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理综3月抽样测试(门头沟一模)

合集下载

【2013门头沟一模】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一模 理综物理

【2013门头沟一模】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一模 理综物理

2013年门头沟区理科综合能力模拟测试13. 单色光不能发生....的现象是 A .干涉 B .衍射 C .色散 D .折射【答案】C根据各选项物理现象的定义及发生条件即可直接判断选C 。

色散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

14.与新能源相关的核反应是21H+31H→42He+10n ,关于这个核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聚变反应 吸收核能 B. 聚变反应 释放核能 C. 裂变反应 吸收核能 D. 裂变反应 释放核能【答案】B 轻原子核(氘和氚)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氦)时,这种核反应称为聚变反应。

既然是新能源,必然可以释放能量。

15.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B. 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C. 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 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答案】A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由于原子内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时,表现为斥力,而且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选项A 正确B 错误。

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若分子力是斥力,则分子力一直做负功;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若分子力是引力,则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加,选项CD 说法都是片面的。

16.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其波速为10m /s ,该时刻波恰好传播到x = 6m 的位置。

介质中有a 、b 两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t 时刻,b 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上B .0=t 时刻,b 质点的速度大于a 质点的速度C .0=t 时刻,b 质点的加速度大于a 质点的加速度D .s t 2.0=时刻,m x 9=处的质点位于波谷【答案】B由于波沿x 轴正向传播,故0=t 时刻,质点b 向下运动,选项A 错误。

