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冷链物流的海产品质量管理研究_韩立民
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及政策建议

China's aquatic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mand analysis and policy suggestion 作者: 周海霞[1] 韩立民[2]
作者机构: [1]青岛农业大学讲师 [2]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出版物刊名: 中国渔业经济
页码: 19-2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水产品 冷链物流 物流需求 需求分析
摘要:物流需求是物流能力供给的基础,准确的物流需求预测对于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社会投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针对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呈现出的需求规模增大、需求结构多样、系统性较强等特点,提出现阶段政府应积极创建合理规划的体系和政策环境,通过改进冷链物流供给体系的方式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冷链系统和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发展趋势思考

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发展趋势思考林洪;许利丽;曹立民;谭志军;蔡友琼;吕朋;白凤翎;宋怿【期刊名称】《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年(卷),期】2018(8)1【摘要】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种属间风险程度不同;海洋食品生产周期和链条较长,造成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加大,因此,提升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水平势在必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将在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国内外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产业和科技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预测了国内外检测技术、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为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总页数】6页(P1-6)【作者】林洪;许利丽;曹立民;谭志军;蔡友琼;吕朋;白凤翎;宋怿【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科学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科学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青岛266001;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S9【相关文献】1.我国海洋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对其发展的思考 [J], 陈利梅;周文化2.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J], 张燕霞3.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J], 张燕霞4.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发展趋势 [J], 赵欣怡5.海洋食品质量与安全科技发展趋势 [J], 赵欣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HACCP的贝类海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

基于HACCP的贝类海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研究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质量和新鲜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贝类海产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鲜美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我国贝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贝类出口大国之一,因此贝类海产品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巨大。
但对于贝类海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还不广泛。
因此,针对其冷链物流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贝类海产品的特性决定下,产品在冷链物流的流通中,必须需要各环节的密切配合与协调,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可能对产品造成很严重的损害,进而导致经济的损失。
HACCP是现在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海产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是对食品(海产品)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安全进行控制。
本文首先从冷链物流的背景和目标出发,介绍了冷链物流研究的状况。
然后利用SWOT 方法,对贝类海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比较。
通过对HACCP指标体系的分析,建立起关于贝类海产品的HACCP体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贝类海产品的物流特点、质量要求、加工的危害分析与控制,详细研究了贝类海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并设计其全程冷链物流系统。
最后,结合实证,研究贝类海产品基于HACCP的冷链物流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 HACCP;贝类海产品;冷链物流;SWOT1绪论1.1研究背景和目标研究调查表明,贝类海产品营养非常丰富,味道鲜美可口,是非常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海产品之一。
因为贝类的非选择性滤食的习性,一般在海域生长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和积累生长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一些致病菌、重金属、农药、和放射性物质,一旦贝类聚集了这些有害物质,特别是贝类毒素,在被人类食用后,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外屡见不鲜,由于海洋污染,赤潮发生,赤潮生物毒素通过食物链,造成消费者食用了有毒的海产品而致病,甚至死亡。
[1]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大约发生过1600次人类麻痹性贝壳类毒素(PSP)的中毒事件。
韩立民:发展深蓝渔业建设海洋强国

