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及相关预后分析
乳腺癌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7 7 9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6 8 2 0 )4— 2 7— 3 17 8 X(0 7 0 0 4 0
维普资讯
河 南 科技大 学学 报 ( 医学 版 )
20 0 7年 1 第 2 2月 5卷
第 4期
・4 2 7・
乳腺癌 中 E P ຫໍສະໝຸດ 、 R和 C—rB2的 达及 与淋 巴结转 移 的关 系 eb - 表
董 书渊 , 刘金彪 , 邓 淼, 薛兆石
P e p e so No sg fc n so ito fe p e so R x r s in. ini a ta s ca in o x r s in ER , i PR t g t mo a tra d h so o ia y e wih a e。u rdime e n itlgc ltp s
摘
要: 目的
探 讨乳腺 癌 中雌激素受 体 ( R 、 E ) 孕激素 受体 ( R 、 - b - P ) Ce B2癌基 因表 达及 其 与腋 窝淋 巴结 转 r
移的关 系。方法 采用 常规免疫 组化 s P法检 测 1 2例乳腺 癌组 织 中 E P C eb - 8 R、R、 -rB 2的表达 。结果 ① E P R、R、 C eb - .rB2的阳性率 分别为 4 . % ( 8 12 、3 8 ( 8 12 、0 5 ( 2 1 2 。② ceb - 29 7/ 8 )5.% 9/8 )5 .% 9/8 ) —rB 2在 E P R、 R均 阳性组 的 表 达低于二 者均 阴性组 的表 达 ( 0 0 ) 淋 巴结转 移组 中 C eb - 尸< . 5 ; -rB 2的表达 率 高于 淋 巴结 未转 移组 ( 尸<0 0 ) .5 。 ③E R的表达 与 P R的表达 呈显著 正相关 , R、 R的表达 与患 者 的年 龄 、 E P 肿瘤 大 小 、 病理 类 型无 关 。结 论 E P R、R 和 Ceb - . B2与乳腺 癌的 发生发展 有关 , R、 R及 Ceb - r E P -rB2的测定 是判 断乳腺癌 预后的 重要指 标 , 而且可 以为 临床
乳腺癌绝经前后c-erbB-2、ER、P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癌绝经前后c-erbB-2、ER、P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肖建军;陶敏;段卫明;周靖;胡一河【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2009()8【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绝经前后c-erbB-2、ER、PR受体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432例乳腺癌的病理学资料,其中195例患者随访5年,c-erbB-2、ER、PR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结果(1)绝经前组,c-erbB-2阳性患者的ER阳性率显著低于c-erbB-2阴性患者(P=0.003);绝经后组,c-erbB-2阳性患者的ER、PR阳性率均显著低于c-erbB-2阴性患者(P<0.001,P=0.005)。
(2)多因素分析显示,绝经前组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淋巴结转移、c-erbB-2,绝经后组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淋巴结转移、c-erbB-2和ER。
结论绝经前与绝经后乳腺癌c-erbB-2、ER、PR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
【总页数】3页(P666-668)【关键词】乳腺癌;c-erbB-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预后【作者】肖建军;陶敏;段卫明;周靖;胡一河【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绍兴市第二医院第二十病区肿瘤内科;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绝经后乳腺癌C-erbB-2、ER和PR表达及预后相关分析 [J], 宋卫;陆肖玮;丁云;毛锦峰2.乳腺癌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 [J], 顾蓓3.乳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与ER、PR、C-erbB-2的表达及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J], 郭云娣;白光辉4.乳腺癌nm23及c-erbB-2、ER、PR的表达状况与预后相关性 [J], 刘运贤; 刘菊梅; 门奋勇5.乳腺癌中nm23与C-erbB-2、ER、PR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J], 许炳基;倪灿荣;范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4例乳腺癌C—erbB-2、P53、ER、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C rB2阳性 部 位在 细胞 膜 , —rB2蛋 白以细 e 一 b Ce . b
胞膜 或细胞 浆 内出现 棕 黄 色颗 粒 为 阳性 判定 标 准 ;
P 3E P 5 、R、R阳性部位 在 细胞 核 ,5 、 R和 P P3 E R蛋 白
究, 特别 是 四项 生物学 预后 指标 的联合检 测 和应 用 , 并 结合 临床病 理因 素 ( 者 年龄 、 瘤 大小 、 巴结 患 肿 淋 转 移状 况 、 床分期 等 )从 而更为 有效 、 临 , 准确地估 计 乳腺癌 患者 的预 后 , 有 助 于指 导乳 腺 癌 的个 体 化 并
显微 镜下 观 察 5—1 i。 以上 各 步 骤 间 均用 P S 0m n B
缓 冲液漂 洗 3次 , 次 5mn 每 i。最 后 苏木 素 复 染 , 脱 水 , 明 , 片 , 下观察 。 透 封 镜
1 3 判 断标 准 .
