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是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总体规划,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对学前教育原理和实践的深入理解。

第二章学前教育专业课程2.1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概论2.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2.1.2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等。

2.2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与心理学2.2.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2.2 主要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与模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儿童智力发展与评估等。

2.3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教学方法与评估2.3.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各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估工具,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学前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

2.3.2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与特点、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学前教育评估方法与手段等。

2.4 课程名称:幼儿园组织管理2.4.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幼儿园工作的能力。

2.4.2 主要内容: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幼儿园管理与领导、幼儿园财务管理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评估3.1 教学方法3.1.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传授学前教育专业知识。

3.1.2 实践训练: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在学期末完成一篇小论文,总结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

3.2 评估方法3.2.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3.2.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电子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电子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定稿)《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学分:48/3开设学期:3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

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学前教育对象;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和家庭、社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10. 明确学前教育对象的属性和权利义务,师幼关系的特征。

11.了解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方法。

12.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3.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与任务,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小衔接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设置目标设置《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会设计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獐的一日活动;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论(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的概念,掌握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形式,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第二章学前儿童观(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不同的儿童观,认识到儿童的受教育权和游戏权,能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一、儿童观的概念二、儿童观的种类第二节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一、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二、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三、儿童权利的保障与实施第三节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一、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二、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三、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四、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五、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六、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七、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第三章学前教育观(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能够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

(二)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一、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二、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三、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三、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四、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五、网上学前教育的发展六、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第三节学前教育的目标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二、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第四节科学学前教育的树立一、热爱儿童二、尊重儿童三、全面教育儿童四、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五、教育要儿童化六、多种教育形式结合七、因儿童而施教八、争取家庭配合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一、实现角色转换二、深入研究儿童三、构建独特环境四、开展小型活动五、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六、利用儿童的强项七、实行多元评价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种类和方案,正解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掌握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学会评价学前教育的课程。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学前教育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而制定的。

它的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 促进幼儿身体和认知发展;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5. 培养幼儿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认知。

二、教学内容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园生活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如如何穿衣、如何进餐、如何上厕所等;2. 语言与文学教育: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幼儿了解和使用基本的汉字和英语单词;3. 数学教育:培养幼儿的数学基本概念,如数数、量比较、形状和空间的认知等;4. 科学与探究教育: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5. 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音乐、舞蹈、美术和手工等艺术表达能力;6. 社会与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目标,教育者应采用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包括: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体验和学习;3.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多种感官教学法:通过听、说、看、触、嗅等多个感官的刺激,促进幼儿综合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5.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学前教育教学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和表现,记录其发展情况;2. 笔试和口试:通过给幼儿出题并让其回答,评估其语言和认知能力;3. 作品展示:通过幼儿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音乐表演等展示,评估其艺术表现能力;4. 家长评价: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幼儿发展的观察和评价。

