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活动设计《体验亲情,感恩父母》.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亲情关系心理辅导《感激父母》心理健康教案

中小学生亲情关系心理辅导《感激父母》心理健康教案

中小学生亲情关系心理辅导《感激父母》心理健康教案1. 引言本心理健康教案旨在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特别是通过感激父母的方式来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连接。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重视此问题。

2.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并理解亲情关系的价值;-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并增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3. 教学内容3.1 家庭的重要性- 概述家庭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与父母亲情的故事。

3.2 感激父母的原因- 让学生思考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引导学生意识到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

3.3 表达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学会用言语和行动表达感激之情;- 分享感激父母的方式和方法。

4. 教学方法4.1 讲解与讨论- 教师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关系的意义;- 学生参与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4.2 案例展示-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与父母亲情的案例;-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

4.3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感激父母的情景;- 学生通过表演来表达感激之情。

5. 教学评估5.1 学生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演技巧和表达能力。

5.2 反馈与讨论- 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收获;-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亲情关系的感悟。

6. 总结通过本课程,中小学生将增强对家庭的认识和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表达感激之情,亲子间的情感连接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心和尊重父母,以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

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感恩爸妈》心理健康教案

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感恩爸妈》心理健康教案

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感恩爸妈》
心理健康教案
简介
该心理健康教案旨在帮助中小学生改善亲子关系,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感。

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并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目标
- 培养中小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心理,增强父母亲子关系的和谐度
- 提供实用的心理技巧,帮助学生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意识
教案内容
1. 导入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对父母的感恩之处。

2. 阅读活动:提供相关文章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3.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展示父母的辛勤付出,并引发学生的共鸣。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父母的辛勤付出,分享感恩的
方式。

5. 情感绘画:要求学生用绘画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6. 感恩信写作:指导学生写一封感恩信,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
激之情。

7. 分享和反思: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和感恩信,并进行分享和
反思。

教案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感恩信以及他们在分组讨论和分享中的
表现,评估学生对感恩父母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同时,可以观察学
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否有所改善。

总结
通过这套心理健康教案的实施,帮助中小学生在亲子关系中培
养感恩之心,提升家庭和谐度,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通用版七年级心理健康 感恩父母 教案

通用版七年级心理健康 感恩父母 教案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思考:假如我们也有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对孩子提要求吗?会提什么要求?
你和你的父母有过什么矛盾吗?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小组讨论引出主旨:相互理解-------主动沟通-----解决矛盾
三、说一说:亲子天平。
请小组合作一同完成我们的亲子天平,学生第一填写的亲子天平是倾斜的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爱远远多于我们对父母的爱,观看影片《天堂的午餐》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应该感恩父母,早日报答父母的恩情。
教学内容
1.理解父母对我们含辛茹苦的付出。
2.了解和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
3.感恩父母。
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父母、尊敬父母。
2.学会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一、猜一猜故事引入主题。(课件:展示故事内容)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二、忆一忆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感恩系列——
感恩父母教案
授课类型
活动探究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3、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课件展示)
小结: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已经长大可以撑起父母的一片天空。
四、添一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再次补充我们的亲子天平。
(课件展示:亲子天平)
四、情感升华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

1.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关爱。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爱,分享父母关爱子女的案例,学生分享感受。

第二章:感悟父母的辛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不易。

2.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活动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辛劳,让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分担家务等。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第四章:如何感恩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

第五章:孝敬父母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知道如何孝敬父母。

5.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5.4 教学活动: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

第六章:沟通与理解6.1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理解。

6.2 教学内容:沟通技巧的讲解,如何倾听和表达,解决冲突的方法。

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

6.4 教学活动:进行沟通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的沟通场景。

第七章:建立感恩的习惯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定期感恩父母的好习惯。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介绍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和无私奉献,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父母的付出:分析父母在家庭中的劳动付出,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

3.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4. 亲子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5. 家庭和睦: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睦,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付出。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感恩意识。