织中研究 较为 成熟 和有肯定 作用 的生物 学预后 因子
12 1 组化 试剂 ..
C e B2 P 3 R P —r 一, 5 , R, R均 为 单 克 b 标 本 均经 1 % 中性 甲醛 固 0
维普资讯
1 0
一
18 一 35
文章编号 :07—48 (07 1 —18 —0 10 27 20 )0 35 3
14例 乳腺 癌 Ceb 一、5 、 R、R 0 —rB2 P 3 E P 的表 达 及 其 临床 意 义
装 劫, 翟笃 明
( 长春市 中心 医院, 吉林 长春 10 5) 30 1
治疗 。
1 材料 与方法
1 1 材 料 .
均 以细胞 核 内出现棕 黄 色颗 粒 为 阳性 判定 标 准 , 镜 下 观察 : 细胞膜 及 细胞 核 出 现棕 黄 色或 棕 色颗 粒 对
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及C—erbB—2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及C—erbB—2的表达及相互关系钟源;江学庆;尹美蓉;袁静萍;郑英键【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年(卷),期】2009(012)005【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逐渐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多数乳腺组织均有其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原癌基因C-erbB-2已被证实对评估乳腺癌预后有蕈要意义.【总页数】2页(P451-452)【作者】钟源;江学庆;尹美蓉;袁静萍;郑英键【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湖北,武汉,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湖北,武汉,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湖北,武汉,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湖北,武汉,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湖北,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ER、PR、C-erbB-2、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J], 于喜法;秦合军2.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分析 [J], 刘春忻3.ER.PR.c-erbB-2和P53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张春梅;刘英文;张菡4.ER、PR、C-erbB-2、HMFG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李文华;孙奇;覃希;李婷5.联合检测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王斌;张晨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ER、PR: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
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C-erbB2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P53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p53过度表达提示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不佳。
p63: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p27:p27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27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标志,p27低表达与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相关,而且p27低表达与生存期短、预后差显著相关。
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Porter等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接受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p27不表达或低表达均提示在OS和DFS上预后不佳。
COX-2(cyclooxygenase-2):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
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Ki-67: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
E-cadherin:E-cadherin是一类建立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
E-cadherin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粘附功能,E-cadherin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使癌细胞与邻近细胞间的黏附作用降低,导致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加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能力,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
ER、PR及C-erbB-2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ER、PR及C-erbB-2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王丽莉;王成红【期刊名称】《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C‐erbB‐2受体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病灶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45例经病理确诊的复发乳腺癌患者原发灶组织标本及复发术后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及C‐erbB‐2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
结果E R总的变化率为64.4%( P <0.05),其中46.7%的患者E R由阳性转为阴性,另外17.8%的患者ER由阴性转为阳性。
PR的总变化率为18.2%( P <0.05),由原发灶阳性变为转移灶阴性者占26.7%,另外17.8%患者由阴性转为阳性。
C‐er bB‐2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结果表明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确实存在着激素受体表达差异的变化,建议尽可能对复发转移乳腺癌病灶重新测定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以规范患者诊治,延长患者生存期。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s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and C‐erbB‐2 receptor between primary lesions and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lesions in cases of breast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ER ,PR and C‐erbB‐2 rece ptor between primary lesions and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lesions in 45 casesof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breast cancer were detected through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ing method .Results The total ER vibrationrate was 64 .4% ( P<0 .05) ,and 46 .7% of the patients had their ER converted from positive status to negative status ,while 17 .8% of patients had their ER converted from negative status to positive status .The total PR vibration rate was18 .2% ( P<0 .05) ,and 26 .7% of the patients had their PR converted from positive status to negative status ,while 17 .8% of patients had their PR converted from nega‐tive status to positive statu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C‐erbB‐2 status .Conclusion There exist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s of hormone receptors between primary lesions and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lesion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evaluate the status of hormone receptors in recurrent breast cancers to standardi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to prolong patients’ survival time .【总页数】4页(P423-425,426)【作者】王丽莉;王成红【作者单位】沂水中心医院,山东沂水276400;沂水中心医院,山东沂水27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Her-2、ER、PR、NM 23、P 53和Ki 67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吴冬梅;刘冠军2.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p53、Ki-67的表达差异 [J], 李文华;张莹3.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及转移灶中ER、PR、HER-2、Ki67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朱磊;潘颖;周毅;程枫;程雪4.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变化 [J], 田青青;刘立红;袁静萍5.乳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R和PR及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静;宁殿宾;曹文庆;赵玉哲;王跃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R、PR、C-erbB-2、HMFG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材 料与 方 法
根 据 阳性 细胞 数 和 阳性 强 度 评 级 : 细 胞 未见 着 色 瘤 为 阴性 ; 0 >5 %肿瘤 细胞 强 、 弥漫 着色判 为 阳性 。
13 统 计 学 方 法 . 采 用 S S 1. P S 3 0统 计 软件 , 白 蛋
表 达 明显高 于 对 照组 ( P<00 ) 余 指标 两 组 无 统 .5 ,
计 学差 异 。
2 2 E P C eb 一 、 MF 表 达 与乳 腺 癌 临 床 . R、 R、 — B 2 H G r
病 理特 征 的关 系 2 3 相 关性 分析 .