韩立民:发展深蓝渔业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深蓝渔业是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渔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食物营养产能提升、科技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渔业生产方式转变等多重要求下的新兴战略构想。
推动我国海洋产业活动由近岸近海走向远洋、由浅海走向深蓝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01“深蓝渔业”的基本内涵“深蓝渔业”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早期关于“深蓝渔业”的阐释,仅仅是指在深远海开展养殖生产。
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一新兴产业,对概念内涵作了进一步拓展与诠释。
结合国家层面对拓展海洋渔业发展新空间的战略部署,综合相关学者观点,我们认为,“深蓝渔业”是指以深远海和极地海域空间为依托,以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现代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深远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手段,“养殖—捕捞—加工”相互融合、“海洋—岛屿—陆地”传递接力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具体表现为深远海养殖、远洋渔业和极地渔业三种基本形态。
02发展“深蓝渔业”的战略意义海洋渔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着近海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亟须调整海洋渔业产业布局,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
在此背景下,制定和实施“深蓝渔业”发展战略,推动海洋渔业由近海走向深海和远洋,成为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要求。
发展深蓝渔业,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和国家食物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提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深蓝渔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来自国家战略需求、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应以前瞻性思维对三方面需求作深入剖析。
一是在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从新发展格局构建、发展动力转换、海洋权益维护等国家战略视角出发,研判其对深远海养殖、远洋渔业和极地渔业的战略需求,明确“深蓝渔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基于冷链物流的海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流质 量管理体 系主要 有 HAC P、 R 、 S IO 2 0 C B C I 、S 2 0 0 F 等 , 中 HAC P为 国际市场的强制性认 证 。 其 C ( ) 一 HAC P质量 管理 体 系概述 C
H A CCP (H a a d A n l s s Crtc l Con r zr a y i iia t ol
* 收 稿 日期 :0 10 — 3 2 1 - 5 2
基金项目 : 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教 中国海产 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1 JD ONGHE 1 ) ( OJ Z o 4
一
物 流形 式 。海产 品 冷 藏链 主 要 由冷 冻 加 工 、 冻储 冷 藏 、 冻运 输 及 配 送 和 冷 冻 销 售 等 四 个 环 节 组 成 。 冷 由于海 产 品在冷链 中流通 环节 多 、 程长 , 流 质量 安全 问题 比较难 控制 , 就 要 求 生 产企 业 在 冷 链 的 各个 这 环节 中都要采 取 严格 的质 量保证 措施 。
《 国海 洋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中 (
J OURNAI OF OCEAN UNI VERS TY I OF CHI NA ( o ilS in e iin S ca ce c sEdto )
2 1 年 第 5期 01
N0 . 20 5. 11
基 于冷 链 物 流 的海 产 品质量 管理 研 究
P it译 为 “ 害 分 析 与 关 键 控 制 点 ” 是 美 国 政 府 on) 危 ,
为保 证宇 航人 员 的食 品安全 与卫 生 , 1 7 年 公开 于 91 提 出 的一 种有 效控 制食 品安 全与 卫生 的预 防性 管理 体系 。该 体系 包括 七 大 环节 : 行 危 害 分析 ( 进 HA) ; 确定 各关 键 控 制 点 ( C ) 制 定 关 键 限值 ( L ; CP; C ) 建 立 监 测系统 ; 立 监 控措 施 ; 建 建立 验 证 程 序 ; 立 记 建 录保存 体 系 。
国外海产品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Analysis of foreign seafood logistic management mode and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作者: 周海霞 韩立民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出版物刊名: 中国渔业经济
页码: 109-11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海产品物流 物流管理 供应链物流
摘要:世界渔业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农产品流通模式、经济组织方式及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干预程度不同,导致对于海产品物流管理模式差异较大。
通过对美国社会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Et本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综合物流管理模式、荷兰以物流中心为主导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及挪威标准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比较,对各国海产品物流系统、物流管理内容、手段及政府干预程度等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渔业发达国家海产品物流管理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应用研究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水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但是由于水产品的冷链物流的水平滞后,导致了海洋水产在运输过程中的巨大损耗。