门头沟区2013年高三年级抽样测试_文

门头沟区2013年高三年级抽样测试_文

门头沟区2013年高三年级抽样测试_文一、选择题(共2小题;共10分)1. 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a,b,c满足a+b2−c2=4,且C=60∘,则ab的值为______A. 43B. 8−43 C. 1 D. 232. F1,F2是椭圆x2a +y2b=1a>b>0的两焦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从任一焦点引∠F1P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M的轨迹为______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二、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3. 已知函数f x=sin2x+cos x cosπ2−x .(1)求fπ3的值;(2)求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及值域.4. 已知函数f x=xx+b,其中b∈R.(1)f x在x=−1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求b的值;(2)求f x的单调区间.5. 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β=AB,PC⊥α,PD⊥β,C,D是垂足.(1)求证:AB⊥平面PCD;(2)若PC=PD=1,CD=2,试判断平面α与平面β是否垂直,并证明你的结论.6. 已知椭圆与双曲线x2−y2=1有相同的焦点,且离心率为22.(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点P0,1的直线与该椭圆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AP=2PB,求△AOB的面积.7. 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1=1,满足下列条件①∀n∈N∗,a n≠0;②点P n a n,S n在函数f x=x 2+x2的图象上;(1)求数列a n的通项a n及前n项和S n;(2)求证:0≤∣P n+1P n+2∣−∣P n P n+1∣<1.三、选择题(共6小题;共30分)8. 已知集合A=x∣x2≤4,B=x∣x<1,则集合A∪B等于______A. x∣1≤x≤2B. x∣x≥1C. x∣x≤2D. x∣x≥−29. 在等差数列a n中,a7+a9=16,a4=1,则a12的值是______A. 15B. 30C. 31D. 6410. 为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sin2x−π3的图象______A. 向左平移π3个单位 B.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C. 向右平移π3个单位 D. 向右平移π6个单位11. 如果f x的定义域为R,f x+2=f x+1−f x,若f1=lg3−lg2,f2=lg3+lg5,则f3等于______A. 1B. lg3−lg2C. −1D. lg2−lg312. 如图所示,为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A. 1B. 12C. 13D. 5613. 已知函数f x=2,x≥0x2+4x+2,x<0的图象与直线y=k x+2−2恰有三个公共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A. 0,2B. 0,2C. −∞,2D. 2,+∞四、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14. 复数1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15.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16. 为了解本市的交通状况,某校高一年级的同学分成了甲、乙、丙三个组,从下午13点到18点,分别对三个路口的机动车通行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并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记甲、乙、丙三个组所调查数据的标准差分别为s1、s2、s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用" > "连结)17. 设向量a=a1,a2,b=b1,b2,定义一种向量积:a⊗b=a1,a2⊗b1,b2=a1b1,a2b2.已知m=12,3,n=π6,0,点P在y=sin x的图象上运动,点Q在y=f x的图象上运动,且满足OQ=m⊗OP+n(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y=f x的最大值是______.五、解答题(共1小题;共13分)18. 某学校有两个参加国际中学生交流活动的代表名额,为此该校高中部推荐了2男1女三名候选人,初中部推荐了1男2女三名候选人.