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

合集下载

2010年10月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

2010年10月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

2010年1 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C2.A3.B4.B5.D6.C7.A8.B9.B10.A11.Al2.Dl3.Al4.C15.A16.Dl7.Al8.Cl9.B2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21.BCE22.BCD23.ADE24.ABE25.ABDE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天数,含规律之意27.希望28.下品、下等29.营垒;此处用作动词,在……扎营30.接纳31.不穿胡服32.天地、大自然33.叫人拿酒来34.先前35.如愿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A.“个人”的特点:“有创造性”、“有感情”;“群众”的特点:(2分)B.崇尚有“卓越"创造性、“高尚”感情的人格。

(2分)C.对比法。

(2分)1/4迟钝”。

“37.A.“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

(2分)B.借宗族关系保护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2分)C.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2分)38.A.游记。

(2分)B.战争(耗损);筑长城(再耗损)。

(2分)C.反映民众由对神的崇拜改成对李冰为民造福的敬仰。

(2分)39.A.震惊、激动、惶惑、悲楚、委屈(答出三点即可)。

(2分)B.“揽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来”。

(2分)C.杨太真泪流满面的形象。

(2分)40.A.在这里,“冤家”是对所爱之人的反语昵称。

(2分)B.一是借贾母所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点明宝黛的吵架,实质上是爱得深挚的缘故;二是用“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来点明宝黛吵架后,相爱之心却更加自觉而真挚了。

(2分)C.刻画宝黛心理的方法:通过外部情态描写来“以外显内”;“好似参禅”、“低头细嚼”、“潸然泪下”、“临风洒泪”、“对月长吁”,都是外部情态描写。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Microsoft Word 文档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Microsoft Word 文档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余秋雨在《都江堰》中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的根本原因是(B)A.它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B.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C.它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D.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具体描述的中心事件是(C)A.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B.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C.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D.招兵买马买胡服练骑射3、在《我愿是一条急流》的五组对应比喻意象中,与“荒林”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是(B)A.小鱼B.小鸟C.常青藤 D.炉火4、梁启超在《论毅力》一文中,以操舟作比,将“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放在一起加以描述,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C)A.比喻 B.反衬 C.层递D.对比5、《咬文嚼字》中所举与“套板反应”不同、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是(A)A.写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B.写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C.写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D.写做买卖:“端木遗风”6、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D)A.小说B.奏疏 C.辞赋D.史论7、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认为人生观的核心是(A)A.为别人而活着B.为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C.崇尚简朴生活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8、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远去,思妇夜不能寐,对镜伤怀思亲情切的诗句是(D)A.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B.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C.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9、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的动人力量主要来自(B)A.文章结构的安排B.作者的真挚感情C.选择材料的丰富D.语言的简洁流畅10、下列作品属于乐府旧题的是(C)A.《饮酒》 B.《行路难》 C.《陌上桑》 D.《秋兴》11、《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性格特征是(D)A.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B.宽厚谦和,为国让贤C.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D.嫉恶如仇,忠贞刚烈12、《都江堰》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A.对比与象征B.对比与侧面描写C.象征与类比 D.侧面描写与类比13、《咬文嚼字》中,“咬文嚼字”在表面上是调整文字,实际上是调整(B)A.词语和修辞B.思想和情感C.段落和层次D.结构和材料14、冯谖为孟尝君营谋的三窟是(C)A.焚卷市义弹铗而歌游说西梁 B.立庙于薛市义复命署记自荐C.焚卷市义游说西梁立庙于薛 D.弹铗而歌收债于薛游说西梁15、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用“人之将死”和“引绳而绝之”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采用的反驳方式是(D)A.反驳论点 B.反驳论证C.反驳论题 D.反驳论据16、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所抒发的情感内涵相同的词句是(B)A.小楼昨夜又东风 B.雕栏玉砌应犹在 C.问君能有几多愁 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7、“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2010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自考大学语文(本)试卷与试题

2010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自考大学语文(本)试卷与试题

22. 《我与地坛》一文表现母爱的方式有( A 行动描写 B 心理描写 C 侧面烘托 D 多重类比 E 象征
)[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C)
23. 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有( A 回看血泪相和流 B 到此踌躇不能去 C 春风桃李花开日 D 孤灯挑尽未成眠 E 在地愿为连理枝
)[1分]-----正确答案(C)
10. 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A 旧家庭的冷落 B 希望的破灭
)[1分]-----正确答案(B)
C 对礼教的憎恶 D 新的生活道路
11. 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B 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C 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 D 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1分]-----正确答案(D)
17. 《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A 西天的云彩 B 河畔的金柳 C 软泥上的青荇 D 康河的柔波
)[1分]-----正确答案(B)
18.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 [1分]-----正确答案(D) A 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 B 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 C 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 D 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1分]-----正确答案(A)
15. 《秋兴八首》(其一)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分]-----正确答案(C)
16. 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A 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 失意之悲、遭贬之愤 C 时局之忧、危机之虑 D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全国月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自考试题(00002)