本文从海洋水产品的冷链物流运输发展现状着手,探讨其今后的发展对策,采用新兴冷链物流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对水产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做出改进,以优化我省海水产品的生产运输流程,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为我省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发展指出新的方向。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石,首先探讨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对国内外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章着重对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研究了海洋水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与求解中应当运用的思路和方法;四章结合了第三章的模型和算法,对山东省内的海洋水产冷链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了实例计算;第五章则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总结,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概括。
关键字:山东省,冷链物流,海洋水产,配送中心,建立模型Shandong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base of the marine aquatic products in China, but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lead to huge loss of marine aquatic products. Of this paper is to proceed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aquatic research to explore it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use of cold-chain logi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its development model to improv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quatic, aquatic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pecified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of the full text, first of all discus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status of the Marine Fishery Cold Chain Logistic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model and the solution should use ideas and methods; Chapters combination of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models and algorithms, and example calculations on the location of the Shandong province of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cold chain distribution center; The fifth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e entire article, the contents of the entire article summarized.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 cold chain logistics,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distribution cent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目录前言 (1)1绪论 (2)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1.1.1论文选题的背景 (2)1.1.2论文研究的意义 (2)1.2国内外海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3)1.2.1国外海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3)1.2.2国内海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1.3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5)1.3.1研究的目的 (5)1.3.2研究的内容 (5)2山东省海洋水产冷链物流概述 (6)2.1海洋水产冷链物流定义 (6)2.2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特征 (6)2.2.1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构成 (6)2.2.2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系统流程 (7)2.3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 (8)2.3.1山东省海洋水产冷链物流的现状 (8)2.3.2山东省海洋水产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9)2.4山东省海洋水产冷链物流优化的对策 (11)2.4.1建立我省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具体目标 (11)2.4.2发展海水产品冷链物流需要建立的机制 (12)2.4.3硬件设备的优化和升级 (12)2.4.4新技术的应用 (13)2.4.5海洋水产冷链物流中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用 (15)3海洋水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与求解 (17)3.1海洋水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17)3.1.1研究内容 (17)3.1.2研究方法及思路 (18)3.1.3多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19)3.1.4建模的基本思路与前提 (20)3.1.5模型的前提假设 (21)3.1.6冷链物流多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构建 (23)3.2模型求解思路 (24)3.3求解分析 (25)3.4求解步骤 (27)4案例计算 (28)4.1案例概述 (28)4.2计算结果及分析 (29)4.3敏感度分析 (31)4.3.1需求量的敏感度分析 (31)4.3.2腐败系数敏感度分析 (32)结论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前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对新鲜的海洋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冷冻海洋水产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从而快速的拉动了冷藏或冷冻的海鲜食品的消费。
基于冷链物流的水产品流通规范化研究

基于冷链物流的水产品流通规范化研究
任飞宇;白世贞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23)4
【摘要】水产品作为生鲜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水产品具有易腐性,在冷链流通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量损耗和浪费。
如何规范水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完善水产品监管机制,提高水产品流通效率及发挥各参与者主体作用成为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