(1)若从初、高中各选1名同学做代表,求选出的2名同学性别相同的概率;(2)若从6名同学中任选2人做代表,求选出的2名同学都来自高中部或都来自初中部的概率.六、填空题(共2小题;共10分)19. 在给定的函数中:①y=−x3;②y=2x;③y=sin x;④y=1x,既是奇函数又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的是______.20. 用计算机产生随机二元数组构成区域−1<x<1,−2<y<2,对每个二元数组x,y,用计算机计算x2+y2的值,记“ x,y满足x2+y2<1”为事件A,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______.答案第一部分1. A2. A第二部分3. (1)由已知,得fπ3=sin2π3+cosπ3cosπ2−π3.fπ3=34+12×32=3+34.(2)f x=sin2x+cos x sin x=1−cos2x2+sin2x2=12sin2x−12cos2x+12 =22sin2x−π4+12.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T=π,值域为1−22,1+22.4. (1)fʹx=b−x2x2+b2.依题意,由fʹ−1=0,得b=1.经检验,b=1符合题意.(2)①当b=0时,f x=1x.故f x的单调减区间为−∞,0,0,+∞;无单调增区间.②当b>0时,fʹx=b−x 2x+b.令fʹx=0,得x1=b,x2=−b.f x和fʹx的情况如下:x −∞,−b −b −b,b b b,+∞fʹx−0+0−f x↘↗↘故f x的单调减区间为 −∞,−,,+∞ ;单调增区间为 −.③当b<0时,f x的定义域为D= x∈R∣x≠±−b .因为fʹx=b−x 2x2+b2<0在D上恒成立,故f x的单调减区间为 −∞,−−b , −−b,−b ,−b,+∞ ;无单调增区间.5. (1)因为PC⊥α,AB⊂α,所以PC⊥AB.同理PD⊥AB.又PC∩PD=P,故AB⊥平面PCD.(2)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证明:设AB与平面PCD的交点为H,连接CH,DH.因为PC⊥α,所以PC⊥CH,在△PCD中,PC=PD=1,CD=2,所以CD2=PC2+PD2=2,即∠CPD=900.在平面四边形PCHD中,PC⊥PD,PC⊥CH,所以PD∥CH,又PD⊥β,所以CH⊥β,所以平面α⊥平面β.6. (1)设椭圆方程为x2a +y2b=1,a>b>0,由c=,可得a=2,b2=a2−c2=2,既所求方程为x24+y22=1.(2)设A x1,y1,B x2,y2,由AP=2PB有−x1=2x2,1−y1=2y2−1,设直线方程为y=kx+1,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2k2+1x2+4kx−2=0,解得x=−2k±8k2+22k2+1,若x1=−2k− 8k2+22k2+1,x2=−2k+8k2+22k2+1,则−−2k− 8k2+22k2+1=2⋅−2k− 8k2+22k2+1,解得k2=114,又△AOB的面积S=12∣OP∣⋅∣x1−x2∣=12⋅28k2+2 2k+1=1268.答:△AOB的面积是1268.7. (1)由题意S n=a n2+a n2.当n≥2时a n=S n−S n−1=a n2+a n2−a n−12+a n−12,整理,得a n+a n−1a n−a n−1−1=0.又∀n∈N∗,a n≠0,所以a n+a n−1=0或a n−a n−1−1=0.a n+a n−1=0时,a1=1,a na n−1=−1,得a n=−1n−1,S n=1−−1n2,a n−a n−1−1=0时,a1=1,a n−a n−1=1,得a n=n,S n=n2+n2.(2)a n+a n−1=0时,P n−1n−1,1−−1n2,∣P n+1P n+2∣=∣P n P n+1∣=5,所以∣P n+1P n+2∣−∣P n P n+1∣=0.a n−a n−1−1=0时,P n n,n2+n2,∣P n+1P n+2∣=2,∣P n P n+1∣=1+n+12,则∣P n+1P n+2∣−∣P n P n+1∣=1+n+22−1+n+12=2222=1+n+22+1+n+12因为1+n+22>n+2,2>n+1,所以0<22<1,综上0≤∣P n+1P n+2∣−∣P n P n+1∣<1.第三部分8. C 9. A 10. B11. A 12. D 13. A第四部分14. 2215. −116. s1>s2>s317. 3第五部分18. (1)由题意,高中部的男生和女生分别用A,B表示,初中部的男生和女生分别用a,b表示.从初、高中各选1名同学的基本事件有A1,a,A1,b1,A1,b2,A2,a,A2,b1,A2,b2,B,a,B,b1,B,b2共9种,设" 2名同学性别相同"为事件E,则事件E包含4个基本事件,概率P E=4 9.所以,选出的2名同学性别相同的概率是49.(2)由题意,从6名同学中任选2人的基本事件有A1,A2,A1,B,A1,a,A1,b1,A1,b2,A2,B,A2,a,A2,b1,A2,b2,B,a,B,b1,B,b2,a,b1,a,b2,b1,b2共15种,设"2名同学来自同一学部"为事件F,则事件F包含6个基本事件,概率P F=615=25.所以,选出的2名同学都来自高中部或都来自初中部的概率是25.第六部分19. ①20. π8。

