合应用无论对实践部分还是对理论部分,从
实验 部 分 由同一教师 进 行授课 ,多媒 体播放 口
也使 得 以往 口腔解 剖 生理 学的教 学形 式 、教学
方 法和 教学过 程发 生 了前 所未 有 的变 革 。随着 计 算 机 科学 的发展 ,如何进 一步 将 多媒 体技 术作 为 一种
有 效 的认知 工具 ,合 理的应 用于 具体 的教学 活动 之 中,并和 国际 口腔教 育体 系基 本接轨 【, 已成 为 口 2 J
近年来 ,多媒 体技 术在 医学 教学 中 的应 用 ,促 使传 统 的教学 思想和 教学观 念发 生 了重大 的变 化
n】

解并 结合 临床 的病例 进行 讨论 ;在C 教学 过程 中 , 组 教师 示教演 示雕 刻 上颌第 一磨 牙 的步骤 、进 行理论 讲解 并 结合 临床 的病例 进行 讨论 ,同时还 结合 多媒 体放 映 。理论 部分选 择卫 生 部规划 教材 《 口腔解 剖 生理学 》( 民卫生 出版 社 ,皮 听主编 ,20 ) 人 0 6,
教 演示雕 刻上 颌第 一磨牙 的步 骤外 ,还进行 理 论讲
选择多个率 比较的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见表 1 。
表1 3 学生 的试卷答对率差异 组
( - 5 c0 ) t 0
收稿 日期:20 —11 07 1—0 作者简介:付颖(9 7 ) 1 7一 ,女 ,辽宁朝阳人,助教,医师 ,硕 士。
维普资讯
第 1 0卷第 2期
2008年 4月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 i o i gUnv ri f e h o o y o r a a n n ies yo c n l g o L t T
V 1 0, . o . No 2 1

在教学项 目完成一周后进行测试 ,3 组学生均未提 前 告知 ,测 试时 间 为6 分钟 ,不 记名 。 0
3 统 计学 处理 。应用 E E . XC L软件及 S S . P S 20 1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 . <0 5具有统计学 0
意 义。

内容 与方 法
1 .内容 。 根据 有关 “ 颌第 一磨牙 ” 牙示 教 、 上 雕 理论讲 授和 多媒体 教 学的 内容 对学 生进 行测 试 。测
Ap .0 8 r2 0
口腔 解 剖生 理 学实验 课教 学 方法 的研 究


颖 ,李

( 宁医学 院 附属 第二 医 院,辽 宁 锦 州 110 ) 辽 200
要:口腔解剖生理学了初步探讨 。按 照该课特
点, 将辽宁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 20 级 16 04 2 名学生平均分为 3 组,A组继续沿用传统的单一雕牙示教教学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