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解析-医药前沿-11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就诊的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服药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91-01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和/或胸膜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高度变态反应而发生的炎性反应,是结核科常见疾病[1]。

临床护理路径是新型的护理模式,其通过流程化、个性化、标准化的诊疗护理方案,指导护士观察、记录、分析病人病情变化,优化护理措施,是现代护理工作模式发展的主流之一。

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3.85±6.52)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4.12±6.78)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

主要包括:(1)住院当天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2)住院第2d~4d做好病房卫生,以及患者饮食、用药、休息及心理护理等各项常规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3)住院第5~12d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指导患者服用治疗结核病药物,对患者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做好胸腔引流的护理工作;(4)住院13~14d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异常情况,进行胸腔引流管拔除后护理工作,出院后嘱患者按时服药,并制订详细的饮食和康复计划。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以结核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成为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工具。

本文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与特点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疾病或特定手术的护理过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多学科协作,提供个体化、连续化的全程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确定具体的护理内容和时间节点,促进医护人员的协同配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护理效率和治疗效果。

二、1. 制定护理路径的必要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通常较长,需要综合协调各种抗结核药物的使用、监测病情变化、进行胸部透视和化验检查等。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明确护理的内容和步骤,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2. 护理路径的制定与实施制定护理路径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包括结核病专家、呼吸科医师、护士等。

护理路径的内容应当包括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因、病情评估、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等。

在实施护理路径时,医护人员需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和护理内容进行操作,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

3. 护理路径的评价与调整护理路径的评价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护理团队应对实施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护理路径的调整,完善和优化护理方案。

三、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明确护理的目标和内容,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满意度。

此外,护理路径还能够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2. 挑战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可能会遇到多方面的挑战。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92例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

观察两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满意度。

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是可行的。

标签:临床护理;结核性胸膜炎;应用效果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高敏状态的机体胸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

主要表现为发热、胸痛和呼吸困难。

病人常存在焦虑、恐惧、低效性呼吸形态、营养失调、知识缺乏等护理问题。

为了让病人享受到高效、科学的治疗护理,结核病防治科对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引进了临床护理路径这一新的治疗护理模式,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6年12月,结核病防治科收治结核性胸膜炎病人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6例,实验组中男27例,女19例。

平均年龄(36.6±7.6)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6.9±8.3)岁。

两组病人在年龄、治疗方式、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组按常规进行护理,采取随机教育方式;实验组根据科室研究制订的护理路径表,由责任护士按路径进行护理,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具体护理手段为纵轴,制订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对已执行的项目用蓝笔打“√”,执行者在相应位置签名。

如果病人有特殊变化(未沿路径方向发展),则用红笔在相应内容上打“×”。

遇到“×”标识时,当班护士必须在护理记录中,写清未沿路径走的原因,对变化所采取的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1.3.1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采取自制问卷表,内容包括10个问题,每个问题有3种答案,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分别得3、2、1分。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短上止血带时间 。
4 小 结
固定带 , 并用纱布绷带环形缚扎 , 防止充气后 滑脱 ; 止血 带 ④
放 置 应远 离切 口 1 0~1 m, 免 污 染 无 菌 区 , 接 管 应 置 于 5c 避 连 肢体 近端 , 免 污 染 手 术 野 , 易 于 打 气 , 毒 皮 肤 时 应 做 好 避 又 消
皮肤 接触 的 面积 大 , 以 较 小 的 压 力 提 供 止 血 效 果 , 止 血 能 对
带边缘 的神经所 造成 的压力 较 小 , 减少 神 经 和软组 织 的 伤
液速度 , 以提高患者 的血容量 , 防止血 压下 降, 引起休 克等并 发症的发生 , 如需 继续应用应待肢体恢复血流 1 0~1 i 5mn后
组 患 者在 年龄 、 疗 方 式 、 情 、 化 程 度 等 方 面 无 显 著 差 异 治 病 文
( 0 0 ) P> . 5 。
表 ” 在 出院前 1d进行 无 记名 问卷调 查 , , 内容 包 括 8个 方 面, 每个 方面有三种答案 , 满意、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 分别 得 3 、 2 1 。每张问卷总分 在 2 、分 O~2 4分 为满 意 ,5~2 1 0分 为 比
电动气压驱止血带 的应用有效地 控制 了术 中出血量 , 确
保 切 口无 渗 血 , 野 清 晰 , 便 手 术 者 操 作 , 而 缩 短 了 手 术 术 方 从
止血带部位皮肤 的保护 , 防止消 毒液渗 透污 染 ; ⑤严 格把握
时间 。 是保证无血 手术 理想的必备器材 。为 了有效 的避免或 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手术 室护士必须熟悉 掌握 电动驱 止血带 的性能 , 操作方法及 针 对性 的对患 者做 好术前 访视 工作 , 做 好完善的护理工作 , 预防并 发症 发生 的有效 手段 , 是 只有确 保 无血手术的安全保障 , 才是手术成功 的关键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评判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使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撷取的1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90例。