全国月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自考试题(00002)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自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通过类比法阐明论点的论据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不违农也,谷不可胜食也2.《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是( )A.自我反思B.深入浅出C.例证典型D.旁征博引3.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来阐发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4.下列文章中,塑造了悲剧英雄形象的是( )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马伶传》5.《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典型细节是( )A.“食其所爱之肉”B.“抽矢射佛寺浮图”C.“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D.“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6.《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现手法是( )A.侧面烘托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类比显现7.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A.《秋夜》B.《香市》C.《爱尔克的灯光》D.《都江堰》8.下列出现于《纪念傅雷》中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 )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10.《湘夫人》开头所展现的特定情境是( )A.朝夕厮守B.如约而至C.不期而遇D.期而不遇11.下列诗歌,属于田园诗的是( )A.《蒹葭》B.《陌上桑》C.《饮酒》(其五)D.《秋兴八首》(其一)12.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奔放雄奇B.沉郁顿挫C.平易晓畅D.清朗俊爽13.杜牧《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归的诗句是( )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M岸莓苔1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借景抒情的特点是( )A.以乐景写哀,愈显其哀B.以哀景写乐,愈显其乐C.以哀景写哀,倍增哀痛D.以乐景写乐,倍增欢乐15.闻一多《一句话》的创作年代是( )A.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B.1922年作者赴美留学前C.1925年作者海外归来后D.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6.徐志摩《再别康桥》节奏流畅,音节顿挫,韵律和谐,体现了诗歌体式的( )A.对称美B.绘画美C.音乐美D.建筑美17.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的象征意义是( )A.水旱灾害频繁发生B.历史中国负重缓行C.传统农具效率低下D.旧式农业停滞不前18.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 )A.爱情诗B.政治诗C.送别诗D.悼亡诗19.契诃夫《苦恼》中,能够听姚纳诉说烦恼的是( )A.军人B.青年C.马车夫D.小母马20.《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 )A.诙谐幽默B.平易素朴C.清新优美D.雍容典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题(二)附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题(二)附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题(二)附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2.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D】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4.《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D】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5.《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A】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6.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D】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7.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C】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8.《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B】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9.《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C】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1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C】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B】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A】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D】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C】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A】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闲感D.绝望感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B】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D】A.对等并列B.抑扬交错C.相互对比D.逐层推进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A】A.沙子龙B.王三胜C.孙老者D.小顺子19.《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D】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肖像和对话呈示D.行为和表情显现20.《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C】A.《城南旧事》B.《金桥》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D.《晓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II卷)真题精品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II卷)真题精品解析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大纲全国II卷)第一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ó )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D项“放虎归山”,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C )2-8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B.顺应自然,清静无为C.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D.多元并立,和而不同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满招损,谦得益”的观点来说明国家兴衰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 )3-9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3.《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 B )7-32A.确立中心论点B.调整思想感情C.安排层次结构D.选择表现方法4.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B )16-83A.入侵者大兵压境B.公子成态度转变C.法令严峻D.臣民拥护5.《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D )14-70A.演绎B.归纳C.对比D.类比6.下列文章中,赞叹主人公能“自得师”的是( C )19-95A.《冯谖客孟尝君》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纪念傅雷》7.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兼用了比拟、对偶和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20-99A.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B.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C.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D.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8.《香市》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着重写了“南洋武术班”,其手法是( B )22-109A.类比象征B.对比反衬C.以小见大D.侧面描写9.《哭小弟》一文组织材料的方式是( B )25-127A.依顺时序B.交叉垒积C.由大及小D.由小及大10.《湘夫人》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抒情方法是( A )31-161A.直抒胸臆B.借典故抒情11.《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鄙弃世俗功名心态的诗句是( A )33-167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2.李白《行路难》是一首( D )34-170A.七言律诗B.汉乐府诗C.新乐府诗D.旧题乐府诗13.《早雁》中,暗寓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的诗句是( A )37-184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14.柳永《八声甘州》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感叹的是( C )39-189A.游子漂泊,前途无望B.久别家人,音讯杳然C.青春不再,人生如寄D.世事变迁,朝代更替15.下列《鹧鸪天》中的词句,含有“琴瑟知音”这一典故的是( A )40-191A.梧桐半死清霜后B.头白鸳鸯失伴飞C.原上草,露初唏D.旧栖新垅两依依16.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D )41-194A.晚来风急B.伤心雁过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17.《再别康桥》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 )44-204C.借事抒情D.借典故抒情1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意象中,用来比喻“我的爱人”的是( C )47-214A.草棚B.幽谷C.烈火D.炉膛l9.《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主要个性特点是( B )51-246A.争强好胜B.嗜艺如命C.落寞孤傲D.有时代感20.《苦恼》的主要情节是( D )54-277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B.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C.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0年4月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