2013北京门头沟一模数学【理】答案

2013北京门头沟一模数学【理】答案

门头沟区2013年高三年级抽样测试数学试卷(理工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2π()sin cos()2f x x x x =-. (Ⅰ)求函数()f x 的对称轴方程; (Ⅱ)当7π[0,]12x ∈时,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Ⅰ) 2()sin sin f x x x x =+1cos 22x -=+…………………………… 5分112cos 222x x =-+ π1sin(2)62x =-+ (7)分函数关于直线 ππ2π()62x k k Z -=+∈对称所以 对称轴方程为 ππ()32k x k Z =+∈ ……………………………9分(Ⅱ)当7π[0,]12x ∈时,ππ2[,π]66x -∈- 由函数图象可知,πsin(2)6x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2-……………………………12分所以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32,最小值为0 ……………………………13分16.(本小题满分14分)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12AD BC =,60ABC ∠=,N 是BC 的中点.将梯形ABCD 绕AB 旋转90 ,得到梯形ABC D ''(如图). (Ⅰ)求证:AC ⊥平面ABC '; (Ⅱ)求证://C N '平面ADD '; (Ⅲ)求二面角A C N C '--的余弦值. (Ⅰ)证明:因为12AD BC =,N 是BC 的中点 所以AD NC =,又//AD BC所以四边形AN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N DC = 又因为等腰梯形,60ABC ∠= ,所以 AB BN AD ==,所以四边形ANCD 1302ACB DCB ∠=∠=所以90BAC ∠= ,即AC AB ⊥ 由已知可知 平面C BA '⊥平面ABC , 因为 平面C BA ' 平面ABC AB =所以AC ⊥平面ABC ' ……………………………4(Ⅱ)证明:因为//AD BC ,//AD BC '',,AD AD A BC BC B ''==所以平面//ADD '平面BCC ' 又因为C N '⊂平面BCC ',ACDD 'C '所以 //C N '平面ADD ' …………………………8分(Ⅲ)因为AC ⊥平面ABC '同理AC '⊥平面ABC ,建立如图如示坐标系 设1AB =,则(1,0,0)B,C, C ',1(2N , ……………………………9分则(BC '=-,(0,CC '=设平面C N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有 0BC n '⋅= ,0C C n '⋅= ,得n =……………………………11分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平面C AN '⊥平面ABC 又BD AN ⊥,平面C AN ' 平面ABC AN = 所以BD ⊥平面C AN 'BD 与AN 交于点O ,O 则为AN 的中点,O 1(4所以平面C AN '的法向量3(,4OB = ……………………………12分所以cos n OB n OBθ⋅==⨯ ……………………………13分 由图形可知二面角A C N C '--为钝角 所以二面角A C N C '--的余弦值为 ……………………………14分17.(本小题满分13分)交通指数是交通拥堵指数的简称,是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指数值,交通指数取值范围为0~10,分为五个级别,0~2 畅 通;2~4 基本畅通;4~6 轻度拥堵;6~8 中度拥堵;8~10 严重拥堵.早高峰时段,从北京市交通指挥中心随机选取了四环以内的50个交通路段,依据其交通指数数据绘制的直方图如右图. (Ⅰ)这50个路段为中度拥堵的有多少个?(Ⅱ)据此估计,早高峰四环以内的三个路段至少有一个是严重拥堵的概率是多少? (III )某人上班路上所用时间若畅通时为20分钟,基本畅通为30分钟,轻度拥堵为36分钟;中度拥堵为42分钟;严重拥堵为60分钟,求此人所用时间的数学期望. 解:(Ⅰ)(0.20.16)15018+⨯⨯=这50路段为中度拥堵的有18个. ……………………………3分 (Ⅱ)设事件A “一个路段严重拥堵”,则()0.1P A =事件B “至少一个路段严重拥堵”,则3()(1())0.729P B P A =-=()1()0.271P B P B =-=所以三个路段至少有一个是严重拥堵的概率是0.271 (8)分(IIIEX此人经过该路段所用时间的数学期望是39.96分钟.……………………………13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xax x af x e++=. (Ⅰ)函数()f x 在点(0,(0))f 的切线与直线210x y +-=平行,求a 的值; (Ⅱ)当[0,2]x ∈时,21()f x e≥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Ⅰ)2(21)1()xax a x af x e-+-+-'= ……………………………2分 (0)1f a '=-, ……………………………3分因为函数()f x 在点(0,(0))f 的切线与直线210x y +-=平行所以12a -=-,3a = ……………………………5分(Ⅱ)2(21)1()x ax a x a f x e -+-+-'=(1)(1)xax a x e -+--=令()0f x '=当0a =时,1x =,在(0,1)上,有()0f x '>,函数()f x 增;在(1,2)上,有()0f x '<,函数()f x 减,22(0)0,(2)f f e == 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0,结论不成立.………………………6分 当0a ≠时,1211,1x x a==-……………………………7分若0a <,(0)0f a =<,结论不成立 ……………………………9分若01a <≤,则110a-≤,在(0,1)上,有()0f x '>,函数()f x 增; 在(1,2)上,有()0f x '<,函数()f x 减,只需221(0)1(2)f e f e ⎧≥⎪⎪⎨⎪≥⎪⎩ ,得到2115a e a ⎧≥⎪⎪⎨⎪≥-⎪⎩,所以211a e≤≤ ……………………………11分 若1a >,1011a <-<,函数在11x a =-有极小值,只需2211(1)1(2)f a e f e ⎧-≥⎪⎪⎨⎪≥⎪⎩得到112115a a ea --⎧-≥⎪⎨⎪≥-⎩,因为11211,1a a e ---><,所以1a > (13)分 综上所述,21a e≥……………………………14分 19.