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3.33%vs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两组在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获得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实际住院的时间及费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结核性胸膜炎;护理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nursing pat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3.33% vs 83.3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n obtain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time and cost of actual hospitalization.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tuberculous pleurisy; nursing effect 结核性胸膜炎,即为结核杆菌、自溶产物、代谢产物进到超敏感机体胸膜腔,所致的胸膜炎症,为肺外结核疾病。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分析本所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

常规护理组,采用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术前护理准备,术后护理,加强疼痛护理,注意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两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6.7%,临床护理路径组总有效率为100.0%,临床护理路径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后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结核性胸膜炎;护理;效果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占肺结核总发病率的10%左右[1-2]。

结核菌从原发综合征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经过淋巴管逆行流入到胸膜腔[3-4]。

本研究对我所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所2010年1月~2012年1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2~69岁,平均(50.1±8.6)岁,病程3周~1年,临床症状:发热56例,畏寒58例,咳嗽60例,胸痛35例,盗汗41例,呼吸困难30例。

通过B超和CT扫描左侧28例,右侧30例,双侧2例。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采用结核性胸膜炎常规护理措施:(1)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保持头高脚低或者侧卧位,使其利于引流管的放置。

(2)給予患者健康的易消化的饮食习惯,减少饮食过度或过少,不利于体力的恢复。

(3)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决定其是否需要吸氧,保证患者鼻导管的通畅。

(4)鼓励患者自行咳嗽、排痰,保证呼吸道通畅。

(5)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鼓励患者少量的下床活动,提高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和加强肺部活动的锻炼。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力支持通气,使用涡轮供气方式,可产生持续气流(40~50L/min),用以补偿漏气,维持预设压力水平,在使用鼻面罩时不会因为漏气影响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人机同步性能。

初次佩戴的COPD患者常因对呼吸机治疗的陌生感及伴有疾病进展时的焦虑心理而产生抗拒抵触的情绪,鼻面罩的佩戴也使患者产生幽闭恐惧症而自感加重了呼吸困难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责任护士从护理干预的角度出发,对因病情需要初次使用BIPAP呼吸机的患者,在戴机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无创通气对于COPD治疗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再选择适合患者脸型的鼻面罩,戴机时,先将鼻面罩及头带妥善固定,头带固定不宜过紧,以可以容纳一指为宜[5],在医生调节好BIPAP呼吸机参数并开机后,迅速将通气管路连接患者鼻面罩,床旁指导患者进行自主呼吸,安慰患者,并主动询问有无不适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直至患者能平稳戴机1h或以上。