2010年4月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B 2.C 3.A 4.B5.B6.A 7.A 8.C 9.Al0.D11.C l2.B l3.C l4.Al5.C16.C l7.B l8.A l9.D2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21.BCDE 22.ACD 23.BD 24.ACD 25.ABCE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26.走:逃跑27.原:推究,推本求原28.数:天数,含有规律的意思29.草具:粗劣的饭菜30.暴:骤然,突然31.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32.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33.把式:此指武术,技艺34.济:渡过35.了然无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A.充分设想对方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自己想到的论据。

(2分)B.例证法(答归纳法也对)。

(2分)C.“也许”、“如果”、“设想一下”、“可能”(写出两个即可);体现出作者科学、谨慎、谦和的态度。

(2分)37.A.哀怨的声调;悠远的余音;动人的效果。

(2分)B.比喻;对偶;拟人。

(2分)C.悲伤;探究为什么悲,从而引起下文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哀叹。

(2分)38.A.第—层慨叹旧家庭的衰亡,第二层分析衰亡的原因。

(2分)B.给子孙一个生活技能,指示一条生活道路;让子孙睁起眼睛看世界;培养子孙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3分)C.倒装(1分)39.A.象征在迷茫中独自思索和寻求。

(2分)B.美丽、高洁、愁怨。

(2分)C.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朦胧含蓄。

(2分)40.A.肖像描写(2分)B.先写他貌不惊人,窝瘪瘦弱,再写他武功高强,打败王三胜。

(2分) C.为后文写他高超武艺埋下伏笔。

(2分)五、作文(30分)41.一类:卷-(26--30分)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8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C篇章:结构谨严、层次明晰【评分参考】:以2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8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答案:D解析:本文采用了类比法阐明论点。

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差别;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选D项。

2. 体现中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王道B. 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C. 霸王项羽拔剑自刎乌江D.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答案:D解析:“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为“骑射”的重要一页,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A、B、C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为D。

3.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A. 易怒B. 狂傲C. 刚直D. 执著答案:C解析:C项为傅雷最突出的性格,其余都是傅雷的次要性格,是傅雷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问题的具体表现。

4. 《婴宁》中描写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A. 绝世容颜B. 自然天性C. 狡黠心理D. 社会规范答案:B解析:《婴宁》主要写了狐女自然天性被磨灭的过程。

花是自然的、纯洁的、优美的、悦人的,写花就是隐喻象征婴宁人格的纯美和真善。

A项不是主要意义,答案为B。

5. 集中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反义词是()A. 盛与衰B. 忧劳与逸豫C. 满与谦D. 天命与人事答案:D解析:本篇史论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成败皆取决于人事,即忧劳与逸豫。

A、C、D项是为了论证B项,答案为B。

6. 《湘夫人》的主要艺术特征是()A. 现实主义C. 自然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D解析:屈原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湘夫人》是神话传说,其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为D。

7. 《哦,香雪》中香雪性格的主要特征是()A. 愚昧无知B. 质朴纯真C. 胆小怕事D. 执著追求答案:B解析:《哦,香雪》中香雪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质朴纯真,D项是次要特征。

答案为B。

8. 《红楼梦》的叙事中心线索是()A. 贾、林的爱情B. 贾、薛的爱情C. 四大家族的衰落D. 通灵玉答案:A解析:《红楼梦》的中心事件是宝黛的爱情,C项是基本线索,B、D项是次要线索。

答案为A。

9. 《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A. 社会地位极其低下B. 物质生活十分贫困C. 儿子死了无依无靠D. 诉说苦恼无人肯听答案:D解析:《苦恼》中车夫姚纳刚死了儿子,却无人听他诉说,最后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其主要苦恼的是诉说苦恼无人肯听。

答案为D。

10. 《金鲤鱼的百裥裙》聚焦百裥裙,却反映了金鲤鱼一生遭遇,这一整体构思特点属于()A. 侧面描写B. 以小见大C. 类比见义D. 象征寓意答案:B解析:以百裥裙来反应金鲤鱼一生遭遇,是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A、C、D项均不正确,答案为B。