(本小题满分1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动点P 到直线:2l x =的距离是到点(1,0)F倍.(Ⅰ)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Ⅱ)设直线FP 与(Ⅰ)中曲线交于点Q ,与交于点A ,分别过点P 和Q 作的垂线,垂足为,M N ,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APM ∆的面积是AQN ∆面积的9倍?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Ⅰ)解:设点P 的坐标为(,)x y .x - ……………………………3分 化简得 2222x y +=所以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2222x y += ……………………………5分 (Ⅱ)设直线FP 的方程为1x ty =+,点1122(,),(,)P x y Q x y 因为AQN ∆∽APM ∆,所以有3PM QN =,由已知得3PF QF =,所以有123y y =-(1) ……………………………7分由22122x ty x y =+⎧⎨+=⎩,得22(2)210t y ty ++-=,0∆> 12222t y y t +=-+(2),12212y y t ⋅=-+(3) ……………………………10分 由(1)(2)(3)得1211,1,3t y y =-==-或1211,1,3t y y ==-=所以 存在点P 为(0,1)± ……………………………13分20.(本小题满分13分) 对于集合M ,定义函数1,,()1,.M x M f x x M -∈⎧=⎨∉⎩对于两个集合,M N ,定义集合{}()()1M N M N x f x f x ⊗=⋅=-.已知{}1,2,3,4,5,6A =,{}1,3,9,27,81B =.(Ⅰ)写出(2)A f 与(2)B f 的值,并用列举法写出集合A B ⊗(Ⅱ)用()Card M 表示有限集合M 所含元素的个数,求()()Card X A Card X B ⊗+⊗的最小值;(III )有多少个集合对(,)P Q 满足,P Q A B ⊆ ,且()()P A Q B A B ⊗⊗⊗=⊗. (Ⅰ)解:(2)1A f =-,(2)1B f = …………………………1分{}2,4,5,6,9,27,81A B ⊗= …………………………2分(Ⅱ){,}X A x x X A x X A ⊗=∈∉ ,{,}X B x x X B x X B ⊗=∈∉要使()()Card X A Card X B ⊗+⊗的值最小,1,3一定属于集合X ,X 不能含有A B 以外的元素,所以当集合X 为{}2,4,5,6,9,27,81的子集与集合{}1,3的并集时,()()Card X A Card X B ⊗+⊗的值最小,最小值是7 ……………………………8分(Ⅲ)因为()()()A B A B f x f x f x ⊗=⋅()()()()()A B C A B C f x f x f x f x ⊗⊗=⋅⋅所以⊗运算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P A Q B P Q A B ⊗⊗⊗=⊗⊗⊗ 而()()P A Q B A B ⊗⊗⊗=⊗所以P Q ⊗=∅,所以P Q =,而{1,2,3,4,5,6,9,27,81}A B =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对(,)P Q 有92512=个 …………………13分注:不同解法请教师参照评标酌情给分.。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理综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理综参考答案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理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1.D 2.D 3.A 4.C 5.C 6.B 7.D 8.A 9.D 10.D 11.D 12.B13.B 14.A 15.BD 16.D 17.C 18.C 19.AC 20.BC 21.A22.(5分)(1) = (1分)(2) 滑块质量,两光电传感器间距离 (每空2分)23.(10分)(1)R B (2分)(2)②滑动变阻器R 1 ③电阻箱R 0,电流表的读数仍为I ④R 0 (每空1分,共4分)(3)①较小(2分) ②500 (2分)24.(14分)(1)由运动学公式2a 0s 0=20v 得20002v s a =………………………………………………………(3分) 代入数据可得s 0=1102.5m……………………………………(3分)(2)飞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定律有2F T cos(2θ)+f -F =ma ………………………………(3分) 其中F T 为阻拦索的张力,f 为空气和甲板对飞机的阻力飞机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时f =ma 0…………………………(2分)联立上式可香F T =5×105N ………………………………………(3分)25.(18分)(1)设能够进入磁场区域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n v ,由题意,粒子由D 1到D 2经历的时间为:1nL t nT v ∆==(n =1、2……) ………………………… (2分) 粒子由D 2到D 3经历的时间为 222n L nT t v ∆== (1分) t =5T 时刻,挡板D 3关闭,粒子无法进入磁场,故有 125t t t T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n =1、2、3 (2分) 所以,能够进入磁场区域的粒子的速度为 n L v nT= (n =1、2、3) (1分) (2)进入磁场中速度最小的粒子经过坐标为(0 cm ,2 cm)的P 点,所以R 1=1 cm (2分) 粒子在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mv R Bq= 由前可知,进入磁场中粒子的最大速度是最小速度的3倍,故 R′= 3R=3 cm (2分)过Q 点作圆轨迹的切线,设切点F 的坐标为(x 0,y 0)。