同时,应防出现误吸等危险情况。

4 小结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与康复价值。

其作为一种需要患者自主呼吸来触发的辅助通气方式,患者的耐受程度与依从性是影响疗效的重 要因素。

责任护士在患者初次佩戴BIPAP呼吸机的1h内如若能够提供床旁陪伴及人机配合指导,对提高患者对BIPAPA呼吸机的耐受程度及后续治疗的依从性是切实有效的。

但本研究仅在一所三甲医院进行,且样本量有限,未进行大规模实验,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将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1]宋桂春.BiPAP呼吸机在COPD和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以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9):286 287.[2]刘长宏.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8):170 171.[3]胡晓红,熊雪丹,毛茹蔚,等.心理干预对OSAHS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4):4889 4890.[4]张汉慈,刘士方,冯娟.对用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241 242.[5]吴元元.护理干预对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J].延边医学,2015,10(15):5 6.(本文编辑:李小玲)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0.19.021工作单位:410004 长沙 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五病室陈雨: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9-01-20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陈 雨 赵 红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nu r s i n g pa t h i n nu r s i n g c a r e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ub e r c u l ous pl e u r i s y.M e t h— o ds: A t o t a l o f 8 O c a s e s o f t u be r c ul o us pl e ur i s y p a t i e nt s we r e r a nd om l y d i — v i de d i nt o i n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p a nd c o nt r o l gr o u p, 4 0 c a s e s i n e a c h.Co n t r ol g r oup c a s e s us e d r o ut i n e c a r e, i n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u p pa t i e nt s r e c e i ve d r o ut i ne c a r e c ombi n e d wi t h nu r s i ng wi t h c l i ni c a l nur s i ng pa t h wa y, t h e n t he s a t i s —
的重要保证 。
参考文献 :
[ 1 ] 金汉珍, 黄德珉 , 官希吉. 实用 新 生儿 学 [ M] . 第 3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出版杜, 2 0 0 7 : 4 2 9 .
[ 7 ] 黄婉 英 . 早 期应 用 肺 表 面 活 性 物 质联 合 持 续 正 压 通 气 在 基 层 医 院 新 生 儿 胎 粪 吸人 综 合 征 中 的应 用 价 值 [ J ] . 广 东医学, 2 0 0 9 , 3 0 ( 7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解析
【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对6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

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住院时间展开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住院时间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

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效果显著。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结核性胸膜炎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和胸膜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高度变态反应而出现的炎性反应,抗结核药物和胸腔穿刺术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患者对其了解不清楚,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此时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患者平均年龄(46.38±1.54)岁;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患者平均年龄(47.68±1.64)岁。

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措施,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使其呼吸道通畅。

为患者制订饮食计划,帮助其恢复体力,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对于体力允许的患者,帮助其下床活动,同时,确保病房环境舒适、通风等。

1.2.2治疗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1)在患者入院第1—3天,对其做好入院处理和卫生健康宣传,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和健康行为等进行有效评估,并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

帮助患者预约检查,对患者讲解住院治疗过程和出院计划。

(2)在患者入院第4天,对其做好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检查,并协助医生医生完成胸膜活检、胸腔穿刺和胸腔引流置管等各项检查,在患者实施治疗前对其实施健康教育。

指引患者饮食、作息、用药和检查等,告知患者应注意事项,对患者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3)在患者入院第5—8天,为患者做好胸腔引流护理和服用拮抗药物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生理和心理
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更改对患者护理措施。

(4)在患者入院第8—14天,对患者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服用抗结核药物健康教育、拔管后护理和出院护理等。

1.3观察指标[1]
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住院时间进行密切观察。

根据我院自行拟定的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其内容主要包含服务态度、人文关怀、书写质量、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总分为100分。

其中,调查表评分>80分为非常满意,调查表评分为60—80分为满意,调查表评分<60分为不满意。

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住院时间展开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住院时间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见下表:
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住院时间展开对比分析组别例数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住院时间(d)治疗组32例31(96.88%) 30(93.75%) 31(96.88%) 14.02±1.21 对照组32例20(62.50%) 21(65.63%) 23(71.88%) 26.05±2.51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迁延等特点,且该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和担忧等不良情绪,给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康复。

此时,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

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为一种从患者术前准备开始到术后护理和心理疏导的措施,其本质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可使护理措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同时还可以使患者护理成为一条连贯的主线,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更具体、细致的临床护理工作,有预见性的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改善护患之间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自觉参与到护理中,改善患者预后[2]。

因此,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
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护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住院时间均同通过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中倍受欢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蕴淑.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62--164.
[2]杨美娟.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02):389--3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