基于此,文章从水产品冷链流通规范化现状出发,分析了推进我国水产品冷链流通规范化体系的现实意义,提出水产品冷链流通的实施方案,为我国水产品行业健康发展与提高冷链流通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撑。
【总页数】8页(P120-126)
【作者】任飞宇;白世贞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6
【相关文献】
1.基于WSN系统的苏北地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
2.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权法
3.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基于
熵权法4.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福建省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5.基于WSN系统的苏北地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OCE AN U NIVE RSIT Y OF CH INA(Social Sciences E dition)2011年第5期N O.5.2011基于冷链物流的海产品质量管理研究*韩立民 刘迪迪(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 要:海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H A CCP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控制冷冻海产品质量安全的国际强制性认证标准。
HA CCP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海产品进行危害分析,设置多个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制及监控体系和纠偏措施等环节,从海产品的捕捞、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等冷链物流环节对海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目前,H ACCP已成为我国海产品冷链物流主要的质量控制体系。
关键词:海产品;HA CCP;冷链物流;关键控制点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1)05-0029-03近十几年以来,国际市场对冷冻海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但与之伴随的海产品毒害事件也接连发生,冷冻海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是海产品贸易大国及全球重要的海产品加工基地,其中来料、进料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在冷链物流中如何确保海产品质量是我国海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山东省是全国最大的海产品加工基地,2010年,山东省水产品出口额39.88亿美元,位居各省(市)首位,而青岛市则是山东省最大的水产品加工聚集区。
本文主要通过对青岛市水产品加工基地进行调研,以鳕鱼加工为典型案例,对我国海产品在冷链物流中质量控制进行阐述,构建我国海产品冷链物流质量管理体系。
一、海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 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基于海产品易腐易烂的生物学特性,为保证加工过程中食品质量安全及减少损耗,冷链物流被广泛应用于海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
海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在海产品的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以冷链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手段,具有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低温物流形式。
海产品冷藏链主要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及配送和冷冻销售等四个环节组成。
由于海产品在冷链中流通环节多、流程长,质量安全问题比较难控制,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在冷链的各个环节中都要采取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
图1 海产品冷链流程二、H ACCP在海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目前,我国海产品出口加工企业所采用的冷链物流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H ACCP、BRC、IFS、ISO22000等,其中H ACCP为国际市场的强制性认证。
(一)H ACCP质量管理体系概述H ACCP(H azard A nalysis Critical Contro l Point)译为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是美国政府为保证宇航人员的食品安全与卫生,于1971年公开提出的一种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预防性管理体系。
该体系包括七大环节:进行危害分析(H A);确定各关键控制点(CCP);制定关键限值(CL);建立监测系统;建立监控措施;建立验证程序;建立记录保存体系。
29*收稿日期:2011-05-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10JJDZONGHE014)作者简介:韩立民(1960- ),男,山东东营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
迄今为止,H A CCP体系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
与其他控制体系不同的是,H ACCP体系是以事先预防为主,即事先根据风险分析识别出危害,识别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控制。
[1]该体系通过对水产品捕捞到销售的诸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水产品安全潜在的风险。
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已将H ACCP管理体系引入水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中,并将其管理原则写入 食品卫生法 或相关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则之中,国际市场对水产品出口实施H ACCP强制性认证。
20世纪80年代,H ACCP体系概念开始引入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得以推广。
水产行业最早引入和应用H ACCP概念是1999年在青岛成立的 中国水产品质量认证中心 。
由农业部渔业局制定的 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 于2000年开始实施,该标准采用了H ACCP原则作为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以此为标志,我国H ACCP的推广应用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二)H ACCP在海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水产品H ACCP体系最早应用在我国的出口水产品加工厂。