2013高考北京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高考北京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D.a光光子能量小于b光光子能量15.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

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sC.此时x=4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16.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 cosαB.木块对斜两体的压力大小是mg sin a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 sin αcos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17. 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l;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

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E1与E2之比E l∶E2分别为电动势变为EA.c→a,2∶1B.a→c,2∶1C.a→c,1∶2D.c→a,1∶218.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电子运动A.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B.半径越小,周期越大C.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D.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19.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

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题理综化学试题

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题理综化学试题

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题理综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1小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D 2中所含中子数为2N AB.1 mol CO 2与1L2 mol /L 的Na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O 32-数为N AC.6.8 g 熔融的KHSO 4中含有0.1N A 个阳离子D.3.36L 氯气与2.7g 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3 N 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光照条件下通入Cl 2,并采用气液分离的方法可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B.交警常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查司机是否酒驾C.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充分燃烧,乙烷耗氧量多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9.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①能发生氧化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银镜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⑥10.短周期元素A 、B 、C 、D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A 与C 同主族,B 与D 同主族,A 、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 族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C.B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D.一定条件下,B 单质能置换出D 单质,C 单质能置换出A 单质 11.已知常温下:某NaHSO 3溶液的pH=5,则在NaHSO 3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C(Na +)>C(HSO 3-)>C(OH -)>C(H +)>C(SO 32-)B.C(Na +)+C(H +)=C(OH -)+C(SO 32-)+C(HSO 3-)C.C(Na +) = C(SO 32-)+C(HSO 3-)+C(H 2SO 3)D.C(OH -)=C(H +)+C(HSO 3-)+C(H 2SO 3)12.某无色透明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 Mg 2+、 Cu 2+、 Ba 2+、 H +、 SO 42-、 OH -、 NO 3-、HCO 3-,在其中加入金属铁,发生反应放出H 2,试判断上述离子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的有 A.2种 B.4种 C.5种 D.6种 13.用氢氧燃料电池(磷酸做电解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装置如图1所示(a 、b 为石墨电极),实验测得该溶液的pH 变化如图2所示。

门头沟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门头沟区高三年级抽样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门头沟区2013年高三年级抽样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2013.3第Ⅰ卷(选择题)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 回答1~2题。

1.当太阳直射M地时A.M地比N地的地转偏向力大B.当天北京比K地更先看到日出C.J地比N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一年中最快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所在地区植被茂密,以热带雨林景观为主(图1)B.J所处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水旱灾害频繁C.k所处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商品率低D.N地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北半球各纬度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回答3~4题。

(图2)3.和赤道地区相比,北回归线地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A.全年比赤道多B.夏半年比赤道多C.冬半年比赤道多D.始终和赤道一样多4.夏半年高纬度地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和低纬度地区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高纬度地区A.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B.白昼更长C.海陆热力差异更大D.晴天更多“大气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发生时天空长时间灰蒙蒙的,能见度极差。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深受其害,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一些城市产生“大气灰霾”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②昼夜温差的加大③城市规模的膨胀④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下列关于减少城市灰霾发生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B.发展城市私家轿车C.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D.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图3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据此回答7~9题。

(图3)7.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D.2040年以后8.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的提高9.“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B.人口数量持续增加C.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规划示意图(图4),回答10~11题。

【2013门头沟二模】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理综物理

【2013门头沟二模】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理综物理

2013年门头沟区理科综合能力模拟测试2013.513. 单色光不能发生....的现象是 A .干涉 B .衍射 C .色散 D .折射 【答案】C所有的光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折射,色散是指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故单色光不能发生色散,本题选C 。