见 表 1 。 乳 腺癌组 织 中 E R表达 与 P R表
叶癌 8例 、 管原 位癌 6例 ; 润性 导管 癌组织 学 分 导 浸 级 ¨ 分 为高 分 化 8例 , 中分 化 2 6例 , 分化 1 低 0例 。
腋 窝淋 巴结 转移 3 0例 。主要试 剂 : MF H G抗体 购 自 福 州迈 新生 物技 术有 限公 司 , R、 R、 —rB 2购 自 E P C eb - 北 京 中杉金 桥 生物技 术 有 限公 司 。 12 E P C eb . 、 MF . R、 R、 .rB 2 H G表 达 检 测 采 用 免
率呈上升趋势。20 09年 1 ~ 0 1 9月 , 月 21 年 我们采 用 免 疫组 化 E Vs n法 检 测 5 n io i 8例 乳 腺 癌 组 织 中 雌 激 素 受体 ( R) 孕激 素受 体 ( R)人 表 皮生 长 因 子 E 、 P 、
受体 .( —rB2) 人 乳 脂 肪 球 膜 蛋 白 ( MF 的 2 Ce - 、 b H G)
ER、PR、c-erbB-2在126例乳腺癌的表达及意义

ER、PR、c-erbB-2在126例乳腺癌的表达及意义周冠严;潘峰【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年(卷),期】2004(026)001【摘要】目的探讨c-erbB-2和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6例原发乳腺癌各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ER的阳性率为45.2%,PR的阳性率为53.2%,c-erbB-2阳性率为68.3%.ER、PR其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呈负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增高,呈正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表达率与c-erbB-2呈负相关.结论ER、PR、c-erbB-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总页数】2页(P24-25)【作者】周冠严;潘峰【作者单位】温州市肿瘤医院,325000;温州市肿瘤医院,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104例乳腺癌C-erbB-2、P53、ER、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裴劼;翟笃明2.ER、PR、p53及c-erbB-2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J], 王超奇;张艳;吴云飞;梁姗;梁静3.C-erbB2、PCNA、ER、PR在126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德才;张景华;汪萍;何津;刘远廷;李景武4.47例乳腺癌组织中ER与PR、pS2、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钟山;张海萍;陈佩琼5.ER、PR及C-erbB-2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王丽莉;王成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及相关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中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和乳腺癌癌基因(C-erbB-2)的表达进行分析及相关预后分析。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318例原发乳腺癌各抗体的表达情况。
结果ER阳性率为41.51%,PR阳性率为49.69%,C-erbB-2阳性率为67.92%。
结论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ER和PR对指导内分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与年龄分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预后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1],我国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很多地区也已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手术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中C-erbB-2蛋白以及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旨在探讨癌基因蛋白,细胞增殖活性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318例原发性乳腺癌标本均为本院2004年12月~2007年12月间乳癌根治组织,标本均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3~4 μm厚的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
其中144例随访4年或5年以上,目前存活128例(死亡16例)。
1.2一般资料患者为女性;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0.8岁;发生在左侧乳房162例,右侧乳房156例。
病理组织学分类及组织学分级采用2003年乳腺肿瘤WHO组织学分类标准[2],其中小叶原位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导管原位癌12例,浸润性导管癌150例,浸润性腺癌130例,髓样癌2例,黏液性癌2例,硬癌2例,乳头Paget病合并大导管原位癌2例。
1.3试剂与方法所用单抗试剂C-erbB-2、ER、PR均福州迈新生物公司产品。
采取SP方法操作。
1.4结果判定C-erbB-2阳性表达在细胞膜及胞质内,ER、PR阳性表达在细胞核内,其表达必须定位确切方