五、实施要求为了确保学前教育教学大纲的有效实施,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应满足以下要求:1. 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2. 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适合的教材和教具;3.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4. 培养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5.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一、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应得到以下方面的培养:1. 身心健康: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与健康,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 智力发展: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4. 社交能力: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交流与分享的能力;5. 艺术教育:引导幼儿表现自己,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科设置1. 语言与文学: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2. 数学:引导幼儿开始认识数字、形状、大小和空间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3. 科学与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精神;4. 社会与环境:让幼儿了解社会和家庭的基本规则,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5. 身体与运动:提供各类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6. 艺术与音乐: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和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和发展;2. 体验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增加他们对事物的理解;3. 合作学习: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创意教学: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5. 多元评价: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四、评价标准1. 身心健康:关注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2. 智力发展:观察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其语言表达和认知水平;3. 社交能力:观察幼儿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合作情况,评估其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4. 艺术表现:评估幼儿的绘画、手工和音乐表现,了解其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教学目标1.1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2 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相关政策;1.3 理解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1.4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第二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1 定义学前教育学的范畴和内涵;2.2 解析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2.3 探讨学前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3.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2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3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4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5 Bruner的构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第四章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4.1 问卷调查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2 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3 实验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4 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第五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5.1 国内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5.2 国外学前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发展路径;5.3 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5.4 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六章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6.1 学前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基本任务;6.2 学前教育的认知目标和方法;6.3 学前教育的情感目标和方法;6.4 学前教育的社会目标和方法;6.5 学前教育的体育锻炼目标和方法;第七章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7.1 学前教育的核心知识和技能;7.2 学前教育的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7.3 学前教育的艺术与审美能力培养;7.4 学前教育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7.5 学前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第八章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8.1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8.2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组织与实施;8.3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8.4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结语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政策,并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评价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是否传递正确、准确的信息,避免误
导幼儿。
活动过程的互动性评价
师生互动
评价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与 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 幼儿积极参与、充分表达,并及
时给予回应和反馈。
生生互动
评价幼儿之间是否能展开有效的合 作与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共同解决问题。
环境与材料的互动
评价活动环境和材料是否能支持幼 儿的学习与探索,激发幼儿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 习需求。
06 幼儿园教育环境 质量评价
物质环境质量评价
幼儿园建筑和设施评价
包括幼儿园的建筑风格、布局、安全设施、室内外环境等方面的 评价。
教学设备和玩教具评价
包括幼儿园的教学设备、玩教具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
05 幼儿园教育活动 评价
活动目标的合理性评价
目标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评价活动目标是否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来设定,确保目标既不过于简单 也不过于复杂。
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可操作
评价活动目标是否表述清晰,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便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 发展状况。
目标是否兼顾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发展
重要性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 状况,诊断教育问题,引导教育 方向,促进教育公平,为儿童后 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与要求
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独立开展学前教育 评价的能力。
要求
学生应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理解评价的理念、原则和功能, 掌握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评价方案。
制度环境质量评价

比较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比较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动态。
重点:
1.我国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
难点:
1.比较学前教育的国际活动。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我国的比较学前教育研究(2学时)
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传播;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学术活动。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活动(2学时)
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组织;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会议及未来走向。
四、理论课教学目标、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
2.运用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媒介。
重点:
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特征。
难点:
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媒介。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特征(1学时)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内容与途径;师资与培训。
第七节:印度的学前教育;
第八节:以色列国的学前教育;
第九节:土耳其的学前教育;
第十节: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
第七节到第十节的内容仅作简要讲解,1课时的时间完成。
第五章:非洲的学前教育(2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
重点:
5.委内瑞拉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欧洲的学前教育(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
2.掌握法国、德国幼小衔接的措施;
3.运用英国学前教育的策略。
重点:
1.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难点:
1.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变革及启示。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俄罗斯的学前教育(0.5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学前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比较学前教育(Comparis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编码:051111总学时数:32学时讲课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教学: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学分:2学分面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材:李生兰著,《比较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

参考书目:1.周采主编,《比较学前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霍力岩著,《学前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版。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学前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来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预测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学科。

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旨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广泛了解外国学前教育先进经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能取其精华,“洋为中用”,以进一步深化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教育实际的优良作风,并利用各种交流和沟通渠道,主动探索和了解国内外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激发学生依据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参与学前教育改革的积极愿望。

三、课程内容简介该课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美洲、欧洲、亚洲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状况,而且还辟有分章专门阐述大洋洲、非洲学前教育的特点;不仅较全面地阐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而且还对一些中小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历程作了简介。

特辟专章对各国学前教育进行了比较和中外比较,阐明了世界学前教育百年发展的历程,论述了比较学前教育研究在国内外的基本情况。

四、理论课教学目标、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导论(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2.运用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媒介。

重点: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特征。

难点: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媒介。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特征(1学时)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比较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0.5学时)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价值。

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媒体(0.5学时)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媒体。

第二章:美洲的学前教育(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美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2.理解加拿大学前教育的内容和途径;3.掌握美国学前教育的途径和课程;4.运用美国的学前教育改革措施。