14.与新能源相关的核反应是21H+31H→42He+10n ,关于这个核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聚变反应 吸收核能 B. 聚变反应 释放核能 C. 裂变反应 吸收核能 D. 裂变反应 释放核能 【答案】B两个轻原子核(氘和氚)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氦)的核反应为聚变反应。

既然是新能源,必然可以释放能量。

15.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B. 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C. 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 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答案】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由于原子内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时,表现为斥力,而且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选项A 正确B 错误。

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若分子力是斥力,则分子力一直做负功;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若分子力是引力,则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加,选项CD 说法都是片面的。

16.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其波速为10m /s ,该时刻波恰好传播到x = 6m 的位置。

介质中有a 、b 两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t 时刻,b 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上 B .0=t 时刻,b 质点的速度大于a 质点的速度 C .0=t 时刻,b 质点的加速度大于a 质点的加速度 D .s t 2.0=时刻,m x 9=处的质点位于波谷 【答案】B由于波沿x 轴正向传播,故0=t 时刻,质点b 向下运动,选项A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3月抽样测试理科综合能力一、选择题1. 有一种蜘蛛能产生多种毒素,作用于动物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用以麻痹和杀死猎物。

其中一种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204个碱基B.控制该毒素的基因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该毒素主要是在蜘蛛细胞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D.ATP可以为该毒素的合成提供能量2.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下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可能出现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D.该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2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3.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有类似化学结构和作用的化合物,葡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的作物之一。

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A.葡萄压条时,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促其生根B.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喷布或蘸果穗,可使葡萄提前成熟C.赤霉素可诱导葡萄无核化,故可诱导葡萄形成无籽果实D.萘乙酸在葡萄不同生长时期使用,对植物的调节效果基本相同4. 下列对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将组织中提取的DNA丝状物直接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B.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时,若菌液浓度太高,培养基上菌落会相互重叠C.PCR技术要求反应体系中,要有一种与目的基因互补的DNA引物链D.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蔗糖用葡萄糖代替后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5.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B.此生态系统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在被标记的旅鼠部分被捕食后,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种群密度将偏低D.数量激增后,旅鼠会出现“自杀”行为,反映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C.使用聚乙烯(()塑料制品比使用聚乳酸(塑料制品更环保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7.形成下列事实的原理相同的是A.NH4Cl溶液和HCl溶液的pH均小于7B.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均会变质C.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D.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8.已知甲、乙、丙、X是4略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铁,则丙一定为FeCl3B.若甲为强碱,则X一定为CO2C.若乙是一种白色胶状沉淀,则甲溶液中一定含有Al3+D.若甲为单质,则此关系中涉及的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9.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B.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 Cl的方法C.E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4+、Ba2+、Cl-、I-大量同时存在D.若处在B点时,将pH =2的硫酸溶液与pH = 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10.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比为1∶2,Y的核外电子数比X多4,Z的核电荷数大于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Z>Y>X>WB.Y、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为:Y<ZC.X、Y、Z三种元素的单质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的气态氢化物1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H2-CH2-]n[12.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 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TiO2制得1mol 金属Ti ,理论上外电路转移2 mol 电子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 2O2- − 4e- == CO2↑ C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 的总量减少 D .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应连接Pb 电极13. 单色光不能发生的现象是A .干涉B .衍射C .色散D .折射14.与新能源相关的核反应是21H+31H→42He+10n ,关于这个核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聚变反应 吸收核能B. 聚变反应 释放核能C. 裂变反应 吸收核能D. 裂变反应 释放核能15.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B. 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C. 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 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16.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其波速为10m /s ,该时刻波恰好传播到x = 6m 的位置。

介质中有a 、b 两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t 时刻,b 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上 B .0=t 时刻,b 质点的速度大于a 质点的速度 C .0=t 时刻,b 质点的加速度大于a 质点的加速度 D .s t 2.0=时刻,m x 9=处的质点位于波谷cmy /mx /17. 据报道,我国将于今年发射神舟10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届时天宫一号将下调飞行高度迎接神舟10号载人飞船以实现顺利对接。