属阳性。
阳性细胞数<30%为(+),阳性细胞数30%~50%为(++),阳性细胞数≥50%为(+++)。
2结果
1)C-erbB-2阳性率67.92%(216/318),其中高表达(++~+++)52例。
ER阳性率
41.51%(132/318),其中高表达(++~+++)58例。
PR阳性率49.69%(158/318),其中高表达(++~+++)84例。
ER及PR均阳性为92例,C-erbB-2/ER/PR阳性为70例。
2)318例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者216例,其表达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112/150)和浸润性腺癌(82/130),其他类型癌(22/38)较少,C-erbB-2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但在分化差和浸润型乳癌中阳性表达率高,并以强表达率高,认为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相关性。
本组随访144例乳腺癌患者,5年内和5年以上死亡16例,均为C-erbB-2强表达者。
3)ER、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存相关性。
318例乳腺癌中ER、PR共同阳性率占28.93%(92/318);ER(+)PR(-)40例,ER(-)PR(+)66例,ER(-)PR(-)28例。
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ER、PR的表达是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ER、PR在乳腺癌预后中呈正相关性。
3讨论
C-erbB-2膜受体是癌基因HeY-2/neu(C-erbB-2)编码的185RD的蛋白,是与乳腺癌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癌基因。
在乳腺癌C-erbB-2的膜表达是其癌基因扩增的结果,阳性表达多见于分化差和浸润性乳腺癌,此类患者往往对常规化疗不敏感,预后不良。
临床研究证实ER、PR阳性而C-erbB-2阳性病例对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好。
本组C-erbB-2阳性率为67.92%(216/318),高表达(++~+++)者52例,占阳性表达率的24.07%(52/216),此类预后比较差,该组随访死亡16例中12例在此范围中。
ER、PR的表达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因素和预测激素治疗反应的参数。
正常乳腺上皮的生长和发育受雌、孕激素的调控,当上皮细胞癌变时ER、PR部分或全部缺失,如果乳腺癌细胞保留ER和PR,则表明该乳腺癌的生长和繁殖受内分泌调控。
检测ER、PR的表达把乳腺癌区分为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类。
ER、PR的表达和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癌细胞增殖活性及5年生存率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指导临床是否使用内分泌治疗剂。
ER、PR阴性的乳腺癌通常易伴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往往和癌组织高分化,肿瘤体积小,血管浸润少等因素有关,即使ER和PR中只有一项阳性的病人,其预后也好于ER、PR均阴性的病人。
本组ER、PR为阳性者占62.26%(198/318),预示着绝大多数病人预后好。
结果可以看出,如果ER、PR阴性,C-erbB-2阳性则患者预后很差,而当ER、PR阳性,C-erbB-2阴性患者预后均很好。
本组乳腺癌预后大多较好可能与此结果有一定关系。
另因在318例乳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30例,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188例,其中包括原位癌20例,高分化癌16例,除以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其原因外,可以看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尽管检测C-erbB-2基因可能会给临床提供更多的重要信息,但C-erbB-2基因表达状况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确切地位还难以确定。
许多可变因素影响了C-erbB-2基因的检测结果,包括检测手段标准及分析方法差异较大,检测的人群特性不同。
目前关于C-erbB-2基因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为预后判断的负性指标,与治疗方法选择无关;其二作为预测全身治疗疗效的因
素。
虽然不少资料认为C-erbB-2突变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但综合资料显示C-erbB-2突变似乎只是一个较弱的预后预测因素。
在ER(+)患者中,若C-erbB-2基因突变,一般认为内分泌治疗耐受,但目前来看也仅是相对而非绝对指标。
在辅助治疗方面,目前认为C-erbB-2基因突变患者应接受含有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
当然作为接受抗C-erbB-2治疗的病例选择程序,C-erbB-2基因表达状况检测已成为标准。
参考文献
[1]Jensen MD,Estev J.Mollcer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its member states[J].Eur J Cancer,1990,26(11-12):1167-1256.
[2]黄志清,阚秀,虞有智,等.乳腺癌中PCNA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6,12(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