11. 《都江堰》中都江堰的主要文化内涵是()A. 造福于民B. 大智大勇C. 只知贡献D. 雄伟神圣答案:A解析:文章在一开始就与长城作对比,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即都江堰能“造福于民”。

答案为A。

12. 《我与地坛》反复抒写母亲死后“我”的痛惜和追悔,对表现母爱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 对比反衬B. 类比显现D. 侧面烘托答案:D解析:《我与地坛》一文以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展现了母爱的深挚。

以“我”的痛惜和追悔,来写“母爱”的动人,是侧面烘托表现方法。

答案为D。

13. 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A. 《冯谖客孟尝君》B. 《垓下之围》C.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 《西湖七月半》答案:C14. 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A. “明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 “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C.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D. “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答案:C15. 《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A. 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 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C. 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 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B16. 《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隐喻意义是()A. 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B. 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C. 民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D. 民众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答案:C17. 《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A. 司马迁自称B. 《史记》点评者C. 《资治通鉴》的作者D. 《资治通鉴》的点评者答案:A18. 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A. 玉环飞燕皆尘土B. 忽复乘舟梦日边C. 闲来垂钓碧溪上D. 长风破浪会有时答案:D19. 《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A. 宫殿依旧,人老珠黄B. 宫殿依旧,风韵犹存C. 江山易改,人去楼空D. 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答案:D20. 下列作品中最具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是()A. 《一句话》B. 《雨巷》C. 《再别康桥》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见于《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成语格言有()A. 五十步笑百步B. 满招损,谦得益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E.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答案:B^C^D^解析:A项见于《寡人之于国也》,E项见于《论毅力》,选B、C、D项。

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新时期中国正在兴起的意象有()A. “雪被下古莲的胚芽”B. “挂着眼泪的笑涡”C. “刚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D. “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E. “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答案:A^B^C^D^解析:A、B、C、D项是象征着新时期中国正在兴起的意象,E项象征着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

答案为ABCD。

3. 下列符合《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观点的是()A. 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B. 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根本方法C. 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点是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D. 文中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展开说理的效果E. 文中不只采用了例证,还采用了引证、类比论证等多种方式答案:A^B^C^D^解析:本文从思想角度告诉人们如何少犯错误,是一篇既严谨又通俗的说理文章。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论述依托。

故E项错误,ABCD项正确。

4. 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A. 史学家B. 医学家C. 文学家D. 地理学家E. 思想家答案:A^C^E^解析:司马迁编写《史记》一书,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答案为ACE。

5. 《西湖七月半》中“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采用的修辞手法有()A. 比喻B. 比拟C. 借代D. 回环E. 排比答案:A^E^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答案:壁:在……扎营。

2.答案:责:同“债”。

3.答案:锱铢必较:即使是十分微小的地方也一定要比较、推敲。

锱: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

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4.答案:凶:发生灾荒。

5.答案:是处:到处。

红:代指花。

翠:代指绿叶。

物华:美好的景物。

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中认为“人生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谈谈你对这个结论的理解。

答案:因为这在作者看来是一个十分简单、并不复杂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由于其他的人的付出和劳动,他常常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我的生活是别人付出的结果,我也应该为别人的生活而付出。

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人生观,我们都应该从这里得到启发,多讲奉献,少谈获取,这样,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我们整个社会都会真正达到和谐。

那么作者也就自然地得出了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

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答案:这则故事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1)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2)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3)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4)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和学习。

3.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冯谖初为门客无功而频频要求增加地位,仿佛他是一个无能又不知满足的贪婪之徒,等他感受到孟尝君礼贤下士后,后来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显示出冯谖超人的才智。

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更能突出冯谖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 说明“寻寻觅觅”一句的统领作用。

答案:“寻寻觅觅”写行为,领起词人喝酒、望雁、看菊、听雨等一系列行为;“冷冷清清”写环境,统领气候、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等景物;“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统领秋愁、家破人亡之思、身世变迁之哀、孤苦绝望之悲等感情线索。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全词的框架。

因而说这一句话统领了全词。

(2). 说明“三杯两盏”句的表现意义。

答案:一是借酒浇愁,而是晚来风急,三是酒力不敌风力,写出了愁情深重难解。

(3). 由“雁过也”所引发的思绪中包含哪些情思?答案:写雁过引发对国亡家破的感叹和物是人非的悲伤。

(4). “满地黄花”句、“梧桐更兼细雨”句寄寓着怎样的感慨?答案:“满地黄花”句写出昔胜今衰、身世变迁、人老珠黄、孤苦无依的感叹,“梧桐更兼细雨”句用衰败之景强化突出悲凉之情,把孤独无依之悲导向顶峰。

2. 阅读《我的世界观》中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