如图所示,天宫一号调整前后做圆周运动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设地球半径为R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天宫一号调整前后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h h B. 所受地球引力大小之比12h R h R ++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2221)()(h R h R ++ D. 周期之比为3231)()(h R h R ++18.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

某探究小组查到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随磁感应强度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其中R 、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

为研究其磁敏特性设计了图乙所示电路.关于这个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闭合开关S ,图乙中只增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时,伏特表的示数增大B .闭合开关S ,图乙中只增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时,安培表的示数增大C .闭合开关S ,图乙中只改变磁场方向原来方向相反时,伏特表的示数减小D .闭合开关S ,图乙中只改变磁场方向原来方向相反时,安培表的示数减小19. 如图所示,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某带电粒子的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大小为k ,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从O 点垂直射入磁场,又从P 点穿出磁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粒子所受重力)A .如果只增加U ,粒子可以从dP 之间某位置穿出磁场B .如果只减小B ,粒子可以从ab 边某位置穿出磁场C .如果既减小U 又增加B ,粒子可以从bc 边某位置穿出磁场D .如果只增加k ,粒子可以从dP 之间某位置穿出磁场20. 一个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任意很短时间t ∆内质点的运动可以近似视为匀速运动,该时PcbdB O间内质点的位移即为条形阴影区域的面积,经过累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利用这种微元累积法我们可以研究许多物理问题,图乙是某物理量y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y 轴表示作用力,则面积大于该力在相应时间内的冲量B .如果y 轴表示力做功的功率,则面积小于该力在相应时间内所做的功C .如果y 轴表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则面积等于在相应时间内流过该用电器的电量D .如果y 轴表示变化磁场在金属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则面积等于该磁场在相应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 二、非选择题 21.(18分)(1)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mm ,副尺上有20分度(精度为0.05mm )。

b1b2是它的外测脚,可以它用来测量圆管的 (填“外径”或“内径”)。

用窄片c 测量一个工件槽深时,游标附近放大图如图2,则此工件的槽深为 mm(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图乙是她们选择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O 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计数点A 、B 、C 、D 、E 、F 是纸带上相邻的点。

她了各点与O 点的距离h 后做出了必要的计算,测量和计算们测出的记录见下表(计数点的速度用v 表示)图2a 1 a 2b 1 b 2c图1①测量某点与O 点距离h 的记录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填写计数点名称) ②计数点D 、E 、F 与O 点之间的距离分别用D h 、E h 、F h 表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用T 表示,则打下计数点E 时纸带的速度=E v (用符号表示),重物运动的加速度=a (用符号表示)③该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图丙所示坐标系,标出了各组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在坐标系中画出h v -2图线。

由图线可以判断计数点 的测量误差较大(填写计数点名称),据图线得到重力加速度测g2/s 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④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实验小组达到了实验目的B.该地的重力加速度比测g 偏大C.她们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先释放纸带然后再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D.实验过程中阻力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22.(16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电压大小为U匀强磁场。

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并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又垂直射入场强大小为E2 ,b 间的宽为L (该电场竖直方向足够长)。

求 (1)该带电粒子在a 、b 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2)匀强磁场对该带电粒子作用力的大小f ; (3)该带电粒子到达边界b 时的速度大小v .23.(18分)有人为汽车设计的一个“再生能源装置”原理简图如图1所示,当汽车减速时,线圈受到磁场的阻尼作用帮助汽车减速,同时产生电能储存备用。

图1中,线圈的匝数为n ,ab 长度为L1,bc 长度为L2 。

图2是此装置的侧视图,切割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恒为B ,有理想边界的两个扇形磁场区夹角都是900 。

某次测试时,外力使线圈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电刷M 端和N 端接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记录的t i -图象如图3所示(I 为已知量),取ab 边刚开始进入左侧的扇形磁场时刻0=t 。

不计线圈转动轴处的摩擦(1)求线圈在图2所示位置时,产生电动势E 的大小,并指明电刷M 和N 哪个接电源正极;(2)求闭合电路的总电阻R 和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3)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电能,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请你提出改进该装置的三条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