4. 小组分享法: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付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观看视频或分享案例:让学生观看关于父母付出的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父母辛苦的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感恩意识。

5. 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珍惜家庭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感悟和收获,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课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互相鼓励,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体验亲情,感恩父母 教案 心理健康通用版

体验亲情,感恩父母 教案  心理健康通用版

体验亲情,感恩父母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心态,学会珍惜家庭的温暖。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1. 亲情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感恩父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亲情的珍贵。

2.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并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含义,例如:“你们认为亲情是什么?亲情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体验亲情(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亲情体验活动,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回到童年,感受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教师引导大家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和珍贵。

三、感恩父母(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感恩父母,例如:“你们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你们还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之心,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亲子沟通(10分钟)1. 教师教授一些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倾听、理解、尊重等。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亲子沟通的场景,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例如:“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以后会如何去做?”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恩的心态。

2. 关注学生在亲子沟通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

体验亲情,感恩父母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心态,学会珍惜家庭的温暖。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1. 亲情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感恩父母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心理课教案 感恩父母

初中心理课教案 感恩父母

初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提高家庭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2. 父母的付出3. 感恩的重要性4. 表达感激之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们为父母庆祝过生日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二、父母的爱(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父母的爱,如孟母三迁、岳飞的母亲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感受,教师引导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心态。

三、父母的付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如做饭、洗衣、接送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付出的感激之情,教师总结父母的辛苦。

四、感恩的重要性(5分钟)1. 教师讲解感恩的意义,如有利于家庭和睦、个人成长等。

2. 学生讨论感恩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五、表达感激之情的方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如实际行动、言语表达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表达方式,教师总结并给予建议。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课后将更加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和表达。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的爱和付出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表达感激之情的能力。

3. 学生课后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改变。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进而把这种行动内化为一种习惯。

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活动设计]一、全班齐唱歌曲《感恩的心》:男: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预备(1)班“感恩于心、感谢以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首先,请全班同学齐唱我们准备好的歌曲《感恩的心》。

二、诗歌朗诵《游子吟》:男: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包含了无尽的感动,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

女: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有一种爱,只知道付出;有一种爱,不求丝毫的回报;这种爱,如甘甜的清泉,叮叮咚咚流淌;这种爱,如长江黄河,滚滚滔滔不绝;这种爱,哺育着人类,繁衍不息;这种爱,延续着血脉,生生不已;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爱吗?合:这种爱,就是父母的爱!是我们永远贴心的爱!男:这种爱,是妈妈一个甜蜜的亲吻;这种爱,是爸爸一双有力的大手;这种爱,是妈妈温暖的臂弯;这种爱,是爸爸宽厚的双肩。

合:这种爱,就是包裹着我们的亲情的爱。

女:亲情,是人间最灿烂的阳光;亲情,是春天绚丽的鲜花;亲情,是冬天温暖的毛衣。

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爸爸妈妈的目光,永远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

合: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男:亲情,神圣而博大,绵绵不断;亲情,古老而深情,丝丝不断。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讴歌,演绎着不老的颂歌。

请听,宁成刚同学的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由于用来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透析每次花费要400元,母亲为了不拖累儿女一度想放弃治疗。

田世国叔叔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但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幸福的母亲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儿子精心设置的“骗局”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亲情,感恩父母》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辅导,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父母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2、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爱,珍惜父母的爱,让孩子和父母间架起一座“ 理解和爱” 的心桥。

3、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走近父母,感恩父母,并把感恩的意识融入平常的学习、生活中。

4、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心理和谐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准备 ]
1、背景音乐:《命运》、《仙境》、《秋日私语》、
短片《地震中的母爱》、《邹越演讲的视频》、《李强演讲的视频》
歌曲《感恩的心》、《懂你》、《烛光里的妈妈》、《父亲》。

2、多媒体、课件
[对象 ]:初中生
[时间 ]:45分钟
[形式 ]:音乐、故事、诗朗诵
[教学程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