重点:1.美国、加拿大学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

难点:1.拉丁美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美国的学前教育(1.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形式;目的与目标;任务与内容;途径与实施等。

第二节:加拿大的学前教育(1.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形式;目的与目标;任务与内容;途径与实施等。

第三节:拉丁美洲国家的学前教育(1学时)主要内容:1.巴西的学前教育2.智利的学前教育;3.阿根廷的学前教育;4.墨西哥的学前教育;5.委内瑞拉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欧洲的学前教育(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2.掌握法国、德国幼小衔接的措施;3.运用英国学前教育的策略。

重点:1.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难点:1.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变革及启示。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俄罗斯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实施;学前师资培养的课程等。

第二节:英国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目标与策略;学前教育的师资等。

第三节:法国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与活动;学前教育的未来等。

第四节:德国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学前教育的任务与活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

第五节:芬兰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学前教育的实施;学前教育的信息时代。

第六节:瑞典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形式;学前教育的目标与措施;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等。

第七节:丹麦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学前教育的目标与活动;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等。

第八节:欧洲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挪威等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亚洲的学前教育(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2.运用日本、韩国学前教育的途径及策略。

重点:1.日本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难点:1.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日本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形式;目的与目标;任务与内容;途径与策略等。

第二节:新加坡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价值与目标;内容与策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第三节:马来西亚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发展;内容与方法;师资与管理。

第四节:泰国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任务与途径;教师与家长;社区教育。

第五节:韩国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法规和儿童观;机构与发展;任务与途径;师资与培养。

第六节:朝鲜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内容与途径;师资与培训。

第七节:印度的学前教育;第八节:以色列国的学前教育;第九节:土耳其的学前教育;第十节: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

第七节到第十节的内容仅作简要讲解,1课时的时间完成。

第五章:非洲的学前教育(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

重点:1.非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难点:1.南非、肯尼亚等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南非的学前教育;(0.5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形式;内容与途径;方法与师资。

第二节:肯尼亚的学前教育第三节:尼日利亚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加纳的学前教育第五节:苏丹的学前教育第六节:斯威士兰的学前教育第七节:博茨瓦纳的学前教育第二节到第七节的内容仅作简要讲解,1个半课时的时间完成。

第六章:大洋洲的学前教育(3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新西兰学前教育的途径;2.运用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途径与课程。

重点:1.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启示难点:1.新西兰学前教育的改革及特点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2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形式;目标与内容;途径与策略;课程与设计等。

第二节:新西兰的学前教育(1学时)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目的;课程;途径与师资。

第七章:国际学前教育的比较(4学时)教学目标:1.掌握各洲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2.运用美洲、欧洲、大洋洲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

重点:1.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异同点。

难点:1.各洲学前教育发展的比较。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各洲学前教育的比较(2学时)主要内容: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国家学前教育的比较。

第二节:中外学前教育的比较(2学时)主要内容:中国与美国、瑞典、日本、非洲国家、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比较。

第八章: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4学时)教学目标: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动态。

重点:1.我国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

难点:1.比较学前教育的国际活动。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我国的比较学前教育研究(2学时)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传播;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学术活动。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活动(2学时)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组织;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会议及未来走向。

第十章:我国幼教工作者对国外儿童图画故事书的评价研究(3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幼教工作者对国外儿童图画故事书的评价;重点:1. 我国幼教工作者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评价研究。

难点:1. 我国幼教工作者对《小威向前冲》的评价研究。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我国幼教工作者对《饥饿的毛毛虫》的评价研究(1学时)第二节我国幼教工作者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评价研究(1学时)第三节我国幼教工作者对《小威向前冲》的评价研究(1学时)五、成绩考核方式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作业占10%,课堂表现占10%,点名情况占10%。

2.期末考试单独命题,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大纲执笔者:大纲审定者:分管教学负责人:编写时间:2015年3月6日(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