为使水产品顺利出口到美国市场,我国开始在出口水产品加工中按照FDA水产品法规要求建立H ACCP体系。
H ACCP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七大原理,各个原理相互衔接,互相补充。
下面以青岛市城阳区鳕鱼加工为例,探讨我国海产品在冷链加工中的H ACCP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
1、危害分析(H A)危害分析是确定与食品生产各阶段有关的潜在危害性,包括原料生产、加工制造、产品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
所谓危害是指可能发生(亦即若无控制或稍微疏忽就会发生)的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安全因素,例如2006年发生的鳗鱼、多宝鱼中含孔雀绿的事件。
危害分析是H ACCP的基础,是食品生产加工者理解消化工艺和修改完善工艺体系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关键控制点的判定基础。
鳕鱼在加工运输中存在以下几方面危害:(1)鳕鱼来自疫区,收购过程中已含致病菌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收购时已为不合格产品,或者在货物装运过程中因管理不善导致货物解冻、腐烂变质或受外来污染物的污染。
(2)鳕鱼经商检局和原料接受企业检验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后储入公司冷库,但在运输过程中货物解冻导致腐烂变质或冷库温度未达到规定要求;冷库内因操作失误勿放了有毒有害物质或污染物等。
(3)在鳕鱼解冻过程中,解冻用水本身已受污染或未达到相关要求。
(4)在鳕鱼加工过程中,加工人员患有传染病或因手、加工器具或设备不洁引起污染。
同时,加工时间过长或加工环境温度过高也极易引起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
因操作失误导致无法彻底的去刺和去寄生虫,以及加工过程中误入的金属碎片等。
(5)在成品包装过程中,因包装袋不洁而引起的再次污染以及可能出现包装袋封口不严及破损等现象而造成的污染。
2、关键控制点(CCP)关键控制点是指可以被控制的点、步骤或方法,经过控制使食品潜在危害性得以防止、排除或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是根据危害分析中的危害做出的,设定关键控制点时,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应广泛征求意见和参考已有的法规。
关键控制点不宜过多,否则,会失去H ACCP强调的关键控制意义。
海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七个(见图2)。
[2]第一,进口原料的检验。
进口的原料必须来自注册的捕捞船或备案的养殖场,必须有原料的产地、捕捞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
对已解冻变质、重金属超标或被微生物污染的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进口海产品原料,按照 食品卫生法 等有关规定做退货、销毁和改作他用处理,以确保进口原料的安全性。
第二,贮藏水产品的冷库必须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防止微生物的繁殖以及原料腐烂变质。
第三,解冻水应为饮用水且流水解冻,强化预防污染措施并做定期检验。
第四,为防止细菌滋生,加工环境温度应不超过18摄氏度,鱼体温度不超过4摄氏度。
原料应与成品分开存放,以避免交叉感染。
车间工人需持有健康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携带传染病或病原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同时,应定期对加工环境和加工所用器具进行消毒,防止外源性污染。
第五,对鳕鱼进行 三去 ,即去皮、去刺、去寄生虫后,要再进行检验,保证无刺、无虫。
第六,对鳕鱼进行包装时,要求使用符合国家卫生规定的食品专用的塑料袋和专用纸箱。
另外,作为最后一个检测步骤,需要金属探测器检验是否混入了金属碎片。
图2 关键控制点3、确定关键限值(CL)关键限值是确保每一个关键控制点在受控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不同于某些加工参数的区间控制值。
根据H ACCP体系要求,当关键限值偏离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3]鳕鱼加工中的关键限值主30要有:贮藏原料以及产成品的冷库温度必须控制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加工车间的温度要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鱼体温度控制在4摄氏度以下;金属探测器对混入产成品中的金属碎片的半径一般不超过3毫米。
4、建立监控程序海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建立H ACCP监控体系,包括确定监控什么、如何监控、监控频率和谁来监控等内容,以确保控制标准得以完全实施。
监控程序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监控什么,主要是指危害分析中的危害以及关键控制点。
二是如何监控,是指根据确定的关键限值进行具体的操作。
监控频率是原料每批都必须进行检验,每件产成品都必须进行金属探测。
三是谁来监控,一般由海产品加工企业成立的专门监控小组负责。
5、建立和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纠偏措施必须消除偏离的原因,恢复控制,使该偏离不再发生,即一个完整的纠偏必须得到纠偏有效性的验证,充分体现了H ACCP体系的持续完善功能。
同时,隔离偏离所涉及的产品,重新评估其安全性,体现了H ACCP体系对消费者安全保障的功能。
[4](P128-130)偏离往往不可预测,预先制定好的纠偏方法不一定能解决实际的偏离,所以,H ACCP体系更注重一个有效的纠偏程序。
6、建立审核验证程序验证是指除了监控之外,一切用于证明H AC-CP体系有效性的方法、程序、检验和审核手段。
验证应包括三个部分,即验证H A CCP计划是否有效、审核记录是否真实、校正和审核一起是否精密。
[5]7、建立有效的记录保存程序H ACCP体系是一套程序化的食品安全卫生预防控制体系,对每一个 环境中化学污染物 被确定为显著危害的每一加工步骤,应列出用以证明完整监控程序的记录。
记录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信息的载体,是追溯和审核的原始根据。
因此,记录要清楚地表明监控程序已执行,并保存监控期间的实测值和观测值。
三、结论本文阐述了H ACCP质量管理体系在冷链物流海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通过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限值,建立良好的监控系统,使海产品从捕捞或原材料进口、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各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构建了我国海产品冷链物流中质量管理体系。
海产品加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有效实施H ACCP质量管理体系,努力降低海产品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
目前,H ACCP在我国海产品冷链物流的应用中存在着三方面问题:一是在H ACCP体系管理方面,不同的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的H A CCP法规和技术要求不同,使得对食品企业进行H ACCP体系培训、咨询、认证、验证的具体操作也不同,效果差异大;二是第三方认证机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在认证中存在非专业性的操作行为;三是海产品加工企业对H ACCP缺乏系统认识,致使H A CCP的指标体系缺乏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